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如丽
(顺昌县总医院双溪分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福建 南平 353200)
高血压临床将其分为两种,即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在高血压发病过程中,约有90%的患者属于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属于目前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目前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上升,饮食结构也出现了相应的改变,促进了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而且社会老龄化的趋势会导致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率直线上升[1-2]。实践表明,如高血压疾病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则易引发心血管疾病,而心血管疾病的出现,又是引发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3]。因此,高血压的出现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故临床非常重视高血压疾病的治疗,目前临床多采用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治疗高血压,但因药物不同故而会产生不同的治疗效果,而且用药安全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故需要结合患者的病情,进行个体化治疗[4]。临床实践表明,在社区高血压治疗中,如采用缬沙坦胶囊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方案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积极作用[5]。本文就于2021年8月-2022年8月,抽取10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对比研究,评估社区高血压患者采用缬沙坦胶囊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的效果,报道如下。
研究时间为2021年8月-2022年8月,从我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中选择100例,随机分两组,各50例。
对照组:男性33例,女性17例,年龄42~78岁,年龄平均为(60.33±10.18)岁,病程2~8年,病程平均为(10.13±3.81)年,BMI为24.70~33.15kg/m2,平均(29.05±1.15)kg/m2。试验组:男性35例,女性15例,年龄42~77岁,年龄平均为(60.15±10.24)岁,病程2~19年,病程平均为(11.10±3.84)年,BMI为24.71~33.20kg/m2,平均(29.74±1.11)kg/m2。上述资料均衡可比(P>0.05)。
纳入标准:(1)符合诊断标准者,即在治疗前患者的收缩压在140~160mmHg,舒张压在95~110mmHg[6];(2)无心脑血管疾病与其他系统严重疾病者。
排除标准:(1)继发性高血压者;(2)有严重的心、肝、肾、肺疾病者;(3)妊娠期、哺乳期者;(4)对相关药物具有过敏体征者;(5)恶性肿瘤者;(6)治疗依从性较差者。
患者的病情在确诊之后,两组患者需要停止应用其他降压药物两周,之后再接受本研究的药物,其中对照组患者所用的药物为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口服,每天用药剂量为30mg,每天用药一次。基于此,试验组患者增加缬沙坦胶囊治疗,缬沙坦胶囊口服,每次用药剂量为80mg,每天用药一次,硝苯地平控释片用药方法同对照组一致。
两组患者均治疗6周为一个周期,在此过程中,对患者的心电图、血尿常规、血液生化等加以监测,并开展运动、饮食、心理等方面的指导等。
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即对比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血压水平、血压得以控制时间、头晕症状缓解时间、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
评估治疗效果标准:在用药治疗之后,患者的收缩压水平下降到140mmHg、舒张压90mmHg以下,或是收缩压水平下降到正常的范围内,舒张压水平下降20mmHg及其以上,即为显效;在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下降程度在10~20mmHg之间,但仍没有恢复到正常范围内,即为有效;在用药治疗后,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水平没有变化,且病情可能加重,即为无效[7]。100%-无效率=治疗总有效率。
监测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
统计患者的血压得以控制时间、头晕症状缓解时间。
使用SF-36量表评估生活质量,分数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好。
统计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头晕、腹泻、呕吐等。
试验组,显效人数、有效人数、无效人数分别有35例、13例、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患者中,显效人数、有效人数、无效人数分别有20例、20例、1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0.0%,两组相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前,两组的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均较治疗前低,而且组间对比,试验组的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血压水平对比
血压得以控制时间、头晕症状缓解时间对比,试验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血压得以控制时间、头晕症状缓解时间对比
治疗前,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后,生理机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心理健康均较治疗前高,两组间对比,试验组相关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统计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试验组患者出现2例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出现3例不良反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
高血压属于目前最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中老年人群属于高血压的高危人群,患者此时即会出现耳鸣、头晕、头痛、失眠、眼花等表现,病情严重时还会出现心悸等症状,从而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有医学研究[8]表明,高血压病的持续性恶化会导致机体其他脏器功能出现损伤,如心、肾等重要器官,如出现严重并发症,则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因此,在社区高血压治疗中,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案,对合理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具有积极作用。药物治疗方案也有很多种,如血管肾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等,但因药理机制不同,故而会产生不同的药效,由此可见,在药物治疗社区高血压时,药物的选择非常的关键。
目前,社区高血压患者多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此药物属于钙离子拮抗剂,需要每天用药一次。而且硝苯地平控释片的药物机制是对钙离子进行抑制,从而抑制心肌细胞、血管平滑肌的跨膜转运,降低小动脉平滑肌的张力,同时降低外周的阻力,发挥有效的降血压作用。同时硝苯地平控释片还具有一定的长效性,能选择性地抑制细胞膜过度开放钙通道,对血管起到扩张作用。且对于冠状动脉,特别是大血管来讲,此药物可以对其发挥有效的扩张作用,有良好的药效,甚至还能扩张阻塞的血管,有助于预防血管痉挛,提升狭窄血管中的血流量,提高供氧量,减少负荷、降低外周阻力,从而降低供养的需求量。
缬沙坦胶囊属于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受体拮抗剂,其是一种口服的非肽类药物,有较高的特异性,可以抑制ATⅠ受体的结合及释放,通过选择性地阻断AngⅡ与ATⅠ受体的结合,抑制血管收缩和醛固酮的释放,产生降压作用。而且缬沙坦胶囊不会阻断钠平衡的离子通道,在降血压的同时不会对机体的其他器官功能、心率等产生影响,也不会影响机体内的缓激肽水平。此外,缬沙坦胶囊起效较快,通常在口服2小时后即可以发挥降压作用,4小时后即能实现较好的降压效果,而且药物作用可以长达24小时,连续用药2~4周,即能达到较好的降压效果,如长时间应用缬沙坦胶囊,可以起到长时间维持血压水平的目的。且在缬沙坦胶囊应用过程中不会伤害机体的器官,甚至还会发挥相关保护作用;同时如长时间应用缬沙坦胶囊,有助于减少尿蛋白,不会对患者肾功能产生影响,可以保证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将缬沙坦胶囊与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治疗方案用在社区高血压患者中,起到药物协同作用,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且联合后不会产生较大的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性较高。本研究显示: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6.0%高于对照组80.0%,血压水平在治疗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血压得以控制时间、头晕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社区高血压患者采用缬沙坦胶囊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