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晓璐
(永城职业学院 河南 永城 476600)
傅雪漪先生原名傅鼎梅,满族人,1922 年出生于北京,是我国著名的昆曲艺术家、古诗词歌曲作曲家。自1951 年起,傅先生曾先后在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京剧院做音乐创作和戏曲研究的工作。他曾担任文化部振兴昆剧指导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中国戏曲志》特约编辑员[1]。调入北方昆曲剧院后,曾担任剧院演员、音乐组组长和教师。傅先生生前曾担任多个研究部门的顾问、委员等,如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音乐委员会委员、中国戏曲学会理事、北京元代文学研究会顾问等,对我国古典诗词歌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傅先生在我国古谱的翻译整理工作中,同样贡献巨大,《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的翻译研究就是其代表作之一。此原谱所记的音大多都只是曲调的骨干音,根据原谱一一唱出,并不能还原原本的曲调,只有根据演唱的曲调加以翻译,才比较接近原谱[2]。傅先生的这一举动为许多不认识工尺谱的人提供了巨大的方便。北方昆曲剧院成立后,傅先生就接受组织的安排,与吴南青、叶仰曦等开始了翻译整理《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的工作。1957 年到1984 年间,学者们把大量的时间精力投入其中,完成了其中173 首的编译工作。此后,傅先生又扩大了范围,编译了姜白石歌曲(选录)、《魏氏乐谱》(选译)、《太古传宗》(选译)、《纳书楹曲谱》(选译)、《碎金词谱》(选译)、《琴歌》(选译)、明清杂曲(选录)等两百多首,为后世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参考价值。此外,傅先生还完成了对《董西厢诸宫调》《天宝遗事诸宫调》曲谱的翻译工作,并对《事林广记》中的诗词音乐《愿成双令》曲谱也进行了编译整理,可谓硕果累累。
《愿成双令》是南宋作家陈元靓所写的《事林广记》中,宋代唱赚《愿成双》谱中的一首。陈元靓生于南宋末年,逝于元代初期,一生未考取功名,唯隐居著书而已。他一生编创了《事林广记》《岁时广记》《博闻录》等书,其中的《事林广记》的影响最为深远。作为一部宋元时期广为流传的民间日用通俗百科全书,《事林广记》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地记载了我国古代的文化特征。
《愿成双令》记载于《事林广记》中的续集卷七“文艺类·三锦门庭”所附的“酒令”内,是宋元民间酒宴时所用的一套唱赚谱,是一套十分珍贵的古代民间音乐乐谱。该谱由《愿成双令》《愿成双慢》《狮子序》《本宫破子》《赚》《双胜子急》《三句儿》等七曲组成[3]。这首套曲,前有引子,后有尾声,中间则是由《赚》与若干不同曲牌连成的带赚缠令。这些曲牌并不是随意组合的,而是有着一定的原则和规律,其主要依靠的是我国传统音乐中速度变化由慢到快的一种原则[4]。《愿成双》中的七首曲谱,都是由一个宫调(“律名黄钟宫”,俗称“正宫”)所统辖的。笔者此次所研究的《愿成双令》属于唱赚《愿成双》套曲中的一个曲牌引子,属于中板,速度舒缓。
通过深入剖析《愿成双令》这首曲谱,我们不难发现,这首傅雪漪先生译谱整理的古曲与其他作品相比(例如《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最大的区别在于,其词与曲基本都是一字一音的写作手法。在古词古谱的译谱整理工作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如何在保留古诗词原本曲调的基础上,加入现代性的演唱技巧,从而为其赋予新的活力。显然傅雪漪先生的《愿成双令》就是一首非常成功的作品。
