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例皮疹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2023-09-01 11:44:44任瑞琴吴仲玉
北方药学 2023年5期
关键词:药疹皮疹抗菌

任瑞琴,吴仲玉

(福建省宁德市中医院临床药学室,福建 宁德 352100)

皮疹是患者用药期间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一些严重的皮肤黏膜损害或导致进一步感染,导致器官受损,影响器官功能[1-2]。因此,了解常见导致皮疹的药物品种、临床特点等,有利于医务人员重点关注上述药物存在的用药风险,及时采取措施,做到早发现早干预,保证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为更好地了解药物所致皮疹的特点,现对我院2019年6月30日—2020年1月1日接诊的117例皮疹药物不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2019年6月30日—2020年1月1日我院有效上报的皮疹药物不良反应,从患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发病时间及怀疑药物品种几方面开展分析。

依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手册》标准开展分析,药物引发的皮肤黏膜不良反应指的是使用药物后出现皮肤损害,黏膜损害。病历报告中常见的与药物相关的皮肤黏膜损害不良反应名称、症状、临床诊疗,病症表现为瘙痒、潮红,且可见水疱、丘疹、荨麻疹及药疹(多形性红斑型、重症形性红斑型、大疱表皮松解型、剥脱性皮炎型及其他)等[3-9]。

2 结果

2.1 患者一般情况

117例病例中,男性57例、女性60例,年龄3月~81岁,患者基本资料如下表1所示。

表1 117例患者各年龄段及性别构成情况

2.2 药品品种

117例皮疹患者涉及药物总计56种,抗菌药物引发36例,占30.77%,其次为中药注射剂(24例,20.51%)。见表2。

表2 导致皮疹的药物品种及构成情况

2.3 给药途径

注射给药(包括静脉注射、静脉滴注)、口服给药及皮肤给药所致的皮疹分别为102例、12例、3例,分别占87.18%、10.26%、2.56%。

2.4 临床表现

117例皮疹病例中,严重皮肤黏膜损害的1例,由注射用氯诺昔康[10]引起的药物过敏反应,表现为多形红斑型药疹,周身泛发栗粒样皮疹伴红斑,需住院治疗或使住院时间延长。116例皮疹患者,表现为全身红色皮疹或散在红色皮疹,报告类型属于一般。

2.5 发生时间与转归

皮肤黏膜损害症状一般有10min~29天潜伏期,首次给药1d内出现100例(85.47%),2~3天者10例(8.55%),4~7天者5例(4.27%),15~29天者2例(1.71%)。

117例皮疹病例,其中116例在采取停药、糖皮质激素、抗过敏、吸氧对症治疗后,患者基本好转治愈。出现严重皮肤黏膜损害患者1例,经治疗后黏膜损害症状未见明显改善,经上级医生批准,建议转上级医院皮肤病专科治疗,无死亡病例。

3 讨论

据统计分析,117例皮疹病例中,抗菌药物所致皮疹不良反应病例最多,达36例,占30.77%,其中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所致皮疹不良反应23例,占63.89%(23/36),是引起皮疹、皮肤黏膜损害的高风险药品[11]。致新的、严重皮疹不良反应1例,药物为注射用氯诺昔康(苏州天马医药集团天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706053)。出现24例中药注射相关的皮肤黏膜损害,占20.51%,位列第二。抗菌药物对敏感细菌的感染具有理想的疗效,对提升治愈率,保障患者生命质量具有重要的地位,抗菌药物在临床使用愈发广泛。因此,本次统计分析发现,抗菌药物所致的皮疹不良反应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研究表明[12],HLA(人体白细胞抗原)基因型为重型药疹相关性因素,比如:昔康类非甾体抗炎药与HLA-A*2/B*2。临床使用有关药物前有必要进行基因检测,对检测结果呈阳性者避免使用该药,从而避免重型药疹的发生。且结果呈阴性者也不能绝对地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我们仍有必要做好用药监护与用药教育,不能忽视相关的用药风险。

过敏反应,特别是青霉素类抗生素引起的过敏,容易导致过敏性休克,我们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头孢菌素抗菌药物为半合成抗生素,抗菌谱广,过敏反应与药物分子结构中的特定基团有关[13-14]。针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皮试问题,查阅国内外相关报道[15-16],青霉素过敏患者不使用头孢这一概念需要被重新审视,对可疑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史患者的可能管理流程虽然已进行了初步探索,但仍需进一步探索适合我国的规范化管理流程。目前,需要皮试的品种,药品说明书会有标注,临床应认真执行,密切监护。

为确保患者的安全用药,临床在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中药注射剂、抗菌等药物时,可通过基因检测技术、皮试、询问过敏史等措施,筛选出高危人群;医务人员需对不良反应有清晰的认识,同时掌握应对不良反应的相关措施;做好用药监护,一旦发生,应分析致敏药物并及时停药,对症处理。其四,完善药品管理制度,做好医疗质量管控,避免不必要的联合用药,规范给药途径。

综上所述,皮疹是用药过程中极易发生的不良反应[17]。我们应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降低皮疹不良反应发生率,从而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猜你喜欢
药疹皮疹抗菌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拯救了无数人的抗菌制剂
多功能便携式皮疹观察尺的研制
护理学报(2017年12期)2017-12-05 13:07:59
1例氨溴索注射液致皮疹的病例分析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22例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皮损处理临床回顾
组合抗结核药物致过敏性皮疹32例临床分析
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
甲磺酸伊马替尼致扁平苔藓样药疹二例
加味四物消风饮为主治疗艾滋病慢性皮疹30例
中医研究(2013年9期)2013-03-11 20:2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