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越
摘要:为解决《设计美学》教材建设及其与教学衔接不足所导致的课程深化发展缓慢问题。以教材体系建设为中心进行《设计美学》课程改革。形成以满足人才培养目标、围绕专业理论课程定位、遵循教育教学活动规律等原则完善教材体系的改革思路。这将推进《设计美学》课程改革,使其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真正体现出课程的基础、核心价值。
关键词:高等教育 设计美学 课程 教材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3)15-0094-03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low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deepening caused by the insufficient construction of design aesthetics textbook and its connection with teaching. Take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 system as the center to carry out the curriculum reform of design aesthetics. Form a reform idea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material system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meeting the talent training objectives,focusing on the positioning of professional theoretical courses,and following the laws of educational and teaching activities. This will promote the curriculum reform of design aesthetics and make it truly reflect the basic and core values of the curriculum in the talent training system.
Keywords:Higher Education Design aesthetics Courses Teaching material Reform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工艺美术向现代设计发展演变,相关美学研究随之经历从工艺美学、技术美学向设计美学的转变。尤其在80年代,中国工业的飞速发展与美学研究热潮直接推动了应用美学研究新思潮,形成以工业、技术、设计为对象的技术美学的广泛讨论。90年代中期,技术美学演变为定位更为清晰的设计美学。自此,设计美学实现了学科独立[1],并被纳入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其研究成果奠定了《设计美学》课程的学术基础,也是课程教材(尤其是教科书)的主要来源。
但是,设计美学自身发展尚不成熟的现状直接影响了课程的建设完善。具体到教材环节,表现为教材建设主体意识薄弱;学术研究成果向教育教学实践的转化与衔接不足,进而阻滞课程研究的深化发展。
(一)设计美学研究现状及成果特点
学界关于设计美学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与范畴等讨论贯穿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设计美学研究的全过程,涌现了大批理论成果。据统计,从1989年至经-2012年,仅以“设计美学”“设计与美学”为核心命题出版的专著已近30本[2],具有代表性的如章利国《现代设计美学》、李超德《设计美学》、徐恒醇《设计美学》。2013年以来,又有多种同名著作问世。此外,以“技术美学”“工业美学”等同类及以“服装设计美学”“广告美学”“建筑美学”等分支命名的专著不胜枚举。作为交叉性学科,设计美学涉及的范畴宽泛。研究者往往在美学、艺术美学、设计以及各设计分支中筛选、组织,对美、美学、设计美学的概念,设计审美的范畴、文化、风格、心理、规律,设计美的特征、历史、构成要素,形式美法则和各设计门类美学阐述中择其所需展开论述,从而出现著作内容宽泛,框架组成五花八门,对一些基础性、共识性问题未能达成一致的现象。如徐恒醇《设计美学》包括“形态构成论”“功能转化论”“文化整合论”“审美范畴论”“符号表现论”“风格变迁论”6个部分[3]。邢庆华《设计美学》阐述广泛,囊括“设计美学的历史成因及其学科意义”“设计美学多维性视阈下的审美语境”“设计美学与哲学美学的时空叠置”“设计中的美感原理与法则”“色彩设计的审美研究”“设计美学的本体价值”“设计的流动性与艺术性”等[4]。梁梅《设计美学》以类别和时代为依据,将内容划分为中国传统居住、器物设计美学,以及西方古典、现代、后现代、多元化时代设计美学[5]。成果一方面显示了研究者跨学科、多维度的视角,总结提炼出设计美学的特点与规律,初步构建设计美学知识体系,推进了学科的探索与发展;但另一方面,也呈现出学科研究初期多元化、发散性的特点。
(二)教材与学术研究成果的内涵及对象差异
教材与学术成果在内涵上具有明显差异。根据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中广义教材概念,凡是根据教学大纲编选的、供教学使用并要求学生掌握的材料都可以纳入教材范畴[6]。其中,教科书是课程内容的主要载体和媒介,具有“主教材”[7]的核心地位。教科书有明确的教育教学功能和编撰原则,其理论基础包括学科理论与教育学理论两方面,不仅包含学术成果内容,还“必须符合学习理论、教学理论、教育传播理论和教育技术理论、知识理论、学科发展理论、课程理论、思维科学理论、系统科学等相关理论”[8]。这些理论综合体现为教材编撰时所遵循的静态学科知识和动态教学功能二者兼顾的原则。因此,《设计美学》教科书不是对学术成果的简单、直接搬用,在借鉴、使用学术成果的同时,还必须适应教学活动要求,具有总结性、组织性、传播性、延展性,既能够清晰明了地传播知识,又能帮助教师组织教学,还能作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其他关联课程相融洽。为实现这些目的,教科书往往会设置重难点解析、习题、拓展课题等内容環节。可见,学术研究成果和教科书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在内容对象和形式上,二者也有明显差别。除了教科书,凡是供课程使用的讲义、参考书刊等文字教材和幻灯片、影音资料等视听教材以及网络与多媒体等教学资源等都属于教材建设的对象。相对于学术研究成果和教科书而言,这一类教材紧跟学科和行业发展形势,内容与形式更加灵活,也较好地体现了知识的前沿性、实践性、针对性。它们为教科书提供素材和启示,是教科书的重要补充,也是教学实践中沟通理论与实践,帮助学生深化理解的有效手段。
