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趣味-情感”三位一体教学方法设计构建及评价

2023-09-03 12:34李海涛梅志远吕岩松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3年6期
关键词:三位一体评价体系趣味

李海涛 梅志远 吕岩松

摘  要:为推动高等院校专业课程“大思政”教学理念的发展,破解理工科课程教学单调枯燥、情感教育关注度不够等难题,文章以某校军港工程专业建设发展为例,提出了“以知识强基础,以趣味促提升,以情感厚人文”为指导思想的三位一体教学方法,明确了该方法的内涵和构建原则,搭建了以目标层、执行层和基础层为主体的方法构架,细化并完善了符合趣味教学和情感教育特点的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自评与他评、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评价方法。研究发现,作为一种“以学为本”、综合性特点突出的教学方法,其构建方案及评价体系可为方法的后续实施提供指导,也可为其他教学方法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教学方法;三位一体;评价体系;趣味;情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17-0126-05

基金项目:本文系海军工程大学教育科研项目“军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中‘知识-趣味-情感三位一体教学方法研究”(基金项目:NUE2021ER14)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海涛(1979—),男,博士,海军工程大学舰船与海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学理论及实践;梅志远(1973—),男,博士,海军工程大学舰船与海洋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教学理论及实践;吕岩松(1976—),男,博士,海军工程大学舰船与海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学理论及实践。

高等教育院校工科专业课程一般都具有理论要求高、教学难度大等特点,课程教学及建设面临诸多难题。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员情感教育、价值追求及职业操守等思政教育的关注仍然十分缺乏。为此,紧紧围绕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知识传承、能力锤炼、人文塑造等多维度、立体化的视角去探讨专业课程教学途径和手段[1-2],凝练一套符合自身办学要求和特色的教学模式或方法,对全面提升专业课程教学效果及新专业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拟在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立足海军军港工程专业课程建设发展需求,聚焦专业课程教学中知识、趣味、情感等主要元素,尊重教员、学员在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尝试构建融合知识传承、趣味追求和情感价值等多元素的教学方法,从方法总体框架着手,阐述各要素内在的运行机制,构建涵盖趣味和情感元素的评价体系,力争实现该教学方法内在要素的有机融合及规范运行。

一、方法内涵

“知识-趣味-情感”三位一体教学法(以下简称“知趣情”教学法)是基于新时期专业课程教学,特别是军队院校工科课程教学面临的新问题而提出的。“知识-趣味-情感”教学法重视情感教育在育人方面的作用,坚持“以知识强基础,以趣味促提升,以情感厚人文”的教学思路,以“大思政”教学理念为基础,以趣味教学手段为引导,促进专业知识的更新、发展,培养综合素质突出且职业情感丰富的人,以满足新时期军队建设对人才的新要求。

二、构建原则

“知趣情”教学法作为一种复合型、多要素综合运用的教学方法,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方法设计相对复杂,其框架构建、实际运用及综合评价等在体现专业特色之余,仍应遵循院校工科专业课程教学的一般规律要求。

(一)应符合院校教育工科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院校教育中的工科是指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基础科学,是结合生产实践所积累的技术经验而发展起来的学科。工科课程具有专业性、实践性、创新性和科学性等特点,目标就是培养工程领域内从事研究和管理的技术人才,特别是培养具有专业能力和素养的应用型人才。在设计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及方法时,一定要坚定工科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不放松,遵循工科课程教学的专业特点和一般规律,立足工作技能、职业素养培养的基本要求,严把人才培养的起点关和基本面,不偏航、不迷茫。

(二)应满足军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需要

军港是联系陆地与海上军事力量的枢纽,是海军舰艇获得战斗、技术和后勤保障的基地,是舰艇作战能力生成和恢复的后方依托,是海军准备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军港工程专业人才除了应具备工程人员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求外,还应满足军校人才培养特别是部队岗位任职的特色需求,即掌握军港工程专业知识和组织部队岗位战备训练的基本技能,具备政治、指挥、组织训练、管理部队、基层政治工作等能力[3],具有良好的军人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拥有“担当、奉献、包容、坚毅”的军港专业精神。

(三)应突出融趣融情“大思政”教学的鲜明特点

作为把趣味教学和情感教育融入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除了应对教学知识进行适应性设计及调整重构外,“知趣情”教学法还强调重点关注对学员心智的培育和人格的培养,应在传统工科课程关于学员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基础上,加强趣味教学的设计运用,关注情感教育对个人成长的重大影响;着眼于军校学员的长远发展,将个人命运与军队建设紧密联合起来,着重培养心智健全、理想崇高、有血性有担当有情怀的合格军人,帮助其尽早树立大情怀、大气魄、大格局,为将来赴部队岗位履职打下坚实的“大思政”基础。

三、内容框架

想要认识一个教学方法,应该从以下几个问题来把握,即回答“该方法的核心是什么?”“主体是什么?”“特色是什么?”等等。总体而言,“知趣情”教学法是以“大思政”教学理念为基础,以趣味教学手段为引导,促进所授知识的更新、发展,重视情感教育在育人方面的作用,培养综合素质突出且职业情感丰富的人才。本研究从目标层、执行层、基础层这三个层次阐述该方法的内容框架(见图1)。

