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三个“历史决议”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三重向度

2023-08-31 21:22张正光刘鸣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现实路径内在逻辑思想政治教育

张正光 刘鸣

摘 要: 党的三个“历史决议”是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的纲领性文献,将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以正确的观点学习党的百年历史,从党百年历程所累积的历史经验中汲取历史智慧,弘扬党在百年征程所体现出的精神品质。党的三个“历史决议”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有机整体,要始终坚持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理论逻辑,充分展现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三个“伟大飞跃”的历史逻辑以及在推进伟大事业中总结历史经验的实践逻辑;并从立足教材构建课程协同育人体系、丰富学习材料加深内容认知、采取有效教学方法深化主题教学三种路径着手,促进党的三个“历史决议”高质量地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历史决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内在逻辑;现实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3851(2023) 02-0061-07

Three dimensions of integrating three "historical resolutions" of the CPC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ZHANG  Zhengguang1, LIU  Ming2

(1.School of Marxism,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41002, China; 2.School of Marxism,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34, China)

Abstract:  The three "historical resolutions" of the CPC are the programmatic documents for our Party to summarize historical experience. Incorporating them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will help college students learn the Party′s century-old history from a correct point of view, and learn from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 accumulated in the Party′s century-long history. The three "historical resolutions" of the Party are an organic whole with rich connotations. We must always adhere to the theoretical logic of holding high the banner of Marxism, fully demonstrate the historical logic of the Party leading the people of all ethnic groups in the country to achieve three "great leaps", and the practical logic of summarizing historical experience in advancing the great cause; we should start from three paths of building a curriculum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system based on textbooks, enriching learning materials to deepen content cognition, and adopting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to deepen theme teaching, so as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integration of the Party′s three "historical resolutions"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historical resolutions;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value; inner logic; realistic path

習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1]。党的六届七中全会、十一届六中全会以及十九届六中全会分别审议通过了党的三个“历史决议”,对我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百年奋斗过程中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及历史经验进行了全面回顾与总结。将党的三个“历史决议”融入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党史学习观,还可以帮助其从党百年历程所取得的历史经验中汲取历史智慧以及弘扬党在百年征程中所体现出的精神品质。将党的三个“历史决议”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紧紧围绕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走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坚持马克思主义这几个核心问题,系统阐明其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价值、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当前,学界对党的三个“历史决议”进行了综合性研究。石仲泉[2]对党的三个“历史决议”蕴含的重要价值进行了探究。肖贵清[3]就党的三个“历史决议”所具有的历史意义展开过探讨。周良书[4]通过对党的三个“历史决议”进行对比以分析其书写特点。李良明等[5]则系统归纳了党的三个“历史决议”的内容共性。目前围绕党的三个“历史决议”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关系研究相对匮乏,宇文利[6]探讨了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价值、思想价值、整合价值和社会价值,提出应将其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及“四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孙瑛辉[7]则探讨了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当如何学习把握党的三个“历史决议”。总的来看,目前学界围绕党的三个“历史决议”所开展的系列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理论成果,但鲜有关注将其融入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重要课题。鉴于此,本文将尝试探讨党的三个“历史决议”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内在逻辑及现实路径,以期发挥党的三个“历史决议”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助力大学生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一、党的三个“历史决议”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

依据党的三个“历史决议”自身特质及内涵,深入挖掘其育人价值,既符合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总目标的客观要求,又可以增强大学生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一)有利于大学生以正确的观点学习党的百年历史

党的三个“历史决议”的書写始终坚持以客观真实的观点阐述党的历史,因而能够引导大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去学习党的百年历史。在党的六届七中全会上,毛泽东就“历史决议”的起草做出了说明,他强调:“《决议》不但是领导机关内部的,而且是全党性质的,与全国人民有关系的,对全党和全国人民负责任的。”[8]党的第二个“历史决议”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在政治经济领域受到“左”倾思想冲击,主要由复杂历史因素与脱离实际的主观认识所造成,决议肯定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方针,否定了脱离实际的“两个凡是”方针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党的第二个“历史决议”还特别提到了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评价问题。1981年1月26日,邓小平在与澳大利亚外长会晤时就曾提及中国共产党正在写一个历史文件,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进行总结,尤其要对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做出客观评价。习近平在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起草说明中同样指出,“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用具体历史的、客观全面的、联系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党的历史。”[9]79党的三个“历史决议”始终坚持以客观全面的观点看待党的历史,这也是将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所在。“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10]学会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也是学习党史的目标所在。“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11]始终坚持从实践角度观察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是学习党史的落脚点。“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1]立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分析并解决问题,则是党史学习所要掌握的方法论所在。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通过将党的三个“历史决议”融入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能够引导大学生在进行党史学习的过程中,始终紧扣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历史叙事规律,努力将主观认识与客观实践结合起来,坚持以正确的观点学习党的百年历史,客观评价党史中的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进而树立起科学的党史学习观。