简言之,《设计美学》教材建设大大超越一般学术研究范畴,从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角度提出更多的要求。课程教学不能生硬搬用学术成果,而应从教育教学出发对教材进行组织。
当前国内高校《设计美学》教材建设与研究整体是滞后的。纵观近十余年来《设计美学》教材建设研究成果,研究者的关注点一是在课程内容组织方面,重点强调设计美学的交叉学科属性,从技术、媒介及文化视角来理解设计美,从视觉传达、产品设计、数字媒体、环境艺术等专业分支方向以及从心理学、艺术学、文化学等学科视角切入《设计美学》课程研究。随着近年来高校对课程思政的强调,有研究者提出从美学理念、审美素养方面寻求设计美学与课程思政的联结。二是探索理论课程的教学实践方法,对设计美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及如何在教学中推动理论向实践转化等问题有初步探索;提出在课堂中大量引入实践环节,摈弃“空泛深奥的理论,加强感性的内容”,强调感官上的“审美体验”[9];以翻转课堂“MOOC+SPOC”的形式解决《设计美学》理论性过强、知识过多、理论到实践过渡不易等问题,等等。
现有研究提供了教学方法、对象方面的启示,但并未将这些思考反馈、延伸到教材建设当中。缺乏与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的教材体系建设与实践意识,从教材到教学的转化研究薄弱,难以真正推动课程深化发展。
以教材建设为中心是《设计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在具体实施中,教材内容应当遵循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其作为专业理论课的定位、交叉学科的属性,以及作为基础理论与专业实践的桥梁、实现课程知识与教学实践转化等问题而设定。以教材建设为统领,贯连课程研究各个方面。
(一)教材建设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1.人才培养目标是教材体系建设的依据。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核心使命。专业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开展教育教学。就笔者所在的成都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而言,人才培养的整体目标为面向现代市场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视觉传达设计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方法与实践技能,具备国际设计文化视野、中国设计文化理念与追求,具有视觉传达设计整体意识、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及创新创业精神,毕业后可在专业设计领域、企业、传播机构、市场部门等单位从事视觉传播方面的设计、策划、设计咨询等方面工作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该培养目标全面涵盖了学生知识、技能和素质三大领域,直接决定了教材建设的中心思路。
2.教材建设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教材建设围绕上述三个领域进行组织,具体体现为帮助学生掌握设计美学的学科知识;训练学生熟练运用学科知识对设计领域诸对象进行评价、判断的技能;形成设计审美思想观念,具有运用适当方式对思想进行清晰明了的表达和论证的素质。
知识主要指向静态领域,而技能和素质则主要通过案例分析、主题演讲、课堂讨论等实践来动态实现。比如,在学生知识构建层面,教学素材选择坚持一般美学原理与形式、功能、技术、材料等设计领域核心知识并重,同时以设计案例和文学艺术领域中的诗歌、戏剧、电影、舞蹈、美术等相关作品,以及心理学等交叉學科知识来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在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层面,教材组织强调以文艺美学基本理论为基础,形成设计本质、特征、规律等问题的圆融贯穿,既解决物质、功利层面的审美问题,又将审美情感与具体的物质实践相勾连,让学生深刻理解设计审美形式与内容的双重属性,并将知识内化为观念、认知。学生由此建立专业审美意识,形成可具体落实于物质、实践的艺术设计审美素养及主观能动的设计审美认知,进而将艺术设计专业能力提升到思想观念及思维方式层面。在专业素养及其实践转化层面,教材组织强调以课题形式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素材构建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教师设计课题,学生自主研究。当学生对课题进行论证并分享研究成果时,其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真正成为从知识到技能、素养的自我构建者。
以人才培养为导向,以教材构建为中介全面构建学生知识、技能与素质,课程将从知识传授走向思想、素质养成,最终实现“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教材研究围绕课程定位展开
1.教材建设回归《设计美学》所属的课程体系。
