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岩
摘要:探究是一种学习方式,是学生深度学习、课堂高效运转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以自我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语文课堂主体地位,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為出发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语文知识,构建高效语文课堂。文章重点探究引领学生主动学习、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具体策略,希望能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帮助与借鉴。
关键词:初中语文;探究;高效;课堂;情境;合作;点拨;阅读;提问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23-0097-04
探究性学习,也被称为发现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中通过观察,发现问题、搜集数据,而形成解释,获得答案,并进行交流、检验、探究的学习[1]。学生的探究能力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在教学中,语文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学生以探究的方式学习,使学生形成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简要分析语文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以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1.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流于形式
基于素质教育理念,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为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合理制定语文教学方案,积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构建高效语文课堂。但有的语文教师为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抢抓教学进度,没有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自主探究的时间、空间,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流于形式,这不仅会影响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提升,还会影响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另外,部分教师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教学实践中,无视学生的自主实践效果,让学生完全按照既定的教学方案、教学步骤来探索知识、解析问题。这样,学生就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甚至对语文学习出现抵触心理,其思考能力、探究能力发展因此受限。
2.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过于盲目
虽然新课程标准对探究性学习非常重视,但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标准、探究性学习的研究并不深入、不透彻,没有制定明确的探究能力培养教学方案,在教学中,随机开展探究能力培养,或凭借自身的主观经验来引导学生探究、思考。这不仅无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还会浪费课堂教学时间。在语文课堂上,有的教师简单地把课后练习题作为课堂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究。而有的课后练习题缺乏拓展性、针对性,无法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思维能力。
3.不注重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兴趣
在语文课程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以自己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和中心,不允许学生反驳自己的观点,质疑自己的教学方法,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自主探究、提出问题的兴趣和信心。这种情况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还会影响学生学习效率及学习水平的提升。另外,部分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和策略也没有给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机会,如把探究能力培养内容局限在课本之中,让学生解读课文,探究其中心思想,或根据课后习题思考课文内容。单一的探究能力培养模式,根本无法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探究热情。
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在上课时精力无法做到完全集中,所以,教师要改变乏味、单一的语文教学形式,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参与空间和机会,让学生认真学习、积极探索,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教师要将“满堂灌”的语文课堂转变为具有趣味性、实践性、探究性的语文高效课堂。
1.注重创设教学情境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想让学生主动去探究,教师就必须激发他们参与课堂问题思考、探究的主观能动性。而创设教学情境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的有效策略。教师要动态化、灵活设定课堂教学问题,让学生在相应教学情境中自主思考,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或提出建议。这样,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还能充分锻炼自身的思考能力、探究能力,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创设教学情境的时候,教师要着力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地探究问题,让学生大胆质疑、想象、思考,以此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语文知识的记忆、理解。教师还可营造开放的语文教学环境,让学生多交流、多思考,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提出问题,探究知识,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语文学习中[2]。另外,语文教学涉及听说读写等训练活动,教师可将这些训练活动整合,然后找准教学的中心点和关键点,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以音频、图片、动画来创设语文教学情境,促使学生通过理解、思考、探索等思维活动提升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自主思考能力,实现语文难点与重点学习内容的突破,以此构建语文高效课堂。例如,在讲解《岳阳楼记》时,部分学生没有去过岳阳楼,也无法通过字面理解岳阳楼的美。对此,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创设游岳阳楼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仿真的氛围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探究重点句子的含义,理解课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特点[3]。
2.注重学生的合作探究
