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楠
(江苏科技大学图书馆,江苏镇江 212100)
史因地积,文因地聚。 镇江因水而建,因“运”而兴,演绎着江河交汇处的“城市传奇”。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使大运河已然成为镇江“灵动的名片”和“流动的文化”[1]。 舟楫之便、山水之胜、物产之丰,吸引着不计其数的文人学者行迹镇江,留下了丰富的诗词资源[2]。发掘与研究镇江“大运河”主题诗词,对于理解镇江因“运”而兴,感受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历史上, 大运河是北方政治中心与南方经济中心沟通、联系的纽带。习近平总书记也说过:“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3]自2014 年大运河申遗成功后, 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以文化遗产为切入点对大运河展开研究, 主要包括为运河遗产提供保护意见或建议[4-5]、对运河价值进行评估[6]等。 然而对运河文化的研究多还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
数字人文蓬勃发展背景下, 人文学科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联系愈加密切, 新媒介的存在为诗词资源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契机, 诗词与新的媒介结合能够吸引大众兴趣,增强诗词资源的传承[7]。 运用新媒体技术将离散的诗词资源用可视化的方式关联呈现,有利于更直观地感受诗词文化历史背景,扩大我国传统诗词文化的传承受众, 拉近文化与生活的距离[8]。 基于此,本研究运用文献计量统计和内容分析法,借助Dycharts 与GIS 数字技术分析工具,通过关联、整合及可视化呈现诗词资源,深度挖掘镇江大运河诗词资源的情感特征、历史背景与诗人行迹路线,以期发现和回答诸如镇江在“大运河”主题诗词中的历史定位,镇江运河在哪个朝代吸引了更多的文人墨客留下不朽的诗篇著作及镇江“大运河”主题诗词所属朝代、诗词情感、诗词所作地点有何关联等问题。
“知识组织” 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研究员H.E.Bliss 于1929 年提出的[9],随着数字化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聚焦于知识组织相关研究。 目前知识组织方法以元数据、本体、主题图、知识图谱等研究为主,研究对象则聚焦于古籍、古诗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Jinhua 利用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从ICH 文本数据中提取并构建了基于领域本体和实例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库, 开发了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图谱, 揭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的模式和特征[10];Dayany 运用知识组织系统对文化资源注释关联数据进行了详细剖析, 描述了应用于文化遗产领域中的知识组织系统构建过程[11]。 王晓光[12]通过创建敦煌壁画叙词表, 利用语义网络技术获得与叙词库相关的数据并进行可视化呈现, 其研究在展示中国文化遗产领域的知识资源建设方面发挥了引领作用。 陈颖聪[13]提出了基于相关数据的古代汉语知识组织模式, 探讨了将相关数据应用于古代汉语知识的组织的基本技术和关键问题。 徐晨飞[14]通过对《楚辞》原文所特有的各种名词进行概念化,建立了楚辞的本体,通过设置恰当的本体属性和规则,实现了对楚辞显性与隐性知识的归纳和深度提取。 夏翠娟[15]等人基于BIBFRAME 的本体设计,从RDB 到RDF 的数据转换,基于关联数据四原则的系统设计和基于语义技术框架的系统开发, 构建历史文献数据服务平台。 王青薇[16]等人使用人工知识提取来提取、 预处理和标准化与中医相关的术语, 并使用Neo4j 地图数据库存储构建了《伤寒论》知识图谱。
