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化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2023-09-03 15:01任建立
天津教育·上 2023年7期
关键词:初中生生活化法治

任建立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实施,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在教学方式上产生了相应转变,教师更注重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运用。生活化教学是把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开展教学,既能提升学生道德法治学习积极性,又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和法治素养,进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基于此,本文重点对生活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展开探究。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初中时期是学生形成道德品质的初步阶段,也是接受法治教育的重要时间段,而初中生此阶段也正处在心理和生理共同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初中生对事物的新鲜感和好奇心极强,但缺乏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和辨别能力,容易产生一定的错误认知。所以,教师将授课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才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为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以及促进师生间的互动交流、相互合作,还应立足于教材知识内容以及案例分析,把枯燥抽象的课程内容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采取多样化的形式提升初中生学习道德与法律知识的兴趣和主动性,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初中生不仅仅是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中坚力量,还是推动国家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初中道德法治教师应及时关注初中生学习道德法治知识的实际情况并加以有效指导,助其进步。与此同时,教师也一定要重视和强化初中道德法治学科教学的工作力度,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培养初中生的道德修养和法治素养。

二、基于生活化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素质教育实施以来,国家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将生活化元素用于初中道德法治学科教学中既可以增强课堂趣味性,又能吸引初中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还可以促进学习内驱力的培养。因此,在初中道德法治教学期间,教师要结合初中生的实际生活经历以及认知规律,借助生活元素实施生活化教学,建立充满生活气息的课堂教学学习环境,让初中生能在熟悉的生活元素中有效学习道德法治知识,提高道德与法治素养。

(一)做好课前准备,助力生活化教学

为了让初中道德法治课堂教学更加生活化,教师应将课前准备工作做好,在上课之前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生活化材料准备充足,前提是教师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能丰富自身道德法治知识储备,借助课前时间搜集和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图片或视频。

教师所搜集的材料一定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样不仅有助于营造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还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使学生在课堂上直观地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利于内化为品质,外现于行动。以“敬畏生命”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搜集一些本地最近发生的真实事件(溺水、火灾、交通事故等),让学生通过真实事件感受生命的宝贵,进而敬畏生命、珍爱生命。这些时事新闻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也是在教师和家长的“耳提面命”中经常听到的,贴近自身生活,符合自身生活经验。

(二)创建生活化课堂教学情境,完善教学结构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实施,初中道德法治学科教学工作要求教师积极开展自我教育,主动学习创新的、契合时代发展的课堂教学策略,完善教学结构。由于初中阶段是学生发展各项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要牢抓此阶段,把课堂教学和学生实际生活进行紧密结合,创建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成效。除此之外,教材中很多道德法治知识和学生的生活有紧密关系,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创建生活化的课堂情境,要求学生扮演某个角色,使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以及故事情节发展中加深知识理解。

以“我与集体共成长”教学为例,该课主要内容是要求学生掌握“自治”精神,了解自己在日常集体生活当中勇于承担责任的意义,同时在自愿融入班级事务中不断强化自身的集體观念。对此,教师可通过网络平台搜索相关的生活视频素材,借助多媒体开展教学并直观地展现给学生观看,同时创建与生活相关的教学情境,比如“怎样才能构建良好的班级氛围”。教师可以播放正面教育的视频资源和反面教育视频,要求初中生以小组形式讨论视频资源中哪些地方做得不对?又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在日常班集体生活期间,应以怎样的态度正确对待班集体中的一些事务?为了建立好的班级氛围该如何努力呢?就此要求学生创编小故事并实施角色扮演,引发学生思考,使其认识到班集体生活和每位学生都息息相关,自己的成长与班集体的发展相辅相成,以此促进学生班集体责任能力的提升。比如,其中一个小组编排的故事为:强强刚升初一,他被分到新集体中,而在第一天报到时,天气非常热,班上同学在锻炼身体、学广播操时都满头大汗。第二天早晨,强强从家中带来了抽纸巾,把抽纸巾放在教室讲台上,班主任知道此事后,就在班上对强强进行了表扬,同时对强强给班集体做的这一贡献表示感谢。

(三)结合学生生活日常,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时,要遵循初中生个人认知规律,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生活化教学循序渐进地增强其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其道德品质以及创新思维得到培养。在教学期间,教师应积极利用生活化教学方法,使学生意识到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启发初中生自主学习意愿,培养其道德素养。

以“公民的基本权利”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自己在实际生活中用过的权利都有哪些,或是自己知道的基本权利都有哪些。该课教学目标主要是要求初中生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并对宪法当中有关公民基本权利保障的规定进行了解。

