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洋
阅读教学是指导学生从获得对文章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对文章各要素组成的理性认识,再在这种认识下反复实践,形成读写的技能技巧的过程。基于以上认识,我在教学中不但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受到思想教育,而且注重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使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并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
一、提高认识,熟读成诵
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方法和途径是诵读。读的体裁不限,形式多样,那么读的意义就越大。学生从直观的识读字、词、句开始,到段、篇的理解,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读”的作用功不可没。“熟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古人读书经验的总结和对后人的告诫。《桂林山水》如诗似画的语言,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以及巧妙的结构,不多读、读熟,进而深思,怎么能理解、掌握、贯通和运用呢?只有多读了,读懂了,才会实现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反过来,如果读的能力具备了,又能促进“说、写”的能力。因此,重视和强调“读”是做好小学语文教学,使学生获取知识、培养素质能力的基础所在。
二、深化理解,明确目标
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能结合生活实际,写出内容比较具体、条理比较清楚的片段。要让学生明确目标,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目标明确,避免杂乱。教学中一定要做到目标明确,决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例如教学统编教材三年级中的《燕子》,可以选择燕子外形特点讲解为本课的重点,“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作者抓住燕子的羽毛、翅膀、尾巴的样子描写了它的活泼机灵,同时要抓住“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体会燕子的外形特点。一个“凑”字传神地写出了燕子的活泼机灵。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学会仿写其他小动物的外形特点。又如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作者通过长期细致地观察,准确形象地描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和脚的细微变化及爬山虎向上爬的过程,我们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学会抓住事物的特点,看、摸、闻、听、想……调动多种感官,同时要明白,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细致观察的同时,还要注意围绕事物进行连续观察,用心体悟,产生联想,这样才能全面地把握事物特点,写得生动传神。
(二)选择目标要注意切合学生实际。据不同阶段的学生特点,展开具有针对性的、有目的的阅读教学,这样可以弥补学生写作方面的不足。例如,针对学生对人物形象描写不够准确与详细,我在阅读教学中注意抓描写人物的片段展开教学,三年级下册《剃头大师》中,对于小沙的形象描写就很生动:“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他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梦,还怕剃头。”作者这一组排比句,连用四个“怕”,直接点明小沙“天生胆小”“怕剃头”,开门见山直入主题,突出小沙胆小,尤其怕剃头。从而使学生丰富了描写人物特点的写法,为以后的写作打下基础。
三、找切入点,掌握方法
所谓“切入点”单指根据学生实际找出学生在写作中的薄弱点,结合教材特点,找出对应示范段和示范句群。一类文章找一点,了解写作特点,明确写作方法,从而以读写为指导,提高写作水平。例如《蟋蟀的住宅》,作者介绍了住宅的特点和建造过程,语言生动准确,富有吸引力。那么如何生动准确地说明事物,就成了本课的重点。文章“最多九寸深,一指宽”就是作者通过细致观察,写出了蟋蟀住宅的深度和宽度。同时,作者运用了好多修辞物法,让语言表述更生动形象,如“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它不利用现在的洞穴”,作者把蟋蟀当作人来写,仅用几句就使蟋蟀聪明、吃苦耐劳的形象跃然纸上。要使所描写的形象更生动,动词的恰当运用是必要的。作者使用“扒、搬、踏、推、铺”等动词来描述蟋蟀建造住宅的过程,语言表达准确,让人一目了然。
四、抓住契机,练说练写
在阅读教学中,我注意结合学生实际抓重点展开教学,使学生学到写人、写物、写景的方法,做到一课一得。要使这“一得”在写作实践中发挥效力,还必须抓住契机,练说练写。我个人认为练说练写的最好时机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包括生活中的练习。我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每周安排两节“说话”课。说的内容极广,从朗读课文到讲故事,介绍经验到谈体会,都可以是“说”的内容。课堂上抓住训练重点,指导学生品味写人、写物、写景的方法,同时运用激励性语言,拓宽学生的思维,从而让学生想说、想写。说的环境不限,从课堂到课下,从学校到家里,多形式,多途徑地开展说。学生从开始的不流利到语音、表情、动作、意境的协调,力争达到知识性、条理性、生动性、趣味性的统一。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又开拓了丰富敏捷的思维,可谓一举多得。
其实,写作教学应探讨讲究方法,小学生从最初的字词学习开始,到句段篇的写作,都需要教师耐心地教学和指导,学生从模仿到比较,从比较到选择,从选择到创新的过程就是写作能力的培养、提高过程。
总之,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离不开阅读教学,这是一项持久的、细致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