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青
(广东理工学院,广东肇庆 526100)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助力2025 年人文湾区与休闲湾区建设初见成效,实现2035 年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全面建成的发展目标, 粤港澳大湾区提出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实施计划。肇庆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圈的一环,凭借山湖相间的自然风格与满誉天下的文房端砚成为广东山水人文的瑰宝。有着“桂林的山,西湖的水”美称的七星岩风景区, 因七座石灰岩峰排列状如天上北斗星而得名。景区内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的“千年诗廊”摩崖石刻是岭南地区现存最多、最集中的摩崖石刻群,刻有上至唐朝下至现代的诗词歌赋题字573则。
然而,即便具有如此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七星岩风景区的旅游日译文本并未跟上旅游业的发展步伐,景区内许多标识语、文化古迹等的日译存在不少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地旅游业的发展。因此,为了推动肇庆市旅游业的发展,实现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旅游业国际化的目标,优化景区日译文本、完善景区相关日语翻译工作极具现实意义。
景区语言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地区的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1],其中,语言景观的数量和质量不仅反映出本地区社会语言文化, 更直接关系到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地位。笔者首先在广东省旅游网、肇庆星湖旅游景区等具有权威性的官方网站上搜索景区语言介绍,发现所有的网站只设有中文网页。在实地调研中发现,七星岩风景区的导游手册、导览图示、宣传册等外宣资料大多只用中文和英文书写,景区内大部分景点介绍设立英语简介碑, 含有日语的简介碑较少。考察有日译的简介,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导游手册或导览图等外宣手册上日语翻译数量较少,且错译现象较多。
(2) 景区内部公示语覆盖面不足且存在不符合日语表达习惯的现象,即存在中式日语现象。
(3)景区内日语翻译资料随意性较大,有的景点设有日语翻译,有的景点又没有。 另外,日译前后不一致现象也较严重。
以上景区日译的现状, 不仅给国内游客带来了不良的语言示范,影响游客的观光心情,还使得国外游客难以通过浏览网页获得第一手资料, 难以理解景点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更意味着难以推动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甚至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影响肇庆乃至整个岭南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目前关于肇庆市七星岩风景区旅游文本的翻译研究主要集中在英语翻译方面, 其中包括彭永和以肇庆市“飞水潭”为文本结合“功能信息突出”原则做英译本分析, 钟善奇等围绕肇庆市公示语做英语译本分析,张琼在旅游景区公示语翻译研究中谈到“七星岩风景区”的英译策略,关于七星岩风景区的日语翻译研究几乎没有。因此,本文结合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对七星岩风景区的日译进行研究, 分析其日译的现状,并提出优化策略。
诞生于20 世纪70—80 年代的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 提出翻译研究的中心应该由源语言(source language)转向目标语言(target language),并且在翻译的过程中以读者为中心。 该理论主要包括翻译家卡瑟琳娜·赖斯提出的文本类型和翻译批判理论,汉斯·弗米尔提出的目的论,贾斯塔·霍茨·曼塔利提出的译者行为理论,克里斯蒂安·诺德提出的文本分析和忠实理论。 以“翻译目的论”为核心的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 “目的性”“连贯性”“忠实性”三原则。所谓“目的性原则”,即强调译者的目的、 翻译的技巧和读者的目的;“连贯性原则”,即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语言要连贯,利于读者阅读;“忠实性原则”,即翻译要最大程度传递原文的内容[2]。功能主义翻译理论颠覆了传统意义上人们对翻译和翻译性质的界定, 认为翻译应从交际理论和行为理论出发,指出翻译是一种基于原文本的、目的性的、跨文化人际互动交际行为[3]。 依据赖斯的文本类型论来看,不同的文本具备不同的功能,原文的主要功能决定其文本类型,从而决定其翻译的方法。旅游文本作为一种呼唤型文本, 具有向客户传达景点信息的信息功能, 劝说读者做出旅游选择和决定的诱导功能, 更重要的是具有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的文化传播功能。
