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家企业的企业文化都不一样。比如有的企业写感恩老板、感恩公司,这样的企业会怎么样?企业真正的生产力是谁创造的?到底是企业和老板感恩员工,还是员工感恩企业和老板?有的企业写厚德载物、智者不惑、仁者无忧、勇者无惧等,这错了吗?没错,但都是正确的废话。还有,我们要不要对员工进行愿景、使命、价值观考核?这不是能考核出来的。自上而下做要求,下边还是无厘头。
那么企业文化到底怎么做?愿景、使命、价值观是企业核心层的文化;除此以外还要有制度、行为规范、机制等等,这是中间层;还有表象层——通过仪式、工作服、周年报、企业报、标杆等体现出来。做企业文化,首先要明确愿景、使命、价值观,然后有行为规范,再做到外化就可以了。
特别强调一点,就是做企业文化一定要有故事。这些故事员工愿意听。你平时跟员工讲愿景、使命、价值观,员工都会鼓掌、举拳头,到底有多大用?不一定。但是故事可以影响他们。比如我们树立15 个标杆,就可以起到一定作用,还要有必要的一些仪式。但要注意,要聚焦,不要搞太多标杆、太多故事。
使命是我们企业创办的初心和出发点,即业务是为谁的,我们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企业存在或发展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愿景就是我们企业未来要走向哪里,希望发展成什么样,涉足什么行业或者领域,要创造什么样的结果;价值观就是员工共同遵守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是企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考核什么、禁止什么,表扬什么、批评什么。
没有使命的公司走不快,没有愿景的公司走不远,没有价值观的公司走不久。组织建设是明线,企业文化是暗线。
在无限长的时间里,变是常态,不变是非常态。但是在有限的时间里,不变和渐变是常态,巨变是非常态。
变化在长时间里是一定会发生的。现在的人不要指望能靠一种技巧吃一辈子,因为变化是常态。承认这一点,变化到来的时候,才不至于慌张。一些人之所以是悲观主义者,就是惧怕变化。但是在较短的时间里,常常是相对稳定的,如果有变化也是渐变,这是我们做很多事情的基础。
录过音频的人都会有一段语音波形,两秒钟的语音大约有几万个样本点,几百帧信号。它是剧烈变化的,但是,如果把它横向放大100 倍,就能看出它是渐变的,而且颇为平滑。搞语音识别和语音编码的人懂得,由于我们的声带有惯性,所以发声只能是连续的,而不是突变的。
类似的,我们的世界也有惯性,它的变化是逐渐发生的。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做事的时候就会懂得积累的效应,就不会采用狗熊掰玉米的做法。很多人一件事没有做好,就想着改变,好像一变就有机会了。且不说变化是否能给有这样想法的人带来机会,就算有,没有积累的人也把握不住机会。当变化真的来了,那些等待弯道超车的人还是没有机会。希望落空,他们可能从此就成了悲观主义者。
智能时代到来了,这会是一个长达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阶段。从人类历史的跨度来看,几十年不过是一瞬间,因此它带来的是突变。但是在这几十年里,每一天的变化都是渐变,我们有足够多的时间适应这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