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职学徒制的非遗手工技艺传承机制研究

2023-09-02 02:47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手工技艺文化遗产

张 晨

(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 人文与教育系,福建 三明 36500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独特的文化底蕴,更是国家民族精神的直观体现。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及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精神,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提出的“国家推行中国特色学徒制”等政策,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贯穿在职业教育中,对标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内涵,利用新媒体时代的现代元素和科技元素对非遗手工技艺进行创新保护与传承、平衡产教融合等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一、非遗手工技艺学徒制传承的重要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的根和魂。在全球化背景下,“非遗”作为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特色的传统文化,其保护和传承同样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在弘扬传统文化的新时代,高职院校也就自然而然有了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培养非遗手工技艺传承人才的责任,在这一过程中,将现代学徒制与非遗手工技艺相融合就成为重要的一环。

(一)非遗手工技艺的传承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传承与创新性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或缺的。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省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相当丰富,也陆续进入国家级、省级、市级文化遗产名录中。例如:泉州安溪竹藤编,永春纸织画,宁德柘荣剪纸,漳州木版年画、木偶头雕刻,福州软木画、脱胎漆器髹饰技艺、畲族服饰制作工艺,厦门漆线雕技艺,莆田留青竹刻、莆田木雕,龙岩雕版印刷技艺,三明竹纸制作技艺,夷岩茶制作技艺等。这些传统手工技艺,承载着人的个性特征,呈现了劳动人民在历史长河中激发出的智慧和创造力,具有物质和文化的双重性,使得文化能以一种实物的形式,影响着人们,也体现出一种民族情感和民族凝聚力。高职院校在对于非遗手工技艺的活态保护的同时,还应探索在新时代如何运用新媒体进行创新传承和保护。

(二)现代学徒制教育在非遗手工技艺的活态传承

传承人的培养是非遗手工技艺传承发展的关键,现代学徒制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进行改革创新,在一定程度上符合非遗手工技艺的生成机制,对于非遗手工技艺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学徒制突破了传统的师傅带徒弟、老师授课予学生的单一关系,更加注重系统理论知识的传授,又能在直接实践中得到经验,有效实现了教学内容的有序化、结构化和系统化。现代学徒制推行“双证融通”,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手工艺生产实训,学生在毕业时不仅可以拥有学历证书,还可以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借助现代学徒制教育在非遗手工技艺的传承中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两者能够有机地融合。

二、新媒体时代传统手工技艺类传播路径不畅的表现

所谓“新媒体”时代的非遗手工技艺就是充分利用互联网、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等不同媒介载体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技艺的采集、处理、存储、展示、传播。通过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宣传理念,这对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创新性的重要意义。然而在非物质文化手工技艺遗产的保护道路上,旧工艺与新时代传播方式未融合,使得我国传统非遗手工技艺传承机制长时间处于瓶颈期。

(一)非遗手工技艺类传播效率低

传统手工技艺大多传承方式单一,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以家族式、徒弟式的学习方式为主。生产链单一、制作周期长、文化程度低、招徒难、不容易坚持等因素都阻碍了非遗手工技艺的传播,已经不适合现代快节奏的学习方式。

(二)非遗手工技艺类未能充分实现市场化的活态传播

我国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大多还停留在文字描述、文本保存、照片记录的阶段。20世纪保留了大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采用的是录音录像记录,由于年代久远,许多珍贵资料难以复制,特别是非遗手工技艺类,其制作类的记录资料更是面临灭失的风险。未面向市场化,未利用活态化的传承方式,使得非遗手工产品也面临着困境,传播手段模式化导致传播路径受阻。

(三)非遗手工技艺类未能充分融入现代生活

传统手工技艺固守原地的生产方式,必然不能适应新时代科技发展的今天,甚至会导致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精髓的流失。在传统手工技艺未与时俱进,未融入现代科技元素、时尚元素,使得经济效益差,难以被大众接受、做市场化的推广。

三、基于新媒体高职学徒制教学的非遗手工技艺创新传承路径

创新与传承并不矛盾,非遗手工技艺作为传统的文化,通过新时代新媒体技术,融合现代学徒制教育体系,生发出全新而又不失传统神韵、核心价值与精神内涵的创新非遗手工文化产品。202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师资队伍培养力度,支持代表性传承人参与学校授课和教学科研。可见,活态保护和传承的核心在“人”,高职院校是培养人才的阵地,利用新媒体时代建设非遗实践平台,将教育学徒制与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和创新并轨而行,互融互进,不仅突出办学特色,也更好地让传统手工技艺在现代社会中得到改革与创新。

