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锋 孙大双 李 洁 杨永斌 王维存
山东省金乡县是著名的“中国大蒜之乡”“中国辣椒之乡”,是典型的经济作物大县。农业生产用工多,种植以小农户为主,地块小且分散。全县土地确权农户14.05 万户,确权地块41.03 万个,每个地块平均2.14 亩,平均每户约3 块地。近年来,部分村民自发探索通过“自主凑地”“经营权置换”等方式,实现“多块变一块”“小田并大田”“一户一田”,有效破解了农村承包地细碎化耕种的难题,进一步优化了农业生产关系,最大限度激发了农村发展活力和改革的内生动力。
近年来,金乡县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开展“小田并大田”,在总结羊山镇前刘村“集体组织统地、村民自主凑地、组织精心种地”,马庙镇孟铺村灵活运用“土地置换、土地流转、土地托管”三种方式进行“小田并大田”的基础上,规范方式方法,进行全县推广。
羊山镇前刘村通过“村民凑地、集体统地、托管种地”的方式开展“小田并大田”。全村有310 户人家,人口1052 人,耕地面积1952 亩,2022 年,实现“小田并大田”207.4 亩,95 个小地块变成了17 个大地块,每个合并后的地块面积10 亩以上,打造了“村集体+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托管服务组织+金融+保险+农户”为一体的“订单种植”产业化生产模式。10 亩以上地块,按每亩1000元进行流转,比散小地块流转费增加500 元。地块相邻的几家并有流转意向的农户通过自主协商,自愿将小地块并成大地块,流转给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将地块全程托管给服务组织进行“代耕代种”,种植收入归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所有,为村集体增加收入10 万元。
马庙镇孟铺村坚持“五个不变、三种方式”,探索推行“一户一田”土地综合改革。通过“土地流转、土地置换、土地托管”模式开展“小田并大田”。2022 年,完成土地置换432 亩、土地流转458 亩,按照“自种区”“流转区”划分区域,“自种区”以农户种植为主,主要种植经济作物,“流转区”以合作社种植为主,主要种植粮食作物,基本实现一种作物在同一个区域种植,全村2270 亩土地全部实现土地托管。村民与村委会自愿签订流转(置换、托管)协议,采取“保底+分红”的收入分配方式,村委会每年每亩以400 公斤小麦作为保底收入,或按市场均价支付现金,每年6 月底前支付完毕。分红通过成本核算,在提取20%公积金和15%岗位分红后,剩余盈余由村委会、经营主体、村民三方按照2∶5∶3的比例分红。
一是制定实施方案,为改革试点提供组织保障。2022 年,县农委办制定了《 金乡县农村“一户一田”土地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成立了业务指导小组,负责指导全县农村土地综合改革工作,各镇街成立农村“一户一田”土地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以镇街为主体,组织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负责本辖区改革试点村工作,推进改革试点进度。村级成立实施小组,进行宣传发动,具体开展实施工作。
二是广泛开展宣传动员,确保群众积极参与。县政府召开了全县动员会议,县农业农村局开展了业务培训,镇街、村两级利用现场会、广播(大喇叭)、微信群、发放明白纸、悬挂条幅等各种宣传方式,让试点村村民了解此项工作的目的、操作方式、意义,打消顾虑,形成共识,争取广大村民的积极配合参与。
三是加强督导调度,确保改革工作顺利进行。县农村“一户一田”土地综合改革试点指导小组定期对各个阶段的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进一步优化工作推进的方式方法,确保改革试点工作顺利完成。
截至2022 年底,完成“小田并大田”20740 亩,涉及户数5126 户。将13723 块零碎地块整合成5187 块,有效破解了农村承包地细碎化耕种的难题,为粮食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提升了大蒜等经济作物全程机械化率,实现节本增效,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推进了粮食面积产量双提升。2022 年,粮食收获面积54.16万亩,其中小麦29.28 万亩、玉米17.5 万亩、大豆7.38 万亩,较上年增加 1.87 万亩,总产 25.11 万吨,较上年增加 3.08 万吨。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2.29 万亩,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在济宁市各县市区中推广面积最大。
二是推进了粮食、经济作物机械化率双提升。2022 年,粮食作物机械化率99.6%,较上年提高0.1 个百分点;大蒜等经济作物机械化率70.1%,较上年提高5.3 个百分点。
三是实现了农业生产节本增效。“小田并大田”后,现代化大型机械能够进地作业,同时也提高了机械的作业效率,降低了燃油、机手等费用,实现了节本增产增收,每亩节省生产成本60~100 元、增产50~100 公斤、增收300 元左右。
四是进一步解放劳动力,增加工资性等收入。通过农村“一户一田”土地综合改革的开展,农村劳动力进一步从繁重的农业生产环节解放出来,有的农民在农作物收获季节开展短途运输或农产品购销;有的农民到农产品加工等企业打工,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
五是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负责“从耕种到收储”全程管理,通过土地综合改革、土地托管服务、数字化服务平台等环节获得经营管理分成。试点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较之前增加10万元。
六是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小田并大田”后,大蒜、小麦、辣椒、金谷、玉米、棉花等农作物成方连片种植,管理方便、节本增效,促进了小麦、大蒜及各种特色产业的发展。
“小田并大田”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路径,在探索推进中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农户土地情节较重,部分农户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二是地力、位置存在差异。因土地之间存在土壤性质、地力、灌溉设施、生产运输、排水能力等方面的差异,部分农户存在顾虑。三是将来土地规划利用存在争议隐患。对土地经营权进行流转、置换,在种植过程中,如有高速、园区等征用土地,部分农户担心与种植方出现争议。
为做好“小田并大田”工作,提出以下建议:一是与农田建设、土地整治相结合,开展“小田并大田”或“一户一田”试点,自种的农户选择土壤肥沃、耕种运输方便的地块,流转的农户地块安排在运输不便、地势较低等耕种条件相对差一点的地方,同时建议在试点村配套适合的土地整治、农田建设等项目。二是对土地确权、流转等服务进行补助。农户之间进行土地互换、要求变更承包经营权的,土地流转的农户要求流转合同做交易鉴证的,这些事项需向测绘公司、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等第三方购买服务,建议对产生的购买服务资金进行补助。三是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引导发挥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作用,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中心服务能力,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区域服务中心,确保“小田并大田”试点工作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