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明明 曹 斌 朱 华 叶 英
上海市浦东新区眼病牙病防治所 上海 201399
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经历了疫情狙击战、疫情防控常态化等阶段并取得决定性胜利。随着“防疫二十条”和“新十条”的发布,我国疫情防控从过去以政府为主导的全面防控,开始进入政府与民众共力、将有限医疗资源集中到特定高风险群体的重点防控新阶段[1]。一手抓稳定发展一手抓疫情防控新任务,全力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成为了各大医疗机构的工作日常,如何有效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实现“双手抓两手硬”,“党建+”为此提供了新的道路。“党建+”模式下,能够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单位发展中的统领和集成作用,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合于医疗各条线之中、提升创新力和融合力,为特殊形势下公立医院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精神动力。
疫情防控新形势下,公立医院要继续发挥医疗机构“哨点”作用[2],对发热患者做好分类收治工作;又要忙于提升医院经济运行效率、维持正常医疗秩序,因此在运营过程中面临着多重困境,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公立医院的医务人员就肩负起治病救人和疫情防控的双重任务,而随着病毒不断变异、防控形势不断变化,医务人员身上的担子变得更加沉重。在新形势下,公立医院一方面要维持正常医疗秩序、开展日常医疗工作、以实现医院健康运营与发展;一方面按照国家“二级以上医院和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门诊应开尽开、应设尽设”[3]的要求,各大公立医院尽可能设立发热门诊,并配备充足的医务人员;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医务人员尤其是发热门诊的工作者每天会接诊大量患者,面临的职业暴露、感染风险不断增大;此外,为了做好应急准备,现阶段公立医院要抽调人员支援120急救中心等,医务人员储备不足、任务繁重,工作压力和生存压力明显增大。
“防疫二十条”[4]和“防疫新十条”[5]实施以来,随着新冠感染者数量的上升,患者包括阳性患者大量涌入医院,百姓对医疗资源的需求有增无减,尤其是发热门诊和急诊就诊量骤增;而医护人员作为最前沿防线,在高风险工作环境下感染人数也在持续增加,造成各个科室自然减员严重,许多医务人员连日来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由此形成的供需不对等矛盾和问题趋显突出。
新冠疫情已经对国民经济和财政收入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6],各个行业都受到影响,公立医院更是首当其冲。在封控期间,很多医院关闭部分甚至全部的门诊科室,减少收治住院患者,医院的门诊量、住院量在这期间遭遇断崖式的下跌,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含量、劳动价值的手术费、治疗费尤其下降明显[7]。在防控新形势下,医院一方面面临着前期疫情封控带来的严重资金缺口和巨大的运营压力,需要加大复工复产力度来填补;一面还要分出大量人力物力收治发热门诊的病人,复工复产力度受到一定限制,门诊量、手术量、门诊人次较之以往都有所下降,收入也在无形中缩减;但同时,用于疫情防控的日常物资、消杀、耗材、人员费用却在不断增加,医院水、电、油等硬件设备维护成本也居高不下[8],造成大多数医院收支的不平衡。
发挥党组织政治引领和服务作用。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中提到:要充分发挥公立医院党委的领导作用,这种领导作用首先是发挥支部的政治引领作用。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利用主题党日、集中学习、微党课等形式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引领,在工作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带头攻坚克难。此外,党组织的号召力强、影响力大、覆盖面广[9],支部委员每个月深入到职工群众中进行沟通交流、倾听职工的心声:关注了解职工的思想动态和生活工作中的困难、及时回应他们的合理诉求,确保基层党组织成为群众的主心骨和贴心人,让他们在工作中没有后顾之忧。
构建“党政工团”大一体[10]服务组织。党组织牵头,带领工会、团支部和行政办公室加大对一线医务工作人员的关心,以送温暖、采购防护品、每日巡查慰问等形式为疫情防控工作人员送去关爱,解决他们生活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工会以开展心理云讲堂、读书分享会、手工包减压课堂、组织职工体检、节日送祝福等形式,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关注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在日常工作中,完善多维度人才教育培养工作机制,搭台压担,淬炼成长,通过职工大会、外出进修、应急演练、技能培训等强化全体职工的防护意识和服务意识、提升医疗水平和质量,努力将职业暴露的风险降到最低,保障各项工作顺利进行。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保障服务,将全体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紧紧团结在稳大局、促发展的决策部署上来,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为推动单位发展和疫情防控等各项工作不懈努力。
在做好防疫工作同时,满足群众最大就医需求是医院发展面对的最大问题,党支部活化“互联网”思维,大力推进党建+信息化建设,构建现代化医院管理体系,实现党建工作的覆盖面和牵引力[11]有效扩大。
全面提供互联网+医疗服务。为控制院内就诊人数,减少患者聚集,结合疫情防控形势,通过微医平台提供网上预约就诊服务,引导患者分时段预约就诊,患者网上预约就诊率达100%;全面开通诊间支付、云支付等功能,提高患者的便捷性、减少窗口排队、避免交叉感染;在各个门诊大厅设立了自助挂号机、智能查询机等电子化设备,提供无接触挂号、查询电子病历、打印电子发票等服务,有效减少了人员接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大力进行眼牙健康知识的科普教育,开展线上问诊、线上配药等工作,及时回应患者的问题。
普及安全知识,引导科学就诊。宣传部门通过政务新媒体建立防疫知识科普库,开展常态化的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向职工及患者群众及时公布应急科普信息、就诊注意事项等,引导患者来院树立正确的防控观念、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和个人防护能力,提高了医患的配合度;优化相关工作流程,按照上级工作要求对所有入院患者采取分类处置措施,确保患者信息可追溯。
