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
——一个知识分子的精神返乡

2023-09-03 03:55张婉琳
名家名作 2023年1期
关键词:蛙声蝉声荷塘月色

张婉琳

一、热闹与冷静

孙绍振先生在《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荷塘月色〉解读》中写道:许多同行在分析文本的时候不会把潜在的矛盾抓住。比如下面的文章中,有几句几乎被所有的老师和论文作者忽略了的话:“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是我读了那么多遍的《荷塘月色》第一次注意到这句话。巧合的是,在购买朱自清散文集的时候,发现最新出版的散文集名字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几处巧合联系在一起仿佛在提醒我这句话是解读文本的一把“钥匙”。文本解读工作,需要从作者主体、文本主体、读者主体等多个层面入手进行综合性分析,并且让读者从中触碰到作者的灵魂内核,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核心与关键。

单看这句话,我们很自然地把“他们”和“我”进行了对立,他们是热闹的,“我什么也没有”自然是与热闹相对的,冷静、孤独、落寞……整合这句话就变成了我对热闹的一种羡慕,我对自己当下处境的一种伤感。而《荷塘月色》之中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梳理文中有关热闹的表达:

1.我爱热闹,也爱冷静。

2.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3.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

热闹和冷静是一对反义词,作者却表示两者都爱,将两者放在一起,可见作者对热闹和冷静都不反感。第二句热闹出现了两处,第一处强调“最”字,细读作者前文的表述,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形容:“恰到好处”“和谐”,“最”字明显跟整个文本营造的氛围是不一致的,而且说完热闹之后,作者文意一转,“我什么也没有”,开始写我的内心。对于这句话里“但”的位置也很有讲究。我们可以比较这样两种表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热闹是它们的,但我什么也没有。”很明显后一句否定的只是“我什么也没有”的情绪。而文中的表达却把“但”字放在热闹之前,我们完全可以这样理解:作者既否定了热闹也否定了“我什么也没有”的情绪。第三句把热闹和风流放在了一起,那就是文人雅士的兴致了。所以,我们再看这三处热闹,只有第二处的热闹作者的态度是否定的。那么这句话“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该如何理解呢?我们也许可以这样思考,热闹的是蝉声和蛙声,这是外部世界的声音,而“我什么也没有”是作者的内在心理。这句话表述的正是外在世界和内在心理的一种冲突,而外在世界和内在心理的冲突也就变成解读这篇文本的关键。

二、冲突与自由

如果要为冲突找一些文本依据,文中有这样一段表述: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热闹—冷静”“群居—独处”“什么都可以,一定要做、一定要说”三处矛盾的表达,为什么矛盾,为什么冲突,语段中更是直接点明“自由”二字,恰恰是因为这份自由,欲自由而不得。

找到了冲突和自由,我们就可以梳理作者的内在心理。文中作者心理变化的句子有:

1.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2.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3.我什么也没有。

4.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5.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第一句对应的外部环境是“家”,而此时家里是什么的氛围呢?有两处表示声音的文字: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已经听不见了”和“迷迷糊糊地哼”可见家里是很安静的。但安静的家无法安放作者颇不宁静的心理,所以只能离开,这是文本中表现出的最初的冲突。朱自清先生在写《荷塘月色》的时候,的确是“忐忑不安”。这种不安是一位诚实的、有良心的、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面对严峻的历史转折关头时,不可避免地会有这样的心理。此后国家风雨飘摇,朱自清首先从“象牙塔”中爬了出来,慢慢变成一名“民主斗士”。

第二句“我且受用”写出了作者对荷香月色的期待,未闻荷香,未见月色,已经做好了受用的准备,这是作者在去荷塘路上的心理建设。那么,这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呢?小煤屑路、幽僻、阴森森、吓人,与美好无关,但作者特意强调这是没有月光的晚上。今晚是有月光的,所以很好。“很好”二字已经让人感受到作者情绪的好转。再看“且”,有两个词义:将来、暂且。如果是暂且那未免有点悲凉,似乎已经预设了这是一场失败的荷塘之旅,仿佛所有的享受只是短暂的一瞬。所以,更倾向于作将来理解,这是一份美好的期待。因为将与美好邂逅,所以作者继续往前走,直到来到了荷塘。