综上所述,借助关联数据、知识图谱等知识组织方法的应用涉及领域广泛, 相关技术应用也较为成熟, 专家学者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辅以合适的研究技术与方法展开研究, 已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研究成果。
随着数字人文的发展,人文学科学者们逐渐尝试文化资源的数字化研究,许多数字技术被应用到古籍、诗词资源等的深度挖掘中。 新华网联合浙江大学发布的“宋词缱绻,何处画人间”[17]平台,直观展示了宋词诗人的旅行轨迹、生平与年代图谱、《全宋词》中常见意象的统计。 周莉娜[18]等人基于知识服务需求,研发了以领域知识服务为驱动的唐诗本体模型, 利用知识抽取、知识融合等技术,推理整合来自网络的多源异构集成数据, 实现了批量唐诗资源的数据语义处理。 李畅[19]通过构建唐代诗词的本体,完成对唐代诗词领域相关知识的抽象, 搭建了基于知识图谱的唐代诗词平台。 徐耀建[20]基于SSM 框架设计了“古诗词平台管理系统”,其功能主要包括管理古诗词的朝代、管理古诗主题、添加古诗词、删除、修改和可视化古诗词,从而实现有效的古诗词数字化管理。李永卉[21]等人以Protégé 作为诗词本体构建辅助工具,借助Neo4j 图数据库构建宋代镇江诗词知识图谱。 该团队还以苏轼所作的与镇江相关的诗词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实现了苏轼镇江诗词资源平台的搭建[22]。
通过上述研究可以发现, 现有研究多以各朝代诗词资源为切入点, 借助数字人文技术等实现诗词资源的数字化。然而,针对某一地域或某一场景主题的诗词知识组织研究较少。 已有以“镇江”为背景的有关历史文化、诗词资源和石林碑刻[23]方面的文学或史学研究, 缺少对诗词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及可视化呈现。 千载大运河以水为脉、串点成线、连线成带, 本研究以各时期文人墨客赞颂镇江段大运河的诗词资源为研究对象,以期通过“作者—朝代—诗词情感—地点”“诗词朝代—诗词情感—地点” 之间的关联关系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内涵, 促进地方文化的保存与接续[24]。
始建于春秋时期的大运河南起杭州,北至北京,途经今四省两市,浙、苏古商路经运河自江苏省内镇江市过长江北上鲁、冀、津、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镇江,自古以来一直是各地游客的向往之地,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历史资源, 运河的存在则为镇江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运河文化进行挖掘有助于深化地方历史文化。 目前关于运河文化的研究很多,力图通过开创运河文化产品、打造镇江运河文化带达到开发及宣传的目的, 为了更加全面地挖掘运河文化内涵, 扩大运河文化的覆盖面, 本研究拟从“大运河”视角切入,以镇江“大运河”诗词资源为研究对象, 借助Dycharts 与GIS 分析工具对运河诗词资源进行可视化呈现, 深度挖掘镇江运河诗词资源的主要历史内涵与时代特征。
首先,在充分考虑镇江城市、景点在不同时期的异名、简称等历史情况的基础上,通过文献调研确定镇江大运河相关的关键词。其次,运用布尔逻辑多重检索多数据源收集的运河诗词资源(网络数据及纸本资源),保证了镇江“大运河”主题诗词采集的查全率与查准率。 涉及古诗词网络资源的网站和平台有古文之家、诗词大全、古诗文网、古诗集网、词典网、诗词在线网等网站及大运河云平台App; 涉及纸本文献或个人诗集有《大运河古诗词三百首》《全唐诗》《全宋词》《全元曲》《古文观止》 等书籍。 最终收集198 首诗词,对诗词语义与出现地点考据分析后,去除与镇江“大运河”主题无关诗词,最终确定镇江“大运河”主题诗词研究样本为188 首。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人通过诗歌传达了不同政治场景、历史背景,以及不同地缘环境的感情色彩, 且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大多含蓄内敛,倾向于借助外物,如山水、风景等来表达自身的感情,舒展自己的抱负。故分析镇江“大运河”主题诗词需要以情感特征为基础。根据研究需要,笔者对诗词语句展开语义分析。 经过文献调研确定本研究的诗词情感主要包括以下9 大类, 依据各类诗词经常出现的关键词确定诗词感情色彩, 并对各类诗词进行举例,如表1 所示。