当今社会非常讲求团结、合作,而部分学生又具有很强的个性,不懂得如何与其他人合作,所以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着重训练、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灵活设定合作性学习任务,让学生去交流、讨论、思考,在协同合作和思维碰撞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以此促进学生合作能力、探究能力的同步提升。课堂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共同场所,对某些有难度的问题,师生可一起探讨,交换各自的看法和见解,互相质疑,在交流讨论中达成共识。这也要求教师改变“居高临下”指导学生的方式,以平等的方式和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对某些比较简单的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合作,让学生在共同思考、探究中,理解、吸收语文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共同合作,能够调动学生主动去实践、探究、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激发出更强烈的求知动机,语文课堂也会因此实现高效化。另外,语文知识和实际生活有较大的联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生活化教学素材,拓展语文教学内容,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合作探究。这样不仅可提高学生的学科知识解析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还可让学生意识到语文知识的实用性,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对语文知识的探究活动中,进一步加深对语文知识的记忆与理解。
3.适时点拨,引领学生主动探究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想让学生高效探究语文知识,教师就要注重适时的点拨。首先,教师要认识到,引领学生主动去探究,并不是放任学生漫无目的地思考,而是让学生在一定的方向、理念下,积极思考、探究,而适时的点拨可以确保探究的质量、效率、方向。在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构建共同发展、动态生成、师生交往的语文课堂,给学生提供相应的思考时间、探究空间[4]。当学生在探究中遇到困惑时,教师可适时、适度点拨,让学生找到正确的探究方向,树立学习信心。如果学生的问题探究进入死循环,不仅会影响其对语文知识的探究积极性,而且会影响其语文学习效率。其次,教师要认识到,适时的点拨可使学生掌握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这样,学生就能利用掌握的探究方法与技巧来钻研文本内容,通过自我发现与探究,对语文知识形成更清晰的认知与理解,探究过程也变得更有意义。需要注意的是,在点拨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使师生处于平等的位置,这样,学生才更加乐于去探究与学习,从而进一步提升学习能力、学习效率。
4.创新阅读教学方式,构建高效阅读课堂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想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构建高效化、理想化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师就要选择学生愿意接受的、喜欢的方式开展阅读实践活动,这样,学生就可高效地投入到阅读探究中,全面、用心剖析阅读材料,逐步提高自身的语文阅读素养[5]。例如,教师可将阅读文本剧本化,营造直观化、具体化、形象化的阅读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实践、自主阅读的兴趣,让学生获得探索知识、参与课堂活动的动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体验,从而更扎实、更全面地理解文本素材。对此,教师要围绕学生的实际生活,重新归纳阅读文本的内容,让学生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掌握阅读技巧,真正理解文本内涵,实现语文素养的提升。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喜欢探索新鲜事物,但理解能力、认知能力有待提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借助现代化教学设备动态呈现阅读文本,让语文阅读实践活动有导向、有计划、有方案地落实下去,师生共同努力,打造高效、和谐的语文课堂[6]。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也可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导学生再现、演绎阅读文本内容,使学生真切感知到文本中人物的情感、语言、动作,体验到阅读学习的快乐,从而主动探究阅读内容。
5.有效提问,引领学生主动探究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想构建高效化语文课堂,教师就要提出高质量的课堂探究问题,让学生结合问题大胆探索、想象,对语文知识进行深度理解。这就要求教师选择能够促进学生深度思考的教学素材,分层次设计课堂提问,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挖掘学生的潜能,实现理论知识讲解和实践活动的深度融合,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7]。在教学中,教师还可围绕重点、难点教学内容展开提问,引导学生全力攻克难点、重点知识,消除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畏难情绪,让学生乐于学习,并学会用简洁、准确、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知识创新能力、问题解析能力都可实现提升。启发性、益智类的教学问题也是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抓手。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启发性、益智类教学问题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设计层次分明的问题,并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究、思考的时间。在学生探究、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小步子教学法,引导学生内化课堂教学内容,使其产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满足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8]。
6.优化语文备课环节
在语文教学中,要想构建高效课堂,促使学生主动探究,教师就要注重优化语文教学各个环节,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能力制定教学目标、教学方案,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探究实践活动,从而丰富自己的语文知识储备,形成相应的语文学习技巧,积累更多的语文学习经验,逐步提升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这其中,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对教师而言,其可通过备课增强教学针对性,从而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领学生主动探究语文知识,逐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积极性以及学习效果,构建语文高效课堂[9]。在备课环节,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水平,合理安排语文教学内容,如习题练习、知识应用等,并不断优化、调整备课方案,为学生呈现最佳的教学过程,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良性互动。课前语文作业、课后语文作业,也要在备课环节体现出来。课前语文作业起到的是预习作用,可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语文知识有初步了解。课后语文作业起到的是巩固、提升作用,可让学生复习课堂学习内容。高质量的课前语文作业和课后语文作业都是构建高效化语文课堂的基础。精心完成备课后,教师还要在课堂上将其精彩地呈现出来。这就要求教师积极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基于教案,引领学生主动去探索语文知识,内化语文知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要把备课内容直接“灌输”给学生,要围绕学生的兴趣点,引导学生逐步探究,这样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还能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为语文高效课堂构建奠定基础。
