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浓度盐酸罗哌卡因行下肢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观察

2023-09-01 11:44洪婷婷庄鹭虹
北方药学 2023年5期
关键词:罗哌卡因盐酸

洪婷婷,庄鹭虹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福建 厦门 361022)

神经阻滞麻醉是常用麻醉方法,在骨折手术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该麻醉方法主要指将麻醉药物输注至患者外周神经及周围区域,麻醉药物直接作用于神经冲动传导,发挥其阻滞作用,通过其作用机制实现对神经支配区域的麻醉,具有效果理想、安全性高等优势[1-2]。该麻醉方法的适应证取决于手术范围、时间、患者的精神状态及配合度,只要手术部位局限于某一或某些神经丛所支配,且阻滞时间可以满足手术要求,便可行神经阻滞麻醉。盐酸罗哌卡作为一种局麻药物,长效性强,能够稳定发挥神经阻滞作用,感觉与运动的分离效果理想,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但是目前关于该药物的使用浓度仍存在一定的争议,不具有统一定论[3]。故本研究选取不同浓度盐酸罗哌卡因用于下肢神经阻滞,观察其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下肢手术患者,研究日期为2019年1月~2020年10月,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2~73岁,平均(48.51±5.09)岁;麻醉ASA分级:Ⅰ级24例,Ⅱ级16例;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24~73岁,平均(48.92±5.57)岁;麻醉ASA分级:Ⅰ级27例,Ⅱ级13例。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符合手术指征;(2)年龄≥18岁。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病变;(2)对使用药物存在过敏反应;(3)1周内服用其他镇痛镇静药物;(4)具有严重意识障碍,难以有效配合。

1.2 方法

术前嘱咐两组患者禁食禁饮,进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通道,严密监测患者情况,术前半小时采用咪达唑仑,肌注,剂量为0.05~0.075mg/kg,同时采用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进行下肢神经阻滞麻醉。

观察组:开放静脉后采用盐酸罗哌卡因浓度为0.3%实施麻醉,剂量为60mL,腰丛阻滞的剂量为40mL。主要流程:嘱咐患者选择健侧卧位,屈膝收腹,穿刺点选择阻滞位置周围5cm处,穿刺切口长度0.5cm,手术过程中选用电刺激针,同时选用神经刺激器,明确进针部位,为矢状位,股四头肌存在明显抽搐情况,注入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3mL),严密观察患者情况,如果未出现不适反应,继续输注剩余剂量药物。腰丛阻滞结束后,采用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1支溶于0.9%氯化钠溶液48mL,混合均匀,10min后维持0.2~0.5μg/(kg·h)剂量。坐骨神经阻滞采用另外剂量药物的流程:嘱咐患者选侧卧位,将阻滞下肢放在上方,将一只腿伸开,髋关节处于屈曲状态,明确穿刺点位置,患者出现跖屈表现后,注入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剂量为3mL,进行3min左右的观察,未出现任何不适反应后,输注剩余剂量药物。

对照组:麻醉操作方法与观察组相同,盐酸罗哌卡因浓度为0.4%。

1.3 观察指标

(1)术后疼痛评分。通过VAS评分,分数越高疼痛程度越严重。(2)将两组麻醉效果实施对比。主要为感觉、运动阻滞的起效和持续时间。另外比较阻滞范围评分,满分32分,大于20分说明阻滞效果理想。(3)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麻醉效果

观察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高于对照组,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高于对照组,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阻滞范围无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麻醉效果对比

2.2 术后疼痛程度

观察组术后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术后疼痛程度对比分)

2.3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3所示。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n,%)

3 讨论

下肢神经受诸多其他神经的支配,如腰丛股神经、髂从坐骨神经等,盐酸罗哌卡因是腰丛-坐骨神经麻醉的常用局麻药物,能够使单侧肢体有效麻醉,且不会对患者呼吸功能、循环功能产生明显影响。该药物作为局麻药,药效作用快,维持时间长,且毒性小,相较于布比卡因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是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常用药物之一[4]。

研究表明,盐酸罗哌卡因具有明显的阻滞效果,采用低浓度时,对神经具有一定的阻滞作用[5]。为了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及效果,不但要了解下肢解剖结构相关情况,同时还需要注重麻醉效果,使患者在手术时处于无痛状态,目前盐酸罗哌卡因在下肢手术的应用较多,具有良好效果。通常下肢手术中,坐骨神经联合腰丛神经麻醉是常用方法,原因为该部位生理结构及解剖特点相对特殊,采用这一方法能够提高麻醉效果[6]。神经阻滞中局麻药具有一定的毒性,主要可引发昏厥、抽搐等症状,因此用药时应严密观察患者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神经阻滞麻醉用于下肢手术并不会影响患者的循环功能,且阻滞效果理想,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7-8]。术后仅需对单侧镇痛处理,并不会引发其他不适症状,对于患者的恢复具有积极作用,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本研究对两组采用相同剂量不同浓度盐酸罗哌卡因进行下肢神经阻滞麻醉,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实施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存在肌肉颤搐情况,刺激针和神经距离<2mm,因此低浓度药物也具有良好组织效果。坐骨神经的位置处于臀大肌深部,没有任何分支,麻醉过程中股四头肌定位外周神经刺激,可能出现颤搐,将局麻药物输注于神经周围,提高感觉阻滞效果[9]。观察组阻滞时间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因为观察组采用局麻药物浓度低,因此在股外侧脾神经及闭孔神经的整体阻滞效果欠佳,扩散作用有限,但是两组阻滞范围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采用低浓度的药物也能够达到完全阻滞的效果,其神经阻滞效果与0.4%浓度罗哌卡因并无明显不同,虽然起效较慢,持续时间相对短,同样符合手术的要求。

本研究比较了两组术后疼痛程度,通过结果可知,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0.3%浓度罗哌卡因对外周感觉与运动神经具有良好阻滞效果,其作用机制为抑制中枢神经传导阻滞与副交感神经兴奋,使致痛因子的释放有所减少,同时能够确保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缓解应激反应[10]。另外,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因为对照组采用局麻药物浓度偏高,扩散较广,能够充分结合神经,发挥阻滞作用的同时可导致不良反应,但本研究纳入样本量偏少,结果可能存在局限性。

综上所述,采用0.3%浓度的盐酸罗哌卡因效果确切,能够获得理想的阻滞范围,且有助于缓解患者术后疼痛,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低。

猜你喜欢
罗哌卡因盐酸
盐酸泄漏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合成盐酸芬戈莫德的工艺改进
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盐酸安非他酮和盐酸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小剂量低浓度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在混合痔术中的效果比较
0.375%罗哌卡因与0.25%布比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效果及安全性
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