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欣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浙江慈溪 315300)
《百年孤独》中“丽贝卡吃土”这一内容反复出现,本文着眼于该情节,从著作原文本身出发,通过对马尔克斯生平与拉丁美洲历史的探究,并结合现代医学与精神研究成果,探求“丽贝卡吃土”奇异行为背后的种种原因。
丽贝卡“吃土”行为在原文中反复出现,究其根本是亲情、爱情等的缺失,伴随着焦灼、不安、凄凉的心理,吃土对于其来说是一种压力的释放和情绪的疏解。此处节选三个片段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第一次吃土出现在初到马孔多时。彼时她十一岁,被几位皮草商人辛苦跋涉带来投奔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家。她长相怪异,有着青绿色的皮肤,肚子圆滚紧绷,胆小怕生,终日坐在摇椅上吮吸手指,孤僻自闭,总是缩在最偏僻的角落,什么也不吃,“只喜欢吃院子里的湿土和用指甲刮下的石灰墙皮”[1],也只有在寻找泥土的时异常地狡黠。面对众人对其吃土行为的制止时,她拼命反抗,“力气之大和瘦小的身量根本不符”①,直到后来乌尔苏拉通过药物治疗和皮带抽打等方法,才使其显出康复迹象,改掉吃土恶习。
此情况下,丽贝卡吃土的直接原因是,亲情的缺失以及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幼时父母双亡,她被送往远离家乡的马孔多,来到了一户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家中,双方语言不通,她无法从任何地方获得一丁点安全感,除了几个印第安人。她的内心充斥着寄人篱下的凄凉、父母早逝的悲凉、孤身处于陌生环境的苍凉,尚且年幼的她,只能通过“吃土”、吮吸手指、缩在角落瞪眼睛等本能的行为以平衡焦灼的心理。但在几星期后,她逐渐融入了大家庭,除了乌尔苏拉的治疗手段,布恩迪亚家族每个人给予的坚定、显著的爱是丽贝卡不再吃土的根本原因。大家认可她的存在,把她当作家里人,刚来马孔多时的各种情绪被消解,丽贝卡也暂时摆脱了吃土的习惯。
第二次吃土出现在成年后第一次陷入爱情时,该处的“吃土”可分为三个阶段。新家落成,乌尔苏拉为其添置了一台能自动弹奏乐曲的神奇钢琴。作为钢琴的安装调试师,英俊又有教养的年轻人皮埃特罗来到了小镇。他教丽贝卡跳舞,行为举止不失分寸,两人的现代舞在舞会上大放光彩,她无法自拔地爱上了这位优秀的男青年,可是他即将离去,虽许诺会很快回来,但无人知晓这是否是真的,留给丽贝卡的是摇摆的折磨,没有一个肯定的答案。多年前被压制的秘密嗜好,因无法抑制的爱的渴望被再度唤醒,她开始第一阶段的“吃土”。这种状况在她收到了心爱之人的情书时有所好转,可当爱情事与愿违——情书未按预定时间出现时,她又陷入了异食的状态中,甚至加重了。她不仅将泥土作为食物,更是把蚯蚓、蜗牛等自戕般吞下又吐出,整个人陷入了迷狂的无意识的状态,这是第二节阶段的“吃土”。到最后由于阿玛兰妲的妒忌意外杀死了蕾梅黛丝,丽贝卡与爱人沾染了人命的婚姻再无人提起也无法继续,所有希望破灭,无助的她又开始吃土,此为第三阶段。
