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妍 张忻
[摘 要] 我国“3060”“双碳”政策的提出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带来了新挑战。加强“双碳”师资队伍建设不仅是高校改革和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还是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尽管高校“双碳”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显著提高,但依然存在“双碳”领域师资短缺、交叉学科资源整合不足、考核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高校应制订适合学校发展的“双碳”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大力引进相关学科人才、加强已有师资力量的培育与引导、加快构建合理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从而全面提高高校“双碳”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关键词] “双碳”目标;师资队伍建设;交叉学科
[基金项目] 2022年度西北工业大学发展战略研究基金委托项目“新发展阶段下学校‘高精尖缺人才引育机制研究”(2022WT02);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第1期应急管理项目“新时代行业特色高校治理模式与创新发展研究”(72041012)
[作者简介] 杨 妍(1990—),女,陕西咸阳人,硕士,西北工业大学人事处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张 忻(1981—),男,陕西子洲人,硕士,西北工业大学人事处副处长,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3)26-0023-04[收稿日期] 2022-10-23
一、“双碳”的重要性和师资队伍人才需求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各国关注的重点。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1]。2022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鼓励高等学校加快相关学科建设[2]。在我国“双碳”政策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高等学校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高校深度参与“双碳”建设,是践行生态文明建设、贯彻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教育部先后印发了《高等学校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和《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为高校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指明了方向。高校不仅承担着开展基础性、前瞻性的研究课题,实现关键技术突破等重大科研任务,还要能够为我国绿色低碳领域培养和输送大批“低碳”人才。要实现我国“双碳”目标,需要大量的绿色低碳人才,而培养大批的绿色低碳人才离不开“双碳”师资队伍的建设。因此,加快紧缺人才培养、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迫在眉睫。
二、高校“双碳”师资建设存在的问题
高校发挥着基础研究主力军的作用,承担着重大课题的策划与实施。加快构建“双碳”师资队伍建设,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作用。自2021年以来,全国多地成立了以碳中和为主题的学院、研究院,例如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四川大学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和碳中和示范性能源学院、西北大学榆林碳中和学院等。不少高校紧跟国家战略需求,完善了相应学科建设。例如,上海交通大学中英国际低碳学院紧密结合我国的绿色发展战略,大力引进高水平人才,整合科研群体,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开展科研团队建设,成立了碳金融与碳管理、智慧能源与大数据、新能源与储能、碳捕集利用与贮存、废弃物资源化五大研究中心。然而,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在碳中和领域的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双碳”相关领域的达标师资短缺,师资结构较为单一,部分高校在人才管理机制方面存在对高端“双碳”领域人才吸引力不足、培养体系不完善、用人机制不够灵活、评價机制不够系统、激励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双碳”政策的落实,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双碳”师资短缺,引发高校招聘热潮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基石[3]。截至2022年7月,全国共设置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智能电网信息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环境科学与工程等21个“碳达峰”和“碳中和”领域直接相关本科专业,布点2 223个。教育部将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鼓励高校加快新能源、储能、氢能、碳减排、碳市场等专业人才培养,建设一批双碳领域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和示范性能源学院[4]。