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芳:用心用情讲好『云端』大思政课

2023-09-01 07:19策划姜茜昱
湘潮(上半月) 2023年8期
关键词:接班人思政老师

策划|姜茜昱 杨 哲

作者|姜茜昱

个人名片

郭晓芳,中共党员,湖南省教育厅“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总班主任、总制片人,曾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工作者等荣誉。她讲授新时代“云端”思政课,从人物主题、内容形式、传播渠道多维度创新,将思政教育养分融入学生喜爱的时、事、人、物等“活教材”中,打造出59 个大课专题、600 余节配套课程。这一创新课堂覆盖湖南省2.8 万余所学校并辐射全国,单节课学习人次突破3000 万,单个平台学习人次突破1 亿,总学习人次过16 亿,在全国形成颇具影响力的“我是接班人”网络思政品牌。

在湖南科技大学海牛楼的实验室内,几台摄像机正被反复调试,以寻求最佳构图。镜头聚焦的这位老师被几个低年级的孩子围绕着,她和蔼可亲地引导着学生们如何在上镜时自然表现。确认好孩子们都处于拍摄预备状态后,老师站起身环顾四周,一边与摄像交流拍摄背景,一边与场务沟通道具等细节,确保拍摄流程顺畅。随后,她又姿态优美地踱着步,朗声念出此前自己写好又反复修改的台本,模拟着即将开始的访谈……这位集总班主任、总制片人甚至是主持人、导演、文案等角色为一身的老师,就是郭晓芳。为了筹备2023年秋季学期“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的开学第一课,给屏幕前的千万同学们满满的惊喜,她几经周折请到了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的万步炎教授,又带着整个团队在短短一周内高效完成了前期筹备工作。此时,一阵脚步声传来,常年出海研发深海钻探设备的万步炎教授出现在大家面前,郭晓芳面带微笑地向万教授打招呼:“万教授,欢迎您来到‘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那我们现在就开始拍摄吧!”

这是郭晓芳过去4年工作的主要场景,一帧帧镜头记载着她奋斗的过往、记录着她前行的足迹……

问:“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是何时推出的,它的授课特点是什么?

郭晓芳:2019年,教育部将湖南省作为国家教育信息化2.0试点省份。湖南省教育厅提出教育信息化三大任务,并决定利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契机,制作一堂覆盖全省中小学生的网络思政大课,这堂课便被命名为“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以下简称“大课堂”)。

大课堂以思政教育为内核,拥有“大融合”“大师资”“大事件”“大平台”等特色。大融合指把思政和所有学科打通,用“影视+教育”的方式,把课做得像少儿节目一样好看好学;大师资指我们邀请到一系列重量级主讲嘉宾,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嫦娥五号探测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孟飞、研制“海牛Ⅱ号”的万步炎教授等;大事件是我们课程建设的主要线索,把鲜活的时和事融入课程中;大平台则指我们与国家级、省级平台来同步形成的传播矩阵,可以覆盖到全国。

问:这样的授课特点形成了大课堂独有的创新模式,学生们从追综艺、明星变为追思政课、追榜样,这是如何做到的?

郭晓芳: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这句嘱托成为我们创办大课堂守正创新的核心,我们就是要寓教于乐,打造学生爱看的新课程、学校必开的新课堂、网络育人的新阵地。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首先围绕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了“大融合”特色,即“大思政课”。每节课40分钟,可学生一点都不觉得腻,因为我们根据中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在40分钟的长视频中嵌套了七八个短视频,松弛有度,又融合了德育、心理、生命、安全、法治、劳动、科技、文化多个学科,生动鲜活。比如8月15日播出的《生态兴则文明兴》这堂课,讲渔村故事的环节时长3分钟左右,再通过老师的讲解,串联到守护好一江碧水的研学活动中,最后共唱生态文明之歌,这种“大融合”课程才能真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沉浸其中。

“大师资”特色源于孩子们崇德向善的本性。既然榜样力量如此强大,爱“追星”的孩子们为什么不追我们真正的民族脊梁呢?于是,我想尽办法将这些大咖请进课堂,为孩子们树立真正的榜样。在2022年新年开学第一课《少年的我》中,我们邀请天宫空间站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太空中为大课堂的学生送来了来自星辰大海的祝福。还记得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第一片小学的欧阳贝蕾小朋友说:“看到航天员叔叔阿姨从太空发来的惊喜,仰望星空,梦想油然而生。”不要小看这一段短短的祝福,孩子们的梦想萌发正是因为一个细微的瞬间,一句动人的话语。相信这些榜样能传递给千万学生更多的能量,种下更多的希望。

“大事件”特色着重于“鲜”和“新”,把重要的时间节点和正在发生的家国大事融入我们的课堂之中。如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来湖南考察调研,他把正在上思政课的同学们比作“小树苗”,寄语同学们“将来要长成参天大树”。为牢记总书记的谆谆嘱托,我带领团队在一个星期内快速响应,不眠不休地制作了《长成参天大树》这堂重磅思政课。课程中展示了汝城县文明瑶族乡第一片小学学生手绘的小报,鲜红党旗熠熠生辉;采访了学生们的感悟体会与对未来的展望,远大志向掷地有声;回望了“半条被子”的鱼水深情,红色基因镌刻入心;展现了学生讲解员讲述断肠明志故事时的铿锵姿态,传承信仰未来可期……除这堂课之外,每堂课我们都紧抓时事热点,为同学们奉上鲜活的“思政大餐”,如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大课《山乡新巨变》、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六十周年专题大课《坚定的信念》等。

“大平台”特色适应融媒体时代发展趋势,不光是孩子们,家长、老师在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小屏大屏、线上线下的多个场景中都能收看我们的课程,人人、处处、时时可学,且课程资源不仅能在央视频、学习强国等大平台上共享,还能集中分发,形成不同形式的信息媒介产品,同步上线播出后可同步互动。目前,全省中小学生收看大课成为常态,课程还被引入新疆、西藏、广西等地,并辐射全国,完课率高达75%。

大课堂的这些特点有效弥补了传统思政课堂的缺陷,在推动五育并举的过程中发挥了强有力的黏合作用。

问:从大课堂诞生到现在,作为总班主任、总制片人,你经历了哪些成长?