《设计美学》课程从属于专业课程体系。在前述人才培养方案中,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设置《中外美术史》《中外设计史》《设计美学》《文字设计》《版式设计》《书籍设计》《品牌形象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等专业核心课程,覆盖艺术学、设计学、美学、传播学、心理学等主干学科。其中,《设计美学》是衔接低年级阶段《中外美术史》《中外艺术设计史》等基础理论课程、《构成基础》等专业基础课程与高年级阶段《品牌形象设计》等专业课程的桥梁,也是理论知识向综合设计能力转化、升华的过渡课程。
《设计美学》教材建设必须依托课程知识体系来展开。以视觉传达设计为例,教材建设首先兼顾前后衔接课程,贯穿美术史、设计史、形式构成以及书籍设计、广告设计等具体设计类别的知识,阐释它们与美的关系。其次,作为基础理论课,教学素材应当与所有设计类别相关联,内容广泛涉及广告、书籍、品牌形象等视觉传达核心内容,以及产品、建筑、环境、展陈等更广阔的设计领域。用设计美学原理对整个知识体系进行分析阐释,真正实现课程的基础性。
2.教材建设坚持《设计美学》的课程属性及其主体地位。
人类长期的造物历史证明,设计理论与实践是逐渐积累形成的,无论领域如何拓展,其基本规律仍然具有效用。尽管随着时代发展,设计美学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阔,作为美学的新分支,设计美学的内容结构仍旧应当首先包括脱胎于文艺美学领域的基本美学原理。课程教学与教材选择应当从美的本质、审美特征、审美规律、审美创作活动等方面出发,构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一般审美认知,使其尽可能地从原理出发认知美、理解美,形成对美的理性与感性的联结。事实上,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在设置上就已经明确了《设计美学》与《设计史》《设计概论》《设计心理学》等课程的差异。它们属于同一体系,但有各自不同的教学目标。从《设计美学》视角出发,美术史、设计史等课程知识具有客观素材性质,是用以观察、总结、论述设计美学规律、思想的材料和对象;反之,设计美学的理论又是进一步阐释、评价美术史和设计史案例等对象的依据,帮助学生从具体客观的物质、技术存在上升到精神层面的审美理解,使其真正理解人类造物史的内涵追求,掌握其内在规律进而指导自己的设计创作活动。
尽管设计美学具有交叉学科的属性,明确哲学美学、文艺美学和造物文化在其中的主体地位仍然是必要的。教师需要厘清各个学科、课程的知识领域,帮助学生建立课程的核心知识体系,强调以审美为核心,从物质技术生产中探究审美问题,充分阐释“设计”与“美学”范畴中功利与非功利问题的辩证统一。譬如,通过“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10]、“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11]等核心观点分析设计技术与物质所蕴含、体现的人类精神、情感,以实践案例对其深入阐释,引导学生在原理基础上审视设计作品、设计活动以及审视自我。再如,在对优美、崇高、戏剧、悲剧、荒诞等文艺美学中审美形态的论述中联结设计审美形态。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优美与形式美法则、格式塔心理学的关联;崇高中蕴含的人改造世界所获得的力量感、成就感;荒诞与后现代以来“波普”“新丑风”等怪诞、玩笑、无意义设计追求之间的关系等。诸如此类的内容设计,从设计美学的核心问题出发串联交叉学科,能够真正体现课程的主体价值,而避免成为多种学科知识的生硬拼凑。
3.充分体现《设计美学》作为理论与实践桥梁的价值。
架构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是《设计美学》的重要任务。需要注意的是, 理论与实践的贯连既是诉诸课程内容自,也指向教学实践活动。因此,《设计美学》教学改革既要从学科理论知识与实践案例、又要从学科知识与教学实践中实现有效转化。教师需要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选择适当的案例予以阐释、演化,也需要从教材观念、教材编制和教材适用三个方面整体考虑,对核心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组织,并设计教学环节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传达,实现教材目标、内容和方法的有机结合,以教学逻辑形成课程知识与学生心理之间的融洽[12]。
譬如,关于“技术美的本质”教学中,首先,通过日常生活技巧训练的视频案例和现场重现,引导学生从感性与经验层面感知技术在人的精神、情感层面的意义;其次,总结技术美的本质是自然人化的显现,是“真”,并展示经典设计技术及其成果,将前一环节的日常生活认知上升到对设计技术的审美思考。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进行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的感官调动;同时日常生活经验被唤起,与专业领域的技术表现形成感性认知的关联,结合教师在理论上的引导与总结,最终实现深刻认知“技术美是人类最普遍的审美存在”的教学目的。可以看到,贯连理论与实践的教学能够让学生突破专业限制,站在更高的层面认识人类在发展中对基于一般规律、准则的寻求与遵守,同时理解作为创造性活动的主体——人对于规则不断的突破与创新,进而从中获得的自由感。
(三)教材建设满足教育教学活动需求
1.教材建設遵循教材编撰原则和教学活动逻辑。
遵循教材编写基本原则,基于设计美学的学科内容与教学活动两个维度来组织教学材料。就学科内容来说,首先,以学术研究成果引领教科书编写。在学术研究中验证教材内容,又通过教学实践扩充学术研究成果,二者并进,推动《设计美学》课程理论体系的成熟发展。其次,教科书与一般教学素材建设双管齐下,建构教材体系。以学术成果为核心,同时依据经典性、针对性和前沿性来充分挖掘相关的图像、影音及各种网络资源,形成教学辅助材料。
就教学活动而言,教材建设注重教学逻辑,搭建知识逻辑与学生认知逻辑之间的桥梁。教师对教材的组织需要全面围绕解决“教什么”“为什么教”“怎么教”这三个根本问题进行整体思考。围绕前期回顾、新课导入,以及课程内容的穿插、总结、承接等组织教材。通过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过程形成相关知识的衔接。教材内容架构严格按照严谨、有序的“知识-认知”逻辑内核,与教学方法、形式、技巧、过程等教学逻辑形成有机整体。
