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专业群构建逻辑原则研究与实践

2023-08-31 15:14:23刘向勇张新娟
职业 2023年14期
关键词:产业群构建路径专业群

刘向勇 张新娟

摘 要:专业群是指为区域经济中某一个支柱产业的产业链或相关技术(服务)领域服务的专业集群。专业群构建可以实现技工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紧密对接,可以实现专业资源的合理分配、整合优化,可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产业群特征是专业群构建的外部逻辑,技工院校现有专业基础、学科特点、实训教学场地布置等要素是专业群构建的内部逻辑。本文以中山市技师学院智能控制专业群组建以及内涵建设为例,分析打造高水平专业群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专业群    组建逻辑    产业群    构建路径

课   题:本文系2020年广东省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省级教学研究立项课题“技工院校专业群构建路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KT2020028)的研究成果。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要“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对接产业群建设专业群是增强职业(技工)教育适应性的有效手段,这已经成为职业教育创新办学的方向。近年来,不少职业教育专家对专业群进行研究,通过知网检索,2011年相关研究文献仅273篇,2021年多达1 764篇。

部分学者针对高职院校专业群构建逻辑和组建路径进行了研究探讨。王作鹏以产教融合为逻辑主线,探析高职专业群建设的实施路径;韦大宇重点研究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瓶颈问题,并提出突破瓶颈的路径;张衡锋等探讨了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境,并探索科学路径;任聪敏和陈宇提出基于互利共生理论的高职专业群现代化治理体系,并着重研究了其内涵、发展策略与实施路径;胡德鑫和纪璇针对“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建构逻辑与路径开展深度研究;张新民和杨文涛深入讨论了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组群逻辑;张磊和张弛对高职专业群建设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耦合进行了翔实研究。

技工教育是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凝练了自己的教育特色,形成“就业导向、产教融合,校企双制、工学一体”为主要标志的办学特色。如何结合自身特色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如何对接产业集群科学组建专业群,是技工院校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专业群构建的意义及依据

通过文献研究可知,所谓“专业群”是指为区域经济中某一个支柱产业的产业链或相关技术(服务)领域服务的专业集群。

(一)专业群构建现实意义

专业群构建可以实现技工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紧密对接,可以实现专业资源的合理分配、整合优化,可以提升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以满足产业集群发展需求。

(二)专业群构建政策依据

2006年,“专业群”名词首次出现在国家政策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近年来,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陆续出台多项文件,鼓励职业(技工)院校对接产业集群科学建设专业群,如《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关于深化技工院校改革 大力发展技工教育的意见》等。2022年5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在5个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教学指导委员会基础上成立28个专业群分委员会,推动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落地,指导专业群针对技工教育特色开展教科研工作和技能大赛成果转化工作。

二、技工院校专业群构建逻辑原则

目前尚没有统一的专业群组建逻辑,部分学者分别提出基于“产业链”“职业岗位群”“学科基础”“共通资源”“专业目录”等理据构建专业群。这些逻辑多是基于实践经验的理性思辨,缺乏大样本的实证研究。

技工院校具有校企合作的天然基因。笔者认为技工院校专业群组建应结合本地产业群特征和学校专业设置实际,从外部逻辑和内部逻辑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专业群构建的外部逻辑

产业群特征是专业群构建的外部逻辑,专业群构建的前提是要对本地产业群特征进行深度调研,挖掘二者之间的关联,以及产业群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特性,从而科学组建专业群。不同产业群的纵深程度和复杂性不同,一般分为技术关联性产业群和服务关联性产业群。根据产业群组件不同,从外部逻辑分析,专业群构建可分为服务岗位(群)式专业群和服务产业链式专业群两种。为服务岗位(群)所建立的专业群是根据企业对应的岗位需求来调整专业群内所包含的专业,此类专业群依需调整,稳定性欠缺;为服务产业链所组建的专业群多是跨国家专业目录中的大类,虽突出体现职业性,但一般来说群内专业间的黏合性不足,资源共享性差。

(二)专业群构建的内部逻辑

在以产业群特征为前提构建专业群的同时,还应结合学校现有专业结构、教学内容、就业定位、实训场地布置等要素,即从学校内部实际情况确定专业群构建逻辑(内部逻辑)。笔者对广东、山东、江苏等技工教育发达地区的技工院校进行了详细研究,总体来看,各院校现有的专业系部组建(专业群组建)形式可分为知识关联型和技能关联型两种。知识关联型构建的专业群一般是以某个龙头专业为核心,带动群内专业共同高质量发展,此类专业群存在资源过于集中的弊端,但协同效应明显;技能关联型专业群是将通用技能相近的若干专业组合在一起共同发展,此类专业群能够有效实现资源共享,但不利于及时调整以适应产业变化。

