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海燕
作为一线教师,在“双减”政策下如何减负不减质?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应更足
“双减”让学科教育回归课堂,减轻学生学习负担。那课堂教学效果怎么保证?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优化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该注重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质量。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努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愿意学、学得会、学得好。
二、教師备课需要更精心地去准备
精心备课这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当有针对性地解决在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弄清楚重难点,以简单明了的语言引导学生理解掌握相关知识。同时,教师要认清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理解能力的差异,还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思考怎么样才能让学生易于接受,以便更好掌握教材的知识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只有将备课工作落实到实处,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师的教学需要更加耐心
耐心是教师对学生爱的表现,是教育教学成功的基本保障。作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导者,教师要理性对待、耐心倾听,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帮助他们。要用饱满的状态和热情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问题,教师要耐心细致地予以解决。
四、教师要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学生一视同仁
教师公平公正,对形成良好的学风、教风乃至校风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人师表,一定要有一颗公平和公正的心,对待学生一视同仁,这不仅是对学生负责,更是对自己的职业负责。只有秉持客观公正的心理和行为准则,才能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让学生在教师人格魅力的感召下愿意学习、主动学习。
五、教师要掌握多元作业设计思维
多元化作业设计是在作业量减负的维度上实现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当前阶段,为实现减负提质的要求,教师应当改变原有的作业设计模式,通过多元化作业设计的思维,在保证练习效果的前提下将每一模块、每一单元的题量都严格规定。这样更能让学生在实际的作业完成中获得更佳的学习体验。
身为教师,应当以身作则,积极响应“双减”号召,通过自身实际行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做到“减负”不减质。相信在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双减”目标一定能够圆满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