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艳 林可霞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劳动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主要是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劳动态度和基本的劳动能力。而劳动的基本能力则是动手实践,可以说动手实践是学生转化知识和技能的最好方式。学生动手操作实践,感受体力劳动能够使得学生的注意力更为集中,对培养学生日后的发散性思维也有着很重要的帮助。
一、崇尚劳动,热爱、尊重劳动
劳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能让学生可以自立生活,尤其是对于初中的学生而言。在新的年龄阶段,学生随着知识的拓展、个人能力的提升,他们具备了掌握创造性劳动的条件。例如:在综合实践课中,学生可以自己设计制作一些调查问卷,选定相关的主题,以小组模式进行设备和场地的选定,最后通过分享集体的劳动作品,体验到劳动的美,直接感受劳动转化为智慧的美。
二、以勞启智,具有工匠精神
新的劳动教育在结合原有的综合实践活动等传统劳动教育方式下,融合了职业体验、社会服务等新的劳动形式,在学生个人的发展中融入劳动实践,将劳动实践一分为二,把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同时向学生传授,给学生传递工匠精神,启迪智慧。
三、以劳促创,体现劳逸结合
学生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个循环模式,那就是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这个过程是学生创新能力和知识不断积聚的过程。如果没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两个板块,则失去了劳动教育的意义。在劳动实践中学生要能用全新的视野和全新的技术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改进生产工具和提升生产力的目的。这种以解决问题作为驱动学生劳动的新机制,可以让学生更加地贴近生活、生产和社会的活动空间。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校园的浇水方式。在校园中,通常都是将水龙头打开,对花卉、果树进行浇灌,这样不仅浪费水资源,又会影响校园环境。于是教师可以让学生寻找相关的浇灌方法,在寻找中学生会发现社会上多数采用的是滴灌法,这样教师就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用两种方法自行浇灌,看哪种方式更节省水量。通过这种小的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掌握劳动技术和技术知识,也使学生养成了爱劳动的意识。
劳动教育是一门重在实践的课程,活动开展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涉及的领域也较为广泛。在未来,我们会不断总结,开辟劳动教育的新领域,创新教育设计,为学生构建出更丰富多彩的课程,推进劳动教学的开展,培养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