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破局,蚌埠做了什么

2023-09-05 15:44张道刚吴明华
决策 2023年7期
关键词:蚌埠市蚌埠玻璃

张道刚 吴明华

2023年4-5月,连续两场重量级会议在蚌埠举办——中国(蚌埠)MEMS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大会、中国·蚌埠空天智造产业园发布会。

传感器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之一,空天产业则被誉为第五次工业革命。两大前沿科技和未来产业同时空降蚌埠,令人惊讶:为什么是蚌埠?

长期以来,蚌埠给人们的印象是“老工业基地”。前几年还因为负增长,一度被外界看衰。现在,“老树”发了“新芽”。新兴产业发展的强劲势头,让蚌埠经济触底反弹有了充足的底气和力量。

产业破局,蚌埠做对了什么?

产业振兴

蚌埠因淮河而起,因产业而兴。

作为老工业基地,蚌埠曾有“淮上明珠”“小上海”等美誉,生产了安徽省第一台冰箱、第一辆自行车和第一台收音机等,过去一直有“合老大、蚌老二”的说法。

但新世纪以来,当其他很多城市狂飙突进时,蚌埠却发展缓慢、增长乏力,曾一度跌入谷底。蚌埠发展滞后的根源在哪?

蚌埠发展遭遇的问题,可以追溯到更长的历史时期。上世纪九十年代国企改制中,因没有引入外部资源和先进管理模式,蚌埠一批国有企业改制并没有获得新动能,不但很多企业失去生机活力,城市也丧失“二次腾飞”的机遇。

蚌埠超薄玻璃生产线。图/王斌

同时,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蚌埠市主导产业定位变动频繁,先后提出打造“纺织城”“食品城”“电子城”“玻璃城”“两基”产业基地等。主导产业的不断“摇摆”,导致产业集聚度不高,缺少带动力强、影响力大的龙头企业。在产业转移时代,蚌埠又一次错失了发展机遇。

在产业发展中,蚌埠自身的优势也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蚌埠是京沪大动脉上的重要枢纽,坐拥千里淮河第一大港,同时科教资源丰富,是安徽第二科教资源大市。但“孔雀东南飞”,几大科研院所相继到发达地区建研究院,科技成果转化往往落户在外面发达地区。

城市兴衰关键看产业。产业危机是蚌埠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破局的关键也在于产业的振兴。

作为老工业基地,蚌埠要实现“涅槃重生”,必须首先完成传统产业的调整改造。

从2014年开始,蚌埠市就启动西部城区重点生物化工企业退市进园,将老工业区内能耗高、有一定污染性的传统企业搬迁至专业园区。但搬迁、修复,周期长、收效慢,还需要巨额资金的投入。这是一个漫长、艰难的历程,也是老工业基地必经的转型阵痛。

卸下包袱,才能轻装上阵。2022年,蚌埠市基本完成退市进园,并且成功实现传统产业在搬迁中更新升级,在搬迁中做大做强。由于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工作成效突出,蚌埠市获2022年度国务院督查激励。

精准定位

“笼”腾出来之后,换什么样的“鸟”是关键。过去,蚌埠主导产业定位频繁变动,就是因为没有找到一只合适的“鸟”。

“地方经济发展必须求真务实,按经济規律办事,核心是产业发展规律。首先要基于本地资源优势和外部发展形势,对产业进行重新定位。”蚌埠市委书记黄晓武告诉《决策》。

蚌埠市提出在大力发展硅基生物基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绿色食品、数字创意等六大新兴产业的基础上,集中攻坚突破新能源、新型显示、智能传感器、生物化工、汽车零部件五大产业集群。

这五大产业集群经过反复研究和科学论证,每一个产业都经历了聚焦、再聚焦的过程。

以新型显示产业为例,过去蚌埠提“硅基新材料”概念宽泛,没有明确的方向,产业发展缓慢。现在则定位为新型显示产业,在实践中又进一步聚焦玻璃基板、柔性玻璃、显示模组三个关键环节。

产业发展当有所为有所不为,必须立足自身优势,在关键环节和细分领域重点发力。

“产业定位从‘面精确到了‘点,产业集聚就能形成规模,这两年成效很明显。”蚌埠市经信局有关负责人说,今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首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蚌埠显示模组产业集群作为全省5家之一入选。