(一)目标层

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明确了“德育”在军事教育及人才培养中的主体地位,强调了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将军人价值情感教育和职业操守培树放到更高地位。以德为基石、能战为目标,这些根本要求为新时期军校工科教育的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教学方法的设计初衷,就是为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军队院校教育发展、特别是人才培养的指示要求,推动思政教育、情操培育与工科教学的有机融合;在关注学员专业技能训练外,重视思政教育对其纪律养成和战斗精神的培树作用,使学员尽早感受與部队同质化的文化熏陶和作风历练。该方法旨在发挥对军校学员“德”的引领作用,强调“能”的主体建设,实现学员“德”“能”的统一,激发潜在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执行层

执行层属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实施层面,处于相对稳定但又时时变化的状态,其执行主体是教员和学员。教员是教学活动的发起者,负责教学活动设计、组织和实施,但并非处于绝对统治地位;学员是学习活动重要参与方,其学习状态、行为特点等会直接影响教学过程;教员和学员应该处于一种带教共进、交流互动的协调关系中。为突出本教学方法特色,教学活动设计应以趣味为特色、情感为主体。一方面,教员可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和真实感悟,通过访谈交流等形式拉近与学员的距离,实现与学员的同频共振,激发其对职业的认同感和荣誉感;另一方面,应坚持“常变”结合的设计思路,在“研讨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基础上,针对现有知识融入或提炼趣味元素并进行适应性改造,完善教学资源,以新的知識呈现方式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增强满足感、获得感[4]。“知趣情”教学法也对教员本身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教员不断提升知识储备,开阔思维,沉淀积累。

(三)基础层

基础层也可称为原理层,重在明确教学中的三个重要主题——知识、趣味、情感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作用机制。如图1所示,立足知识、趣味、情感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构建从一个主题向另一个主题转化的方法和媒介,形成一个稳定牢固、良性发展的循环系统。该系统的内在关系大体如下:以教学知识内容为出发点,以趣味教学为引,完善教学内容和手段方法,并根据趣味化要求反过来促进知识的适应性重构;在趣味教学执行过程中,通过求新求变,让学员感受教员的敬业精神和人格魅力,采用换位思考等手段增进交流,以真情实感增进教员与学员的关系;重视并提升情感因素在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以融情的故事或案例为思政教育主题,并依据情感线索来筛选知识内容中的思政元素,为情感教育提供知识落脚点。

四、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学价值的过程,是由判断教学方法在改进学习和人才培养效果方面的活动组成的。对于一种融合多种教学主题或要素的教学方法而言,其评价体系也应有体现自身特色的原则、方法和要求。

(一)评价基本原则

1. 多元化原则

“知趣情”教学法不仅关注学员知识技能的培养,也重视对其创新精神、思维能力、情感价值等不同层面要素的引导和塑造,因此对该方法的评价应多元化,包括评价标准要素的多元化,实现科学主义结果取向和人文主义价值取向相结合;评价方法手段的多元化,实行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建立以教员和学员为主体,学校教育管理部门、外部专家、用人单位等多方参与的评价系统。

2. 过程性原则

与传统的课程评价主要面向过去、重点关注直接结果的评价方式不同,本教学方法的评价模式应该重视对教学过程、学员的感受及成长等内容的评价,注重分析和把握学员心理、精神面貌、思维变化等隐性特征,尊重学员成长规律,不以一时或一个阶段的结果为评价标准,让课程评价课程教学实施前、实施中和实施后的全过程,体现评价的动态性和过程性特征。

3. 发展性原则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促进教学的发展和提高,其促进对象既包括教员和学员,也包括评价方法本身[5]。一方面教学评价应围绕学员的发展和进步来设置评价指标,重点关注情感和价值观等因素,合理把握和评估教学方法对学员成长的促进作用,积极改进并完善教学方法,让教学过程处于良性循环;另一方面,评价方法本身应保持开放性,遵循动态调整和改进的原则,针对发现的新问题、新特点适时调整教学评价指标,着力解决科学评价的难题。

(二)评价指标体系

在遵循教学评价一般性原则基础上,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设计与课程教学的出发点直接相关,如以学员为中心的教学、以教学成效为主体的教学、以教学模式为主体的教学等,教学方法不同,其对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均应发生适应性调整。本研究提出的“知趣情”教学法,应以学员知识、情感、价值观的综合获得为评价主体,以学员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为重点,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条件、教学结果等方面设计选定并细化指标,力争全面、科学、真实地反映本教学方法的应用成效。具体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三)主要评价方法

教学评价方法解决的是评价实施问题,其形式或手段有很多。考虑到本教学方法体现的综合性、发展性、人文兼顾等特点,该教学评价宜采取自评与他评、定性与定量、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评价方法[6-7],以真正达到提升教学评价质量和水平的目的,为教学发展和学员成长提供支撑。