荷塘什么样呢?第4、5、6 段是文章的重点段落,而这几段文字最大的特色是比喻。余光中先生在《论朱自清的散文》中做过统计,这几段共有14 处比喻。他这样写道:“十一句中一共用了十四个譬喻,对一篇千把字的小品文说来,用喻不可谓之不密。细读之余,当可发现这些譬喻大半泛浮,轻易,阴柔,在想象上都不出色。”余光中先生的批评针对的是:比喻密、想象不出色。关于想象不出色,我们可以做如下尝试,把叶子比喻成裙子,诗文中早有类似的表达,我们可以进行比较阅读:

1.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对照这样三句诗文:

1.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

2.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曹植《洛神赋》

3.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徐志摩 《沙扬娜拉》

对照的诗文中:女子是本体,花(芙蓉、芙蕖、水莲花)是喻体,这几句历来是为人所称赞的。特别是曹植《洛神赋》中的这一句,我不知道作者写下“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的时候有没有联想到曹植的《洛神赋》。一处是太阳初升,一处是星星碧天;一处是刚出浴的美人,一处是芙蕖出渌波。放在一起,我们仿佛分不清写的是人还是花,我们在读散文还是在读诗。所以,荷塘完全是诗情画意的。甚至我们忽略本体来看喻体,这分明是一幅美人月下翩翩起舞的画面。顺着这个思路,文中很多比喻都能加入这个画面。我们可以用简单的示意图串起比喻:

裙—美人—梦—酣眠—小睡

渺茫的歌声—梵婀铃上奏着的名曲

荷如舞裙,花似美人,袅娜羞涩,伴着微风,伴着月光,翩翩起舞,荷塘是床,薄雾是纱,甜美地进入梦乡。所以,作者的比喻不能割裂来看,它们是一个比喻群,实在是太高妙了。

关于这些比喻,我们会发现有两处特别不协调,“峭楞楞如鬼一般”和“是渴睡人的眼”。为什么会有这两处比喻?再看本体,丛生的灌木的黑影和树缝里的一两点灯光,这是真实荷塘的景色。

其实细读这几段文本,下面这几句话也显得特别不协调:

1.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2.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3.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铃上奏着的名曲。

4.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这几句话里的“却”“但”特别显眼,透过这些表示转折的词语,我们可以读出作者文字背后的遗憾。

遗憾一:他带着美好的心情来到了荷塘,他看到了叶子,但是不见流水,此处可以联系后面的表达“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可见在作者的审美中叶子就应该有流水,所以没有流水,略表遗憾,但他告诉自己这样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遗憾二:满月,但有云,所以不能朗照,这无疑是赏月的缺憾,但作者又开解了自己,没关系,恰到好处,小睡也别有风味。

遗憾三:月色不均匀,但光与影和谐。光指的是月色,那影呢?前文有两处影,“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和“稀疏的倩影”,黑影真的和谐吗?这怕又是作者的一处自我宽解吧。

第四句“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姚敏勇在《荷塘:一代知识分子的“桃花源”》中写到“蝉噪林逾静”,荷塘的一派宁静由于热闹的蝉声与蛙声的“衬托而得愈觉其深”。所以结句说:“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什么也没有”,正是“我”内心彻底宁静的直白!如果蝉声和蛙声是更显其静,我们可以对比辛弃疾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半夜鸣蝉,听取蛙声,这才是朱自清喜爱的热闹吧,而此时蝉声和蛙声分明是扰人清净的声音,这不是热闹了,而是喧闹。“什么也没有”一句一出,作者放弃了自我宽解,甚至宣告了他清华园荷塘之旅的结束。

