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超
(福建江夏学院设计与创意学院,福建福州 350002)
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重大宝贵资源,不仅包含大量历史遗迹等物质资源,还拥有显著的教育价值和多样化的地域特色,集政治、经济和文化功能为一体。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红色旅游发展规划及纲要, 旨在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健全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产业。据旅游研究院与马蜂窝联合实验发布的《中国红色旅游消费大数据报告(2021)》显示,有41.7%的游客参加红色旅游的次数超过了3 次,7.1%的游客则超过了5次,市场发展规模宏大,前景广阔。乡村作为革命的摇篮, 长期以来孕育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基于共生理念,将乡村红色文化与旅游进行深度融合,利用好红色资源,发扬好红色传统,传承好红色基因, 将红色基因作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为乡村振兴全面发展提供充分的精神动力。 因此,有必要重点针对两者共生发展模式展开探讨。
“共生”理念最早出现于19 世纪中叶,起源于生物学领域, 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发展,“共生”理念逐渐延伸至其他领域。 1998 年,国内经济学领域著名学者袁纯清将“共生”理念引入经济学范畴,利用该理念研究大型经济体与小型经济体之间的关系。 随着研究的深入,“共生”理念在促进乡村振兴方面也发挥出独特的作用,研究人员基于该理念,积极转变视角,重新审视旅游业与乡村红色文化之间的关系。 具体而言,就是将乡村旅游业以及乡村红色文化视为地位相等的“共生单元”, 研究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对于促进乡村经济共生发展的作用。
目前,基于“共生”理念框架下进行的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共生发展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共生”“共生内涵”“区域共生”“资源共生” 等领域,以定性研究为主。 学者尚子娟(2021)认为在共生关系中,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具有必要性,一方面红色文化作为乡村文化脉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够为乡村旅游开辟全新道路,特别是对于自然资源禀赋欠佳的乡村地区,大力开发红色文化资源,能够走出一条有别于“民俗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康养旅游”的全新旅游模式,以红色文化作为卖点,提高乡村旅游差异化特征。 另一方面依托发达的乡村旅游产业,为乡村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全新的平台,以红色文化吸引各地游客深入乡村,采用“自驾游”“随心游”等方式近距离感受乡村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将游客转变为红色文化传播者,为乡村红色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开辟出一条新道路[1]。由此可以看出,乡村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之间存在着紧密的 “共生” 关系。 此外, 学者黄细嘉(2010)从乡村地区与城市的“共生”关系角度出发,尝试创建全新的城乡互动性红色旅游“互动合作共生”新模式。
1.2.1 共生发展有利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国内旅游收入近年来始终保持平稳的增长态势(除2020 年之后受外部客观因素所限)。 据文化和旅游部统计,2021 年国内旅游总人次达到了32.46 亿,同比增长12.8%,总收入达2.92 万亿元,同比增长为31%(见图1)。
图1 2016-2021 年国内旅游发展状况
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文化和旅游资源,红色文化与旅游业的共生发展已经成为乡村建设的一项主要措施。 基于“共生”理念,相关工作人员将乡村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发展视为“共生”基本单元,积极尝试探索乡村旅游与乡村红色文化共生发展新模式。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关于红色文化发展与旅游产业建设就作出了多次指示,极大推动了红色文化与旅游共生, 尤其在2019年新中国成立70 周年、2021 年建党百年等氛围烘托下,各地红色旅游景点迎来了发展高峰。 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 《2022 年红色旅游数据分析报告》显示,2022 年上半年红色旅游景区预定量同比增长超出2 倍,预定乡村红色旅游景区人数占比超出30%。 在各项政策支持下,一些偏远的乡村革命老区也都开始利用红色文化,带动了一大批群众脱贫致富, 形成了乡村振兴新产业。以携程农庄系列中的金寨大湾店为例,当地旅游除了基本的乡村自然风光,还有大量红色旅游资源,促使大约85%的游客都能前往当地红色教育基地进行游览,不仅带动了农副产品销售,促使革命老区旅游实现了消费升级,创造了大量工作岗位,给外出人员回流乡村带来了机会,还实现了对红28 军军部旧址、 金寨红军广场等大量红色遗产的传承与推广。
