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鹏 李国飞
学会是党和政府团结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桥梁与纽带,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力量。长期以来,中国科协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在国家发展全局中找准定位,全面推进全国学会创新发展。中国科协分别于2018 年和2021 年实施第三期和第四期学会能力提升专项,即“世界一流学会建设项目”和 “中国特色一流学会建设项目”,支持引导学会全面深化改革、促进能力提升,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学会目标迈进,更好地团结科技工作者为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功立业。
一流是当前竞争环境下较为普遍的一种理想追求。随着我国社会组织的不断发展,一流学会成为科技社团新时期高质量发展中的常态化目标。大量研究表明,治理体制机制完备高效、资金募集渠道多元和有效运营、学术活动影响力大、主办期刊业内知名度高、有能力影响学科和行业发展、社会和全球治理参与度高、拥有丰富的专家资源、具备全球视野和国际化视野等是国际一流科技社团的基本特征[1-2]。这些基本特征也成为我国科技社团的努力方向。科技社团的发展与科学技术、国家政治、经济体制发展密切相关。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推动一流学会建设,我们需要分析一流学会建设的时代背景和一流学会建设的特点、趋势和实践效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在不同场合表达对建设一流的信心、决心和期望,高度重视科研机构、大学与学科、和谐宜居之都、企业、军队、通讯社等各行各业一流的建设目标。总之,一流已经成为党和国家对各行各业发展的目标设定和导向要求,是中国在“强起来”阶段的必由选择。
现代科技社团可以通过加快提升组织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更好地在学术交流、智库建设、科学传播、社会力量等方面支持科学技术发展,在监督政府与市场、科技类社会化公共服务等方面提供专业化精准服务。近年来,治理理念的不断深入、国家层面权力的分散以及技术的进步,使更多科技社团参与到国家对外交往活动中,民间科技外交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由于历史、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很多科技社团组织活动自主性不强,长期依赖政府资源支持。在环境变革的过程中,有些依然按着惯性和惰性运转,短期内难以准确快速找到市场生长点,自我造血机制能力不足,也缺乏联系会员和依靠会员的意识,科技社团功能的实现度受到影响,能力建设迫在眉睫。中国科协较早有组织、有步骤地启动了所属学会的政社分开工作,从不同层面推进学会创新发展[2]。自 2012 年起,中国科协组织实施了学会能力提升专项,把学会治理结构和治理方式改革作为自身工作的重点。2016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中国科协闻风而动,全面、扎实推进改革。目前,学会改革创新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亟须理论的引领和样本的示范,需要借鉴有益的国际经验和成功案例,需要用一流标准加以引导并规范实践。
“世界一流学会建设项目”和“中国特色一流学会建设项目”一脉相承。各学会立足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坚持自我发展和政府支持相结合,着力提升学会服务创新能力、服务社会和政府能力、服务科技工作者能力以及自我发展能力。本文调研了2018 年以来获得项目资助的优秀学会,对任务书中的项目建设目标、主要建设内容和措施进行文本分析;对年度考核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以此来勾画出一流学会的建设特点。截至2023 年6 月,“中国特色一流学会建设项目”尚未执行完成,因此把相关分析的着重点放在 “世界一流学会建设项目”上。
整体来看,在非限定的高频词中,处在醒目位置的会员、发展、期刊、学术会议、科普、服务、品牌等,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优秀学会的建设侧重;在限定词的高频词词云图中,学术活动、会员服务处在最醒目的位置(见图1、图2)。在TOP20 的单词关系图(见图3)中,以学会为核心连接会员、专家、技术、会议,再通向学术、平台、大会等,学会的核心业务立足“服务会员”和“学术影响力”的本质功能。从名词排名柱状图(见图4)可以看出,优秀学会建设的重点仍然围绕会员、专家、会议等;从动词排名柱状图(见图4)可以看出,一流学会建设的重点落在“发展”和“服务”上。
图1 学会指标高频词词云图(非限定词)
图2 学会指标高频词词云图(限定词)
图3 一流学会建设项目任务书词频TOP 前20 的单词关系图
图4 一流学会建设项目任务书名词和动词频次排名柱状图
从世界一流学会建设项目执行情况来看,项目对学会的推动作用主要有树立标杆作用、凝练具体发展目标和经费支持三个方面。从经费使用情况来看,“世界一流学会建设项目”经费分项与学会常规支出的比例大体符合,说明项目覆盖面较大,涉及学会各个方面的日常活动。信息化的经费支出位居第三,表明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对学会的内部建设起到了关键推动作用,推动学会开展了应该做但还没有做的一些基础性建设工作。尽管《世界一流学会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指向性明确,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部分学会以开展活动代替能力提升,使得相关项目建设强调了量的拓展而忽略了质的提升。此外,学会的自主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在当前学会的各项活动中,相当部分是中国科协组织开展的规定动作,体现学科特点、行业特色的活动稍显不足,这不利于提升学会在本学科和行业的引领作用和影响力。这些问题也反映出项目建设需要加强管理精细化,以及与预算相结合的评价结果滚动应用机制,以契合不同学科、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学会的个性化要求。