为什么比喻密?因为真实的荷塘没有那么美,我们感受到的美是朱自清用自己的才情造出的一方诗化的境界。比喻中的不协调也好,文段中语意的转折也好,都是真实的荷塘和诗化的荷塘之间的冲突。冲突的结果是,真实的荷塘一次次地占了上风,让作者缴械投降,无法再进行自我开解。所以,作者放弃了在真实世界中寻找荷塘,他想到了一诗一文——《采莲赋》和《西洲曲》,开始了他的精神之旅。

三、离家与返乡

写荷花的诗文那么多,为什么偏偏是这两篇?先看《采莲赋》:少年的女子,荡着小舟,唱着艳歌,热闹,风流,嬉游,有趣。这些形容多半是承接前文的热闹。刚才分析了真实荷塘的热闹不是作者所钟爱的,而作者说了他爱热闹,所以他就在诗文中找到了这样一处热闹,这是妖童媛女的快乐,这是生命活力的张扬。但作者已人到中年,最后只能感叹“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虽是感叹但还是有区别的,之前是我,这里是我们,可见生生还是沾染了《采莲赋》的热闹。再看《西洲曲》,这是一首情诗,表达的是女子对情郎的思念。虽是情诗,作者截取的四句诗却是一幅采莲的画面,而且这四句诗里每一句都有一个“怜”字,怜者,爱也。我想,作者之所以对这首《西洲曲》情有独钟,应该是源于这一份爱吧,这一份浓重的爱感染了他,让他心中有了一份惦念。女子思念情郎与异乡人惦念故乡多少是相通的。正是这一份浓烈的情感让作者的思绪就此停住了,这一趟精神之旅用浓浓的惦念结束了。

有很多评论者认为这份惦念加重了朱自清心理的不平静,使他内心再添一份愁苦。我的阅读感受却告诉我不是这样的。

《荷塘月色》这篇文章从家出发又回到了家,文章采用的是首尾呼应的结构,我们前面已经分析作者离开时家里是安静的,而尾段“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更见安静了。纯粹从环境的角度来看,家还是那个家,没有任何改变,甚至困扰他的那些不平静的原因也丝毫未变,但作者自己的内心呢?我们都说作者是从家出发回到了家,但是作者却没有用家来称呼他在清华园住的地方,也许这是一个异乡人的一点执拗吧,但还是有变化的。

变化一:首段:院子里、屋里,尾段:自己的门前。院子里、屋里、门前不带任何情感,这就是一处寄身之处,但最后的文字里“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那么脱口而出的自己的,不是对这个地方有了一份归属感吗?

变化二:首段:“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尾段:“轻轻地推门进去”。悄悄地走轻轻地回,这样单列开来,我们可以把这两句话和徐志摩的诗《再别康桥》作一个比较“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来走都轻轻。轻轻和悄悄有什么不同呢,悄悄更多的是有一种逃离的感觉,而轻轻多了一份呵护,多了一份眷恋。家还是那个家,但再次回来的朱自清明显多了一份柔情。我想,这份柔情多少冲淡了一点他那颇不平静的心理。

家—荷塘—家,为什么偏偏是荷塘?清华园的荷塘,六朝的《采莲赋》,南塘的《西洲曲》,也许作者费尽心思找寻的只是故乡的影子,这么看来,只能是荷塘,因为在荷塘,身处北京的朱自清能感受到江南的气息,体会到江南的韵味。看似离家,实则返乡,我觉得《荷塘月色》未尝不可以理解为是一个知识分子的精神返乡。关于《荷塘月色》这篇文章有很多种分析,但无论如何分析都应该立足于文本本身,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核心与关键。此外,还要考虑到文章所处的时代背景、政治因素,但同时也不应该忽略个性化、生活化内容的分析。在文章中涵盖了作者诸多感慨,表达出的漂泊感、沧桑、故园意识都值得读者深思。通过文章之间的对比分析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到作者的思想变化,让文章的价值得到真正的展现。

猜你喜欢
蛙声蝉声荷塘月色
作品:荷塘月色
蝉声阵阵 毛猴驾到
荷塘月色
总有那一片蛙声(节选)
蝉声
秋夜
蝉鸣
荷塘月色
港区“蛙声一片”
听取蛙声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