(二)有利于大学生从党百年累积的历史经验中汲取历史智慧

善于总结历史经验,一直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优良传统。党的三个“历史决议”凝聚着党的百年历史,凝结着丰富的历史智慧。党的第一个“历史决议”指出,在大革命、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这三个时期,党之所以取得重要成绩的原因在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党的第二个“历史决议”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基本的历史经验”[12]。此外,党的第二个“历史决议”就如何变革生产关系、处理阶级矛盾、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改善民族关系、加强国防建设、处理对外关系以及推进党的建设等方面进行了重要总结。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强调“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9]65。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近代以来取得一切成就根本原因所在,人民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始终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这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9]66。党的三个“历史决议”特别注重总结党从弱小到强大的奋斗历程中,所累积形成的众多宝贵历史经验。通过对党的三个“历史决议”进行研读可以得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党百年奋斗历程中得出的基本经验。此外,三个“历史决议”清楚说明了党是如何认识、分析并解决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矛盾,如何采取不同方法策略化解所处时代难题。“历史是最好的老师。”[13]通过带领大学生系统学习党百年奋斗历程中所取得的宝贵历史经验,可以帮助其从中不断汲取历史智慧,获取历史启迪,积极应对国内外复杂环境局势所带来的各种风险与挑战。

(三)有利于大学生弘扬党百年征程中体现出的精神品质

党的三个“历史决议”集中展现出了中国共产党追求真理、勇于斗争的精神品质,对大学生学习弘扬这些宝贵的精神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党的第一个“历史决议”指出,党一经成立就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作为其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大革命时期,党领导各阶级发起社会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在极端危险处境中,始终高举反帝反封建的旗帜,领导工人、农民和青年学生,同国内外一切反动派作斗争。党的第二个“历史决议”指出,党在新中国成立后,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在国内带领人民肃清反动势力,巩固新生人民政权,在极度落后条件下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工作;在国际上坚持同帝国主义与霸权主义作斗争,对维护世界和平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着重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解决了一系列难题,办成了一系列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接连取得历史性成就与历史性变革。坚持真理、敢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特征与政治品格。党的三个“历史决议”清楚阐述了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应用于中国实际,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接连实现“历史性飞跃”的伟大进程。理论探索的过程,从来不会一帆风顺。党的三个“历史决议”体现出党始终坚持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杜绝同一切错误路线相妥协的精神品质,展现出党不畏风险、勇于斗争的政治品格,将其融入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推动大学生主动学习和弘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百年奋斗历程中,所形成的精神品质与政治品格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通过对党的三个“历史决议”开展系统学习,还能淬炼大学生的精神品质与政治品格,增强其应对实际工作生活中艰难险阻的信心与勇气。

二、党的三个“历史决议”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逻辑

将党的三个“历史决议”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需将其置于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百年奋斗的整体过程中加以考察,要始终紧扣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理论逻辑,充分展现出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三个“伟大飞跃”的历史逻辑,以及在推进伟大事业中总结历史经验的实践逻辑。

(一)理论逻辑在于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

“中国共產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1]党的三个“历史决议”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逻辑,即在于始终坚持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党的第一个“历史决议”指出,党自成立伊始就将马克思主义学说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作为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党在大革命时期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学说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推动了中国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发展。土地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克服了“左”倾路线的影响,纠正了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宗派主义的作风。党的第二个“历史决议”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肯定真理问题标准的讨论,恢复了党和国家的正确指导方针,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标志着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党的第二个“历史决议”还指出,社会主义要不断发展生产力,改善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但这一转变不是通过阶级斗争的方式,而是依靠社会主义制度自身来完成。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回答了党和国家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尤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十个明确”,准确回答了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地位、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任务步骤及目标、新时代我国面临的主要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依法治国总目标、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方法理念及目标、新时代强军目标、中国外交发展新方向、从严治党常态化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是随实践活动变化而不断发展的行动指南。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要实现的主要目标。将党的三个“历史决议”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始终围绕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这一理论逻辑来展开,通过引导大学生系统学习党的三个“历史决议”,进一步夯实其信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根基,使其明晰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应用于中国具体国情,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历史,能够理解中国共产党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到日常学习工作实际。

(二)历史逻辑在于彰显三个“伟大飞跃”