2.以学生为主体,动态完善教材体系。
强调因材施教的动态教学活动设计,在传递课程知识的同时根据学习反映调整、拓展教学内容,组建教学素材。譬如,对于“什么是美”,就知识而言,教师可从美的历史讨论、主客观认知、时代发展等方面进行讲授。而作为一个开放性的主题,单纯的知识讲授难以获得学生的心理共鸣,因此可以组织沉浸式、讨论式教学:课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研究,搜集资料并形成初步成果;课中要求学生主题发言,引导课堂讨论,并形成总结;课后提出反思,要求学生自主拓展学习。教师在其中充当组织者和总结者的角色,指引学生主动形成问题的理解及认知逻辑。在学生的研究性参与中,他们组织的素材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教师的预设范围,无形中对教师的教材组织范围形成了拓展。参与学生越多,拓展范围越大。经教师梳理,可以成为新素材进入教材体系。这些新素材具有同教师预设教材同等重要的价值,不但更准确反映学习者的需求,也为教师的教学反思、改革助力,对教材体系的动态建设形成支持。由此,教材建设呈现出限定性上的自由性。连接“教”“学”双方,又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而不断生成、发展,使教材体系趋于有机完善。
教材建设是学科研究成果、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教学规律和课堂教学实践的凝聚点,也是《设计美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贯穿连接了设计美学的学术研究与教学研究,不但延续、验证设计美学的研究成果,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推动学科的发展、传承、研究与应用。在当前中国现代设计深化发展与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的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培养需求对《设计美学》课程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以教材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为切入点深化课程改革,将有效地提炼课程内涵,使其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真正体现出基础、核心价值,对于实现新时代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基金项目:
1.教育部2021年度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新文科背景下‘融合-融通-融汇-融智的艺术创新人才培养”(2021160058);
2.成都大学2021年度一流课程建设项目“《設计美学》”(CDYLKC2021084);
3.成都大学2022年度教改项目“新文科语境下视觉传达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CDJGB2022145);
4. 四川省2021-2023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新文科视野下‘大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G2021-1091);
5.成都大学 2022年度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新文科视野下‘大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CDJGB2022017)。
参考文献
[1]胡志平、张黔.近二十年中国设计美学的发展:走出技术美学[J].文艺评论,2014(5):98-102.
[2]黄柏青.设计美学:学科性质、演进状况、存在问题与可行路径[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05):160-163.
[3]徐恒醇.设计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邢庆华.设计美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5]梁梅.设计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6]顾明远 主编.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7]杨玲.高等教育教材出版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4.
[8]范印哲.教材设计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前言.
[9]黄倩.设计美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J].装饰.2014.5(253):74-75.
[10](德)弗里德里希·黑格尔著,宼鹏程译.美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6:5.
[11]刘叔成,夏之放,楼昔勇 等.美学基本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30.
[12]曾天山.教材论[M].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70.
[13]崔书铭,何佳.坪井浩尚樱花杯的设计美学分析[J].设计,2022,35(22):158-160.
[14]蒋高军,吴菊芳.特色工艺作坊融入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可行性研究[J].设计,2023,36(9):98-100.
[15]谭晗,蒋炜,王国胜.中国高校服务设计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设计,2023,36(12):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