表1 镇江“大运河”主题诗词情感特征分类表
从表1 可以看到,“人生感慨” 的诗词占比较大(40.43%), 通过翻阅史料与考据诗人生平总结分析,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借江水感慨昔日豪情壮志已逝,虽不甘平庸,却又不得不接受现实;(2)通过描写镇江地势之险和历史悠久表达自己郁闷寥落之情;(3)借渡江之感抒发自己的无限情;(4)贬黜途中经过镇江,在江上抒发自己不得赏识、报国无门等消极情绪等。 其次是咏物言志(占比17.55%),或借江水浩渺阐明自己郁郁不得志之情, 或通过歌咏镇江山水的壮阔表达自己的豪情壮志。 送别抒怀诗词占比14.36%,一方面,大运河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原北方中原地带与南方沟通,除去陆路以外的水路皆需经过镇江中转;另一方面,两宋时镇江的地理位置未改,城市地缘环境前后判然大别,北宋时北方狼烟四起,地处江南的镇江却是波澜不惊,成了士人闲情游宦的风景旅游地、宜居城市,很多达官显贵在镇江居住休养。 同时,也有很多诗人过此旅游,南来北往,江畔送别,吟诵赋诗。
关联诗人行迹地点能够展现历史上镇江与各地之间地缘联系, 运用GIS 定位诗歌的创作地点或描写地点,辅以考据诗人行迹轨迹,深入挖掘古诗词中蕴含的地理特征,有助于理解诗词的创作背景与内涵。本研究以唐宋文学编年地图及作者生平介绍为考据, 对镇江运河诗词中出现的地点及诗人行经的路线进行考据统计, 并借助GIS 技术描绘了频次较高的地点与镇江之间的往返路线图,具体见图1。
图1 镇江“大运河”主题诗词诗人往返路线图
在唐前期,江南中心城市只有3 个,分别是润州(今镇江)、宣州(今安徽宣城)和越州(今浙江绍兴),润州是唐代两浙乃至诸道漕粮集结北运中心和各类物资北运集散地。镇江作为漕运、水运的枢纽城市及出发点,从京杭运河南下,可与太湖水系和钱塘江水系脉络相通,途径常州、无锡、苏州,可到达杭嘉湖平原;北上则能够到达扬州、淮安,乃至山东、河北诸省。 商业相当发达,有专门商业市,货物的种类有布帛、绸缎、铜器、铁器、茶叶、盐、鱼等,各地给皇帝进贡的贡品也在此集结北运。沿长江上行可达南京、芜湖、九江、武汉、重庆等地;下行可至上海,出海通洋。由图2 可以看出,在古代诗人的行迹中,不管南下还是北上,均与镇江有联系,详细分析来看与镇江有诗人行迹联系的城市主要分为三类:
图2 “作者—朝代—情感—地点”桑基图
(1)以镇江为目的地,如“九江→镇江”“临沂→镇江”“诸暨→镇江”“开封→镇江”“徐州→镇江”等;
(2)以镇江为出发地,如“镇江→上海”“镇江→扬州”“镇江→南京”“镇江→洛阳”“镇江→西安”“镇江→苏州”等;
(3)以镇江作为常驻地或折返地,如“扬州→镇江→扬州”“南京→镇江→南京”“苏州→镇江→苏州”“杭州→镇江→杭州”“登封→镇江”等。
从南京、苏州、扬州、杭州与镇江的诗人行迹关联可以发现,诗人多次长时间流连于两地两市,说明两地在诗词文化研究与诗词文化传承上具有历史缘结。 究其原因,不乏以下两方面。 (1)政治文化方面:一方面,镇江运河既是国都多重需求的重要保障,又是北方政治与南方财赋之间的沟通桥梁[25],凭借“济江淮之粟”的地位,成为两浙乃至诸道漕粮集结北运的中转输送地[26];而一方面,镇江交通连接行政中心偏远地区, 诗人多从政, 升迁贬官行迹需从镇江中转。(2)地理位置方面:开阔壮丽的山水田园、气势恢宏的玉宇琼楼都是镇江的标志, 这样鲜明的地域特色吸引着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接连而至, 尤其是两宋时期党争激烈, 镇江成为官员谪宦南贬的必经之地,或歌咏壮丽山河,或感慨升平气象,或抒发旷达襟怀[27]。
为了厘清诗词资源作者、朝代、情感、地点等要素之间的关联性,本研究借助Dycharts 工具绘制“作者—朝代—情感—地点”“朝代—情感—地点” 之间的桑基图,深度挖掘诗词在时间、空间维度的规律。
文人墨客喜欢通过诗词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人生的感悟,他们都带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带有一个时代的精神烙印,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一些社会人文历史状况。 从诗人的身上我们可以得到时代的共鸣,因此本文对作者本人、朝代与地点及诗词表达情感四者之间进行深度挖掘, 从四者之间联系探寻诗词的价值。 将作者、朝代、诗词情感及诗词中涉及的地点四者进行可视化展示(由于篇幅有限,本研究仅选取出现频次≥5 的作者),如图2。
