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名称:彝族民歌批准日期:2008 年
遗产类别:传统音乐申报地区:云南省武定县
遗产编号:Ⅱ—113遗产级别:国家级
彝族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彝族有自己的文字,是中国最早的音节文字,其中比较通用的有1000 多个字。彝族民歌是彝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是传承彝族文化最重要的形式之一。它记录了彝民族的历史、科学、生产生活、传统习俗、哲理等丰富多彩的彝族文化。
彝族民间有各式各样的传统曲调,诸如爬山调、进门调、迎客调、吃酒调、娶亲调、哭丧调等。无论男女老少,个个都能唱上几首。有的曲调有固定的词,而有的没有,需要临时即兴填词。山歌又分男女声调,男声调雄浑高亢,女声调柔和细腻。各地山歌也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如著名歌曲《马儿快些跑》和《远方的客人请您留下来》,就是根据彝族民间曲调提炼出来的。彝族撒尼人有一部著名的叙事歌《阿诗玛》。它通过阿诗玛与阿黑同封建势力的代表——热布巴拉家的斗争,歌颂了劳动、勇敢、自由和反抗精神,体现了撒尼人民反对封建压迫的坚强意志和追求自由幸福的美好愿望。撒尼人民称《阿诗玛》是“我们民族的歌”,而阿诗玛这个聪明、美丽、勤劳的姑娘,则是千万个彝族撒尼姑娘中最好的一个。
彝族民歌有不同的品种,而概括起来,大体上可分为叙事歌、山歌、情歌、舞蹈歌、儿歌等几大类。
叙事歌大都属于风俗性的彝族民歌,既可用于演唱创世造物、民族历史,又可用于祭龙、祭山等礼仪活动。总的来说,这类民歌都有较强的宣叙性,故一般结构短小、音域不宽,旋律变化也不太大。
山歌类民歌大都具有节奏自由、音域宽广、旋律起伏跳荡的特点,而且有的曲体结构相当复杂。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红河洲内彝族的“四大腔”即海菜腔、莎莜腔、五山腔和四腔,属四种结构长大的套曲式山歌。这类结构复杂、篇幅很长的山歌,在我国民歌中实属罕见。此外,彝族山歌的演唱形式多种多样,有独唱、对唱、重唱和一唱众和,或者在同一首山歌中,几种演唱形式兼而有之。
在彝族民歌中,表现爱情的很多,而有的民歌则专用于男女社交这一特定场合。如红河州的彝族有一种叫做“吃火草烟”的传统习俗,就是一种专门的社交活动。在这种场合,成对的男女青年,可以尽情对答酬唱。通常以对唱为主;对唱告一段落,再接以齐唱或集体应和。这种场合的民歌均为小嗓轻声吟唱,旋律委婉动听;歌词多为即兴创作,也有成套传统唱词,大都朴素自然、形象生动。
民间歌舞活动是彝族人民传统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内容,通常叫做“打歌”“跌脚”“跳乐”,又因伴奏乐器的不同而分别称为“跳芦笙”、“三步弦”或“杂弦”等。这些歌舞大都属于载歌载舞形式。有的彝族民间歌舞活动按一定顺序变换各种舞蹈,天长日久,即形成按一定传统程式构成的组舞。这些舞蹈歌曲也常可离开舞蹈单独演唱。凡是舞蹈歌,大都节奏鲜明、音调明快。
在彝族民歌中,儿歌极为丰富。在孩子们没有条件上学的年代,这些儿歌就成为向他们传授简单的生活、生产知识的教科书;内容带有一定的故事情节,语言生动风趣,曲调活泼简练。演唱通常成群结队,手牵着手,左摇右晃,十分天真自得。
2008 年6 月7 日,彝族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民歌全面记录了彝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民俗等多样的彝族文化,在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研究彝族民族的音乐风格,探索其艺术价值,能更好帮助我们从彝族民歌中汲取养料,创作出更多更好的音乐作品。
数字音乐技术性
数字音乐创作是音乐技术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的集中体现。进行数字音乐创作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字设备和软件的技术操作能力。多媒体艺术中的数字音乐有先进的数字技术做后盾,在专业音乐领域和大众音乐领域中彰显着鲜明的个性。多媒体艺术中的数字音乐利用数字化的技术来完成音乐创作,这样就使一般的音乐进入到了特殊的状态中。它不仅具备一般音乐的普遍特征,而且在表现手法和形式构成上更具有了一些特殊的技术特征。
数字技术手段的运用,使多媒体艺术中的数字音乐在形式结构上除了一般音乐常见的具象、抽象等形式外,还产生了意象、重构、空间等多种形式。随着多媒体设备和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音乐创作者可以运用设备和技术将自己的艺术思维进行延伸,按照自己的意愿构建和修改自己的音乐作品,多元化地进行艺术创造。在数字音乐的创作与制作过程中,从音乐材料的获取、音乐参数的设定到音乐作品的传播等,都充分体现了多媒体艺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数字技术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