整合平台信息,关注患者需求。通过整合新媒体平台和网上民生服务平台,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在线征集群众意见建议,回应群众民生诉求,满足群众办事需求;同时建立支部委员群、科主任群、一线党员群三级网上交流平台,打破时空限制,针对各个平台反馈的问题信息及时整改跟踪;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动态,通过电话、微信等进行诊前提示、开展行之有效的诊后健康教育。通过一系列举措,患者的满意度大大提升。
在党组织的引领下,不断完善精细化绩效考核、评价、分配体系,将党建工作与疫情防控、业务工作统筹安排、同步考核。
在以往考核的基础上,结合业务发展和疫情防控任务特点,制定科学化、职工认可度较高的可量化指标,除了对日常出勤工作进行严格考核,还调整了奖金分配比例,绩效工资向一线临床职工倾斜,向风险大、责任重、技术难的岗位倾斜[12];而对执行疫情防控工作、发热门诊的职工按照工作量给予补贴,并对于室外作业的医务职工提供临时性工作补助;对于非临床工作人员根据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等进行综合评价,整体体现多劳多得、兼顾公平的原则,充分利用薪资分配的杠杆作用,激励全所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同时,强化新形势下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地位,制定并完善《行风建设医德医风考核评价实施方案》成立由一把手担任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科室中层干部为组员的工作领导小组,经过认真研讨明确将疫情防控作为政治任务纳入医德医风档案之中,实现激励和惩罚双向并重,在单位内部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对于在医疗服务、医疗安全、科研教学、行业风范等工作中做出贡献的给与加分奖励,而对于在工作中造成不好影响的予以减分,并将分数作为年底评优评先的标准。
强化“双培养”,激发内部活力。着力在强化党员干部和医务骨干相融合上下功夫,打造“党员双培工程”[13],以支部为单位,通过宣传培训,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进行锤炼。对党员干部高标准、严要求,既要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又要练就过硬的业务本领,做临床、管理业务的能手,在单位内部形成了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党员先锋突击队。同时支部按照“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要求,选育优秀人才成为党的新鲜血液,着重强化对知识分子、专家人才的政治宣传动员,在基层一线和业务骨干、青年职工中发展党员,为党培养政治坚定、对党忠诚、素质过硬的新党员,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
完善党员发挥作用机制,实现人才“带动”。“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14]在医院发展的关键时刻,党员干部也充分发挥了这种积极作用。支部以创建党员示范岗、先锋岗为载体,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在本职岗位上创先争优;广大党员干部坚持把“优化疫情防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作为当前的重大政治任务,率先垂范奋战在隔离点、发热门诊等防疫一线;为了满足更多患者看病就医需求,党员干部带头加班加点、利用节假日、双休日和下班时间开展诊疗服务,得到了患者的一致赞同;他们主动承担、以实际行动来带动所有职工凝心聚力、为单位发展贡献力量。
突出榜样作用,广泛宣传先进人物。要始终加强对人才队伍的引领,把人才队伍紧紧集聚在党的周围[15]。支部广泛收集先进人物先进事迹,树立榜样、强化典型宣传。一边通过新媒体、上级工会活动等进行宣传报道,通过多篇文章对抗疫英雄、服务模范等进行大力宣传,在单位内部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一边召开职工大会,对在疫情防控工作和复工复产中表现优秀的职工进行表彰和奖励,分享榜样的先进事迹,鼓励大家争优创先,通过宣传表彰,进一步提高了党员干部的干劲,鼓舞了所有职工的斗志。
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在党组织的带领和关怀下,各职能部门通过心理疏导、技能培训、探访慰问、优化工作环境、合理配备人资等一系列措施,提高一线医务人员自身防护技能、积极化解工作中出现的难题、保障他们的身心健康,提高了工作的积极性;在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动下,各医务工作者发扬“轻伤不下火线”的优秀作风:符合条件的行政职能部门人员奔赴临床一线,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坚持工作,症状较重的职工症状消失后立即返岗,将治病救人作为当前第一要务,保障各项救治和诊疗工作的有序进行。
党建+考评体系、信息化平台的完善,更好满足了职工和患者所需,公平竞争+有效奖励大大提升了所有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了医疗业务的发展和增收,复工复产以后的门诊量和收入实现了稳步增长,来自各个平台测评患者的满意度也在97%以上,保障医务人员的薪酬待遇同时也缓解了医院经济困境,较好地平衡了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16]。同时,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增强,单位荣获浦东新区卫生健康系统一级党支部、先进工会、浦东新区最美家庭、优秀防疫志愿者等多项荣誉称号。再次证明了坚持党的引领,创新“党建+”模式对于推进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公立医院党建工作围绕中心,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17],彰显了党建引领医院发展大局的重要地位。疫情新形势下,公立医院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困难,要实现稳定长远发展更要坚定不移拥护党的领导,只有坚持党建引领,才能确保人才队伍建设始终在正确的方向上,夯实发展根基;只有坚持党建引领,才能确保学科建设水平,保障医疗机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动摇;也只有坚持党建引领,才能凝聚一切奋进力量,实现党务、业务、疫情防控工作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在后期的研究中,我们要着力让“党建+”成为“聚力芯片”[18],不断衍伸“党建+”模式的内涵和外延,更广泛地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发展特色优势学科、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有力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