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系统党建与业务融合的实践与思考
——以南京市生态环境系统为例

2023-09-02 05:32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李思
办公室业务 2023年11期
关键词:党务干部单位

文/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李思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美丽中国、保障高质量发展、攸关国计民生的伟大事业。生态环保工作是政治性极强的业务工作,也是业务性极强的政治工作。

怎样才能把党的政治要求落实到具体的生态环保业务工作中?本文以“垂管”后的南京市生态环境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前期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的现状及成效,对未来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措施提出思考及建议。

一、南京市生态环境系统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成绩亮点

(一)市局层面有高度。近年来,南京市生态环境局党组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锚定“美丽南京”建设目标,提出了一系列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的优势作法。在顶层设计方面,从“领航带学”“政治体检”“清单管理”“内核营造”四大方阵的整体布局,到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和“第一议题”制度的顶层把握,再到重大项目党建专班制度的亮点探索,脉络清晰,布局深远;在创新做法方面,有市局系统党建品牌方阵的构筑,有党建文化阵地建设的落地,也有“两在两同”“共学攻坚”“提质增优”等一系列专项行动的部署,挖掘亮点,寻求突破;在队伍建设方面,“六个先锋”体现了评优评先导向的倾斜,对党务干部队伍的关注,增设党建办的探索,党员先锋队、志愿服务队的调度等,亮点突出,层次分明;在制度建设方面,月报制度的确立,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推进,党风廉政交叉互查的实施等,时时总结,频频跟进;在成果提炼上,一系列调研、课题的精心组织开展等。以上多措并举可以看出,市局层面的融合引领工作站位高、谋划细、措施实、思考深。

(二)下属单位有行动。下属单位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专项行动方面。依托“共学攻坚”“联创共谋”“提质增优”等行动部署,各单位或结合兄弟单位,或结对社区“一社区一案例”,推出了“环保大篷车惠企纾困进社区”“精准赋能乡村微治理”“携手童行探究水环境”“党建联学共建”等系列专项行动,做到了强强联合,融合业务,效果突出;在队伍建设方面,各单位结合自身特色,成立“党员突击队”“百日攻坚队”等,下沉社区,助企攻坚;在阵地建设方面,各单位均进行了质量较高的基本阵地建设,部分单位还融合先进技术手段引入智慧平台建设;在品牌建设方面,创成了“一局一品牌”,即“1个总品牌+14个子品牌”的党建品牌体系方阵。

(三)宣传工作有亮点。在意识形态领域,党建与业务的融合性更深,主动性更强。一是主要节点有谋划,如“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六五”环境日等重要环保节点,均策划线上线下活动,并配合媒体宣传跟进。二是业务工作有声音。2022年以来,围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举办新闻发布、集中采访22次,在生态环境部、江苏生态环境等官微平台、《人民日报》《中国环境报》《南京日报》等党报官媒发稿数百篇。三是先进典型有推送。连续两年开展“最美生态环保人”活动,树立先锋典型人物;官媒策划“攻坚人物故事专题”,讲好环保人物故事,并在《中国环境报》《新华日报》《南京日报》等平台发布。

根据南京市生态环境局机关党委2022年开展的党建专题调研显示,78.34%的受访者认为党建工作的重点应该在于“推动日常工作”,66.58%的受访者对“党组织在治污攻坚一线的作用”评价为“好”。可见,牢牢抓住主责主业,用党建引领污染防治攻坚战,已经成为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干部职工的自发认同和内在需求。

二、南京市生态环境系统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困境思考

在充分认可前期工作成效的同时,不能盲目自信、盲目乐观。在前文提到的调研中,当被问及“当前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时,30.48%受访者认为“党组织活动简单化和行政化”,20.59%受访者则认为“党建工作与治污攻坚、职工需求有脱节”。这说明,南京市生态环境系统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还存在一定困境。

(一)谋事层面,存在融合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具体如下:

1.政治站位不够高。高层强,基层弱,重视程度不平衡。市局党组层面提纲挈领,谋篇布局,但部分下属单位无法理解“党建引领”内涵,“重业务、轻党建”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

2.思想认识有局限。单点多,全局少,整体发展不平衡。“提质增优”“共学攻坚”等各类活动丰富多样,但整体谋划、精心布局、全过程全方位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仍有欠缺。特别是在急难险重工作面前,缺乏党建引领意识,缺乏融合发展思路。