在“世界一流学会建设项目”中,各学会围绕“五大能力”建设要求和按照“八个重点建设方向”凝练的学会建设指标,总体比较均衡,说明优秀学会立足本质属性和功能都能积极开展业务活动,表明作为科技社团的各学会具有丰富内涵。
(一)群众组织力进一步增强
优秀学会均将党的建设工作放在一个很高的位置,在理事会建立学会党委、建立办事机构基层党组织,扎实推进各项党建工作。
1.组织建设方面。50 个学会均建立常务理事会议事规则,设立监事会并制定相关工作制度,全部实行理事会聘任秘书长制,并实行秘书长专职工作制。50 个学会理事会共有8873 人,平均每个学会177 名理事;共有2694 名常务理事,平均每个学会54 名;理事会、常务理事会规模比较稳定,稳中有降。秘书处专职人员共1672 人,平均每个学会33.44 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1477 人、高级职称460 人、按社会招聘程序入职834 人。各学会办事机构人数均有小幅增加,平均增长率14%,本科以上学历和高级职称数量稳定,社会招聘比例进一步增加。50 个学会共设立2121 个分支机构,均建立了分支机构管理和考核评价机制,分支机构平均数量呈小幅增长趋势。
2.会员管理方面。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学会不断强化个人会员的主体地位,大力发展个人会员,突出发展青年会员;创新联系和服务会员的机制和手段,培育特色会员服务品牌;不断推进学会办事机构实体化、规范化、职业化建设。2020 年底,50 个学会的个人会员总数达263.8万人,其中个人缴费会员104.5 万人、高级资深会员11.6 万人、学生会员11.6 万人、青年会员40.8 万人。注册会员人数平均年增幅10%以上,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中国化工学会、中国航空学会、中国核学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年均注册会员增幅20%以上。
3.信息化建设方面。50 家学会基本形成“一网两微一平台”的信息化布局。“一网”指学会的网站群,包括门户网站、期刊网站群、专题网站等;“两微”指微信和微博,微信端为集群化服务,按照受众的不同精准定位,推送不同的内容;“一平台”指学会的学术会议平台,可以实现会议自主建站,会议发布等多种功能。截至2020 年底,50 个学会“一网两微”总访问量达13677.26 万人次,学术会议平台注册262.83万人次;50 个学会均开通微信公众号,至2020年微信公众号访问量达3671.8 万人次,较2018年的349.6 万人次增长近10 倍;8 家学会的微博平均浏览量在10 万以上,其中中华口腔医学会达90 万次;“一网两微一端”(“一端”即学术会议端平台)2018 年仅有12 个学会使用,使用人次51.8 万,2020 年有39 个学会使用,使用人次262.83 万。同时,各学会进一步整合内部资源,打造统一业务管理平台,提供标准业务服务,扩展服务终端,丰富服务应用,实现从管理型向服务型模式的转变。
(二)学术活动层次丰富
各学会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举办一系列具有世界影响的品牌学术会议,打造了一批世界一流的科技期刊,设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奖项,有效汇聚了全世界科技创新人才和创新资源,掌握学术引领和学术评价主动权。同时,开展学科发展研究,发布科学难题,为科技工作者明确研究方向提供参考,全方位提升学会学术引领力。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50 个学会创新学术会议新形式,采用线上或线上线下相结合等多种学术交流形式,2020 年共举办研讨会、论坛活动2096 次,参与总人次(线上、线下合计)达890.12 万人次、交流论文14.61 万篇,形成咨询建议200 多篇;截至2020 年底,50 个学会共主办科技学术期刊690 种、英文学术期刊91 种,获得中国科协期刊资助项目(包括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登峰行动计划、精品科技期刊工程等)118 项;设立科技奖项293 项,年度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78 项、举荐会员或项目获国际奖励人次64 项,国家科技奖励入选(通过中国科协推荐或直接推荐)32 项。
(三)战略支撑力多方位呈现
50 个学会着力打造高端科技创新智库,提供高质量决策建议报告,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决策;聚集产学研资源,探索构建产学联合体、协同创新共同体等,推动科研成果及时转移转化,服务科技经济深度融合;在科技评估、人才评价、技术标准制定等方面提供一流公共服务产品,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20 年度,共受政府部门委托、授权开展的科技评估次数318 次,面向社会开展的年度评估评价活动1011 次,开展继续教育及培训1292.26 万人次,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平台数量83 个,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平台入库专家4.92 万人,参与建立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学会联合体、产业技术联盟、企业科技联合体105 个,成立科技咨询、成果转化等方面的部门或分支机构数量80 个,研制和发布团体标准数量1495 个,承接党委政府委托开展的决策咨询工作及被采纳132 个,获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的咨询报告或建议数量52 个,参加立法咨询的次数61 次,被中国科协采纳的专报数量114 项,智库网站、频道、专栏的总访问量2290.24 万次。