目前,蚌埠市新型显示产业已形成“高纯石英砂—高强度盖板玻璃、超薄玻璃基板、柔性玻璃—ITO导电玻璃—触摸屏—显示模组—终端应用产品”的产业链雏形。

产业重塑不仅要明确方向、精准定位,更要找到自身的“独门绝技”。

得益于中建材蚌埠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的科研力量,蚌埠是国内唯一能生产显示产业所需全部玻璃品种的地区,拥有国家玻璃新材料创新中心、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9个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成功研发世界最薄0.12毫米触控玻璃、世界领先30微米柔性玻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8.5代浮法液晶玻璃基板等一系列“中国首创、世界第一”的创新成果。

雄厚的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是蚌埠新型显示产业的“独门绝技”。“当前,新型显示产业正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蚌埠的显示基板玻璃技术优势和显示模组规模优势将愈发彰显。”蚌埠市发改委主任陶广生说。

与新型显示产业一样,蚌埠市五大产业集群都有各自的“独门绝技”。这些“独门绝技”正是其产业振兴的底气所在。

“组合拳”

产业方向定了,接下来就是干。但怎么干?

产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招制胜、一夜崛起。两年来,蚌埠市扎扎实实打基础、谋改革,打出了一套系统的“组合拳”。

产业发展要举全市之力,顶格推进。蚌埠市每个产业集群都明确一名市领导牵头、成立一个工作专班、制定一套行动方案、结对一个高校院所、组建一个产业联盟、构建一套企业全生命周期基金支持体系,从而凝聚各方力量,攥紧拳头、集中突破。

招商引资是产业发展的“推进器”。蚌埠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外出招商,以上率下、马不停蹄。同时,组建专业的招商队伍,包括3个招商总队、103个驻外招商小分队,以及9个招商分局;创新基金招商新打法,建立30支产业基金,总规模395.76亿元,打造产业发展基金丛林。

为了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蚌埠市每季度开展招商引资项目观摩“三看三比”活动,即看大项目比牵动力,看新项目比增长力,看高科技项目比创新力。项目现场点评、现场打分,并作为县区招商引资年度考核的重要组成部份。蚌埠市干部形容:看项目“热火朝天”,找差距“满头大汗”。

项目招来了,需要快速落地才能见效。蚌埠市成立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指挥部,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设立资金筹措、法律审查、产业尽调3个工作专班,成员覆盖30余家行业部门,科学分析研判,确保重大项目稳妥落地。

园区是产业发展的主战场。2022年,蚌埠市果断实施市经济开发区托管范围变更,一举解决了20多年来经开区管理半个城市的不合理问题,办成了多年想办而没敢办的一件大事,激发经开区“二次创业”活力。

好的营商环境是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蚌埠市创新“工招园”机制,打破工业经济、“双招双引”和园区服务中部门分割、各自为战的局面,全程推进招商洽谈、签约落地、项目建设、竣工达产、政策兑现等各个环节,形成从招到办、到帮扶的全周期闭环管理。

“在蚌埠投资,是十分幸福的。”一位落户蚌埠的企业家说。

干事创业关键在干部。“过去招商都是谈优惠政策,现在发展新兴产业必须懂科技、懂产业、懂基金,对干部来说很有挑战性。”黄晓武说,蚌埠干部只能边干边学。

今年以来,蚌埠市常态化开展招商培训,累计培训干部超800人次。“经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干部的能力提高了,更重要的是精气神上来了,干部的信心大大增强,敢于去招商了。”蚌埠市招商和对外合作中心副主任桂钰婷说。

产业振兴是一场全方位变革。在一系列“组合拳”下,蚌埠产业发展成效显著。特别是招商引资项目几乎每年以翻倍的速度增长。2020年蚌埠市签约亿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140个,2021年和2022年分别达到280个和423个。今年1-6月,蚌埠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82个,同比增长31.8%,协议总投资1155.6亿元。

产业集聚带动城市发展步入良性轨道。2022年,蚌埠是长三角41个城市中唯一GDP连续逐季回升的市。今年上半年,蚌埠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居全省第7位,较一季度提升8个位次;新开工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达43.2%。