这首古曲主要描绘了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焦急地等待着她的心上人归来,却许久不见音讯的景象,表现了女子对心上人的思念与牵挂之情。伤感、忧愁的情绪奠定了整首曲子的基调,为了更好地表达古诗词传递的情感,词句对应的旋律走向大多采用下行,因为下行的旋律走向通常会让听者产生一种悲伤、暗淡、离别的愁绪,正好与这首古词所表达的情感完全契合。
具体分析,第一句中的“梅睑退,柳眼肥,雨丝丝开到荼靡”,旋律走向都采用下行进行。第二句“一春常是盼佳期”中的“盼佳期”,同样使用下行的旋律走向。第三句“忒风流姝媚忒聪慧,怎生般信绝音稀”中的“忒风流姝媚”“绝音稀”继续采用下行旋律进行。第四句“叮咛杜宇那人行啼”中的“那人行啼”同样也选用了下行旋律走向(以上都按骨干音来说)。此外,还有两句特例“不觉的香销玉体”“冷落了秋千月底”,这两句音区位置相对偏高,旋律的走向也与其他句子不同,整体偏上行进行,这是因为这两小句相当于这首古曲的高潮部分,连续的平缓下行之后,为了情绪的宣泄,也为了整首曲子不过于单调,适当的上行推进,更有利于情感的表达。这也是这首古曲的精妙之处。
傅雪漪先生在整理译谱《愿成双令》时,为这首古曲融入了昆腔北曲的音乐风格,在曲牌上遵循北曲[只曲]→[尾声]的曲牌结构。北曲有别于南曲,没有引子、过曲之分,除尾声曲牌之外,其他曲牌统称为“只曲”。在《愿成双令》这首古曲中,从第一句“梅睑退柳眼肥”到“叮咛杜宇那人行啼”统称为“只曲”,最后一句“冷落了秋千月底”为尾声。
在声腔板式方面,第一句中的“梅睑退”,还有后面句中出现的“香销玉体”“秋千月底”的旋律走向都非常接近昆腔北曲的风格。第三句“忒风流姝媚忒聪慧”中的“忒风流姝媚”几个字采用戏曲中常运用的板式——快板,情绪上较为饱满。此外,第二句中“不觉得香销玉体”中的“玉体”二字,以及最后一句“冷落了秋千月底”中的“月底”二字,都采用了较为自由的散板形式演唱,且加入了“擞音”的处理形式,使其韵味更加浓郁。
“梅睑退,柳眼肥,雨丝丝开到荼靡”,看我这像梅花一样姣好的脸庞已经日渐消退,像柳叶一样的眉眼也因思念过度经常流泪而显得浮肿,从初春的丝丝小雨一直思念到荼靡花盛开。这里的“梅”与“柳”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脸庞、眉眼比作梅花、柳叶,凸显了诗词中描写的女主人翁的美貌。“荼靡”指的是一种叫荼靡花的植物,是一种蔷薇科草本植物,在春天之后直到盛夏时节才会开放,此处提到荼靡花主要是为了突出词中的美女思念心上人的时间很长。此词第一句基本奠定了整首诗词的忧伤基调。
“一春常是盼佳期,不觉的香销玉体”,这个春天我常常在期盼着你回来的音讯,不知不觉间我的整个身体都消瘦了。“香销玉体”比喻的是美丽女子身体消瘦。此句是上一句的继承和发展,脸庞消退、眉眼浮肿、身体消瘦,体现了女主人翁强烈的思念之情。
“忒风流姝媚忒聪慧,怎生般信绝音稀”,我如此漂亮和聪明,怎么就是一点也没有你的消息呢。“怎生般信绝音稀”这句略带一些娇嗔,女子一直期盼等待着心上人归来,但是没有任何消息,心中思念伤心不已。
“叮咛杜宇那人行啼,冷落了秋千月底”,忍不住叮嘱托付杜鹃鸟去拜托那远行在道路上的人们,望心上人不要冷落忘却了之前一起月下荡秋千的我还在等你。“杜宇”原是传说中古蜀国的国王的名字,他推翻暴君殷纣王,并让位于治理洪水有功的宰相开明,后隐居于山西。传说他死后化为杜鹃鸟,每到春季,子鹃鸟啼,蜀人闻之曰“我望帝魂也”,因此有了鹃鸟名为杜鹃的说法,而杜宇也因这一典故,常被用来指杜鹃鸟。
《愿成双令》是典型的抒情诗,到了元朝,诗词音乐似乎没有了唐诗的雍容华贵和宋词的婉约含蓄,元代诗词、散曲的发展离不开蒙古北方游牧民族的音乐形式的影响。在经历了与琴歌、说唱、小令、民歌等多种音乐形式的发展融合之后,逐渐形成了市井化的多元曲艺形式,更加贴近普通民众的现实生活。
