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凌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在“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提出了“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要求[1]。这一学习任务群的关键是“审美”,注重文学的审美体验、审美品位和审美创作,最终指向语文核心素养内涵中的“审美创造”。
英雄人物类革命题材选文是中国革命历史的真实还原,也是革命传统文化的艺术凝练和表达,其中的“人物形象”直观、立体地突显了革命战争时期仁人志士为民族复兴、 社会安宁所做出的艰苦卓绝的奋斗。 笔者认为,教师需要全面把握“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核心目标,围绕“感知、鉴赏、表达”三大维度进行整体布局,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英雄形象所蕴含的精神内涵, 从而达到关键能力的提升和审美能力的培植。本文试以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为例进行具体阐述说明。
审美体验离不开语言文字的感知过程, 教师应创设积极的语言环境,调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整体感知文本,以具身化体验助推理解,获得对所读内容的整体感受[2]。 由于受到时空局限与成长环境的影响,学生对革命故事中呈现的事件、人物都存在较远的认知距离,因此,教师应活化教学思维,通过调整结构,补充资料等方式,挖掘“人物形象”背后鲜明的时代烙印, 促使学生对革命英雄的思想倾向和个人概貌有初步的感知。
《十六年前的回忆》是一篇回忆录性质的叙事散文, 以李大钊同志的女儿李星华的视角还原了一位革命先烈在危难时刻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从容赴死的感人形象。作为小学阶段唯一的一篇回忆录,其独特的文体功能不可小觑,表现的“人物形象”亦丰满、真实,独具史料价值。
为破除学生对“人物形象”所处历史背景的隔阂感,教师可以在揭题环节中紧扣“回忆”这一线索,展开多维度、多层次的学习过程。 首先,教师出示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对李大钊同志的高度评价, 帮助学生理解其作为“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特殊身份。其次,以“十六年前”这一时间点为讨论话题,将学生课前预学的成果和教师的史料补充进行思维碰撞。通过交流,让学生逐步了解李大钊在“新文化运动”后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革命信念和1927 年的“白色恐怖”——“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历史真相。学生通过抽丝剥茧的探究,既对当年血雨腥风的历史背景有了大致了解,也对读懂李大钊同志“人物形象”的时代价值有了情感铺垫。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的“阅读与鉴赏”中要求:“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方法”[1]。 作为回忆录的典型特点,作者以“忆”为统领,按时间顺序真实地还原了李大钊经历的事件全貌。 由于时间节点散落于各段落之中,教师可以借助时间轴等阅读支架,引导学生提取、归整,形成审美体验。
如在初读环节中,教师可以由题入文,顺势提问:“十六年前具体是哪一年? ”学生不难发现,文中在开头和结尾分别提到了“1927 年4 月28 日”,这种前后呼应的写法,不仅使课文的结构更加严谨,也突出了作者对父亲被害的记忆之痛、对敌人的仇恨之深。 循着这一时间主线,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默读、圈画,找出如“那年春天”“4 月6 日的早晨”“十几天过去了”“28 日黄昏”等表示时间的词语,并相机补充时间轴。这样一来,学生对“回忆录”的写作特色有了具身化的理解,对文章的谋篇布局也有了更加直观的把握,同时,也对一位忧国忧民的急先锋与敌人抗争的奋斗历程有了清晰的梳理。
王荣生教授曾指出:“阅读教学,就是建立学生与‘这一篇’课文的链接。 ”
《十六年前的回忆》所处的“理想与信念”革命主题单元,选取了诗歌、演讲稿等不同文体,从各个角度反映英雄人物的民族气节与爱国情怀。 教师需要全方位地发挥单篇课文在单元整组中的教学作用,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借助时间节点的梳理, 学生对“倒叙式”的记叙方法有了大体的了解,教师顺势引导其对照时间轴与文本,进行事件的概括与提炼,即“坚守”“被捕”“被审”“被害”, 李大钊为革命献身的写照也逐步清晰。
文学作品的学习起点在于整体感知, 获得审美体验。 教师依循文体特点,庖丁解牛般地放大“这一篇”,精教慢引地体悟“时代形象”,实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
统编教科书按照“整体规划,有机渗透”的编写原则落实传统文化教育[3]。 为了更好地定位“人物形象”的教学目标,将情感熏陶、语文能力和审美创造落到实处,笔者对五、六年级革命文化主题单元的双线目标进行了梳理(见表1)。
表1 统编教科书革命文化主题单元双线目标
梳理后发现,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站在革命文化主题单元的收口端,承载着综合运用所学的教学功能。而文学阅读又是具有建构性的,它是一种思维的加工过程。这一过程离不开审美鉴赏,即学生要对革命题材类文学作品的语言表达、写作风格、形象立意等作出价值判断,与“人物形象”进行对话,从而提升个人的审美品位。
英雄人物的革命情怀既蕴含在关键事件中,深藏在人物形象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中,也暗含于作者的写作意图中[4]。 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曾在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从事采编工作,著有《回忆我的父亲李大钊》一书,以家人的视角记录了伟大战士的一生。在《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中,字里行间也处处流露着李大钊对家人的爱护和女儿对他的敬意。