在现代学徒制培养中,高职院校在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中可以更加多样化地开展教学。如学校提供研究平台鼓励师生进行创业,依托学校的相关专业,将非遗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1]是校企合作的自然融合与深化。学校学生、教师、企业师资(非遗传承人)的作用与产出可用图1来表示。

图1 基于新媒体高职学徒制教学的非遗手工技艺传承模式框图

(一)依托新媒体教学创建手工技艺网络教学资源

新媒体深刻影响着传统手工技艺的生产方式、使用方式、传播传承方式,可以有效地再现传统手工技艺的文化空间,拓展其保护途径。[2]在高职院校利用新媒体技术,创建有关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类的教学平台,健全非遗的交互教学模式,使高职院校师生对非遗手工技艺有更加系统全面的了解。

1.提高校内外教师课程媒体资源开发意识和能力。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高技艺的非遗手工技艺人才是非常必要的,可根据地域特色文化、传统手工技艺,将传承与创新内容纳入课程体系,整合校内外教师的教育资源,将具有理论素养的教师和校外工匠强强联手组合起来,运用新媒体进行课程体系资源开发,构建基本素养模块、现代设计模块、传统技艺模块的制作过程,强化核心技艺,鼓励交叉互选,开发基于“平台共享+岗位核心+岗位互选”的课程资源。[3]校内外教师将非遗手工技艺的核心技术、制作流程、使用材料等制作成短视频、动画课件,结合游戏模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健全非遗手工技艺的网络交互教学模式,使学习更加系统全面。

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中,采用“课程思政”体系,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探索课程中专业知识和育人元素相融合途径,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比如福建省的“福文化”,通过对中国传统“福”文化和福建诸文化中的“福”内核的研读,解码其中的内涵,结合剪纸、木雕、蓝染等非遗手工技艺的教学设计和产品制作,不仅优化了课程内涵,也传承弘扬了福建历史文化。

2.以新媒体教学技术拓展传承渠道。新媒体教学与传统传承方式对比,可以构建更为丰富的网络资源,提高非遗手工技艺的传承效率和范围,满足学习者个性化的需求。利用新媒体技术,搭建一个以非遗手工技艺传承为主题的集展览、教学、交流于一体的数字化传承平台,为学习者打造更为宽广的学习环境,随时随地学习。

在数字化的传承平台中植入VR全景科技展厅,利用新媒体技术,研发VR虚拟非遗手工技艺实训软件,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全国各地的非遗手工技艺发展历史和现代传承手段,培养学习者兴趣,还能完成技艺流程网络教学,深化学习者对非遗手工技艺的探索学习。比如福建特色的竹藤编非遗手工技艺,通过虚拟仿真再现传统手工技艺的制作过程,在了解竹藤材质的性质后,学生通过虚拟影像进行编织技法的虚拟操作,如遇难点,虚拟软件可查看正确教程,再次熟悉手工技艺制作流程后,虚拟软件呈现竹藤编3D效果图。在虚拟实训中不仅节省了大量的竹藤编耗材和时间,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难点突破。在学习中设置小游戏模式,由新手不断闯关晋级到高级,甚至拿到奖牌,让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竞赛模式,将非遗手工技艺的学习模式趣味化、深入化。

VR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形成全新的学习方式,有效提升自学能力,激发学习兴趣,也辅助解决实训场地、非遗手工技艺老师紧缺的问题。教学APP的开发也是一个绝佳选择,构建非遗手工技艺传播的教学资源,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同时APP的非遗“带货”功能,将实训作品转化为商品,充分挖掘非遗手工技艺的经济价值。使得高职院校与社会有良好的互动循环。

此外,多数国外兴趣爱好者在了解和学习我国非遗手工技艺时,因语言障碍导致只能浅层了解,或模糊理解、学习困难。因此新媒体教学视频平台可以借助软件,提供语音翻译或双语字幕,助力非遗手工技艺的传承与传播,使之全球拓展。