该过程中丽贝卡吃土的原因是由于对爱情的深切渴望与不自信,以及对两者未来的担忧与不确定。第一次时,她渴望拥有爱,拥有一位年轻帅气的丈夫。但同时,她又深陷怀疑的囹圄,不确定皮埃特罗是否有意,更何况他即将回到遥远的意大利,关系尚未确定的两人又有着距离的阻碍,对感情与未来的各种担忧吞噬着她,使她陷入情绪的大网,无法自我解救,只得从曾经奏效过的办法——“吃土”上,寻求援助,尽管她明知那味道十分糟糕,还是选择将泥土放进口袋吃掉。吃土带给她的真实感压倒了一切,让她不再自卑自贱。她从中获得安全感,以宽慰内心的不确定。直到后来皮埃特罗托安帕萝写了一封情书给丽贝卡,坦白了赤诚、热烈的爱意,两人结下“生死之盟的无声承诺”②,其行为才暂时停止。但当爱情再次受阻时,她便陷入了更大的情绪漩涡,行为越是偏激奇异,内心越是起伏不安,第二次吃土开始。直至她听闻自己与皮埃特罗的婚事确定时,才“立时恢复了健康”③。可惜爱神并未眷顾两位相爱的年轻人,蕾梅黛丝的死让这段婚姻沾上了人命与血腥,婚期无限期取消,丽贝卡所有的寄托全部毁灭了,“吃土”也无可避免地继续伴随她。这三个阶段的“吃土”原因及好转的原因,无一不证实了,丽贝卡的吃土是由于内心太过脆弱,且缺乏对感情的安全感而造成的,当她不安、不确定时,她就吃土,而当她被肯定,感觉到真切的爱时,该异行也就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第三次吃土出现在爱上哥哥何塞•阿尔卡蒂奥时。面对这个从小一起长大,如今成长为坚毅、神秘、“全家都为之震颤的阳刚化身”④的男人,丽贝卡第一眼便被他征服,她试图以一切借口接近他,但碍于羞怯不敢示爱,无法控制自己的丽贝卡只能通过异食纾解浓重的欲望与炽热的情感。
相比较皮埃特罗时期,少女初恋时的不安,该阶段丽贝卡“吃土”的原因,更多是由于成熟女人对于情欲的渴求、对性快感的追求。在直面何塞露骨地挑逗后,她立马失去了自制力,狂吃泥土墙皮,饥渴吮吸手指,呕吐、失眠、颤抖等行为反反复复,火热的爱甚至要将其烧死。该种心灵与身体的双重痛苦,直到与何塞发生性关系,并正式在弥撒上结成夫妇才得到缓解。
综上所述,情感的缺失,包括亲情、爱情等,是丽贝卡选择“吃土”的直接原因,伴随着该奇异行为的,往往有呕吐、吮吸手指之类的症状,以及起伏极大的情绪,包括愤怒、绝望、不安、渴望等,情绪的失衡是其“吃土”的间接原因。
马尔克斯一生称自己是“现实主义作家”而非“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他认为,现实才是最伟大的作家,自己做的只不过是对现实拙劣的抄袭和模仿。《百年孤独》一书很好地呈现了以上观点,其中的诸多事物在现实中都是有原型的,在马尔克斯的自传《活着是为了讲述》中窥见一斑。比如小镇马孔多的名字来源于其小时候去过的香蕉园,“火车停靠在一个没有镇子的车站,没过多久,又途经路线上唯一一片香蕉园,大门上写着名字:马孔多”[2]。又如“布恩迪亚”这个姓是来源于其来源于一位朋友的父亲,“我忘了他父亲的名字,永远伴随我的是他的姓:布恩迪亚”。⑤再如老祖母乌尔苏拉,则来源于马尔克斯的母亲,一位一生生养了十一位儿女的慈祥伟大的老妇人。
本文所探究的主人公在作者的现实生活中亦有原型存在,即马尔克斯的妹妹——玛尔戈特。一九三〇年的十二月,马尔克斯的外公外婆去了一趟巴兰基亚,将一岁多的玛尔戈特带回了家。初入家庭的玛尔戈特“又瘦又野,心门紧闭,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⑥她时而躲在角落,时而吮吸手指,可以好几天不吃不喝,谁也不理。她不爱吃饭,却爱吃花园里湿润的泥土和用指甲从墙上抠下的石灰块。外婆为了改变玛尔戈特的奇异行为,将她常待的地上全抹上了牛粪,用了好久才让她逐渐融入家庭生活。
作品中虚构的丽贝卡与现实中真实的玛尔戈特高度重合,同样是作为当前家庭的外来者,同样的瘦弱又孤僻,同样有爱吃土和吮吸手指的奇异喜好。有理由推测,丽贝卡吃土行为的原因是作者通过对现实生活的体察,主观意识写作赋予的,不是丽贝卡吃土,而是玛尔戈特吃土,丽贝卡一形象在塑造时便已经注定要被赋予“吃土”的特性。
