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珍
新课标出台后,我们一直在努力落实。它给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带来变化了吗?变化影响的持久性和有效性有多少?是不是就像好多课改后的结果一样:答案在风里……
新课标,“新”在哪里?“标”又有哪些?我们组织老师们听专家线上线下很多次讲座,他们理解吗?基于“新”和“标”,他们的认识到底是什么?教学实践变革有效吗?他们困惑苦恼吗?有些什么困惑?
我们不停地在优化管理方式,变革管理机制,真正走心的服务型教学管理又有多少呢?除了我们进教室听课发现问题外,他们的自主课堂有多少困难需要我们去服务解决呢?如果很多的话,他们又有多少问题的答案依然在风里飘着呢?“双新”“双减”政策出台后,我们要进行变革的基础现状是什么样的?
我认为,基于问题的改革研究才是有效的,于是设计了一个调查问卷,以10个学科组为单位,让老师们在追问中讨论,说真话,发现真问题,开始真研究,走在解决真问题的路上。
第一个问题:自新课标颁布以来,我们进行了自主学习,还听了很多专家的解读,那现在你对新课标的理解在一个什么样的层面?你觉得新课标理念对你的教学有帮助吗?目的是调研老师们对课标的接纳度。从10个学科组的回应看,是100%接纳新课标。陈述的原因是:新课标对教师教学的指导更贴近课堂一线,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还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
100%接纳度,态度决定一切,我们基于新课标的教学改革的思想基础很乐观。用能量值去表示,本项内容为100%。
第二个问题:你了解新课标的变革点吗?目的是调研老师们对课标变革点的理解掌握度。10个学科组基本掌握了课标新的变革点,也就是明确了教育教学发展的方向。方向远比速度重要,老师们的方向是对的,新生代教师的基础素养值得我们赞赏,这也是我们课改20年以来的成果体现。基于组内交流讨论结果,对个体了解度模糊,本项能量值大约确定为70%。
第三个问题:你认为,新课标的变革点和你的教学实践距离近或远?为什么?(可举例说明)。目的是调研老师们对新课标的应用体验程度与情感状态。这个问题表现比较复杂,就是爱也课标、愁也课标,远也课标、近也课标。他们在积极应用课标指导课堂教学,若即若离、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者居多,但我相信肯定有人在某个时刻看到过彩虹。10个学科组数据统计后,能量值约为20%。
第四个问题:你觉得基于新课标理念下的教学变革,学校管理层应该做什么?目的是调研老师们对管理层任务下放时的心理接纳度,以及对新课标应用希望上下一致。上面管理层服务的内容是什么表明了管理层的态度,是希望在帮助服务的基础上搞好研究和管理,达到同心同向。调研结果表明语文班主任队伍对繁琐多头的事务性工作有意见,其他学科对培训和教研的渴望和需求度强烈。本项能量评估值定到直觉层面,以评鉴老师们积极的做事态度和表现,约为90%。
在调研中还发现,老师们还大比例地关注到以下几个关键要素:教师队伍建设,学科核心素养,学科综合实践活动,“五育”融合,多学科融合,社会性、实践性、创新性的新的学习方式,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教—学—评一体化等。老师们学习课标很有效,关注的点都是热点问题。
“双新”“双减”政策的出台,党的二十大对教育未来的规划,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教育高质量发展越来越趋于内涵式发展,内涵式发展的重点是人的发展、素养的提升,在学校,那就是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与素养提升。
教师和学生发展的改革切入点应该是什么?首先是他们的需求,而不是校长想干什么。前面提到的第三个问题是老师们的困惑点,能量值最低,仅20%,那这个问题就应该成为我们的切入点,通过服务管理,增加老师们的能量,践行课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是开展以教师为主体的校本教研模式变革尝试,促进教师逐步生成研究性、创新性思维。
