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体教学视角下小学生英语课堂提问技巧策略

2023-09-06 13:27:14包琳钰
小学生 2023年11期
关键词:学习者内容语言

☉包琳钰

目前,小学英语教材的编排倾向于单元整体教学,每个单元一个主题,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教学内容,并且单元与单元之间也存在很强的联系,难度逐渐递进,构成一本逻辑清晰、知识结构完整的教材。在单元整体视角下,课堂教学的方式也发生了一定变化,教师要将语篇、口语、书写练习等内容联系起来,在学习新内容的同时不断温习学过的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整体的单元学习概念。在单元整体视角下,课堂问题设计原则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课堂提问要以单元主题为核心,以学生为出发点,用问题推进教学进程。

一、优化课堂提问对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影响

(一)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探索欲

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对改善英语课堂教学有重要意义。教师在观察学生生活后,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精心设计课堂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积极寻找问题答案。[1]以问题为导向也是以兴趣为导向,小学阶段的孩子,最是好奇心旺盛,优化英语课堂的提问方式,能够很好地开发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起他们探索知识的欲望。

(二)独立思考,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独立思考,是重要的学习能力,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也是每个学习阶段都会着重培养的能力。[2]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预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先要理解问题内容,圈定问题答案的范围,并调动头脑知识,寻找问题答案。一些比较基础的简单问题,学生在短时间思考后就能得出答案,而一些具有启发性和延展性的问题,在课本上无法找到答案,学生就需要联系学过的知识,仔细思考,得出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调动知识,斟酌答案,都是自己独立完成,其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三)增加互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现代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师为主导讲解知识、学生被动听讲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渐被抛弃,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与教学质量呈正相关。[3]小学阶段的学生因受年龄和心智发展的限制,专注力不够,容易分散注意力,课堂提问就像一根绳子,牵住了学生的大部分注意力,让他们始终停留在教学内容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自然会提高,课堂问题就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工具,好的问题设计,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二、课堂提问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一)输入假说

“输入假说”是著名的美国语言教育学家克拉申提出的,这一理论认为,学习者在学习语言时,充分的并且可以被学习者所理解的输入性材料是至关重要的。克拉申还对这些输入材料的特征进行了详细说明。一是这些内容必须是学习者可以理解的,超出学习者认知水平的输入材料是无效的;二是材料的内容必然是互相关联的,且有趣的,才能吸引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三是参与语言活动是学习语言的重要方法。因此,这些输入材料要和语言活动相关。教师课上提问对学生而言就是最好的语言输入材料,提问和回答的过程就是最好的语言活动。

(二)输出假说

斯温在克拉申的“输入假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输出假说”,他认为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不仅需要输入足够的语言材料,更需要足够的输出,只有学习者反复练习使用语言,才能更深理解语言的内在逻辑。[4]此外,斯温还认为,教师在学生学习语言时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语言的语法、结构等,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一理论也成为课堂提问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

三、单元整体视角下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技巧分析

(一)提高课堂问题内容质量

1.紧扣主题,围绕单元核心内容设计问题

在单元整体教学视角下,每个单元都是围绕某一个主题展开,以主题为核心分散出不同的知识点,课堂提问的内容,也应当紧扣单元主旨,不断强化中心内容。例如,译林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Hello》的教学设计。这一单元的主题是与人打招呼,学习日常的问候用语,通过系统学习,学生要掌握和朋友、老师打招呼的基本用语,如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 的使用方法,明白在日常生活中要懂礼貌,主动与人问好,了解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性。这一单元的Cartoon time 是一段可爱有趣的动物小故事,小猫Sam 与伙伴问好,小老鼠Bobby向小猫Sam 自我介绍,其余的小老鼠见了小猫害怕得全都跑掉,整个画面诙谐有趣,深受学生的喜爱。这一板块的目的在于用兴趣唤起大家注意,巩固本单元的核心知识,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也要把握这一原则,“Sam 和朋友如果在下午的时候见面会说什么呢?”“猜一猜Bobby 和Sam 在互相介绍后会有什么对话”紧扣单元核心知识点,通过询问引导学生思考,唤起他们对之前学习内容的记忆,反复强化,增加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

2.从生活出发,问题内容应贴近学生实际

问题导向教学的优势之一就在于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小学阶段的孩子年龄尚小,心智不够成熟,生活阅历也比较有限。因此,在设计课堂问题时,既要考虑问题的有趣性,又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若问题难度远高于学生当前的知识水平,会阻碍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在进行教学设计前,多观察学生的生活,课上对什么内容比较感兴趣,课下自由活动时都在做什么,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设计课堂问题。这一原则适用于引出课程主体的问题设计。例如,译林版三年级上册Unit6《Colours》的教学设计。这一单元学习的是与颜色有关的英文单词,课本通过服饰展示将需要学习的单词引入课堂。教师可以观察班上学生的服装,选择一些比较可爱的服饰,向学生们提问:“大家知道这些衣服是什么吗?用英语怎么说呢?”也可以选择戴一顶帽子到班上,在有学生关注的时候提出问题:“大家知道老师今天戴的是什么吗?它用英语怎么说呢?”这样的提问方式,既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能轻易引起大家的关注,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又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够收获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3.由浅入深,问题内容要有启迪性