1. 自评和他评相结合

自评是指授课教员以教学评价原则为依据,从自我角度出发,对自己设计或运用的教学方案、教学过程及教学结果做出相对客观的判断。对绝大多数教员来说,自我评价是一个自我反思、自我教育和自我激发的过程。自评体现了教员在教学评价中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增强教员的自觉意识,激发教员的主动性,提高评价的适时性和有效性。自我评价过程中,教员要把握好评价尺度,做到实事求是,尽量如实反映教学过程及成效,防止自评过高或过低。

他评是指所有参加听课的督导专家、学院领导、学员等对该课程教学过程及教学结果价值的判断。他评应以事实为准绳,以平等为基础以讨论、交流、答辩等形式开展;评价意见不求面面俱到,但求针针见血;评价过程要求实事求是,讲究实效,防止教员和学员的自尊心、自信心受到损害,影响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导致教学评价发展促进功能的弱化。

自评、他评都各有长短,建议教学评价采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办法,提高评价结果的有效性。

2.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定量评价是指将存在量化途径的评价指标进行量化的评价方式,如学员的过程性考试成绩、终结性考试成绩、综合优秀率等,可通过数理分析手段进行对比、评价。这种评价方式直观,说服力强,但它重结果,轻过程,缺乏灵活性。

定性评价是指将不能直接量化的一类评价指标用文字或语言进行描述性评价的方式,如综合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的评价。例如,情感是一种心理体验或倾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复杂性和开放性,同时又具有可变性等特点。因此,既不能以测验考试的方式对情感进行定量评价,也很难用语言文字准确地描述出人的情感和价值观。

为此,对于情感目标等的评价,建议结合多种评价方式:一是采用自然情境的观察评价法。在日常交流中观察学员在处世、接物以及待人等方面的现实表现,参与集体活动的态度,在学员队中的各种表现等等。二是采用长、短期结合观察评价法。人的情感和價值观往往是在长期且复杂的环境中经过自身体验而慢慢累积、内化而成的,其外在表现也具有短时迷惑性,因此应避免通过简单外在表现就做出最终判断,对情感目标的评价一定要通过多种观察材料最后进行综合分析评判。三是合理采用定性的评价方法。可通过让学员写日记、调查报告等方式进行定性评价。

3. 过程与结果相结合

教学评价既重结果,更重过程。这里要重点关注两方面过程,一是教员“教”的过程,即教员的教学行为。因为教员的教学行为是个人教育理念、教学设计、教学艺术、教学风格的反映。另一方面是学员的学习过程。学员的学习状态直接反映了教员的教学结果。所谓结果,就是教学质量,即教学的效果,也是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准确地说就是通过课程教学,学员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了哪些提升。

以学员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评价一门课程的教学质量,体现了既重结果,更重过程的评价理念,如何处理过程与结果的关系成为关键。教学过程是为培养目标服务,在过程与结果的关系上,结果相比过程更为重要。教学结果不是仅指考试合格率、优秀率,而是指人才培养目标,包括能力、情感、价值观等多元因素,指的是人才的全面发展。

学员在探索学习的艰难磨砺中,思维情感、意志品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和提高。因此,应考虑将情感教育丰富度、学员学习的快乐过程及相互交流互动的积极性等因素纳入过程考核,把思维方式,学习方法的传承和领悟放在更紧迫的地位,全面看待教育成效,视进步为最大的结果评价,而不仅拘泥于考核成绩等表面量化指标。关于情感相关要素的评价,需要学员管理单位、用人部队及社会等多方面参与,是一项长期且处于持续发展中的工作。

五、总结

“知趣情”教学法是在顺应新课改要求,特别是满足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要求的背景下提出的,旨在引起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如何培养人、培养何种人的问题。本研究将教学的趣味化展现及人才情感目标的培树放在重要地位,提出了该教学方法应遵循的三种设计原则;遵照教学实施规律,搭建了以目标层、执行层和基础层为主体的基本构架;细化并完善了符合趣味教学和情感教育特点的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探讨了多种方法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或手段。作为一种“以学为本”、综合性特点突出的教学方法,其构建方案及评价体系可为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提供原则指导。

参考文献:

[1] Katrien J. van der Hoeven Kraft. Developing student interest:An overview of the research and implications for geoscience education research and teaching practice[J]. Journal of Geoscience Education,2017,65(04):594-603.

[2] 梁启超. 饮冰室合集(第5册)[M]. 北京:中华书局,1989.

[3] 赵经成,张作前,等. 新时代军队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研究[M]. 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21.

[4] 李海涛,梅志远,马幸. 课堂注意力曲线的分析及启示[J]. 海军院校教育,2022,32(01):22-25+28.

[5] Retelsdorf J,Butler R,Streblow L,et,al. Teachers goal orientations for teaching:Associations with instructional practices,interest in teaching,and burnout[J].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2010,(20):30-46.

[6] 胡国环,李红文.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初探[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03):13-18.

[7] 汪大洋,刘东滢,王菁菁. “双一流”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基础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对策[J]. 大学,2021(43):34-36.

(责任编辑:淳洁)

猜你喜欢
三位一体评价体系趣味
午睡的趣味
基于“三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研究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论“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职院校三位一体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