☉沈玮芳
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而小学生善于使用具象化的思考方式,且并不具备较为丰富的学习经验,在独立完成数学课后作业的过程中面临多方面的挑战,严重影响学习状态。因此,切实提升教师课后作业设计的精度,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数学知识学习问题,能够从根本上减少课后作业繁重的问题,做到对症下药,让学生得到更为优质的家庭学习感受,减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心理负担[1]。本文对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后作业设计模式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多种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旨在帮助更多数学教师能够贯彻“双减”政策的先进思想,完善课后作业设计。
“双减”的核心目标并非是提倡开展放羊式的教学,而是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能够以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为目标,全方位促进对学生的启发和培养,使学生能够更为积极主动地融入到学习活动当中,“双减”并非是要求取消考试,而是要求教师能够从教学设计、作业设计等多方面着手,摆脱以往频繁重复、机械复杂的作业设计方式,着重采取各种各样的新型教学方法。和传统的数学教育模式相对比,它可以极为有效地减轻学生的课业压力,保证学生能够自由自在地释放自己的情绪和思想,通过积极自主的探索,完成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这是减负的重要目标,同时也是“双减”政策落实的教学成效。所以,数学教师有必要加强对“双减”政策的审视,全面分析将其和数学教育相互整合的办法,为学生的深度成长提供必要的支撑作用[2]。
“双减”政策的有效贯彻落实,可以为现阶段小学数学教育提供坚实的支撑作用,有助于教师创新教学策略和教学理念,为学生的主体地位呈现提供必要的帮助。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并非是课堂的主体,数学学习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与困难,而“双减”政策着重于彰显生本作用,有效地优化和改良了数学教育的课堂形态以及课后作业设计模式,使得学生拥有更多的学习体验,从最初始就形成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正如皮亚杰所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对于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良好的学习兴趣是保证其前进的动力,“双减”政策的落实能够充分实现此项目标,引导学生的深层次成长和发展。
以“双减”政策为基础支撑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工作需要获得相应的转变,从传统的注重理论知识的记忆和复习转化为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探索意识的同步培养。为切实有效地完成此项目标,教师转化自我工作思想是前提条件,更是必然趋势。传统的数学作业设计缺乏充足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而在“双减”政策的要求下,教师所进行的作业设计需要更加具备创新性,以此为基础原则,切实有效地摆脱传统教育理念和思想的限制,这样才可以为学生的深度发展奠定相应的基础。
“双减”政策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需要充分落实新课程理念,实现对传统的数学作业设计模式的改良和优化,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利用更多的时间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全方位地加强对业余时间的利用,深入学习和“双减”政策相互关联的各种知识内容,同时将所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后续的教育设计当中,尤其是需要改良作业设计的形态和模式,重点彰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为关键,不断提升自我在数学作业设计方面的投入力度。这是保障数学作业的效益得到充分发挥的前提条件。
学生的数学知识理解能力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擅长领域,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更为适合的课后作业,这样才能够将“双减”政策的核心思想发扬光大,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更加适合自己的课后作业研究环境中得到数学能力的提升,有针对性地弥补学生在数学领域的不足之处,从根本上减少数学课后作业的完成压力,帮助学生减少自身的学习劣势。
例如,教师在讲授完简易方程的相关知识后,需要组织学生参与到课堂训练中,为学生布置几道难度不同的方程题目,设计一道应用题目。在课堂测试结束后,教师就可以了解到每个学生在简易方程方面的实际能力。对于能够顺利完成所有课堂训练题目的学生,教师需要设计几道难度不同的应用题目,切实锻炼学生的文字分析能力,挖掘学生的逻辑思维方式,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简易方程的知识融合到题目所给出的文字条件中,让学生可以利用方程表示文字信息的内涵;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则更加需要注重夯实基础,多为学生设计布置几道简易方程的题目,让学生可以解决单一的方程问题,逐步领悟到简易方程知识的核心内涵,为学生后续学习难度更高的知识奠定基础。以此,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数学领域当中的很多结论都是在生活化的实践活动中得出,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也需要积极贯彻这种思想,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生活化的实践性课后作业。这样既能够丰富课后作业的类别,给予学生与众不同的感受,也能够帮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价值,让学生在完成实践作业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为学生营造出别开生面的作业设计理念,切实贯彻“双减”政策的核心内涵。
例如,教师在讲授统计图相关知识的时候,就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到培育蒜苗的课后作业中。每个学生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设计出简易的蒜苗培养容器,并在底部补充足够的水源,然后,利用铁丝将新鲜的大蒜串联起来,将其根部浸泡在水源中,并定期为其补充水分,让蒜苗可以茁壮成长。在此项课后作业中,学生不仅需要耐心地培育蒜苗,还需要定期将蒜苗的生长情况记录下来,利用直尺等工具测量出准确的数据信息。当蒜苗几乎停止生长的时候,学生就可以着手设计折线统计图,让教师和其他学生能够通过观察统计图清晰了解到蒜苗的生长趋势。学生在这样的课后作业完成过程中,能够真正融入到数学的知识海洋里,利用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完成实践性质的作业,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研究也具有更为浓厚的兴趣,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也能够利用生活中的现象和工具验证自己的想法,让数学知识能够真正在学生的生活环境中发挥作用[3]。