(二)依托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研习

结合“互联网+”以及“众创空间”等平台,面向市场,定位人群,从创意、设计到制作实现传统非遗手工技艺的线上与线下、创新与创业的完美结合。比如福建漆艺,多所高职院校都开设此类课程,大学生利用现有的短视频和自媒体平台,通过在线记录平时研习非遗漆艺课程,直播制作胎骨、裱布、涂漆到打磨、装饰等一系列过程,运用新工艺、新技术让漆艺更加惊艳,带动更多的群体了解福建漆艺,爱上漆艺。同时利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打造非遗漆艺的品牌特色,增强实用性。比如制作香炉、手镯、茶杯、茶垫、勺子,甚至是牙签桶等,将传统漆艺与现代生活创新融合,打造“国潮”特色。

充分抓住“直播带货”这一路径,增加大学生非遗手工技艺创新创业的曝光率,通过讲解提高大众对非遗手工技艺产品的全方位认识,进而提高销量,增加知名度,使非遗手工技艺与本地经济发展互相促进、良性循环发展。在高职院校设立非遗研习基地形成良好的传承氛围,进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技艺的创新转型和产业化发展。

(三)实现双师双带交互式教学模式助力实训课程

加强高职院校与校外非遗工作室的交互学习,将非遗手工技艺引入实训教学,实施教学做一体化,不仅可以拓展师生的生产实训技能,也可以使其模式成为专业特色。高职院校教师在理论教学阶段颇有研究性,能够对非遗手工技艺项目的模式及创新发展方向进行把控,用新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更有兴趣,但在实践操作环节教师还无法达到非遗传承人的实操能力和精细水平。而传承人对非遗手工艺的制作细节控制具有较强的实操能力,对工艺技术的运用也经验十足。于是,将非遗手工技艺传承人请进高校,与教师共同完成实训教学,这种“双师双带”培养模式兼顾了理论与实践,[4]同时可建立“双师”流动机制,教师与非遗传承人之间进行双向交流模式,保障技艺传承的有效性。高校学徒制教学模式在传承与融合非遗手工技艺中实现优势互补。

“双师双带交互式教学”除了在培养模式上创新,还可以在课堂教学的模式运用,结合新媒体技术实现“线上+线下”共同授课。比如福建的客家蓝染手工技艺,在教学中由非遗传承人在线上授课,即“学”客家蓝染的制作流程,校内教师在线下辅助学生练习,即“习”各类技法操作与创作,让同时上课的多个班级能够同时享受到客家蓝染非遗传承人的名师授课。通过互联网教学缓解了非遗名师资源匮乏、来回授课路程远、时间不好协调等问题,校内辅助教师又解决了线上名师直播中与学生互动性、针对性缺乏等问题。客家蓝染非遗传承人通过线上的直播授课,为学生破解难点、总结重点,比如捆扎的技巧、染色、固色的方法。校内辅导教师在学生学会制作之后,可引导学生将客家蓝染的传统技法结合现代时尚元素、科技元素进行创作,更加符合市场化需求。双师双带的教学模式将“学”和“习”更好地融合,提升学习效率,增加学习效果。

(四)与企业联合搭建非遗文化创新网络平台

在现代学徒制中,校企实现跨界教育。高职院校以产学研为一体,在探索新媒体时代如何传承时,导入产业体系,使非遗手工技艺的传承由理论的静态学习转向为实际产出的动态学习。在发改委、教育部印发的《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等有关政策的引导下,现代化手段让非遗手工产品产业化,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将校外高质量的非遗传承人资源、企业资源、公共资源引进校园,根据市场需求制定方向,鼓励学生在学习非遗手工技艺的核心技术和文化内涵时,承接企业订单,打破固有思维,开拓新思路,把学生作品进行成果转化,变成更加有价值、适应市场的商品。同时,学生参与承接市场个性化定制服务、设计制作,提升非遗手工技艺的综合素养。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学徒制教学对于非遗手工技艺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是落实教育、科技、人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起着基础性、战略性的支撑作用。合理使用与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才能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技艺的创新发展,实现我国整体文化软实力的稳步提升。

猜你喜欢
手工技艺文化遗产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做手工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超萌的羊毛毡手工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技艺并举 厚积薄发
手工DI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