郭晓芳:大课堂的这种创新模式可以说是从无到有,从有到好,从好到优。最开始在做第一堂课《我和我的祖国》时,我和团队精心筹备了近3个月。从教案到脚本,从灯光到拍摄,从剪辑到成片,我们在摸索中坚定,在磨砺中精进。课堂融合网络联校教学、参观访问、故事讲述、制作拼贴等环节,打破了偏远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之间的种种距离,用学生的亲身体悟为童心向党写下生动注脚,让感人的故事流淌在心田。学生们自觉把少年梦与中国梦、个人成长进步与祖国未来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为大课堂开了一个好头。

如今回头来看,课程稍显稚嫩,也正体现了我们一步一个脚印的成长。为了做好课程,作为教育人的我要和作为电视人的同事多次磨合、碰撞,如何让课程呈现出教育的内核、影视的外壳呢?首先,我会为每节课定好主题、核心知识点和教学目标。如为首个全国生态日定下“生态兴则文明兴”的教学主题,串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核心知识点,再定下让同学们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守护好一江碧水等目标,推动学生培育正向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搭好框架后,我会把教案改为拍摄脚本,团队再一起讨论外拍地点、敲定采访嘉宾等。在这个过程中,我参与每一个环节并给出决策建议,对每一个分镜都了如指掌,确保课堂能呈现出最佳效果。

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总制片人的工作之外,还有作为总班主任的铢积寸累。虽非专业出生,但这些年我一直在训练自己的声台行表,利用每天的碎片化时间,或练习普通话水平测试题目,或播放《开讲啦》《吾家吾国》等节目学习,或在学习强国等平台读新闻、学理论。每次央视举办大型晚会时,我喜欢边看边做笔记,笔记内容包括节目策划、台本串词、主持人表现力、镜头设计、后期剪辑制作等,然后第二天再跟同事们分享、消化、讨论,努力博采众长,再融合并形成自己的特色。无论是重大理论创新的学习,还是大课筹备中跨度很大的主题学习,我都全心全意地投入并乐在其中,如今年中国教育报推出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名师微课堂,邀请了6位名师主讲,我负责讲授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色。接到这个挑战后,我拜读了当时所有能接触到的权威专家阐释文章,全盘消化后,再自己着手搭建课堂理论框架,并将其中每一点对应一个生动故事,在佐证中诠释。我一直认为,深入才能浅出,不断学习才能推动创新,打造更有亲和力的思政课堂。

除此之外,还有教学相长。我们每年会在偏远地方的乡村学校做大课堂的回访调研,共上一堂课,听听老师、同学们的观后感和建议,做思政老师的交流培训,在一线感受思政的蓬勃活力。看到他们那闪着幸福感、获得感的双眼,我感到自己做的事情格外有意义,前进的动力也更加饱满。

问:在成为“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总班主任、总制片人前,你是一名老师,成为老师的初心是什么,现在是否发生了改变?

郭晓芳:我从小成长在一个教师之家,家中整整有10名老师。童年时,我经常和小伙伴们过家家,拿着粉笔四处写写画画、扮演老师——这其实是向我的父母学习,他们是坚守在邵阳乡村的基层党员教师,在那时便给我种下了一颗无比热爱教育的种子。

家风的浸润培育了我的教育初心,我想成为一名尽职尽责的老师,于是我认真学习,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湖南第一师范,毕业后实现了这个梦想。

成为老师后,我对自己的目标和要求并未降低,只求做得更好,这其中包括磨好自己的每一堂课,修炼教师听、说、读、写的看家本领,成为一名满足学生期待的“宝藏教师”。之前从事书法教育工作时,我每天临帖三四个小时,只为能将“其人、其字、其文”的言传身教传递给学生。而无论是在书法课还是在书法社团里,我都尽量将品德教育与书法教育相结合,如带领学生们读《习近平用典》,学习典故背后的背景知识、蕴含的情感和道理,达到成风化人的作用。当时我在学校举办的“书道习得——《习近平用典》校园书法作品展”受到关注,因此契机,我才能参与“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主持人遴选。如今角色转换,身上的责任更重了,我的初心却一脉相承,从前我希望我的课堂不辜负每一个学生,现在我希望我不辜负屏幕前的每一位学生和老师。

问:作为一名党员教师,你将如何在自己的岗位上继续坚守教育初心、潜心立德树人?

郭晓芳: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思政教师,要“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作为一名热爱与扎根这份事业的老师,我将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继续做好“求变”与“不变”:“求变”是继续践行五育并举,推动媒教融合,紧扣当下时事,打造多元化、影视化、生活化的主题大课,构建强师资、接地气、立风范的联合主讲新机制;“不变”是我的教育初心,我将继续为守正创新而求学求知,为满足学生期待而冥思苦想,为乡村孩子开看世界的窗,为思政教师传递同向而行的温暖……今后,不光是做播撒星星之火的人,我更想鼓舞收看“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的老师和学生,在照亮别人的同时也辉映自己,一起迎接无比光明的未来人生!

猜你喜欢
接班人思政老师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学习新思想 做好接班人
未来的接班人,准备好了吗?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加油!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