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雅莉
古诗词教学,在初中阶段除了要求学生背诵和默写古诗词外,还要让学生学会引用或灵活化用古诗词名句。我始终坚持“五‘读教学法”,即“引读”“诵读”“赏读”“联读”“写读”。下面以《虞美人》一词的教学实践为例,谈谈我的教学设计。
《虞美人》是初中語文版第六册第七单元第30课《诗词五首》中的一首,它是五代著名词人,南唐后主李煜的绝笔之作。李煜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也是整个词史上一流的大家。他的词在艺术结构和语言方面的成就影响了包括范仲淹、柳永、苏轼、李清照等在内的许多宋代词人。本单元是古诗文单元,总的教学目标是了解词的流派及其特点,在反复诵读中,运用联想和想象,探究诗词的意境。作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李煜的词感情浓厚,缠绵绯恻,读起来音韵铿锵,节奏感强,词风艳丽有脂粉气,而《虞美人》是其词作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首。这首词采用白描手法,以自己的心境去观照事物、想象事物,这样词中的意象就在“情”的贯穿下,构成了自然流畅、和谐完整的意境。
一、引读——驶入诗海之灯
这里的“引”包括作者、背景和“解题”等主要内容。这是教读古诗词首先应注重的问题。引读到位,能为学生学习古诗词指明方向,且有利于学生对所学诗、词的主旨、情感的整体把握。
我们知道,任何一首诗都跟诗人的生活经历和当时的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要准确全面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有时需要把诗人和作品放到广阔的时代背景下去理解。就社会状况而言,动乱社会多发颠沛流离之慨,离别之感;太平社会多歌百姓之乐,渴望建功立业之心。就诗人风格而言,有李白的浪漫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苏轼的达观豪放、辛弃疾的慷慨悲凉、李清照的哀婉缠绵。就诗人经历而言,李白历经得意失意,杜甫历经安史之乱,李煜历经亡国之痛,苏轼历经屡屡遭贬,陆游、辛弃疾历经举国抗金,李清照历经国破家亡丧夫。每个人的思想感情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也与时代的变迁息息相关。在教读古诗词时,介绍这些知识对学生理解诗人的诗作不无裨益。只是介绍时要做到针对性强,避免冗繁。因此教学《虞美人》前要求学生课前查阅相关知识,教学时我采用了讲故事的形式介绍李煜的生平及写作背景,这既体现了师生互动,又能为学生理解诗人的诗作提供了有利的帮助。
二、诵读——荡舟诗海之桨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古诗文的教学更应该重视诵读。一首诗读好了,同样有利于学生对诗词意境的感悟。怎样读,我觉得可以尝试运用以下三种方法。(此一环节要重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一)确定基调,突出主色。基调是一篇作品整体上的感情色彩或氛围。朗读时是深沉坚定,还是悲愤凝重;是喜悦明快,还是豪放舒展,都应该在此时确定。《虞美人》一词的基调是“低沉、凄凉”。
(二)划分音步,把握节奏。要根据内容、诗句的形式和诗歌统一的节奏而做调整,不是千篇一律或一成不变的。《虞美人》一词要重视节奏的缓慢。
(三)巧作点染,诵出韵味。古诗词特别讲究韵味。诵读时可以根据诗歌内容的需要,在关键的字词上作一些点染,如增强共鸣、适当停顿、延长字音等等,以产生余音袅袅,绕梁三日而不绝的效果,让人屡屡回味都能有一种美的享受。因此,教《虞美人》一词时,我在设计中注意了以下几点。1.把握节奏:语气可于四字作逗,或上二下七,但终以一气呵成为佳。2. 找出韵脚:了、少、风、中、在、改、愁、流。3.押韵规律(特点):两句一换韵,两平两仄。4.读出感情:感情基调:低沉、凄凉; 重点词语:何时、多少、又、不堪、应、只是、几多。
并且请两位学生赛读,然后让大家评议谁读得好。其中要求学生从好、坏两方面进行评议,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且能示范着读一读。学生参与了,体验了,将情感投入其中,反复吟咏,方能渐入佳境,最终达到“诗人合一”的最高境界。为下面的赏读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三、赏读——品味诗海佳肴
诗歌赏析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它包括语言、形象(意象、意境)、思想(包括感情、观点态度)、技巧等内容。把握意象,感受意境,理解诗词情感。所谓意象,指寄托诗人情感、构成诗歌意境的客观现象。把握住了古诗词的意象,就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词意境,明确诗词所表达的情感。李煜在《虞美人》一词中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收尾,其中“愁”是一种意象,它原本是一种情感,本来不具备形象,而词人用“一江春水”来喻愁,化抽象为形象,人人可知、可感。用“春水”量大沉重,滔滔不绝、无际无涯的特点,状心中之愁难以阻遏之势。“江水”长流不尽,不可穷止,以之喻愁,又写出愁非瞬间的喷涌可止,在时间上可以说是绵绵无绝期的永恒。通过意象的赏析,学生不难明白本词的主旨是抒发作者绵绵不绝的故国之思,亡国之恨。(此操作关键是学生的个人感悟,教师只是点拨一二,具体见教学设计后的赏析)
四、联读——俯视诗海之镜
联想,是诗歌创作的重要方法,也是诗歌鉴赏的重要手段。而“联读”能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挖掘诗歌的内涵。教读李煜的《虞美人》可将其与李煜的另一首词《破阵子》放在一起来读,《破阵子》中一个亡国之君能如此大胆抒发亡国之恨史属罕见,传说宋太宗正是听到这首词才将他毒死的。因为这两首词的主题思想相近,所以可以将这两首词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
五、写读——舞动生花妙笔
教学古诗词除了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还要能让学生恰当地引用古诗词名句来润饰自己的作文。如教读引导之后,再让学生自己设计,将诗人的诗句镶嵌到自己的语段中就容易了。所以我在教读《虞美人》一词中设计了将本词中名句灵活化用到一段抒情的语段中的题。设计这题,旨在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在独立自主的实践活动中,在互助互利的合作中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训练学生的整理、综合能力和书面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提高其语文综合应用能力。长此以往,又何愁学生不文思泉涌,妙笔生花呢?
教无定法。我认为,紧扣“引、诵、赏、联、写”五个环节教读古诗词,既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拓展学生的视野,又能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不失为古诗词教学的一条可行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