在单元整体视角下,一个单元的内容是围绕主题层层递进式展开的,教师在设计问题也要注意问题之间的逻辑性和联系性,由浅入深,一步步挖掘出知识点,启发学生思考。例如,三年级上册Unit3《My friends》,单元主题是我的朋友,学习如何向他人介绍身边的朋友和家人。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提问时注意问题之间的逻辑性,递进式提问,先问“他/她是谁”,再问“他/她和你是什么关系?”;其次,问题之间要有联系性。这一单元的Checkout time 是让学生看图说话,在提问时,先从画面整体开始,如“画面中有几个人?”“他们在哪”“他们在做什么?”“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这三个问题是层层递进的,先让学生大致了解画面的基本内容,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情,再挖掘更深的内容,他们是谁,他们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第一层问题的答案是比较直观的,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漫画的内容直接得出答案,第二层问题的答案则是需要展开想象,在思考后才能得出,问题的难度由浅入深,一步步递进,有利于激发学生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4.注重不同类型问题数量的合理性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以“yes or no”类型为主。首先,这类问题的答案都比较简单,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或阅读直接得出,学生不需要过多思考,回答问题快,占用的课堂时间短。其次,问题答案简单,能有效避免冷场现象发生,所以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都喜欢设计这类问题。例如《My friends》这一单元,教师问:“Do you have friends?”同学们会说“yes”。简单快捷地引出教学主题,这类问题很适合在单元学习的前期,讲授一些基础性内容时使用。但在巩固知识和启发学生思考方面仍有不足,因此,要丰富课堂提问的类型,就要增加wh-类和how/why 这类问题的数量。依然以My friends 这一单元为例,在引导学生介绍自己小伙伴的时候,可以提问“who is she/he?”,学生在思考时会调动自己学过的所有知识,组织语言。因此,wh-,how/why 这类启发性的问题有助于巩固学生知识,提升英语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优化课堂提问方式

1.创设情境,设计有趣的问题方式

情境教学法对大多数教师来说已经不再陌生,其对于提高课堂有趣性,培养学生学习热情有着突出的作用,尤其在小学教育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课堂提问,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习一门新语言的最好方法,就是让学生身处相应的语言环境,身临其境亲身体会。例如Unit6《Colours》,本单元的主题是介绍不同颜色的英语表达方式,让学生学会分辨颜色并准确表述。生活中的任何物品都有颜色,在开始这单元的教学前,在教室中布置不同颜色的气球,准备五颜六色的粉笔,教师还可以自己穿上颜色比较鲜艳的服装,当学生走进教室时,注意力立马就会被五颜六色的气球吸引,会发出疑问:“这些气球是用来做什么的呀?”教师抓住时机,在学生表现出好奇时抛出问题:“大家知道这些气球都是什么颜色的吗?”引出本单元的主题。这样的提问方式生动有趣,对提高学生对英语课堂的兴趣有很大帮助。

2.控制课堂节奏,预留合适的等待时间

提问后的等待时间很有讲究,对整节课的节奏和提问效果有重要影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会依据问题内容和提问对象的不同预留出不同的提问时间。比较简单的问题,预留时间短,甚至只有几秒,“yes/no”类型的问题或看图说话的相关问题,只需预留几秒的思考时间,如“Do you have friends”,答案是“yes”,学生在问题问出后就能立刻给出答案;难度稍高的问题预留出较长的等待时间,如how/why 类型的问题需要学生进行一定的思考,在脑海中组织语言。因此,要预留较长的等待时间,但也不可过长,一两分钟即可;针对个别同学提问时,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给出相应的思考时间,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预留时间短一些,而基础稍差的同学,可以稍微宽容一些,也可以给出一些提示引导学生思考。

3.及时反馈,鼓励学生发言

对学生答案的评价和反馈是教学提问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每个人都期待得到身边人的认可和表扬,小学阶段的学生更是如此,鼓励式教学可以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仔细观察,捕捉学生的高光时刻,并抓住这些瞬间,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思考。例如,Unit6《Colours》这一单元,在学生回答对颜色后,可以用“good”“much better”等进行表扬;对一些基础稍差的学生,还可以通过抚摸其头部等动作,拉近和学生的距离,给学生足够的安全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当中来。小学阶段学生的想象力很丰富,有时候甚至无边无际的天马行空,脱离教学内容,若一味否认,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尊重学生的想法,给予一定表扬后再提出存在的问题,慢慢引导学生改正。例如Unit6 的Cartoon time,教师会问学生“Would you like an egg?”,这个问题的预设答案是“Yes,please.”但有小部分学生可能不会按照教师预设的方向回答,会说“No”,这个时候要耐心引导,可以继续提问,为什么不想要呢?慢慢将问题中心拉回到课堂内容上。

四、结束语

课堂提问架起了师生之间的沟通桥梁。教师在提问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向教师反馈学习进度。在单元整体教学的视角下,课堂提问也应当注重内在联系性和逻辑性,始终围绕单元核心内容,以学生的兴趣为指引,提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学习者内容语言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科学大众(2022年11期)2022-06-21 09:20:52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学生天地(2020年15期)2020-08-25 09:22:02
语言是刀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30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主要内容
台声(2016年2期)2016-09-16 01:06:53
我有我语言
论远程学习者的归属感及其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