产业地标崛起

当下的蚌埠,正逐步摆脱老工业基地的标签。未来,蚌埠新的产业标签在哪?“中国传感谷”和“商业空天产业重镇”,是蚌埠最受看好的两大产业地标。

2023年被称为全球商业航天爆发元年。面对空天产业难以估量的战略价值、市场规模及未来增量,国内各大城市纷纷“抢滩”,而蚌埠出人意料地占据一席之地。

蚌埠拥有安徽北方微电子研究院、中电科40和41所等相关国家级大院大所,还集聚了九州云箭、凌空天行、鑫精合等一批行业骨干企业。蚌埠市禹会区作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高技术转化应用),储备了丰富的商业航天“军转民”科研资源。蚌埠市大洪山还建有火箭发动机专用测试场所,这是国内空天产业不可多得的重要资源。

“蚌埠将紧抓机遇,瞄准空天产业新赛道,着力构建空天产业生态圈,全力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快速集聚、做大做强,不断塑造追赶跨越新优势。”蚌埠市长马军告诉《决策》。

如果说空天产业还处在仰望“星空”的阶段,那么蚌埠“中国传感谷”的崛起,已是触手可及。

在“万物互联、智能传感”时代,智能传感器产业空间巨大。业界有云:谁支配了传感器,谁就能支配新时代。尤其是MEMS传感器能极大增强智能设备的智能化程度。越是智能化设备,使用MEMS的数量就越多。在这样一条潜力无限的新赛道,蚌埠已经抢占了先机。

“蚌埠是全国三大传统传感器生产基地之一。发展智能传感器,蚌埠有产业基础。”在蚌埠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看来,蚌埠拥有多家传感器龙头企业,具备国内领先的智能传感器设计制造完整的技术平台,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和工程师队伍,他们是“中国传感谷”的创新源泉。

依托龙头企业,蚌埠市先后组建了国家发改委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安徽省智能传感器制造业创新中心、安徽省MEMS核心器件产业创新中心、安徽省集成电路及特种器件封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22家省级以上研发平台。

今年初,总投资50亿元的8英寸MEMS晶圆生产线项目开工建设,由政府、科研院所、企業三方共同投资,成功将214所先进技术产业化。加上已有的2条6英寸线生产线,蚌埠一跃成为中国晶圆制造最集中的区域。

MEMS晶圆生产线主要制造传感器芯片,是典型的高技术先进制造。3条晶圆线建成达产后将发挥出强大的“磁石效应”,吸引上游设计企业,绑定下游封测产能。

“中国传感谷”也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重点支持,成为安徽人工智能产业“三谷”之一。在省市联动的政策加持下,一个产业集聚快、极具增长潜力的“产业新星”冉冉升起。

今年6月,蚌埠智能传感器产业龙头企业——芯动联科成功上市,它是国产高性能惯性传感器“隐形冠军”企业。从整个行业看,智能传感器产品有2万多个品种,理论上每种品类都能诞生一家上市公司。“赛道非常好,机会非常多。未来‘中国传感谷有望成长出一批上市公司。”业内专家说。

近年来,深圳、苏州、无锡、郑州等地都在积极发展智能传感器产业。在与一线城市和发达地区的高手对决中,蚌埠不仅不落下风,且有自己的核心优势。“中国传感谷已名声在外,一些发达城市都把蚌埠当作竞争对手。”蚌埠市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董思敏说。

在“中国传感谷”、空天智造等高端产业发展中,蚌埠正在奋力闯出一条“以龙头企业为牵引,突破核心技术和关键环节,快速吸引产业集聚”的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随着新兴产业的快速崛起,蚌埠的科创资源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让蚌埠的未来拥有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在科技创新时代,蚌埠已经起步、跟上来了。再过几年,蚌埠在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必将走在全省前列。”黄晓武对此信心十足。

猜你喜欢
蚌埠市蚌埠玻璃
玻璃中的自然之美
玻璃是怎样炼成的
磬云岫
通 幽
知磬堂
禅 悟
我不是玻璃熊
对话蚌埠:药品采购究竟咋啦?
蚌埠药采是非热议
蚌埠药采事件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