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传芹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化,越来越多的小学课堂开始注重美育,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美术这一课程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作为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的基础性内容,在实践中受到高度重视,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促进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的达成。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美术教学 创新策略
一、采用情境教学法
教学情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适合美术教学的情境有故事情境、直观情境、表演情境等。以直观情境为例,小学生年龄小,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形象生动的事物对他们有很强的吸引力,因此教师可以使用动画片去创设直观情境,片中一个个有趣、生动的童话形象帮助学生打开想象之门。以《动漫宝宝》一课为例,教师可以事先展开调查,了解学生喜欢的动画片,然后从这些动画片中选择一些卡通人物作为教学素材创设直观情境,打造深受学生喜爱的美术课堂。在这样的美术课上,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既优化了教学方式,又能最大化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再以故事情境为例,小学生普遍喜欢听故事,教师可抓住这一契机创设故事情境,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例如,在绘画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也为了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有趣的故事情境,如:“动物王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选美大赛,小猴子芽芽也想参加,但是它现在很苦恼,因为它没有一件好看的衣服。小朋友们,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画笔,帮助芽芽设计一套好看的衣服,让它能够顺利参加选美大赛好不好?”这样的故事情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既可以锻炼他们的绘画技巧、创造能力,还能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美术教学的创新
多媒体技术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让小学美术教学更具趣味性,能更直观、更有趣地展现作品,让学生在欣赏中培养审美能力。在美术教学中,应注重运用多种形式的美术教学,使学生更好地接受美术教学。[1]
例如,在《色彩的明與暗》中,教师可以根据课件上的图片,将所搜集到的明与暗的对比表现得淋漓尽致。教师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片,找出不同的色彩。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读一些图片,并注意色彩的明暗关系,从而更好地进行分析。利用这个方法,在本课程中引入色彩与明度的对比。透过影像,可以很容易地看到光与暗的对比,教师便可以进行下一阶段的美术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思考能力,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三、挖掘潜力,共同成长
美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潜力,从美学的角度挖掘学生爱好与特长,最大程度地提升其对于美术的认识,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新课标中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学校的美术教育是体现生活中人情味的教育形式。这种人文关怀不仅针对学生,也作用于小学美术教师身上。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受到美的感染,提升自身对于美的理解,与学生共同成长。[2]
在《我设计服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在讲解服装构成与色彩搭配的基础上,为学生们布置一项作业:为最喜爱的人做一件简单的衣服,衣服不限材质、不限款式,能够表达个人对他(她)的心意。作业上交时间是毕业前夕,作为送给自己与对方的礼物。而美术教师也可以对每一份服装作业进行拍摄记录。制作过程中,激发了学生对于美的创造力,发掘学生的设计潜力。教师在记录学生作业的过程中,其实是与学生一同学习及进步,将学生时代的美好时光和自己的青春用一种特殊的方式留存在记忆中。
四、强化美术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环节,在美术课上进行创造性的创作与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美术能力。课堂上,教师要积极地利用美术的优势,利用二次课堂的形式来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例如《自然现象》,教师用图画、视频、视频等形式,让学生学习如何进行设计,同时鼓励学生运用点、线、面、色来进行设计。学生们要学习的是自然界的基本常识,将风雷、闪电、洪水、火山等元素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学会创造,提升能力。同时,应提倡学生将美术绘画技术与工艺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以促进其美术创造。[3]
结论
有效的教育必须跟上时代的脚步,新课标为新时代下教师的教育改革工作指出清晰的方向,明确了“为谁培育人”以及“培育什么样的人”,为教学有效性提供了可靠保障。新教育形势下,美术教师应仔细阅读《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标准》,深入研究美术课程的价值,并按照要求去开展教学活动,再适当地调整教学策略,尤其是对教学方法、内容与评价的优化,保障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有效性,从而推动高效美术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孙云.新课改下小学美术教学方式的转变浅谈[J].读写算,2022(01):1-3.
[2]周家伊.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方式的转变[J].文理导航(下旬),2021(04):70-71.
[3]张瀛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方式的转变[D].长春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