3.宣传意识有强弱。重视者全程把控,轻慢者悄无声息,导致宣传工作不平衡。部分重视宣传的区局专设宣传科,划拨经费,每年与媒体签署战略合作框架,量身打造宣传方案,自然收效良好。但也有单位并无主动宣传的意识,没有把业务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结合起来的自觉。

(二)用人层面,存在融合发展不全面的问题。具体如下:

1.队伍力量有参差。业务强,党建弱,人才结构不全面。环保系统是专业性极强的行政部门,领导层普遍重业务干部,轻党务干部,而领导的重视是队伍建设的基础。业务干部普遍倾向于将业务工作能力作为衡量干部的唯一标准;党务干部对业务不甚精通,抑或是熟悉了业务更倾向于做业务骨干,对党务干部身份难以产生自我认同。

2.党务干部有自限。部分单位“重业务、轻党建”“党建工作不是一线岗位”的现象仍然存在,造成了党务干部的集体尴尬,许多单位培养出的优秀年轻党务干部,遇到合适的机会就马上转去做业务;而基于大环境下“沉默的螺旋”效应,优秀的业务干部也极少愿做党务。

3.考评导向有偏差。如“六个先锋”本是树立党建与业务融合标杆的先进做法,但在细化为评优推先的实际评选中,几乎还是直接指向业务骨干,很难看出党建人才在其中的作用。

(三)机制层面,存在融合发展不深刻的问题。具体如下:

1.领导班子谋划少。各级领导班子在推进党建与业务融合时,多为被动落实上级部门的部署要求,对本单位融合发展的定位、对全局工作融合发展的把控、对结合单位自身亮点的品牌特色培育缺少顶层设计。

2.品牌融合待深化。目前,虽然各单位已经完成了创牌工作,但党建品牌更多地仍然停留在一块牌子、一个标识、一段文字上,缺少内涵、特色与长效机制,与本单位业务融合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3.长效机制待探索。目前,在党建业务融合的工作方法上,尽管有不少好的做法,部分已经形成了制度,但想要形成长效化的制度体系,还需进一步探索。

三、生态环境系统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政治站位,在发展理念上深度融合。具体如下:

1.坚持政治引领。从“讲政治、强思想、严纪律、勇担当、强队伍、看实效”六个方面出发,全力推进“建设模范机关,争当六个先锋”主题实践活动,以高质量的党建引领业务工作高质量发展。把贯彻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三重一大”议事制度、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要将党中央决策部署是否落实、中心工作是否完成、党组织功能是否增强、党员干部素质是否提高、干事创业精气神是否提振、人民群众是否满意等内容作为党组(党总支)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

2.做好顶层设计。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只有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机关党建工作才能找准定位。”在政府机关层面,应继续做好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和中长期规划;各基层党组织要围绕市局的顶层设计,自觉做好本单位本部门的谋篇布局。工作中要既突出规定动作的“共性”,又要彰显自选动作的“个性”。

3.成立重大项目党建引领专班。要做到在重大事项、中心工作上党建引领“不缺席”。推动成立重点工作、重大项目、急难险重工作党建引领专班,挂牌上岗、亮明身份,率先垂范。让项目重要负责人兼任专班第一责任人,做到“一肩挑”,带领党员干部发挥专业优势和聪明才智,全力破解生态环境系统克难攻坚过程中的困境和难题,促进党建引领与业务工作一体推动、深度融合。

(二)引入创新机制,在方法路径上深度融合。具体如下:

1.稳抓“关键少数”。抓好领导班子、中层干部这些“关键少数”,切实推动思想观念的转变。明确要求各单位一把手为党建业务融合发展第一责任人,牵头谋划本单位党建与业务融合的思路和方法。班子成员和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既抓业务工作,也抓分管范围内的党建工作。

2.搭建平台载体。继续深入推进“共学共建”“共学攻坚”“联创共谋”“提质增优”系列专项行动,精心设计和搭建党建引领中心工作、业务工作同心同向、同频共振的平台载体,努力做到环保中心工作强调什么,党的建设工作就突出什么;环保中心工作需要什么,党的建设工作就保障什么;环保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党的建设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就体现在哪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发挥在哪里。

3.加强媒体宣传。媒体宣传既是自我加压,也是典型引路。各级党组织要主动谋划本单位意识形态工作,加强宣传引导。要重视对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工作亮点及党员先锋模范典型的宣传,全面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要重视在官网官微、官方公众号、抖音公众号等自媒体发声,重视先进经验的总结和先进典型的树立、推送,探索推进与媒体的战略合作,加强宣传报道的力度,不断发出正向宣传。同时必须注意,在新媒体、自媒体的使用上,一定要警惕“双刃剑”的特点,建立制度,严格审核,警惕“低级红”变成“高级黑”。