1.2.2 共生发展有利于加强乡村基层治理
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基层治理始终发挥着重大基础作用。 乡村红色文化和旅游业共生发展下,党组织体现自身领导作用,政府进行监督引导,其他相关部门加以协作配合,能在极大程度上为乡村发展带来强大的文化发展推动力、经济建设支撑力以及社会形象塑造关注力,从而全面增强基层开展治理工作的能力[2]。与此同时,红色文化本身具有极强凝聚力和感召力,能有效促进党员干部率先垂范,进而调动广大农民群众主动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 积极承担起自身职责。强调乡村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产业的“共生”发展,是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必要前提。基于“共生”理念所形成的共生发展新模式, 强调红色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的合理分配,深入挖掘乡村红色文化资源潜力。另外,红色文化也是落实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通过将其与乡村旅游融合,基于讲述红色故事、传播红色精神,树立良好乡风、传播优良家风,最终全方位促进基层治理实现高效化德治,深化基层治理能力。
1.2.3 共生发展有利于促进革命老区发展
大部分革命老区都处在偏远山地, 经济发展滞后,产业建设不完全,为此尽快帮助老区人民实现高速发展, 就成为各级党委与政府的主要工作内容。 尤其是在进入第二个百年发展征程中,更要切实落实老区建设工作,全面保障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在此背景下,通过将老区内的红色文化资源和旅游业结合起来, 大力发展乡村地区的红色旅游产业, 是目前实现老区脱贫致富的关键举措。 “共生”发展视阈下,革命老区发展出现了全新局面, 相关工作人员基于“共生”思想,将乡村红色文化视为推动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全面挖掘老区内红色文化要素, 将丰富的资源内容转化成旅游产业发展的灵感和实际项目, 能更进一步促进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实现产业赋能,进而辐射带动交通、商贸等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实现增产增收,给老区未来发展带来更多活力。
“红”即是红色文化资源,包含了革命纪念地、 纪念物和其他非物质的精神与历史事迹;“绿”则是生态旅游资源,主要是指自然景观,在乡村地区“绿”则主要是普遍意义上的乡村农业景观,如果林、农田等[3]。 在当前乡村红色文化与旅游业共生发展中,进行“红”“绿”结合是最典型的发展模式。 例如福建省一些革命老区在发展经济过程中, 曾出现红色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 由于地理因素与经济因素的制约,福建省很多革命老区基础设施落后,红色文化资源开发流于表面,缺乏创新。从宏观层面上看,很多乡村多元治理能力有待加强,鲜有社会力量参与红色文化保护以及乡村旅游开发工作。 这些革命老区蕴含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以及旅游资源,但是由于缺少“共生”理念作为指导, 导致红色文化元素与旅游也无法形成有效的融合,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一情况,当地积极尝试构建“红色文化与旅游业共生发展”新模式,景区专门针对不同游客设计了相应的红色旅游项目, 如对于注重爱国主义教育的游客, 则基于当地红色景观引导其参观游览和学习;对于注重休闲娱乐的游客,则基于薛家寨、金牧场等实施生态自然游,并以户外真人体验、军事体验等项目进行娱乐。在这两种模式的结合发展下,有效打开了客源市场,也延长了游客在景区内的游玩时间, 带动了进一步消费。
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景区互动发展,主要是从游客参与方面着手,通过真实模拟体验、亲自动手参与获得相应的游览感受,以强化游客认知水平。 比如乡村工艺就具有一定可操作性,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发展底蕴和魅力,还是乡村长期以来经济发展的支柱之一,为此将红色故事与丰富的乡村工艺操作过程结合在一起,不仅能有效增加景区游览的趣味性,还提升游客的参与积极性。例如宁夏西吉县就通过整合境内的红色文化遗址,形成了集群式景点吸引游客,并借助当年红军战士帮助当地农民制作粉条的故事,开发了“红军粉”制作体验项目,使游客在参观红色景区的同时还能亲身参与到“红军粉”的制作当中,深入了解土豆是如何通过粉碎、制作粉浆、下粉、晒粉等方式形成美味的粉条, 不仅增长了农业知识,了解了红色遗址背后的故事,还能推进当地农产品销售。