《愿成双令》是傅雪漪先生译谱整理的一首古曲,古词古谱,原汁原味,刻画出了一位深闺女子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在演唱时要注意整首作品忧伤、难过、思念的基调,整体的情绪要如细雨绵绵,真切但又不张扬。
第一句“梅睑退,柳眼肥,雨丝丝开到荼靡”,其中“梅”字属于灰堆韵,归韵在“ei”上,要突出声母“m”,并注意音量的控制,声音不宜过大,而是要通过鼻腔从头腔传出,带有哼鸣的感觉。“睑”字属于言前辙,归韵在“an”上,注意吐字清晰即可,不要过分强调这个字音,旋律上的倚音轻轻一带而过,不要过分停留。“退”字要注意,前面的倚音与后面的主音衔接时,过渡必须自然,要有自由下滑的感觉,声腔要保持圆润,演唱时注意吐气,略带气声,这样更添思念、伤感之情。“柳”字属于油求辙,要突出韵母“iu”,倚音同样一带而过。“肥”字音区位置偏低,这时真声比例要多一些,站稳胸腔。“雨丝丝”口腔不要开太大,应当委婉细腻,声音要靠前。“丝”后半拍可以加一点小擞音,从而增添戏曲的韵味。“开到荼靡”要注意这几个字的连贯性,中间不要换气。
第二句“一春常是盼佳期,不觉的香销玉体”,其中“一春常是”这几个字音区位置偏低,旋律走向简单明了,演唱时音量不要过大,也不要过度加重咬字,用说话的感觉自然演唱即可。“盼”加点气声,稍微强调一下字头“p”,属于言前辙,要归韵在“an”上。“佳”字属于发花辙,归韵在“a”上,在演唱第二拍时略带哭腔去处理,情绪表达会更丰富。“不觉的香销玉体”这一小句相当于是全曲的一个小高潮,整句情绪上要略推进些,情感外放但切莫放得过大,不能脱离整体诗词的意境。“香销”二字注意强调字头。“玉”字一七辙,要归韵在“u”上,注意擞音要自然轻巧,记得在字前换气。“体”字突出声母,同样属于一七辙,在演唱时可以加一个小小的上行抛物线式的倚音,使声腔更加圆润。
第三句“忒风流姝媚忒聪慧,怎生般信绝音稀”,其中“忒风流姝媚”在演唱时,要注意速度稍微快一些,咬字也需重一些,接后面的“忒聪慧”时要注意快速呼吸换气,回归原速。“慧”字属于灰堆辙,归韵在“ui”上,强调字头。后面的“怎生般信绝音稀”,音量上相较前面要小一些,情绪上突出伤心与思念。“生”字属于中东辙,要归韵在“eng”上,可以加一些自然的小擞音。第三句的情绪表达跟前面两句略有差别,演唱时要把握好这种节奏及情绪上的变化。
第四句“叮咛杜宇那人行啼,冷落了秋千月底”,其中“叮咛”二字弱唱,音量不宜太大,要跟词意贴合。“那”字发花辙,要突出声母,韵母“a”不要扁,软腭微抬,保持音色统一。“行”字中东辙,归韵在“ing”上,略带气声,可以在第二拍上加入一点哭腔的感觉。“啼”字一七辙,同样要稍微强调一下字头,声音不要虚、不要散,站好胸腔。“冷落了秋千月底”这一小句跟第二句中的“不觉的香销玉体”处理方式很相似,“冷落了”要保持原速不变,音量略微增大。“秋千”二字要突出字头进行强调,开始进入散板。“月”字乜斜辙,要归韵在“ue”上,弱起,音量不宜太大,可带入擞音自然演唱。“底”字同样要加入一个上行的小倚音,使声腔圆润,突出字头,作为结尾可以自由演唱,由强到弱,表现渐行渐远的感觉。
通过撰写本篇论文,笔者对中国古诗词歌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感受到了古诗词歌曲的魅力所在,更是感慨、崇拜古人的智慧和作曲家们的才华。古诗词歌曲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中的瑰宝,傅雪漪先生是我国古诗词歌曲创作领域的集大成者。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古诗词歌曲,也期望傅先生的创作技法能够得到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能得到继承与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