(三)落实铁军建设,在队伍保障上深度融合。具体如下:

1.干事用人“一盘棋”。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文中曾说:“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要推动各单位(部门)专职党务干部列席部门党组(党总支)民主生活会、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以及有关会议,探索试行党建工作和组织人事工作由同一名领导分管;推动落实“把支部建在处室”,推行部门负责人党政“一肩挑”制度,既抓业务又抓党建,创造条件让业务干部切实思考、身体力行、主动融入党建工作;落实将专兼职党务工作经历纳入干部履历的要求,优先推荐提拔使用实绩突出、受到上级党组织表彰的党组织书记和专职党务干部。

2.选优配强党务干部队伍。通过健全队伍、强化轮岗交流和跟班锻炼等方式,不断提高系统内党务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创造条件推进系统内各单位党建办的成立,精干职能,明确职责,确保党建办聚焦主业、职责明晰。要通过完善体系、组织培养和关心关爱等途径,牢固树立“党务工作大有可为、党务干部大有作为”的鲜明导向。要办好党务干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努力使党务干部成为政治上的明白人、党建工作的内行人、干部职工的贴心人。

3.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针对基层一线干部工作压力大、动力不足、活力不够等问题,要健全激励机制,做到从政治上关心、精神上关爱、工作上支持、困难上帮扶,做到严管有“尺度”、厚爱有“温度”。大力支持基层干部敢于坚持原则、敢于动真碰硬、敢于“啃硬骨头”、大胆履职、善做善为。对优秀基层干部要给平台、“压担子”,大胆培养使用。同时,要建立干部“能上能下”的机制,对不胜任现职的干部,探索推行再教育、再锻炼、再考核、再使用的干部“回炉锻造”机制,倒逼干部有担当有作为。

(四)品牌联动赋能,在基本阵地上深度融合。具体如下:

1.品牌方阵联动赋能。依托党建品牌方阵,进一步挖掘党建品牌潜能,彰显品牌效应。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开展创牌工作,在服务群众的地方设立党建品牌,引导、鼓励党员干部热情服务人民群众;建立党员突击队、攻坚队等,在重大工作任务中设立党建品牌。

2.打造“一体化”阵地建设。按照党建标准化工作要求和“六有”(有场所、有设施、有标志、有党旗、有书报、有制度)建设标准,推进党建文化走廊、党员之家、党员活动室等基本阵地建设,注重在阵地建设中呈现直观反映党建引领、铁军风貌、业务先锋、惠企助民等党建与业务融合的特色亮点,注重把党建阵地建设引入业务工作场所,做到润物细无声。

(五)强化考评导向,在运行机制上深度融合。具体如下:

1.健全党建引领制度机制。一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用活用好典型引路法,加大力度在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中培养选树示范党支部、“五星级”党支部、标兵单位、先进单位、模范之星和服务之星等先进典型。二是建立健全督查机制。将党建工作督查与巡视巡察、重点工作督查结合起来,将党风廉政交叉互查落实成制度化工作。三是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建立党建与业务工作联动评价机制,将各单位党组织服务全局中心工作情况作为党建工作考核的主要内容,反之也将各处室(部门)支撑全局党建工作的力度,作为部门考核评议的主要内容,提高党建与业务工作在考核中所占的比例。

2.注重考核中的分类评价。一是按照单位性质进行分类考核。《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把不同行业领域的党支部分为十种类别,应对这十种类型党支部的重点任务进行分类考核。二是按照党组织规模进行考核。对党组(党总支),要侧重考核班子核心领导能力、班子建设水平,特别是围绕本单位(部门)党建业务融合的总体谋划、顶层设计,建立分类考核条目;对基层党支部,主要应侧重于党组织基层组织建设情况、基层支部战斗力建设情况以及落实“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情况进行考核。

3.强化考核结果运用。一是要健全“书记抓、抓书记”的考评体系,健全党建责任体系,细化责任链条,建立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党支部建设的责任清单,真正促使各级党组织书记认清“自留地”、种好“责任田”。二是要加强考评结果的应用,把考评结果与党员干部绩效、奖惩、晋升等结合起来,注重选拔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干部从事党建工作,将履职尽责到位、群众反响好的党务干部与业务工作优秀的干部同等重视、同等培养、同等使用。

猜你喜欢
党务干部单位
市政府召开党务会议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填单位 要推敲
看错单位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协办单位
大力推进地方党组织党务公开
感受参加党务干部培训班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