(四)文化传播力进一步增强
各学会积极开展科学道德宣讲和科研诚信建设,营造良好学术生态,弘扬中国科学家精神;加强科学传播专家团队建设,开发创新科普产品,开展全国性、创新性、示范性科普活动,打造学会科普品牌,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2020 年,50 个学会设科普专职工作人员191 人;组建科学传播专家团队328 个、成员5007 人;建设学会命名的科普教育基地1338 个,其中推荐成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65 个;开展科普国际交流活动53 次, 6.06 万人次参加;组织开发原创科普图书、视频、挂图、展教品、游戏等科普资源2293 种;主办科普期刊42 种;年度科普活动749 种,参与的科技工作者达5.24万人次,受众约2257.83 万人次;科普网站(频道、专栏)总访问量3545.66 万次;组织专家参与科技扶贫1288 人次;开展科学道德和科技伦理建设宣传教育活动302 次,受众达143.35 万人次;对学术不端行为的举报进行受理调查、惩处、曝光22 次。
(五)国际影响力逐渐凸显
各学会与国外优秀科技社团和国际组织开展深入交流合作,推荐我国更多科学家到国际组织担任重要职务,发起和培育以我为主的国际民间科技组织,发起国际研究计划和国际培训项目,推动我国标准和技术走出去,试点开展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积极参与全球社会治理,分享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有条件的学会试点成立海外分支机构,吸纳外籍优秀科技人员成为会员,有效提升学会国际影响力。2020 年,50 个学会共代表中国加入334 个国际民间科技组织,推荐会员进入国际组织担任执委及以上职务716人次,加入本学科国际组织或与知名国外社团建立合作关系470 个,发起或参与的国际研究计划167 个,举荐会员或项目获国际奖励64 人次。参与国际组织学术会议(在线为主)107 次,约110.68 万人次与会,交流论文0.42 万篇,形成咨询报告28 篇。
一流学会建设对新时代学会的作用发挥和自身建设形成了较好的推动作用,各项指标都有一定提升,取得了较好成效。学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呈现出了一些值得关注的趋势。
(一)优秀学会表现较为全面,没有明显短板。一流学会建设项目入选学会十分全面,无论是在学术发展、智库建设、科学普及,还是基础保障和改革创新方面都没有明显短板。因为,学会的各项工作是互相联系的。学术发展能力是学会的核心能力,一方面可以与智库建设和科学普及良性互动、相辅相成,另一方面需要有一定的基础保障能力作为依托,不断改革创新。这也表明,弱学会的差距是全方位的,具有特色的学会发展比较艰难,只有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打造特色才是学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二)学会间的工作成效差异体现出鲜明的学科特点。相对来说,工科、农科、医科学会在与产业结合、技术转化等方面存在明显优势,而理科学会更注重基础研究,交叉学科更着重培育新思想。通过不同学科类型学会的平均指标分析可以看出,即便是在统一指标要求框架下,学会根据自身的学科特点,在指标设定中,仍体现出一定的侧重。理科学会在学术会议和科技奖项方面平均指标最高,医科学会在会员服务方面平均指标最高,工科学会在智库方面平均指标很突出,农科学会在创新驱动发展、科技评估等方面平均指标比较突出,交叉学科学会在科普和信息化方面平均指标数量最多。当然,当前学会的差异性与学科属性、社会角色定位、历史沿革以及相关行政管理都有关系,不同学会的资源获取方式与发展路径不尽相同[3]。
(三)学会的经营能力明显提升,会员凝聚力有待进一步加强。近年来,随着学会办事机构职业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学会的经营能力明显提升。统计结果显示,目前50 个“世界一流学会建设项目”入选学会办事机构专职人员共1672 人,平均每个学会33.44 人;年度总收入254987.05 万元,占全国学会总收入近60%,平均每个学会总收入达到5099.74 万元。
在学会经营能力普遍提升的同时,会员工作尽管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就学会的组织属性来说还有很大差距。一方面,目前学会个人会员总数为525.2 万人,尽管还有几万个单位会员,但在数量上距离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10154.5 万人,2018 年统计)还非常遥远[4];另一方面,缴费会员比例不高,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学会对会员的凝聚力还不够强。如何增强影响力、凝聚力?这或许是学会未来发展需要完成的重要课题。
(四)学会的学术活动日益活跃,学术品牌的影响力有待加强。作为科学共同体的主要表现形式,学会承担着学术交流的重任,无论是同行交流,还是与公众的沟通,都是学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计结果显示,50 个入选学会中,平均每个学会每年举办59.24 次学术会议。各个学会参与学术会议人员平均达23120 人次,交流论文7570 篇。近年来,在中国科协的指导下,世界交通运输大会、世界机器人大会、世界生命大会等一系列颇具影响的学术活动纷纷举行,全国学会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各学会也在努力提升学术年会、相关专题论坛的影响力。从提升学术活动的影响力开始,大多数学会开始注重树立品牌意识。从学会列举的品牌学术会议可以发现,除学会的学术年会之外,大多属新近创立的品牌及学术活动。打造学术品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例如世界著名的戈登会议(Gordon Research Conferences)的历史可追溯至1931 年。只有通过长期的坚守和努力,在不断整合资源中逐渐丰富内涵和底蕴,才能建立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学术品牌。
