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维嘉
在电视还没普及,又没有电脑和手机的年代,看电影对老百姓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休闲方式和精神文化需求。
从前,通州放映电影的场所有通县礼堂、通县电影院、工人俱乐部、新通剧场和东方影剧院。除了电影院,1983年初,西集、马驹桥都同时建了影剧院,第二年投入使用。老百姓除了在电影院看室内电影,还看室外的露天电影。据《通州文化志》记载:“1959年宋庄、西集等公社先后建立13支电影放映队。1966年全县发展到17支。1981年达到206支。”这样的举措,方便了乡村百姓看电影。
建于1955年的通县礼堂(1993年7月重建落成后改名为通州会堂)位于新华大街北侧多福巷36号,是县里举行大型会议的场所。这里也不定期演节目和放电影,票都是县里有关单位免费发的。
据记载,通县电影院位于西海子公园东侧,日伪时期是私人戏院,通州解放后曾经是冀东十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礼堂,1950年初改建为电影院(曾经历过翻建和功能改造)至今。因电影院在西海子公园旁边,老百姓习惯把其称呼为西海子电影院;工人俱乐部位于通州体育场西侧,既是放映电影的场所,也是会务场所,由通州总工会管理;建于1954年的新通剧场位于新华大街21号,设有观众席1060个,有池座和廊座,既能演戏也能放电影;建于1988年的东方影剧院位于车站路14号,在东方化工厂职工家属院西侧。如今,通州城里只剩下通州区电影院了,其他三家电影院早已先后拆除,原址建了其他建筑。
在通县电影院、工人俱乐部、新通剧场这三家电影院门前的墙壁上,都有精美的巨幅电影宣传海报,是由美工站在脚手架上,一笔又一笔画的。后来,通县电影管理站(1981年更名为通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在闸桥十字路口东南角的墙上,专门设置了巨幅电影宣传海报并定期更换。
这三家电影院最初放映的是黑白电影,后来有了彩色电影,电影银幕也由小银幕换成了宽银幕。从早到晚,每天放映的电影都不重样。有了新电影,三家电影院门前常排起买票的长队。新电影在这三家电影院按顺序先后放映,时常是这家电影院刚刚放映完,负责跑片的工作人员马上带着电影拷贝,骑自行车送到下一个电影院。
买电影票还是很方便的,这三家电影院门口都有卖票的窗口。为了方便居民购票,通县电影管理站在闸桥东南角的位置设置了售票亭,三家电影院的票在这里都能买到。不论是附近的老百姓,还是来闸桥繁华商业区购物的顾客,都能就近买电影票。过了几年,这个售票亭搬到了通州百货商场东门外。
中小学生买的都是学生票,每张票五分钱,而成人票是一毛五分钱。
通县电影管理站千方百计做好电影放映工作,特意把三家电影院每月放映的电影用彩色大字报纸印成单子,定期发到机关、学校、工厂、医院等单位。这些单位把组织职工看电影作为职工福利之一,经常组织职工看电影,特别是有了新电影时。
中小学也把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当作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种方式。我上小学时,曾看过《祖国的花朵》《平原游击队》《雷锋》等电影,让自己从小就懂得了怎么做才是对的,尤其是长大了应当做个什么样儿的人。
那时,居民住房普遍緊张,家庭人口又都比较多。搞好对象的年轻人之间说点儿悄悄话很不方便。于是,生活赋予了他们无穷的智慧。在这种情形之下,他们要么去新华大街“轧马路”,要么去河边或西海子公园北侧的假山去享受二人世界。就我所知,公园假山上有很多松树,还有石头,真是景色宜人之处。当年,不知留下多少浪漫故事。除此之外,他们还去电影院一起看电影。
我在工厂上班期间,厂里每月都发电影票。每次发电影票,已经搞好对象的年轻人,常找老职工借电影票,下次发电影票时,年轻人再还给老职工。如果电影票的座位号不挨着,他们再找人换成座位挨着的。他们都把和对象一起看电影当成最幸福、最甜蜜的事儿。一张普通的电影票,不知促成了多少人喜结良缘。
后来,有了录像磁带和录像带播放机、光盘和影碟机。在新华大街、西门、北大街、商业街、玉带路、玉桥中路等地方都有租赁录像带和光盘的店铺。不少人家还买了录像带播放机或影碟机,坐在家里就能看自己喜欢的电影和电视连续剧。此外,城乡繁华地带还有录像放映厅,花钱不多就能看录像。
现如今,电视、电脑、手机都已经普及了,电视还有回看功能,手机、电脑也能够搜索;通州的影视城也越来越多,让老百姓观看影视剧的途径越来越多,越来越方便。
我打小就是个电影迷,在诸多的国内外影视剧中,我最爱看那些拍得好,演员演什么像什么,能打动人心,甚至让人感动得垂泪,看了一遍还想再看的影视剧,比如《地道战》《冰山上的来客》《英雄儿女》《五朵金花》《任长霞》《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这样的影视剧都富含独特的感染力,或许这就是我喜欢看的缘由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