教师在组织学生研究数学知识的时候需要培养学生追本溯源的精神。培养学生追本溯源不是简单将知识结论展示在学生面前,而是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由来进行追寻,真正做到授人以渔。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掌握真正适合自己的数学知识研究方式,在面对任何崭新问题的时候都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加以处理,真正减轻学生内心深处的心理负担,符合“双减”政策的实际需求。这就需要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数学知识的探索。
例如,在讲授轴对称图形的时候,为了可以让学生在自主探寻的过程中真正了解到相关知识的核心含义,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知识画出几个较为复杂的轴对称图形。这种课后作业的布置方式相较于以往存在着截然不同的思想理念,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创造符合概念条件的图例,这就需要学生对数学概念进行根本性的研究,能够对其中的真正含义融会贯通,这样才能够真正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任务,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也才能够得到大幅度的进步。
学生在研究数学知识的时候对于自身的实际感受会具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因此,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也需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切身体验,将书本中的知识进行一定的转化,让学生可以在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寻找到理论概念所具有的内涵。这样学生在进行知识点记忆的时候也会更加顺利,避免出现知识点混淆的情况。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提前制作新课程所需要利用的道具,让学生可以在动手实操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各项基础知识。学生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则会主动探究数学教材中的理论概念,并且可以将文字上的知识与个人的感受进行充分融合。这样,可以真正提高学生的切身体验,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教师在讲授立方体基础知识之前,可以组织学生预习理论知识内容,并且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完成制作教具的作业。为了能够制作出真正符合立方体定义的教具,学生会认真仔细研究教材当中的文字内容,会认真分析教材中给出的图例,并且能够将这些基础进行充分融合,在脑海中构建出符合实际要求的教具形态。为了能够让学生具有更为清晰的学习体验,教具的制作材料需要学生自行选择。有的学生会利用同等长度的小木棒以及胶水制作出立方体的框架,有的学生则会使用硬纸板折叠、粘合的方式还原印象里立方体的形态。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对理论知识有了更为深刻的印象,并且可以通过对制作成果的观察直观了解到立方体的边数、面数、顶点数。在后续的立体几何知识讲解工作开展前,教师都可以采用此种课后作业布置方式强化学生的预习能力,防止学生对各种理论知识混淆记忆,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小学生的学习经验稍显不足,生活阅历不够丰富,对于自身的数学能力无法具有较为清晰的认知。虽然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考试成绩以及日常测验的分数了解到每个阶段的学习成果,但是,无法精准了解到自身所欠缺的数学思维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制定多元化的课后作业评价机制,帮助学生分析自身存在的学习问题,让学生能够重新找到努力的方向,并且能够将自身的优势发扬光大,不断改正原本错误的思考方式,让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够获得根本性的提高,让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进一步增强。为此,教师需要以更多的耐心和细心,认真分析每个学生的课后作业成果。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布置多边形面积相关作业的时候,不仅需要关注学生计算结果的精准度,还需要观察每个学生的列式习惯。在以往的课后作业评价机制中,教师仅会关注最终的计算结果,这种评价方式存在较强的片面性。在此项作业中,教师所要考查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计算能力,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学生算式的观察了解其思维特点。学生在面对多边形面积计算题目的时候,首先需要做的是利用直尺画出适合的线段,将原本不规则的多边形划分成若干规则的几何图形,随后再利用所学习到的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得出最终的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积极贯彻“双减”政策的核心思想,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元化的课后作业设计手段,结合因材施教的先进思想,针对学生的实际问题设计相关的课后作业,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另外,教师需要采用更为生活化的课后作业内容,切实拉近数学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能够深刻意识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当中的重要价值。同时,教师要通过布置具有探索性质的课后作业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来源的兴趣,让学生能够更为深刻地认知数学知识核心内涵,帮助学生更加立体化地了解数学核心要点。为了能够让学生拥有更为丰富的学习体验,教师需要让学生在具有实践性质的课后作业中更加深刻地认识数学知识,并且需要给予客观评价,让学生可以清晰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帮助学生探索真正适合自身的数学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头脑中构建更为适合自己发展的学习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