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凡
中学生的活动范围较大,自主意识比小学生强,学校、家长对其的监管所起的效果比小学生要薄弱,每年的四月底到十月份是溺水事件高发阶段,教育部和各个学校都非常重视防溺水的教育,尽可能减少或杜绝学生溺水事件的发生。笔者分析中学生溺水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
一、中学生溺水事故产生的原因
三门峡市地处黄河之畔,节假日,很多学生到黄河岸边休闲娱乐,容易出现溺水事故,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三方面。
(一)部分学生安全意识薄弱。学生进入江河或池塘游泳時,没有注意江河或池塘周围的环境,在水中与同伴嬉戏时,忘记了自己处于危险境地,没有采取自我安全保护措施,极易造成溺水安全事故。
(二)学生心理因素的影响。有些学生生性胆小,可是对游泳充满了好奇之心,总想着要下水游玩一番。当他们下水游泳后,害怕之情随之而生,内心就会万分恐惧,心情一紧张,在水中手脚会不听使唤,动作不能自控,很容易出现溺水事故。
(三)身体因素的影响。有些学生身体素质不高,在水中会出现许多不适之处,当体力透支时,很容易溺水。
二、中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三门峡市位于黄河之畔,所以学校、家庭、社会要高度重视,不能掉以轻心,只有教育者高度重视了,才能提高学生的防溺水安全意识。
(二)落实防溺水安全教育,不能使之流于形式。学校应该把防溺水安全教育置于常态化的教学之中,利用班会课、大课间对学生进行防溺水安全教育;利用学校校园文化橱窗、宣传栏、黑板报、电子屏以及校园广播等途径,把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融入教育教学之中;组织学生观看溺水事故和防溺水专题教育宣传视频,让防溺水教育入脑入心。当学生意识到溺水事件的严重性之后,才会时刻警惕,才会想方设法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
(三)进一步加强家校联系,严格管理。通过发放宣传单、利用微信工作群、电话、短信、家长会等形式广泛宣传防溺水知识,让家长清楚监护职责。家校密切配合,明确规定没有家长陪同下,严禁去江河、湖泊、水库等区域内游泳。在家长陪同下游泳时,也要遵守各种管理制度,听从管理员的指挥,不要私自行动。
(四)教育学生掌握溺水的处理方法。教师要教育学生掌握以下方法:1.游泳遇到危险时,要及时向别人发出信号,以获得帮助;2.感觉自己往下坠的时候,不要慌张,要使心情平静下来,仰卧在水里,不要乱挣扎,身体会慢慢地浮上来,再等待别人的救援;3.尽可能抓住身边的漂浮物,借助外物自救。
(五)组织人员对危险水域进行排查,在江(河)边、湖边、水塘边等设立安全警示牌,加大对易发生溺水事故地段巡逻力度,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提醒,尽量减少溺水事故的发生。
(六)完善游泳场馆设施,开设游泳课程,从源头解决学生溺水事件。
安全重于泰山,初中生的自主意识在慢慢增强,一些行为会脱离监护人的管辖之外,教师要重视防溺水生命安全教育,教导学生在没有大人监护下不要私自下河游泳,在游泳遇到危险时该如何自救和他救,以确定生命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