从图2 我可以看出, 在描写镇江大运河诗词的诗人中,绝大多数来自宋朝,且诗词表达的感情特征主要表现为山水田园、送别抒怀、咏物言志和人生感慨,而诗词中涉及的地点或景点主要包括西津渡、金山、焦山、北固山、蒜山渡、甘露寺、丹徒、京口、润州等。 宋代的诗词较多与两宋时期镇江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政治局势相联系。史料记载,自唐代以来经过镇江的漕粮占全国50%以上[28],两宋时期,由于经济规模迅速扩大, 镇江更是承担了全国近七成漕粮中转的重任,镇江成了官员谪宦旅途的必经之地,也因此增加了更多描绘镇江大运河的诗词佳作。 从图中可以看出, 宋朝时期在镇江停留的诗人更多的是对镇江的山水田园进行赞颂, 而旅经镇江的文人则也抒发了离愁别绪或羁旅之苦,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发生与发展的历史轨迹,镇江地域文化,自史前文明开始,到商周春秋战国时期,历经漫长的历史演变,助推了吴文化的发展。 对各个时期运河诗词的情感及地点进行分析有助于准确把握各个时代诗人对镇江的感情色彩, 也有助于挖掘各个地点景观所包含的人文底蕴。
从图3 我们可以看出, 镇江大运河诗词覆盖时代主要包括隋、唐、宋、元、明、清。隋代京杭大运河的开通使得镇江成为长江与大运河交汇点, 镇江由军事重镇逐渐发展成为农工商业发达以漕运经济为特色的南方经济重镇。交通运输业的发达,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至宋元时期,镇江已成为江南最繁华都市之一[29]。
图3 “朝代—情感—地点”桑基图
城市发展带动文化繁荣, 镇江不仅是唐代诗人倾情歌咏的山水名胜,也是宋元文人往来交游之地。图3 直观地展示了诗人在何地抒发了怎样的感慨,占比较大的地点为金山、西津渡、铁瓮城、北固山等,在这些地方, 文人墨客们更多的是抒发了 “人生感慨”“咏物言志”“送别抒怀”及“山水田园”等感情,可见镇江的山水除了其自身壮丽秀美以外, 也具有表达心声、安抚心灵的妙用。
在中国古诗词中流淌的大运河,历经隋、唐、宋、元、明、清,在长达1 000 多年的时光里,在众多著名诗家词人手中,这条河中沉淀了朝代的盛衰分合,也浸透了个人的悲欢离合。 堪称古城镇江“坐标”的大运河镇江段,开凿通航已有2 200 多年。流淌数千年的大运河被称为线性遗产和活文化[30]。 在数字人文大背景下,“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古为今用”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的嘱托。 本文以镇江“大运河” 主题诗词为例, 借助Dycharts 与GIS 可视化分析工具, 对镇江运河诗词进行深入剖析,发现镇江大运河诗词资源主要存在以下特点:
(1)诗词情感中,“人生感慨”类型诗词占比最大(40.43%), 其次是 “咏物言志”(17.55%)、“送别抒怀”(14.36%)和“山水田园”(13.83%)类型诗词。 经过对诗词资源进行内容分析发现, 上述类型诗词资源更多的是在宋代所作,在此期间,北宋时期,北方战争四起,而镇江受战争的影响较小,吸引了很多达官贵人来定居修养, 自然也少不了一些文人墨客前来游玩, 留下了很多不朽的诗篇; 当然也由于镇江“四通八达”的独特地理优势,很多贬谪官人贬谪途中会经过此地,不免会震惊于镇江的好山好水,壮美的山水是诗词创作的源泉,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在镇江留下了众多好诗好词[31]。
(2)通过关联诗词的表述地点与考据诗人行迹分析发现,镇江主要作为行迹途经点(休憩点)出现于诗词中。 镇江发展至今,作为首批中国旅游城市,具备山、水、古、洞、港、泉等特色,然而这些特色不能仅依靠其自身魅力留下游人,同样也需加强文化宣传,让游人到此地时能够耳目一新, 产生想要再次来到此地甚至留在此地的冲动。
(3)镇江“大运河”主题诗词大多创作于宋朝,且多是人生感慨及对镇江山水田园的赞颂,借景抒情。宋代的镇江距今已有千载,虽沧海桑田,镇江的风貌已发生巨大的变化, 但两宋时期镇江的诗词却详细记录了镇江经济文化及社会历史等方面的发展与变迁,宋代镇江的交通和经济都日渐繁荣,大批行旅诗人来到镇江进行了大量的诗歌创作, 带动了文化的发展。
此外,本文仅是对部分运河诗词的初步探索,且未能全面考据镇江历史行政区划的变革, 在后续研究中, 将在进一步调研镇江行政区划的基础上更加全面地纳入镇江运河诗词, 力求更加详尽地展示运河诗词的内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