而以“目的论”为核心的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其核心正在于“读者层”,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必须顾及译文读者的语言习惯及心理感受, 尽可能地取得近似原文的读者效应,即要重视受众的需求,译者不必拘泥于原文格式化的表述等形式,可适当进行改写[4]。但是根据“忠实性原则”,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若对原文本理解错误、扭曲传达等,或者只是忠实于翻译原字原句的字面意思, 这也非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指导思想。 正如贾文波在《应用翻译功能论》一书中指出:旅游翻译注重的应是原文与译文间信息内容和文体功能的对等,而不是语言形式的对应,更不是展示原语语言文化异质性的场所[5]。 由此可见,在明确了旅游文本翻译的交际功能之后, 可以将文本的翻译行为概括到目的、连贯、忠诚三原则里面,用功能主义翻译理论指导七星岩风景区日译工作。
针对上文所述景区日译现存的问题, 结合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中的目的性、连贯性和忠实性原则,提出以下几点优化策略。
原文:游客中心(导游手册:图例)
原译:観光客の中心
改译:サービスセンター
“中心”一词在《デジタル大辞泉》词典中的意思主要有“真ん中;物事の集中する場所。 また、最も重要な位置にある物や人。 また、その位置”(正中间;事物聚集的地方;占据最重要地位的人和物;位置)。从该释义来看,“中心” 更偏重于地理位置上的正中间的含义。 中文里的本义为“正中央,与四周距离相等的位置;核心,事物的主要部分;在某一方面占重要地位、起主导作用的地方;指设备、设施、技术力量等方面条件完备的机构和团体等”。 由此可见,此处的“游客中心”显然指的是服务于游客的比较完备的机构或团体。类似的中文表达还有活动中心、维修中心、研究中心等。基于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目的性原则要求,日语中与此对应的词义应该翻译成“センター”。再结合短句理解,所谓的游客中心,即为游客提供服务的团体, 依据连贯性原则, 此句应该翻译成“観光客のサービスセンター”。 由于旅游景区的服务主要针对游客,故此处的“観光客”一词可省略,更加符合旅游标识语翻译的简洁性原则。
原文:第三卫生间(导游手册:图例)
原译:第三トイレ
改译:多目的トイレ
第三卫生间是在厕所中专门设置的、 为行为障碍者或协助行动不能自理的亲人(尤其是异性)使用的卫生间。主要是指女儿协助老父亲,儿子协助老母亲,母亲协助小男孩,父亲协助小女孩等。原译“第三トイレ”采用直译的方法,让人想到的是“男子トイレ、女子トイレの他に第三の性トイレ、即ち女子化した男子のために作られたトイレ”(除了男性卫生间和女性卫生间之外的第三性别卫生间, 即为女性化的男性所使用的专门卫生间)。“第三トイレ”的翻译方法令读者费解,甚至让人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根据《意味解説辞典》解释,在日语中恰好有相对应的场所,称为“多目的トイレ”或“多機能トイレ”,意为“普通の公衆トイレの設備では用便に難儀する人などを主な対象として設置される。例えば、車いす使用者や高齢者、子供連れ、介助を必要とする人など、 さまざまな事情を抱えた人の利便性を考慮して、空間や設備が拡充されている。”(为使用普通卫生间不便的人专门设置的单独场所。例如,轮椅使用者、老年人和带小孩的大人等不便人士。 )从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中的“忠实性原则”来看,“多目的トイレ”不仅更好地诠释了原标语的意思,在所涉及的适用人群上也几乎和中文完全对等, 所以这里改译成“多目的トイレ”更利于外国游客理解。
原文:游船码头(导游手册:图例)
原译:遊覧船埠頭
改译:遊覧船乗り場
根据《新明解国语词典》的解释,“埠頭”是指“港内で、 船を横づけにして荷物の積み卸しや旅客の乗降などをする区域。 陸から海に突き出して設けるものが多い”(在港口,方便船只停靠、用于装卸货物行李和乘客上下船的区域, 一般的设计多为从陆地伸向海洋)。 而《现代汉语词典》中,“码头”也是指建造在海港、河川或运河沿岸,用于停靠船只、装卸货物与上下旅客的结构物。 七星岩旅游景区的“码头”是指游客乘船观赏星湖美景的上船地点,显然中日文在语境和适用范围上差别较大。 对于解释性翻译,要注意根据译者的翻译目的,选择适合语境的解释翻译[6]。所以为方便游客理解,改译为“遊覧船乗り場”更符合语境。
原文:母婴室(导游手册:图例)
原译:母子間
改译:ベビールーム/授乳室
根据《新明解国语词典》的解释,“間(ま)”意思多样,有物与物之间的空间、时间、时机、氛围以及房间(家屋内の一区切り)的意思。 表示房间时,例如:居間、茶の間、洋間等。基于日语的解释,“間(ま)”更侧重于房屋里的某一个小房间。依据连贯性原则,译文应该具有可读性和接受性, 能够使接受者置于译文的语境并易理解,翻译成“授乳室”或者外来语“ベビールーム”更加符合日本人的表达习惯。
在《导游手册:图例》中还有一些翻译需优化,比如:无障碍通道,原译“バリケード通路”,应改译为“バリアフリー通路”; 保安室, 原译“セキュリティ”,应改译为“警備室”;邮政,原译“郵政”,应改译为“ポスト”;湖泊,原译“湖の”,应改译为“湖”等。
景区公示语多以文字、 标示或图形结合的形式出现,多使用规范性、标准性的词汇和语言[7],一般分为注意/警告型、指示型、引导型、说明型等,其特点是对游客或受众群体起到预警作用。因此,多使用名词及名词短语,特点是简单易懂。