三、技工院校专业群构建实践案例

在大量调研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中山市技师学院依据服务产业链外部逻辑构建了智能控制专业群。

(一)智能控制专业群结构

智能控制专业群是以电气自动化技术和电子技术两个重点专业为基础核心(“双核心”专业群),同时辐射市场营销、楼宇技术、制冷技术等传统专业,以及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護、物联网技术应用等新型专业,为中山市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以及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培养配套高技能人才。

智能控制专业群支撑了区域智能家电产业集群全生命周期产业链,电子技术应用和物联网应用技术两个专业有力支撑传统家电制造以及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转型升级,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两个专业为制造、家电生产装备企业以及向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方向升级提供技术支持,市场营销为智能家电的线上、线下销售输送大量人才,楼宇技术和制冷技术专业为本地智能家电安装、维护等提供高端技能人才。

(二)智能控制专业群内涵建设

1.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

学院通过深度调研,创新了智能控制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总结为“两环六段”。中级工培养为一环,高级工培养为一环。 学生入学第一年为职业核心素养培养阶段,第二年为职业基本技能培养阶段,第三年为职业岗位认知阶段,第四年上学期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阶段,第四年下学期为关键岗位能力培养阶段,第五年为职业岗位行动阶段。

2.开发工学一体化课程

开发专业群工学一体化课程体系,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模式,创建自主学习环境。这样使教学从以教师为主导的“传道、授业、解惑”变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悟道、修业、生惑(善于质疑)”。

3.建设一体化实训基地

按照实训室功能复合、设备多样、规范管理原则,打造与真实工作场景一致的一体化教学实训环境。同时将企业文化融入教学过程,建设具有产业特色的专业文化。

4.培养一体化师资队伍

坚持师德建设与业务提升相结合,通过校内培养、企业实践、国内外进修等措施,提高一体化教师综合职业能力。鼓励教师参加或指导技能竞赛、承接课题、参与企业技术改革等,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打造一支品德高尚、志向高远、技艺高超、情趣高雅的“四高”一体化教师队伍。

5.打造专业群品牌特色

总结品牌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优质课程资源、创新教学方法,提炼名师成长案例、学生培养案例、优秀教师教学案例等,凝结专业群建设成果,使之成为学校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品牌专业群。

四、小结

专业群构建的目的主要是服务于区域产业发展,具有鲜明的“区域性、职业性”特点,专业群建设的质量直接关乎技工院校整体实力。技工院校通过创新构建专业群,使原有散点式的教学资源实现优化搭配,发挥集约优势,专业间进行错位发展,从而最大限度节约办学成本。专业群建设涉及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等社会多个领域,因此在治理方面应该打破边界,跨界扁平化管理,减少管理层级,形成共建共享局面,实现高效率管理和运营,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决策评估等方面实现民主化决策。利用产业群集约优势以及企业飞速发展的技术,倒逼专业群不断对接企业开发周期性一体化课程内容。总之,专业群是一个门类属性,如何对这个系统进行规划和管理,如何处理专业群和传统院系之间的关系,如何构建管理机制,是打造高水平专业群必须探索和解决好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作鹏.以产教融合为逻辑主线的高职专业群建设实施路径探析[J].教育与职业,2021(22).

[2]韦大宇.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瓶颈与突破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1(17).

[3]张衡锋,桂文龙,刘俊栋.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困境与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1(9).

[4]任聪敏,陈宇.基于互利共生理论的高职专业群现代化治理体系的内涵、发展策略与实施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28).

[5]胡德鑫,纪璇.“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集群建构逻辑与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14).

[6]張新民,杨文涛.论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组群逻辑[J].职教论坛,2021(7).

[7]刘向勇.职业院校对接区域产业群的品牌专业群构建研究[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21(2).

(作者单位:中山市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产业群构建路径专业群
复杂网络视角下产业群治理研究
基于产业群的江苏高职重点专业群发展研究
创新创业视角下高校跨学科创新课程体系的构建探析
大学教育(2017年1期)2017-02-13 18:07:03
从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看和谐社会构建
学理论·下(2016年12期)2017-01-19 21:40:51
高职专业群建设的机理、理论、动力和机制
职教论坛(2016年27期)2017-01-05 16:51:04
基于地方产业结构的高职院校专业群的建设
商情(2016年42期)2016-12-23 15:05:15
论高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
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科教导刊(2016年25期)2016-11-15 17:37:36
基于专业群建设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发展的探讨
文教资料(2016年20期)2016-11-07 12:04:28
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绩效考核机制的构建路径
商(2016年11期)2016-05-04 15:0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