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杰 何小伟 宋益定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人才是关键。为打造一支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队伍,陕西省从2022 年开始,委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浙江大学两所全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和陕西省现代农业培训中心组织落实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经过一年来实践探索,成效显著,也形成了一些粗浅认识及思考。
“头雁”学员对培育的需求多样,而且文化程度较高,大中专以上学历占50%多,这给培育内容、组织管理、师资选择等提出了新挑战。为提高培育效果,保证质量,需要通过育前调研分析、育中高效管理、育后跟踪回访等,探索创新培育方式。
(一)靶向明确,确定培育机构。陕西省实施培育“头雁”项目既立足于西部特色现代农业,又着眼向东部发达地区学习品牌营销、经营管理等新理念新思路,并兼顾农民教育基本规律,确定了多机构协同实施、分工协作、分段实施的培育思路,利用高校理论研究、学科引领优势做优定制化理论教学,发挥农民教育专门机构熟悉情况、建有基地专长做深体验学习,借助产业技术体系熟悉省情、了解产业特点做强孵化培育,选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浙江大学两所优质涉农高校实施定制化培育,安排陕西省现代农业培训中心承担体验式培育,依托全省产业技术体系完成孵化型培育,增强“头雁”创业创新创造能力。
(二)发挥优势,开展特色教学。近年来,陕西把乳制品、生猪、苹果、蔬菜、茶叶、肉羊肉牛、家禽、猕猴桃、食用菌等9 大重点产业链建设作为推进现代农业突破口,倾力发展。结合两所高校“数字农业”和“农林水产业龙头”等优势,将蔬菜、茶叶、食用菌和药材、粮食、电商、特种养殖等定制化培育交由浙江大学承担,将生猪、肉羊肉牛、乳制品、家禽、苹果、猕猴桃等定制化培育安排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实施。针对“头雁”培育需求多样性,以及个别产业学员较少、无法成班等问题,大胆探索定制化培育方式,采取小班制专题讲座、大班制公需课教学、分组制教学实践、跨省学员交流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满足学员需求。
(三)精选细化,做到深度体验。按照国家级与省级结合、沿海与内地结合、省内与省外结合、省内南北中(陕南、陕北、关中)结合、体验式培育路径与学员主营产业结合,兼顾就近资源利用的“五结合一兼顾”思路,陕西优选浙江、山东和本省73 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设5 条路径,在沿海发达省份、农业产业化程度较高省份,以及本省全产业链条龙头企业和产业基地考察学习,使“头雁”学员深度体验经营管理方法和发展理念,不断升华观念、提升技能、强化本领。
(四)建立机制,实施“头雁”孵化。针对“头雁”学员产业发展提升需求,陕西建立“产业首席+岗位专家+培育对象+倾斜扶持”孵化模式,选定134 名产业技术体系首席、区域及岗位专家,担任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孵化导师,制定“头雁”孵化式培育指南,指导孵化学员利用产业技术、推进产业提升、增强市场意识、提升发展理念、完善发展思路、增强联农带农能力。
(五)创设政策,护航“头雁”展翅。为切实护航“头雁”发展,陕西工作专班牢固树立“政策强雁”理念,认真梳理了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及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等21 个部门出台的30 余份涉农惠农扶持性政策文件,同时协调省农业农村厅相关处室出台10 个方向26 类惠农新政一并推送,引导“头雁”学习利用政策,实现高质高效发展。
按照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要求,陕西及时启动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2022年“头雁”培育工作已基本结束,经过高效培育后,“头雁”在各自的产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头雁”理念更新。通过培育学习,“头雁”学到了先进的工作经验和产业发展创新模式,学习对他们的冲击力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震撼、不安”,震撼于现代农业的高速发展,不安于自己在这种大环境下如何自我实现。培育使他们思路更清晰,目标更明确,让他们明白一定要不断加强学习,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大数据分析、云计算功能,将产业发展得更好更远。西安鄠邑区学员张毅朝在培育完成后很快以“头雁领飞振兴路”的短片将自己及自己所经营的葡萄产业作了大力宣传。榆林子洲县学员庞亚探经过培育后,思想发生了很大转变,他流转300 多亩土地,计划由直播带货转向产业融合发展。
(二)增收能力更强。学习开拓了学员的思路,给了他们启发,在回归产业后,他们开拓了新市场,创收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咸阳乾县学员刘新志探索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用技术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建立了多个示范基地,投资800 多万元购置了大型农机设备,可为周边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耕种、管收、机械作业等服务,年作业面积达8万亩以上。他认为“创新、高效、绿色、环保”是今后合作社的发展理念,未来,将提供农机全程化服务,不断推进农业生产集约化、高效化发展。
(三)示范带动更广。“头雁”最大的使命就是示范引领。“头雁”培育完成了,很多学员将新理念、新思路带给了更多农户,不仅开拓了自身产业,还辐射周边农户收益。榆林吴堡县学员秦亚明,作为返乡创业的企业家,又身为村干部,学习后受益匪浅,他利用所学网络直播新技术,手把手教农户网上直播带货,充分调动了农民积极性,把更多的优质农产品推销了出去。
思考一:“头雁”培育,必须组织学员融入产业链,深度体验产业升级。实践证明,脱离产业的农民教育没有生命力和持续性。只有经过深度体验产业各环节,才能使受训学员真正了解产业成熟度、认识产业全链条、确定产业升级目标、定位产业发展方向、增强产业发展信心。组织学员在多条不同路径中深度体验产前、产中、产后生产组织与经营管理,是“头雁”培育事半功倍的法宝之一。
思考二:“头雁”培育,必须建立长效工作机制,落实跟踪孵化。扶上马送一程,在农民教育中尤显重要,更不可或缺。开展手把手、面对面技术指导,在跟踪服务中及时发现和解决学员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是巩固拓展理论教学和技能培训成果的重要手段。有效建立产业专家孵化指导机制,实行至少在一个产业周期内全程开展走访回调和帮扶指导制度,护航“头雁”展翅高飞。
思考三:“头雁”培育,必须打造强雁领航,形成雁阵齐飞机制。益智、引智是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的有效手段和有机环节。“头雁”培育是打造乡村领军人才队伍的益智强智工作,加强育后组织管理,鼓励“头雁”勇于结队成群,形成雁阵,支持“头雁”与当地中小规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专业大户结对子,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引导建立益农联农带农机制,是农业农村部门发挥人才作用的重要工作。
思考四:“头雁”培育,必须加大支持力度,建立“一揽子”扶持政策。国家连续出台的一系列惠农强农政策在降低农业经营成本、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更是催生了一大批高素质农民。培育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应同步创设相应的扶持政策,在项目资金、农业保险、农业信贷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支持“头雁”优先承担中央扶持发展的项目,在金融机构合作项目中,将“头雁”作为重要的支持对象,在授信政策、利率优惠等方面予以支持。深化政银合作,引导激励金融资本开展信用互助合作,增加保障水平高的农业保险品种,满足多样化风险保障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