阿根廷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安徒生•因贝特曾坦言:“在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中,作者的根本目的是借助魔幻来表现现实,而不是把魔幻当现实来表现。”丽贝卡吃土这一极富魔幻色彩的行为,也对应了当时真实的社会情况,从丽贝卡初到马孔多时的描述中可推理一些。
首先,丽贝卡来自遥远的马纳乌雷,她一直不说话,直到印第安人用他们的语言问她要不要喝点水儿时,她才“眼神一动,仿佛认出了他们”⑦。后来乌尔苏拉让其喝下自制的食土癖的特效药时,她拼命反抗,乱踢乱踹,发出了一些古怪的哀号,听到的印第安人说那是他们语言中最污秽的辱骂。显而易见,丽贝卡懂印第安语,且极有可能是印第安人的后裔。
其次,丽贝卡身上有一个由“一颗食肉动物的犬牙配上铜托系在右手腕上当作抵抗‘邪眼’的护身符”,“邪眼”在原著中书写为“Mal De Ojo”。在西班牙语里“Mal”的意思是“evil”,“Ojo”是“eye”,“de”则为“of”,所以“Mal De Ojo”可被译为“evil of the eye”,即“邪眼”。在欧洲人的信仰中,这代表由妒忌、厌恶带来的厄运或伤病,“邪眼恐惧”是刻在欧洲人骨子里的害怕,在其对拉丁美洲进行殖民的过程中,该种文化也一并传入。《百年孤独》中丽贝卡作为一个印第安人,却佩戴着极富欧洲传统信仰色彩的物件,这说明其或者其家庭必然与欧洲人发生过接触,且该种接触十分深刻,足以改变人一生之信仰,而这所谓的“深刻接触”,实则是拉丁美洲被欧洲殖民,被政治压迫、经济掠夺、文化入侵的惨痛历史。
再者,丽贝卡初来马孔多时,皮肤青绿,肚子圆滚紧细,作者马尔克斯说“这都显示出她体弱多病、忍饥挨饿的历史甚至要比自身的年龄更久远”⑧。“体弱多病、忍饥挨饿”的不只是丽贝卡,是比其“年龄更久远”的父母亲人,更是满目疮痍的古老的拉美大地,反映了拉丁美洲因外族入侵导致的生存资料缺乏的真实历史。此处的丽贝卡是拉丁美洲儿童群体的缩影,甚至是整个被包括西班牙在内的欧洲各国,进行疯狂殖民掠夺的拉丁美洲的缩影。拉美土著人民无法抵挡欧洲的侵略,被迫成为其奴隶,一切动植物都成了牺牲品,富裕繁荣从未属于拉美人民,剩下的只是长期的营养不良与精神迫害,极度缺乏的人权和生存资料。单一的食物导致营养缺乏,孩子们只能通过吃土、吃蚯蚓补充所需营养。乌拉圭作家加莱亚诺在《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中写道,葡萄牙殖民期间,有些巴西东北部的儿童常以木薯粉和菜豆作为食物,由于这些食物中缺少矿盐,孩子们出于本能,就会依赖吃土来补充矿物质。⑨[3]结合以上三点,不仅仅是丽贝卡吃土,更是拉美人民吃土,是由于欧洲各国对拉美灾难性的殖民,导致生存资料的极度匮乏而引发的异象。
综合以上可得,丽贝卡“吃土”行为是有原型的。人物原型来源于其妹妹玛尔戈特,此时的行为,是作者通过对现实生活的体察,主观意识写作赋予的;行为原型则来源于拉美被欧洲殖民的百年历史中所出现的,由于生存资料匮乏所导致的儿童吃土行为。
随着现代医学与精神分析研究的不断发展,“丽贝卡吃土”一行为也可有新解。