(五)结构转型调整是学会未来发展的关键。经过多年的改革创新,很多学会,特别是“世界一流学会建设项目”中的优秀学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各项数据表明,这些学会的发展增速明显变缓。在单项数据指标难以持续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如何提升学会的发展质量,更好地围绕提升核心竞争力而进行结构转型调整,成为学会面临的新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下述三个方面。
学术交流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普及以及科研组织日趋多元化,学会一些传统的活动领域,如学术交流、科技咨询、人员培训等均面临激烈的竞争。未来学会在学术交流次数和规模上的大幅提升已不可持续,在逆全球化思潮对国际交流提出严峻挑战的国际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提升学术交流的质量,使之真正成为新思想、新观点的源泉,是学会未来面临的核心议题之一。
会员发展方面。加强会员发展是学会的持久目标。从整体上看,近年来学会的会员规模趋于稳定,优化会员的结构成为会员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当前,学会通过设立高级会员和荣誉会员、注重吸收学生会员、发展外籍或海外会员等措施,开启了学会会员分类发展和管理的新路径。同时,很多优秀学会通过加强信息推送、建设数字图书馆、加强会员职业生涯跟踪反馈等方式不断优化会员服务,提高服务质量。这些具体措施从纵向看有了较大进步,但与国外优秀学会相比,从理念到内容都还有很大的差距。
经费筹措方面。尽管学会经费筹集渠道呈多元化发展的态势,但由于过多依赖活动和项目经费收入,依靠会员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自主性筹集经费所占比例较低(仅达经费总额的10%左右),使得学会在开展第三方评价或承接公共服务时,很难摆脱对相关主体的经费依赖,不利于发挥第三方角色应具有的客观、中立地位,也降低了学会会员服务的能力,很难形成学会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会的发展空间和公信力的提升。
当前,学会发展已经进入提质增效的关键期,一流学会建设应围绕学会特点和学科特色,通过建立专业化能力和核心竞争优势来大力促进本学科发展,继而不断提升影响力和社会声誉,以更好地服务于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一)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利用社会制度优势。坚持以党的建设为核心,不断强化政治引领、政治吸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科技社团发展之路。坚持党的领导,全面引领学会事业的发展,坚持作为桥梁和纽带服务党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努力打造学会理事会、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三级党组织体系,发挥党的战斗堡垒作用,在服务科技工作者实践中直接发挥政治引领作用。
(二)找准目标定位,走适合本学会发展之路。各学会应该根据自身特点,找准所处的定位与状态。发展较好的学会应该参考学会评估等指标,找出不足之处,不断加以完善。因此,应该根据专业特色,选择适合学会发展的突破口,实现拓展和超越,让学会脱颖而出。例如,工科、农科、医科在与产业结合、技术转化等方面存在明显优势,可以据此进一步发展与产业界的合作,突出学会在其中的链接作用;理科则应注重基础研究,交叉学科着重培育新思想,可以据此更好地服务科技工作者,促进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三)以内涵式发展为基础,以人为本、不断提升专业学术能力。随着学会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三个方面的学会职能,分别是:通过举办专业化的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以加强同行之间的信息交流,向社会整体表达本学科共同共享的价值观,建立本学科的职业网络和职业认同。这三个职能的内核是学会的专业能力。因此,学会想要充分发挥其职能,应该以提升专业能力为基础,更好地服务会员,吸引潜在的会员加入,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
(四)服务经济社会建设,发挥学会精准服务能力。学会在发展过程中,不仅应该充分发挥其职能,同时紧盯国家战略、服务国家战略,全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通过服务于社会需要,更好地建立学科与社会、国家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更好地给会员提供更满意的服务。学会在逐渐建立起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紧密联系的同时,作为两者之间的纽带,会员的作用将得到更大发挥。通过推动行业发展,促进专业职业网络建立以及社会的认同,这是学会做大做强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