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琳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语言文字中体现着创作者的思维,对于中低学段学生来说,如果仅仅用文本的方式向学生展示那或生动优美或激情澎湃的文字,产生的也仅仅是知识在头脑中的短暂记忆。这样的教学是生硬的,是不愉悦的。
在语文教学中,我所尝试的“画意”不仅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文学作品本身所带来的美感享受,更多的是通过教师与学生参与绘画的行为,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所含有的深刻语意,用简单的生动的“画意”帮助学生浸入文本,领略文本特有的“语意”,以美润心,以美动情,以美会意,让课堂变“暖”升温。下面结合我的一些实践案例粗略谈一下。
一、说文解词,简笔勾勒中明晰内容
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用粉笔在黑板上配以文字板书进行简笔画的呈现,简笔勾勒可以有效唤醒学生的直观思维,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一)汉字溯源,明字理
在低年段,识字是重点,在一年级初学汉字时,大部分是象形字,教材旨在从象形字出发,借助课文插图告知学生汉字的渊源,让他们爱上识字。在教学“日、月、水、火”这几个字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汉字的来源,我改变了以往先出示汉字,再结合教材图片理解的方法。在课堂伊始,先请四位学生上台,引导他们用最简单的线条画出自己熟知的“日、月、水、火”这四样事物。学生们都跃跃欲试,在共同“绘画”中呈现出了最简单的图片。接着我把这四个汉字最初的象形文字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比较、发现。不难看出,原来古人最初的时候就是用简单的线条来记录事物的,而我们称这样的文字为象形字。在学生初步理解的基础上,我让学生选择教材中其他象形字,自己课后画一画,猜猜古人最初会怎么画,学生也是兴致高昂。这样的教学过程没有文本知识的强硬灌输,而是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画意”理解汉字,感受汉字文化之美。
(二)咬文嚼字,理词意
低年段,由于孩子识字量和词汇量都不是很丰富,需要学生理解一些词语意思的时候往往以教师讲解为多,学生的主动性就得不到发挥。文本中有一些难点词语的教授,“绘画”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教学《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时,当学生正为乌鸦找到水却喝不着而着急时,我借助板书中的简笔画“瓶子”,讓学生自己快速读读第二自然段“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想出办法来了”,尝试着走进画中,还原场景:小乌鸦你看到了什么,你是怎么想的?谁能够帮老师补充画面?学生们纷纷举手,在学生的参与下,“瓶子”附近出现了许多小小的石块。通过这样的方式,无需老师过多讲解,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理解了原来“旁边”就是附近、周围的意思,“小石子”就是很细小的石头。有了画面感,学生们自然而然能说乌鸦心里的想法,课后习题中“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这一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想象表达,“画意”中融通“语意”
有效的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在解词达意中感受文字之美,还要让他们学会在语言表达中“语”美共美。恰到好处的“绘画”能唤起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为“语意”的输出搭建桥梁。
(一)情境补白,走近文本
中低年段的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时是不够深入的,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知、理解文本,在教学中,往往会用情境补白的方式,帮助他们去理解、去体验,以此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学生能更细致地体会文本情感。那么如何创设情境呢?除了语言创设,还可以在师生共同“绘画”中创设情境。如在教学《荷花》时,学生们对“冒”这一字不是很理解,于是我在黑板上快速地画了挨挨挤挤的荷叶,并问道:“荷花是怎样冒出来的?谁能来画一画?”学生们纷纷那举手,我随即请了三位学生一起上来画,并要求三位小朋友不能画一样的。最后,有的学生画的是荷花在荷叶间露出一点花瓣,有的荷花立得高高的,花瓣全都露了出来,还有学生直接画了一朵若隐若现的花骨朵儿。这一过程学生们基本理解了字义,原来“冒”就是使劲地往上生长。
(二)图文相应,仿写迁移
语文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积累语言素材,往往会尝试着让学生模仿创作,在以往的教学中,为了给学生的仿写“搭支架”,往往会找一些图片,殊不知,有时老师提供的图片并非学生所想的,无法引起共鸣。既然这样,为什么不让对“绘画”感兴趣的学生们自己画画写写呢?在教学《彩虹》这篇课文时,考虑到文本内容结构相似,都是由问句串联起来,其中“如果……不就……”是需要学生理解的重难点,于是在上完课后,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如果你能走上彩虹桥,你会做什么呢?请大家发挥想象,用你的画笔画下来,仿照课文的样子给她配上文字说明哦。在阅览学生们的作品时,我惊讶于他们的想象力,他们的内心是多彩的,是丰富的。同样是仿写,这样的作业在学生眼里就是有趣的绘画想象,这样的过程不仅让他们乐在其中,而且也能让他们感受到原来语文学习也可以这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