“共生”理念下,相关工作人员积极尝试将本文文化与红色文化进行深度融合, 基于当地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以及风土人文元素, 构建“红色文化+本土文化”旅游发展新业态(如图2所示)。
图2 红色文化旅游共生发生新模式
分析图2 可以发现,研究人员将红色旅游共生发展模式分为六个板块。(1)产生共生。旅游产业作为乡村服务业中的支柱型产业,要积极尝试与其他产业特别是文化产生进行深度绑定,构建“旅游产品+文化产业+其他产业”新发展模式,从民俗文化、工业、信息技术等方向入手,完善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结构,将红色文化元素内化为旅游产业内生动力,由旅游产业牵头,带动乡村地区多种产业齐头并进。(2)区域共生。从乡村区域视角出现,努力实现“区域+选址”工作模式,发挥乡村区位优势,积极开展区间合作、区域合作。与周边其他乡村建立合作关系,打造区域性“红色文化旅游”集群,集中乡村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做大做强。(3)管理共生。在管理层面,也要利用“共生”思维构建“旅游企业+地方政府+社区居民”的管理新格局,以旅游企业为支柱,加强市场化运作,强调政府引导与监管,发挥地方政府带头作用,组织社区参与旅游管理,做好管理工作“最后一公里”。 (4)利益共生。 强调利益共生,是将“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内化为乡村经济发展基础的前提条件, 只有实现旅游产业与乡村经济发展的利益绑定,才能确定各个管理部门、工作部门的责任与义务。 (5)文化共生。 乡村文化元素种类丰富,在发掘乡村文化经济价值过程中,要坚持“文化共生”理念,将红色文化与本地文化视为“共生”单元,实现“革命精神”“创新精神”“民俗文化”“地方传统”的集中整合,打造多元化乡村文化宣传矩阵, 深度挖掘乡村多元文化经济价值与人文价值。 (6)产品共生。 想要进一步发挥旅游产业经济价值,就要基于“共生”理念,积极研发“红色旅游产品+其他旅游产品”新发展模式,推动“红色休学游”“红色都市游”“红色生态游”“红色体育游”协同发展,激活乡村旅游内在潜能, 令红色文化真正成为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3.1.1 基于保护设置旅游项目
对红色文化保护是对其进行利用和开发的重要前提,红色文化除了包含有各种红色文化遗址、物品等,还包含了红色精神与内涵。 为此,在乡村红色旅游项目规划过程中,必须持续挖掘当地各类红色革命故事, 并运用旅游项目进行宣传。 比如牡丹江地区积极宣传抗联精神,在景区还原了“八女投江”当时的场景,编导了舞台剧、舞蹈剧等,真正为游客营造出了深入感受当地红色文化的氛围。这一宣传举措不仅能促使当地村民发自内心加强对红色遗产的保护力度,还能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感受抗联精神,进而推动红色文化实现薪火相传。
3.1.2 基于保护促进新农村建设
大多数革命老区都处在偏僻的大山腹地,虽然从现代发展视角来看,这是一项劣势,但也因此使这些地区百年来都保持了较好的生态环境,进而给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优势。 在乡村振兴推进过程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和保护红色遗产同样重要,应尽可能还原当初红色文化产生的空间形态,使之成为旅游建设开发的一项特色和亮点。
3.2.1 开发红色旅游产品
在红色旅游热度逐渐升温下,拥有红色文化的旅游乡村数量逐渐增多, 要想从中脱颖而出,就要利用多种方式进行内涵挖掘,建立特色化产品,扩展产品链,在促进红色文化发展与保护的前提下,和当地山水、民族、风俗、乡土等结合起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旅游形式,实现红色文化和旅游业共生[4]。从目前红色旅游市场来看,游客需求往往是多方面的,虽然目前依然是以展览馆的形式进行红色文化传播,但融入带有乡村景区特色之类的活动却更具吸引力,也能更进一步提升红色文化与乡村特色的感染力、渗透力。为此,部分地区相继开发了类型多样的体验式旅游项目。比如宁夏地区的同心西征纪念园就和相距不远的豫海回族自治政府旧址建立了共生发展关系,同时整合了周围大片乡村,扩大了景区规模,确保游客在游览完红色景区内容之后能直接前往当地农村品尝农产品、体验采摘枸杞等,不仅弘扬了红色文化体验了乡村习俗,还使当地特色的地毯、羊绒等土特产打开了市场。
3.2.2 构建特色旅游品牌
乡村红色文化除了具有中国红色资源的普遍性价值,也拥有一定特殊性和地域特色。 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坚持特色文化,基于农业产业,促进文化、旅游和农业的共生发展。因此有必要针对乡村红色文化以及乡村旅游的独特性进行正确审视、 深度挖掘,实现价值凝练, 通过红色景区带动周围乡村发展,挖掘辐射范围内的民间艺术、乡土习俗、农耕文化等, 建立起以红色文化和乡土文化为主要符号,自然乡村景观为支撑的旅游体系,形成特色化旅游品牌,并基于品牌效应,开发出更多具有乡村特色和红色资源内涵的旅游产品, 进一步提升景区发展竞争力。 例如慈溪观海卫镇和宇越窑青瓷产地匡堰镇距离较近, 因此可以将两者实施旅游线路串联,建立“红色文化+青瓷”旅游线路,形成特色化品牌。 其中青瓷制品为体现出红色文化特征,可以融入一定红色元素,使游客在观赏林湖越窑遗址时通过购买激发对红色文化景点的兴致。