生一说:“我们天天都在学习,因此,初中生有在义务教育规定年限内享有在校园里学习的基本权利”。

生二说:“公民最重要、最基本的权利就是人身权,我们享有行动自由和支配自己人身的基本权利”。

生三说:“我们还有隐私权,有权要求自己拥有一定的私人空间,不允许他人对个人隐私进行干涉”。

生四说:“我们具备人格尊严权,理应受别人尊重,维持个人尊严”。

当学生讨论完毕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列举部分自己身边的实例以体现公民应享有的基本权利,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有一部分老年人在广场中跳舞,将音响声音开得很大,影响附近居民的休息质量,虽然反映给居委会,但并未得到解决。有一次,丽丽实在难以忍受噪音,就拨通了报警电话向民警反映广场舞音乐扰民这一事件,很快就得到解决。再比如,逛超市时,偶尔门口处的警报器会响起,小张有一次去买东西,刚结完账走到超市门口就听见警报器一直在嘀嘀地响,随后超市保安把她拉到保安室准备进行搜身检查,但探测器并未测出小张身上带有磁信号,可保安仍对小张口出脏话,小张以侵犯人身权为由报警,同时要求该保安对自己公开道歉。

上述两个例子属于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常常碰见的问题,形象化地展示了公民的基本权利,阐述了当公民在遭受不法侵犯时该如何维护个人基本权利。可见,利用契合初中生日常生活的实例,可以使初中生意识到学道德与法治知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自主学习意识。

(四)结合生活实例,提高教学趣味性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对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增添课堂教学环节的趣味性。生活化教学可以使初中生加深对道德与法治内容的理解。无论学习什么学科,兴趣是内驱动力,因此,教师要把培养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当作教学的起点,用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积极融入课堂教学环节,为教学增加活力。日常生活中与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有关联的实例有很多,教师应积极寻找详细实例和教学内容的结合点,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合理利用网络”教学为例,网络属于新时代快速发展的产物,为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节课主要是为学生讲解网络存在的一些弊端以及怎样预防,启发学生利用好网络,趋利避害,传递更多正能量、抵制负能量,帮助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或是看到很多孩子拿着手机玩游戏或是看视频,致使家长无不担心孩子因沉迷上网而荒废学业。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几个详细实例,以此活跃教学氛围,启发初中生对网络合理利用。比如,小芹是位善良活泼、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她最近变得沉默寡言,学习成绩也渐渐下降,究其原因是她通过网络搜学习资料时接触了一些网络游戏,随后就沉迷其中,常常连夜玩网络游戏,不但学习成绩跟着下降,也影响到自己的性格,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封闭起来。教师可以用生活中诸如此类的真实例子启发学生,促使学生积极讨论要怎样合理利用网络,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活起来,强化课堂趣味性。

(五)走向室外,开设第二课堂

在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时,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模式,采取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渴望了解所学的知识内容。教师也可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设计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以有趣且生动的课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进而引发对所学内容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向室外,开设第二课堂,结合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自然和所学内容的关系,让学生深刻理解和体会所学知识。

以“探問生命”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尝试开展新鲜感十足的户外教学方式,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前往学校花园或树林,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命的发展过程,看花开花落,思叶落归根。学生在生命的发展和消亡过程中展开详细的探索和观察,深刻感受生命的神奇,进而更加珍爱生命,爱惜身体。等户外教学结束后,教师还应及时总结本节课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感受。

(六)走进生活,积极组织课外实践活动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时,教师可以定期进行课外教学实践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从课堂实践发展至课外实践。课外实践活动,既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可以使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还可以提升学生融入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在课外实践学习中检验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的道德与法治知识。

以“消费者权益”教学为例,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制定课外实践学习活动,要求学生走入社会,走进生活,在商店购买学习用品,并关注学习用具的生产厂家、防伪标识以及生产日期等。若发现有侵犯个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可借助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律知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从而增强法律意识,学会依法维权,提升法治素养。

三、结语

陶行知先生指出的“生活即教育”理念备受关注。生活化教学模式对促进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发展非常关键,结合生活元素授课有助于提升教学效率。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时,应明确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做好课前准备工作,积极创建富含生活元素的教学情境,借助生活中的实例增添教学活动中的趣味性,开设第二课堂,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意识到现实生活和道德与法治的联系,增强其自主学习意识,为提升道德与法治素养助力。

(宋行军)

猜你喜欢
初中生生活化法治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