首先我们看教师。具有研究性、创新性思维的教师是我们新时代“双新”背景下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传统校本教研模式导致教师等靠要思想的产生与固化,老师们不会思考也无暇思考,不会变革也不想去变革。而我们知道,只有变革,才会有尝试,才会有创新。灌输式校本教研犹如灌输式课堂一样,需要我们去关注、去优化。只有会研究、会思考、会创新、会自主解决问题的教师,才能培育出想思考、能创新的学生。怎样培养新时代的新教师?我们尝试的切入点是校本教研模式变革。
我们的校本教研的现状是被教研,老师们觉得教研就是一项工作、一项任务,对个人帮助收效甚微,所以参与积极性不高。校本教研在教师们心目中的样态就是专家引领和指导,3個小时左右的时间大部分都是专家在讲在指导,教师自主表达的机会很少,老师们在参与的过程中听着心动,之后却因为时间和精力的问题没有开展针对性、尝试性行动。我们的改革需要焕发校本教研的魅力,让老师们成为教研的主体、解决问题的主人,从“要我研”转变为“我要研”。
1.变革起点:教师对新课标以及新课标下课堂的困惑点。
2.变革方式:线上调研和线下讨论实践相结合,自主教研为基础,专家引领以提升。
3.变革模式的具体路径:
(1)发现问题,聚焦问题
在原有调研的基础上,采用线上调研问卷,以学科進行汇总,统计聚焦度高的问题,作为线下讨论的起点。
(2)根据问题,个人撰写一次方案
学校教学机构提供表格,教师自主完成填写,学科组个人撰写一次方案。
(3)以学科组为单位,个人表达每个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或路径,选择或研讨最佳方案。
(4)自主申报或最佳方案设计者进行研讨课展示,集体备课,发现优劣,专家引领。讲课和备课人员酌情绩效加分。
自主申报或学科组讨论确定最佳方案设计者为研讨课上课人员,带领大家集体备课,整合其他人的方案后,开展观课议课,讨论上阶段最佳方案的优劣,并请专家观察、诊断、分析和指导。
(5)个人撰写二次方案,人人展示
然后进行个人二次优化方案设计与经验积累,进行个人方案重点片段展示交流,学校教学管理机构或专家观察、诊断、分析和指导。
(6)个人撰写三次方案或阶段教学成果
三次优化方案,旨在个人站在全校现状基础上汇总校本问题,总结解决经验。二次、三次校本教研在同伴互助的基础上,加入专家点拨与引领,帮助教师科学形成阶段性成果,鼓励再深入、再加工、再使用、再创新,形成个人教育教学论文、反思、案例等年度成果作为三次方案,列入年终考核评价,促进教师生成研究的成就感、获得感。
4.这一模式路径尝试的五大追求:追求教师教研的主动性、尝试性、实践性思维逐步生成;追求传统灌输式教研模式的洗牌,自主性校本教研的新型管理模式有效生成;追求教师个人主体的独立参与,人人参与,百花齐放,非一枝独秀;追求课堂向课标要求迈进过程的自我审视、自我诊断、自我尝试、自我解决的成长型创新性思维模式自然生成;追求校本化课堂教学模式的科学生成。
5.这一模式路径的重要目标:摸索学校教学管理机构—段级—年级—教师个体四级运行机制如何促进教师人人参与、人人发展。
6.这一模式路径的尝试需要关注的原则:校本问题综合性原则;问题学科关联性原则;人人参与展示的原则;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二是开展多学科融合的校本教研变革尝试,以国家课程和社会生活中的热点、焦点为切入点,促进教师多学科整合式意识与路径生成。
教师是决定学生能力能否达到课标要求的关键。教育科研是现代教育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只有坚持走“科研兴校”之路,培养一大批新时代名师,才能惠及更多的学生得到更大的发展。
这一尝试重在关注学校教育教学变革的一个重要群体———教师,重在这个群体在改革中的主体突出、主体参与、主体实践,重在参与实践中经验的自主生成。
(作者系太原市小店区滨河东路小学校长)
责任编辑栗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