3.3.1 加强当地基础设施建设
旅游业要想从居住、饮食、交通、游览、购物、娱乐休闲等领域同时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就需要完善的配套设施,但从现实情况来看,红色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具有投入量大、 工期长、回报速度缓慢等特点, 整体设施建设难免滞后,极大程度上会影响到红色旅游以及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为此,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必须分清轻重缓急,制定详细的设施发展与建设规划。 通常乡村产业建设,首先必须解决交通问题,特别是一些地处偏远的革命老区,一旦铁路、公路、航路任意一方过于滞后,都可能会给游客的出行意愿和旅游目的地选择带来影响[5]。 虽然目前大多数高等级景区都有较为通畅的高速公路, 但在一些3A、2A 等红色旅游景点集中区域依然都是以国道和省道为主,有些甚至是县道,道路通达性较弱,容易导致景点成为孤岛。 为此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则要率先加强地域之间的联系性,加大铁路与航路的修建,落实主要干道的改造优化,进一步提升旅游路况,并尽可能增加前往景区的观光车辆。 同时还需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如停车场、汽车站、服务区等。 针对景区设施,要将重点放在游客服务中心、农产品广告、景区指示标识、生态厕所等方面的建设中。有些偏远革命老区,虽然红色文化内涵丰富,景区设施建设也基本能跟上,但却缺乏必要的红色文化讲解人才, 为进一步加深游客对当地的印象,提升知识获得感,深刻了解当地红色文化内涵,还需对优秀讲解人才进行引进,不断提升文化服务质量。
3.3.2 建立智慧乡村旅游平台
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5G 时代的到来,各类智能电子产品的广泛普及,导致传统组团旅游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大众的旅游需求,越来越多人开始倾向于更加个性化和自由化的出行方式。为此在乡村红色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中,还需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建立专项智慧乡村旅游平台,给游客带来更多个性化和全方位的服务。 在这之中,游客可以通过线上形式获取旅游目的地的各项旅游要点,如红色文化内容、乡土风俗习惯、参观游览路线等重要讯息,同时还能基于用户需求协助构建个性化的游览规划,提供产品介绍、订票咨询、路线选择等服务,并为其构建人身财产安全消息提示,拓宽建议和投资途径,全面保障游客权益。此外,还能基于游客的实际购买记录、信息反馈对乡村红色旅游业的发展进行完善、创新,进一步提升服务,增加游客满意程度。
针对乡村红色文化和旅游业的共生发展,除了需要两者进行合理相融,打造出多元化的红色旅游项目,还要加强包装与宣传。 为此有必要建立专项资金项目,加大财力、人力和物力的投入,通过结合新媒体平台的媒介力量和传统旅游营销模式,全方位宣传乡村地区红色旅游的亮点和特色,不断扩大影响范围。比如可以应用微博、微信、抖音等大众传媒对乡村红色旅游线路和特色化纪念品、农产品进行及时和多层面宣传,实时更新当地的乡村红色旅游发展动态。 同时,在新媒体平台建立官方账号,开展系列红色文化教育宣讲,进行红色文化知识传授,以在提升游客思想觉悟的基础上感受红色乡村旅游的魅力所在。对于优秀的宣传推广人才,可以由当地党校干部进行宣讲示范, 并招聘和培养一批优秀人才,要求其在学习红色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深入感受农耕生活和乡村旅游。 另外,还可以在景区开展深入的宣传推广活动,使游客能真正了解和喜欢当地红色旅游,实现对回头客的发展及孕育。
乡村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结合旅游业的共生发展,对于乡村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一定推动价值。在当前发展形势中, 两者的共生发展模式主要以“红+绿”结合、红色文化和景区体验结合、红色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结合为主,重点突出红色文化和乡村景观、乡村生产、乡村文化的融合,能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对红色文化的高效开发利用,并给乡村旅游业增添长期发展的生命力。但其中依然存在产品结构单一、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宣传推广效果不佳等问题,为此还需进一步加大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 积极结合乡村的山水、田园等进行旅游产品开发, 建立特色化旅游品牌,同时加强当地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利用先进技术构建智慧旅游平台, 加强红色旅游产业宣传,实现以文带旅,以旅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