党的“三个历史决议”都形成于重大历史关头,充分彰显了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分别实现中华民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人民的“伟大飞跃”,这也是将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要阐明的历史逻辑所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走向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富裕和国家强盛的历史跃迁。党的第一个“历史决议”指出,党在大革命时期团结工人、青年和农民,联合其他社会进步力量,参与组建革命军队,掀起了全国性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极光荣的一章。在土地革命时期,党领导各阶级作了政治上、军事上和思想上的伟大战斗。在党因“左”倾路线遭受严重损失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召开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路线在党内的错误领导,使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继续朝着正确方向前进。党的第一个“历史决议”强调,在历次革命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经验的中国共产党,必将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国民族革命的最终胜利。党的第二个“历史决议”指出,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实现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了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和国民经济体系、改善了农业生产技术、促进了城乡对外贸易增长、实现了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事业的发展、提高了人民解放军的作战能力、推动了外交工作的有效开展。党的第二个“历史决议”还指出,党领导人民粉碎“四人帮”后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恢复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和党的各项正确路线方针,使党和人民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继续向前迈进。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实施了一系列重要改革,取得了一系列瞩目成绩。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与活力。将党的三个“历史决议”融入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系统阐明党是如何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分别实现中华民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人民的“伟大飞跃”,引导大学生在现实体悟和理性思考中,主动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浪潮之中,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实践逻辑在于坚持在推进伟大事业中总结历史经验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4]党始终致力于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道路上推进伟大事业,总结历史经验是党的三个“历史决议”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逻辑所在。1940年,毛泽东提出了中国社会革命两步走的设想,阐明了新民主主义是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必经阶段[15]。党的第一个“历史决议”提出,我们党一成立,就进入了中国革命的新阶段——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阶段。这一时期,党总结出了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化解时代危机、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等重要经验。党的第二个“历史决议”指出,党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正确指引下,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党在这一时期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有计划地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探索出了一条以工业化为主导,农业、手工业、工商业并进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16]党的第二个“历史决议”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着手开展的一系列建设改革工作,使我们国家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出现了很好的形势。党坚持团结和依靠人民,把国家发展前途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世界和平力量携手同行。党的第二个“历史决议”还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十条重要经验,这些经验“可以说是我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第一次初步概括”[17]。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总结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提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9]14;在回顾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指引中国发展繁荣的正确道路”[9]23。与此同时,党还总结出了领导人民开拓进取,不断创新、敢于斗争,不断巩固全民族全中国、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勇于自我革命、敢于自我剖析,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等诸多重要历史经验。将党的三个“历史决议”融入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使大学生清楚看到,党始终坚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道路上推进伟大事业,不断总结历史经验的实践理路,进而激发大学生学习和实践这些宝贵历史经验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党的三个“历史决议”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路径

党的三个“历史决议”作为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的纲领性文献,可以凝聚社会共识,增强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将党的三个“历史决议”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教材,构建课程教学协同育人体系;丰富学习材料,加深内容认知;采取有效教学方法,深化主题教学。

(一)立足教材,构建课程教学协同育人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19]将党的三个“历史决议”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际,既可以达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又可以落实对党的三个“历史决议”的学习。将党的三个“历史决议”与具体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环节结合,需统筹好高校思政课与党的三个“历史决议”各自特点。一方面要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另一方面要系统阐明党的三个“历史决议”产生的历史背景、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及产生的重大影响。在具体融入阶段必须基于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目标,紧密结合高校思政课教材,进而有效突出相关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重点讲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和学说体系,可以将教材章节与三个“历史决议”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相结合,引导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思想道德与法治》重点培育大学生的价值观和法治素养,可以根据党的三个“历史决议”中所体现的理想信念、家国情怀及法治思想进行相关讲解,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夯实理想信念、提升法律素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可以与党的三个“历史决议”所展现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三次“历史性飞跃”的具体进程相结合,依次阐明三次“历史性飞跃”间的重要关系、解决的重大问题、产生的历史影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可以结合党的三个“历史决议”中所表现出的党在各历史时期的光辉事迹,引导大学生认真学习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接续奋斗的初心与使命。此外,还可以具体结合党的三个“历史决议”中的内容,系统阐述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以及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历史发展脉络,使大学生能够明白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实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必然性。

(二)丰富学习材料,加深内容认知

从事学校思想教育心理学的工作者很早就已意识到,那些“与学生愿望、信念相一致的学习材料”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积极作用[20]。将党的三个“历史决议”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除了对党的三个“歷史决议”基础文本进行针对性研习外,有必要结合一些重要的学习材料做延伸阅读,例如党的三个“历史决议”中所提及的重要著作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党的三个“历史决议”书写的重要文献,借以加深对“历史决议”文本思想内核的认知。具体可以围绕党的三个“历史决议”所形成的历史背景、制定的过程、产生的影响来划定学习材料阅读范围。学习党的第一个“历史决议”时可以引导大学生阅读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列宁的《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以及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改造我们的学习》《论联合政府》等文本。学习党的第二个“历史决议”可以着重阅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以及《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学习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时需重点阅读习近平的《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通过对这些与党的三个“历史决议”紧密相关的学习材料进行针对性的研读,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大学生对党的三个“历史决议”内在精神的理解与认同,进而将其所体现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激励其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高政治觉悟,主动承担起时代所赋予的历史责任。