教学中,教师可以紧紧围绕单元语文要素“关注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逐层深入。如教师先引导学生发现课文的人称,始终以“父亲”贯穿,由此代入作者身份,从一位女儿的视角进行对话。再是紧扣“永远忘不了”这一关键词,关注坚守中、被捕时、被审时的相关细节描写。学生根据时间节点的线索,在交流中看到了一位不论多忙都会耐心答疑的父亲、面对危险处变不惊的父亲,以及惨遭敌人酷刑却依然平静而慈祥的父亲。在身份的转换中,学生能站在作者的写作立场上,入情入境地研读文本,切身感受着李大钊对年岁尚幼的女儿慈祥、疼爱的内心,对家人的不舍和对革命事业的忠诚。
统编教科书在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和本单元中分别提出了“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的阅读训练要素, 可见背景资料的补充对于英雄人物类革命题材选文的学习至关重要。 教师需要挖掘学生的认知盲点和情感提升点,借助资料深化对内容的理解。
李大钊的一生是短暂而永恒的, 他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十六年前的回忆》勾勒了历史事件的轮廓, 课文中隐含的关联人物能很好地促进读者建立对“人物形象”的深入感知。 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工友阎振三被抓”这一情节入手,补充“三一八惨案”的资料,帮助学生了解段祺瑞政府对共产党人的迫害, 充分认清当时的形势之严峻和李大钊的处境之危险。 在此基础上,感受阎振三受尽酷刑,至死不出卖革命同志、不泄露党的秘密的铮铮铁骨。通过关联人物的资料引入,一方面,学生对当时的局势有了较为全面的认知;另一方面,他们从共产党员的品格中侧面感受李大钊的民族气节。
在诸多的革命题材选文中, 作者较多采用对比的手法将“人物形象”的光辉品质立体地呈现出来,或是角色之间的表现对比, 或是故事推进中的情节对比等。教师可以紧抓这一写法,引导学生在审美鉴赏中提升语言品位,走近英雄人物的内心世界。
《十六年前的回忆》中运用了多处对比描写。 一是险恶形势下,李大钊对待女儿的前后态度对比;二是身处危难中, 亲友的担心与李大钊坚决的态度对比;三是面临抓捕时,敌人的凶狠残暴与李大钊的严峻沉着之间形成的对比;四是严刑拷打下,法官的怒气冲冲与李大钊的安定镇静的对比。 这是文本的表达特点之一,也是进一步理解“人物形象”的有力抓手。
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表格,先引导学生梳理文中的几处对比描写,再出示要求:默读对比描写,找一找李大钊身上有哪些反常表现;想一想,为什么李大钊会有这样的反常表现。
师:读着作者的文字,你发现李大钊同志有哪些反常表现?
生:“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棉袄, 可是没戴眼镜。 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从李大钊的外貌中,我想他一定在狱中受尽折磨,但在家人面前却依然平静而慈祥。面对法官的呵斥,他的神情安定而沉着。
师:此时,李大钊已经在狱中煎熬了十几天,为什么还会有如此的“反常表现”? 你能体会到李大钊有着怎样的精神品质?
生: 他的内心被伟大的力量占据着——忠于革命,这是一种大无畏的精神。
师:反常的外貌、神态,让我们读懂了革命者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
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搜集的《李大钊遇害之谜》的资料,了解李大钊在狱中遭受了电椅、老虎凳等酷刑,最终被拔掉十指指甲盖的残酷事实。在不断的交流中, 学生对几处对比描写所烘托的“人物形象”有了立体化的理解,对文本的“召唤结构”进行对话回应[2]。
本单元增设的“综合性学习:奋斗的历程”是之前教科书中分散在“阅读链接”中的材料。 修订过程中,编者将其集结,意在增强革命主题单元的整体性,并综合回顾、运用所学的阅读方法(见表2)。
表2 “阅读材料”来源梳理
“阅读材料”中的文章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其鲜明的时代性、人物的典范性,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教师需要有统整理念,采用“穿插+集中”的方式用好资源,即将单篇材料“穿插”在单元所学中,通过阅读分享会进行集中的成果呈现。 如在教学“被审时”环节中,为了更好地理解李大钊沉着内心背后的深意,教师可以引入《囚歌》的比读。 学生会发现,同样在狱中受尽折磨的革命烈士叶挺, 用诗歌表现出不屈的气节和凛然的正气。通过单元内资源的贯通,学生对革命英雄群像有了更深的崇敬与向往,对“人物形象”所赋予的历史价值更趋认同。
英雄人物类革命题材选文的教学,教师最终要引导学生回归“人物形象”的精神内核,达到语言实践与情感熏陶的和谐统一。 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中,同样也明确了文学的终点不仅要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输出自己的审美体验, 表达自己的感受,创造心中美好的形象,更要启发学生主动探究表达的美感、效果,具有创造性。
在很多革命故事中,对于英雄人物的内心往往是留白的,这正是课堂上读写融合的“生发点”。 教师要积极创设练笔环节, 引导学生站在英雄人物的立场上表达内心感悟,从而理解“精神形象”的内涵,摄取力量。
如教学“被审时”这一环节,教师可以聚焦李大钊在法庭上沉着表现的内心世界。 当学生交流到“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时,教师抓住文本的留白,启发学生从父亲、革命者的角度,写下李大钊在生死抉择前对亲人的不舍和对革命的信心。
统整视野下,教师更需要打通单元内外,挖掘教材内可为的训练点,一方面输出学生的情感体悟,另一方面为单元习作铺路架桥, 更好地提升审美表达的创造性。
《十六年前的回忆》与学生之前所学的单篇英雄人物类课文一样,其“人物形象”是民族珍贵的精神财富。 当学生充分体悟李大钊身上所蕴含的革命情怀后,教师可以再往前走一步,引导其回顾所学,写下对邱少云、刘伯承、方志敏等革命志士的礼赞,表达新时代青少年对英雄人物的敬仰, 为后续单元习作——“心愿”的选材、构思作铺垫。
综上所述, 英雄人物类革命题材选文中血肉丰满、独具价值的“人物形象”是根植红色基因的重要途径。 教师要秉持统整理念, 从文本细节中见微知著, 引领学生精准把握人物的“时代形象”“角色形象”“精神形象”,实现文化传承与审美创造的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