首先是“吃土行为”。在现代,普遍将此症状归为“异食癖”的范畴,是由于代谢机能紊乱、味觉异常和饮食管理不当等引起的一种非常复杂的多种疾病的综合征。⑩[4]患有此症的人常常持续性地咬一些非营养的物质,如泥土、纸片、污物等。过去人们一直以为,异食癖主要是因体内缺乏锌、铁等微量元素引起的。但目前越来越多的医生认为,异食癖的成因与各种心理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将目前的医学结论运用于丽贝卡,可得其吃土原因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生理层面,是由于体内微量元素的缺乏。生存资料的不足致其长期处于饥饿状态,加之常以木薯粉和菜豆作为食物,饮食结构的单一,缺乏微量元素的摄入,便本能地通过“吃土”的方式,获取身体的基本所需。二是心理层面,幼年时痛失双亲、流落他乡、寄人篱下,她紧张恐惧;长大后爱而不得、惨遭妒忌、莫名丧夫,她压抑怀疑。其一生的主基调在寄人篱下的敏感和爱而不得的抑郁中反复横跳,种种不健康的心理无法纾解,选择“吃土”是迫不得已的、无法自控的、无可奈何的排遣方式。
另外与其“吃土”行为相伴相生地还有“吮吸手指”一现象,这可从心理学角度进行说明。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认为人格发展的顺序,依次分为五个时期口腔期、肛门期、性蕾期、潜伏期、生殖期。(11)[5]婴儿出生后第一年称为“口腔期”,是人格发展的第一个基础阶段。刚出生的他们由于环境的改变,迫切地需要一种安全感,因此吸吮的需求很强烈。而如果该时期的心理发展矛盾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就可能会在人格上形成口腔型特征,如追求安全感,被动、依赖、退缩、易悲观等等,且会保留吮吸手指的习惯。而且,这样的心理会投射在行动上,伴随着人物内心的焦躁不安和怯懦,根深蒂固并逐步强化。这很好地解释了丽贝卡吮吸手指的行为,虽无法从书中得知丽贝卡在口腔期是否遭遇过以上不幸,但通过吮吸手指这一行为反推,其异食癖的产生很大可能是其童年时期遭遇变故产生了心理问题,且并未得到妥善地解决,加之安全感的缺失使其一直保留着口腔期吮吸手指的习惯。
本文着眼于《百年孤独》中“丽贝卡吃土”这一反复出现的情节进行了分析,从原文透露的人物心理、塑造人物的经历背景、拉丁美洲的历史状况、现代医学及精神分析四个角度出发,阐明了“丽贝卡吃土”这一奇异行为产生的原因。但由于所学所知有限,故在历史背景与现代医学两方面的分析仍停留在较浅层次,后期将会再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思考。
注释:
①百年孤独[M].南海出版公司,(哥伦)马尔克斯(Marquez),2011:37.
②百年孤独[M].南海出版公司,(哥伦)马尔克斯(Marquez),2011:56.
③百年孤独[M].南海出版公司,(哥伦)马尔克斯(Marquez),2011:61.
④百年孤独[M].南海出版公司,(哥伦)马尔克斯(Marquez),2011:82.
⑤活着为了讲述[M].南海出版公司,马尔克斯,2015:324.
⑥活着为了讲述[M].南海出版公司,马尔克斯,2015:71.
⑦百年孤独[M].南海出版公司,(哥伦)马尔克斯(Marquez),2011:36.
⑧百年孤独[M].南海出版公司,(哥伦)马尔克斯(Marquez),2011:36.
⑨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M].人民文学出版社 [乌拉圭]爱德华多•加莱亚诺著,2001.
⑩邱念伟.“谷维素”——考生常备的营养药[J].生命世界,2011,(04):56-59.
(11)梦的解析[M].(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中译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