7.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分层教学
在语文课堂上,要想引发学生主动探究,构建高效语文课堂,教师就要重视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学生受认知能力等因素影响,在语文学习中会呈现出不同的能力和水平,对于学生的差異性,教师要尊重,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灵活设计语文教学目标、教学方案,并引导学生制订个性化学习计划,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高效化语文课堂的构建奠定基础。高效课堂的立足点为“学生是否认真听讲、是否理解文本内容”,所以,教师要积极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掌握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语文知识基础以及性格特点等,优化、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用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的形式来传递知识[10]。例如,对学优生,教师可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作业,让学生积极探究,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对学困生,可设计一些抄写生字、词的基础性作业,着重引导学生夯实语文知识基础,为接下来的探究性学习奠定基础。只有所有学生都能跟上课堂教学进度,并能高效学习,才能形成高效化的语文课堂。同时,在讲解知识过程中,教师要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关注学生的奇思妙想,让学生怀着期待的心情参与语文学习活动,重视训练自己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
8.創新语文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进行的科学、严谨的诊断,对教师和学生都具有监督和检查作用[11]。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反馈信息调整教与学的行为,从而达到既定的目标。因此,教师要重视优化语文教学评价方式,改变之前“优、劣、对、错”的简单评价形式,要真诚、用心评价,引导、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让学生积极进行自我反思,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实现高效学习。这也是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的基础。
总之,探究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自主学习知识的方式,而学生的探究能力是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基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给学生提供更多探究知识的机会,以创设教学情境、合作探究、适时点拨、有效提问、优化备课环节、分层教学,以及创新语文阅读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策略,实现教和学的深度融合,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艾辉.指向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语文教学实践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19(S1):52-55.
[2]刘丽.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22.
[3]陈璐.基于虚拟现实技术(VR)的初中阅读情境教学探究[D].长沙:湖南大学,2021.
[4]单志艳.初中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实验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 2015(01):78-83.
[5]郭涛.浅析初中语文深度学习的内涵、特质与实现路径[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2,42(07):92-94.
[6]党帆.新媒体环境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D].延安:延安大学, 2022.
[7]王旭明.以求真务实精神促进语文教育健康发展———兼论真语文理念及其指导下的课堂教学[J].语文建设,2015(34):(4-24).
[8]陈薇.部编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案例研究[D].黄石:湖北师范大学,2022.
[9]汤丽丹.少教多学,建构高效课堂———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的探讨[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01):29-31.
[10]陈晓姿.语文课堂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与原则[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27(03):127-133+140.
[11]汪杰锋,苏春景.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的理论探析[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5):112-115.
Guide Students to Actively Explore and Construct Efficient Chinese Language Classrooms
Lu Yan
(Minqin County No. 3 Middle School, Gansu Province, Minqin 733304, China)
Abstract: Inquiry is a learning method that is the foundation for students to achieve deep learning and efficient classroom operation. In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transform their self-centered teaching philosophy and mode, respect students dominant position in Chinese language classroom teaching, and take improving students thinking, practical, and exploratory abilities as the starting point. They should guide students to independently explore Chinese knowledge and build an efficient Chinese language classroom. The article focuses on exploring specific strategies to guide students to actively learn and build efficient Chinese language classrooms, hoping to provide some help and reference for Chinese language educators.
Key words: junior middle schoolChinese; explore;efficient; classroom;context;cooperation; call;reading;askingques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