(三)采取有效教学方法,深化主题教学

党的三个“历史决议”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要落到实处,需要教师尝试采用不同的教学法,其中较为常见的方法有探究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有学者曾指出:“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或解决问题的能力,离不开学生的自主探究,而不可能把‘思维技能当作具体的学科知识教给学生。”[21]开展探究教学时可以对以下几个方面予以重点关注。首先,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探究时,要明确探究主题是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的历史成就和宝贵经验。其次,在具体问题探究环节,教师需对大学生进行专门引导,从不同角度指引大学生挖掘“历史决议”的丰富内涵和历史价值。再次,探究教学的目标是要让大学生学会用大历史观把握历史发展主流主线,从“历史决议”对历史大势的把握和朝向中,激发前进动力,担当时代重任。最后,教师要注重提升亲和力与感染力,不断加强自身共情能力,保证教师所讲与学生所想始终处于一个“频道”,对于学生一时不能理解的重要问题,可以单独记录下来做专题讲解。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常用教学方法,也可以运用到党的三个“历史决议”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精当的教学案例是思政课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22],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在选取涉及党的三个“历史决议”案例时,需重点把握以下原则:第一,教学案例应与党的三个“历史决议”密切相关,最好是选择能够体现“历史决议”出台目的、制定背景及起草过程的重要事例。第二,案例要典型。每个“历史决议”的出台都有一个长期酝酿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择取其中最为典型的事迹运用到实际教学过程。第三,案例要有据可考,涉及三个“历史决议”的所有教学案例一定要真实存在。参考资料必须来源于权威部门或机构公开发行的出版物,以此保证教学活动的严谨性与客观性。总之,不论采取何种教学方式,都要明确“历史决议”书写的贯通性和一致性,明确从党的建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是一个接续奋斗的过程,确保大学生在系统学习党的三个“历史决议”后,能够体会到当前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不断增强自身应对风险挑战的智慧与勇气,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四、结 语

党的三个“历史决议”作为党的纲领性文献,凝结着全党的智慧与心血。探讨党的三个“历史决议”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价值、内在逻辑及路径选择,对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目标的实现有着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党的三个“历史决议”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以正确观点学习党的百年历史,从党百年奋斗历程所取得的历史经验中汲取历史智慧,弘扬党在百年奋斗征程所体现出的精神品质。党的三个“历史决议”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逻辑在于始终坚持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历史逻辑在于充分展现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分别实现中华民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人民的“伟大飞跃”,实践逻辑在于始终坚持在推进伟大事业中总结历史经验。党的三个“历史决议”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路径包括:基于教材构建起课程协同育人体系,扩充学习材料提升学习者对“历史决议”的内容认知,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深化主题教学。囿于时代发展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变化,本文尚不能完全呈现党的三个“历史决议”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有效路径,今后可就此展开进一步探讨,不断挖掘和提取党的三个“历史决议”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期持续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002).

[2]石仲泉.中国共产党三个历史决议的历史使命及重要意义[J].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2,26(1):5-15.

[3]肖贵清.整体性视域下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的三个历史决议[J].河北学刊,2022,42(1):25-33.

[4]周良书.政治家的历史意识:从中国共产党三个历史决议的编写谈起[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9(1):5-13.

[5]李良明,吴清华.学习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三个历史决议的若干思考[J].党史研究与教学,2022(2):4-13.

[6]宇文利.党的最新历史决议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及其实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2(1):111-116.

[7]孙瑛辉.思政课教师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党的三个历史决议[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50(2):118-124.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中卷(1893—1949)[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592.

[9]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10]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4 (002).

[11]习近平.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J].求是, 2019(1):4-8.

[12]曾培炎.学习邓小平经济理论二十讲[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65.

[13]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4-16.

[14]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10.

[1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6.

[16]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12-18(002).

[1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大决策的形成和发展[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412.

[18]习近平.继续把党史总结学习教育宣传引向深入更好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N].人民日报,2022-01-12 (001).

[19]《十談》编写组.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十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90.

[20]周和岭.学校思想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62.

[21]翁铁慧.大中小学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整体框架与实践路径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46.

[22]杨慧民.视域融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基本经验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96.

(责任编辑:陈丽琼)

收稿日期:2022-07-22网络出版日期:2022-10-24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20YJA710043);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AHSKZ2019D07)

作者简介:张正光(1971- ),男,安徽南陵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的研究。

通信作者:刘 鸣,E-mail:shnuliuming@163.com

猜你喜欢
现实路径内在逻辑思想政治教育
“互联网+出版”的现实路径及发展前景研究
论遵循社会规律与坚持包容性发展的内在逻辑
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状况与培育路径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国家审计职业化的现实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