依据功能主义翻译理论, 旅游文本的翻译是一种应用型交际用语, 因此在翻译公示语时切勿按照一般句子的翻译方法翻译, 而是要借鉴目标语的常用表达方式。 具体实例如表1 所示。
表1 七星岩风景区公示语翻译示例
经过对七星岩风景区的调查, 发现景区公示语主要为注意/警告类, 其他类型公示语几乎没有,全景区整体覆盖面严重不足,翻译不合理之处较多。为提高七星岩风景区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加速景区文化的宣传,译者应当以功能主义理论为指导原则,参照国内和日本本土相关语用规范标准及已建并使用的语料库[8],进行景区日译,景区管理者也应充分重视日译公示语的整改和设置问题,加强整体规划。
有的景点介绍,译文与原文信息不对等。例如景点“玉屏岩”的介绍。
原文:玉屏岩高99.8 米,与阆风岩(高103.3 米)相连,岩南坡壁如屏,山中多白端石。如美玉般,故为玉屏岩。 夏秋时鸡蛋花和剑花满山遍布形成玉屏叠翠景色。 两峰景点较多, 除了相连之处建有马鞍亭外,还有十友亭、状元碑、仙人脚印、八音石、含珠径、待月台、醉石、叮咚井、天梯峡等景点。
原译:玉屏岩は高さが99.8メートルで、閬風岩(高さ103.3メトール)とつながって、岩の南坂の壁が屏風のように切り立って、 山の中白端石が多くて、美しい玉のようなので、玉屏岩をいいます。夏秋の時にプルメリアとユーフォルビア·ロイレアナは至る所に分布して、 玉屏畳翠の景色を形成します。 玉屏岩は道教の寺が集まる山で、段階を1段1 段に登ると、三仙観、観音閣、玉皇殿などの寺を建てて、毎年の正月九日が玉皇の誕生日で、いつも線香やろうそくが真っ盛りです。 この二つの峰には名所がわりに多くて、 繋がっているところに馬鞍亭が建てられて、また、十友亭、状元碑、仙人足跡、八音石、含珠径、待月台、酔石、叮咚井、天梯峡などの名所があります。
对照原文景点介绍, 可以发现在日译文中添加了“玉屏岩は道教の寺が集まる山で、段階を1 段1段に登ると、三仙観、観音閣、玉皇殿などの寺を建てて、毎年の正月九日が玉皇の誕生日で、いつも線香やろうそくが真っ盛りです”等日语翻译。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中的“忠实性原则”要求译文应该与原文在内容和文化内涵上保持一致, 而此处的加译显然有悖于最大程度忠实于原文的原则。 此外, 原文中“夏秋时鸡蛋花和剑花满山遍布形成玉屏叠翠景色”的“玉屏叠翠”日语直译成“玉屏畳翠”,日语中没有这一词汇,所以会增加外国游客理解难度。根据景区释义“花如玉,石如玉,名为‘玉屏’,加之满岩的常绿树,名为‘玉屏叠翠’可进行解释性翻译。旅游景点名称翻译具有很强的目的性, 就是要让外国游客看得懂,听得懂,并且能够认可和接受,能够从中获得中国文化知识[9]。
有的景点译文不够严谨。例如:在介绍天柱岩时,中文“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陈毅、郭沫若等曾在南坡的天柱阁住宿并留下诗句”中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日语直接翻译成“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不符合日语的表达习惯,应改为“1960 年代”。
风景区内所有景点的日语翻译还存在格式错误的问题,应予以改正。 例如:在日语中每一个段落开头应该是空一格, 而该景区内日文介绍中每个段落的开头处全是同中文一样空两格。另外,还存在同一名称不同译法、日语汉字错误等问题,因此,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旅游翻译的管理,制定详细的规则,以提高景区翻译质量[10]。
景区语言景观承担着对外传播信息的重要职能,其主要目的是向国外民众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文化,让中国特色文化走出去,让外国人更加了解中国。 而翻译语言作为其中的沟通桥梁是对外宣传的媒介,它的使用、分布更是会对城市形象产生一定的影响。 以目的性、连贯性、忠实性原则为主要内容的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对于旅游文本的翻译起到积极指导作用。在此基础上,提高以肇庆市七星岩风景区为代表的旅游景区对外传播效果, 助力中华文化“走出去”,笔者基于功能主义翻译理论总结提出以下3 点对策。
第一,译者应增强文本意识,对文本做出清晰判断,结合文本采用合适的翻译策略。对于旅游文本翻译重在强调交际功能, 因此翻译时大可不必拘泥原文或只按通常日语语言习惯翻译。
第二, 翻译应在忠实原文本的基础上确立翻译的目的,翻译不只是“跨语言”的语种间的相互转换,更应该是“跨文化”“跨社会”的创作过程。 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应该将翻译行为及过程置于文化背景之中,译文要让外国游客不仅能够认可接受,还要能够从中获得中国文化知识。
第三,增强文化自信。随着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很多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和语言信息逐渐向外传播,译者可适当参考已有文献、新闻、网络中的日译文,勤查阅相关资料再确定译法,既要做到让外国游客认可接受,又不丧失中国文化特色。提高七星岩风景区日译质量, 不仅可以成为一个好的语言文化示范, 还能促进岭南地方乃至粤港澳大湾区旅游文化向外传播,真正做到讲好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