近年来,各高校纷纷响应国家号召,成立了一系列“双碳”领域的学院或团队,大力引进“双碳”师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提供高质量培养的前提。目前“双碳”专业的发展对教师的需求较大,然而引进和培养的教师跟不上需求,相关领域的师资力量,特别是高端领军型师资依然非常匮乏,不能满足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例如,《中国青年气候意识与行为调研报告2020》显示,有19.5%的受访者接受过气候主题的相关教育,仅有13.1%的受访者参与过气候变化相关活动或讲座。可见,“双碳”领域的师资队伍建设存在较大的缺口。因此,加快建立一支专业水平突出、攻关能力扎实、人员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对“双碳”战略的发展尤为重要。
(二)“双碳”交叉学科领域有待进一步发挥优势
2020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设置了“交叉学科”门类,“交叉学科”成为我国第14个学科门类。2021年1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交叉学科设置与管理办法(试行)》。根据教育部学位授予单位(不含军队单位)自主设置交叉学科名单(截至2022年6月30日),各大高校纷纷响应国家号召,建立了一批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等相关领域的交叉学科(见表1)。
交叉学科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路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新时代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展望未来,学科之间交叉融合的优势也会越来越凸显,然而现阶段,多数高校交叉学科规划不够完善,规模效应尚未显现[6]。因此,“双碳”作为新兴领域,有待进一步挖掘交叉学科优势,深化资源共享理念。
(三)高校“双碳”师资考评体系有待完善
近年来,师资考核评价标准逐渐完善,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等,高校“双碳”师资考评体系中同样存在类似问题。目前,多数高校主要将教师的科研水平作为考核的重点内容,对教师教学只提出最基本的要求。长此以往,会导致教师忽视“双碳”领域的课堂教学,从而出现“双碳”教育培养的人才质量不高等问题。新引进的教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完成相应的科研指标,导致对基本的教学工作积极性不够高,“双碳”人才建设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此外,高校的考核机制中对很多指标的设定较为重视数量,对质量和贡献的评价还不到位。很多创新性的成果难以在短期内量化展现,过度依赖量化考核不利于教师学术内生动力的提升[7]。
综上所述,高校亟须扩大“双碳”师资规模、加大培养力度、完善考核机制,以确保各类项目的积极推进与高效运行。
三、加强“双碳”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引进相关交叉学科人才
为贯彻落实“双碳”目标,培养高质量人才,高校要有效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与专业建设,从而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当今知识生产模式正在由单学科研究转向跨学科研究,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多学科领域,例如工商管理、能源经济、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环境生态工程等专业[8]。面对这种变革,高校必须改变原有的科研管理模式,适应知识产生的新特点,将多学科“双碳”师资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大力引进交叉学科人才、海内外领军人才,培养高层次人才,深入推動“双碳”建设。
一方面,各高校须进一步整合校内跨院系合作资源,不断优化本校学科布局。高校应着力打造高水平交叉学科师资队伍,制定“双碳”领域交叉学科师资认定标准,吸纳跨院系的研究人员担任交叉学科导师,提升跨学院、跨学科的资源统筹能力和整合能力[6]。各高校可以鼓励“双碳”领域内的学科带头人牵头组队,注重理、工、文、法相结合,注重老、中、青人才梯队相结合,通过建设跨学科的师资队伍,建立适应社会发展与国家需求的“双碳”人才培养团队,保障“双碳”学科的建设和发展[8]。
另一方面,各高校需要积极开展校际合作及国际合作。部分高校教师队伍之间交流与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够,限制了师资队伍的成长[9]。应充分运用本校独特的资源优势,吸引其他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广泛开展合作研究,借鉴其他高校“双碳”师资队伍建设的成功经验,以期进一步发挥领军高校的带动作用,促进“双碳”师资能力的协同发展。
(二)加强对已有师资力量的培育和引导
师资队伍建设要坚持顶层设计,坚持外引与内培相结合。目前,高校普遍存在高端人才相对短缺等问题,很多地方高校缺乏学术领军人物,高层次人才数量不足,梯队中的学术骨干偏少、青年拔尖人才偏少[9]。对此,学校可结合“双碳”领域新兴学科,并根据自身的学科优势和科研特点,确定适合本校的“双碳”研究方向。以青年教师培养为抓手逐步增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使其成为“双碳”领域具有影响力的专家和学科拔尖人才[9]。积极为“双碳”师资团队提供跟踪学术前沿的学习条件和机会,讲授学科最新发展动态,逐步增强教师的国际意识,拓宽其学术视野,缩短自身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10]。
(三)围绕“双碳”设置绩效考核目标,加强多个方面的成效考核
现阶段,高校“低碳”学科规划、建设与评估环节间的衔接不够紧密,相应的“双碳”师资激励机制不够健全。对此,要加强人才培养机制建设,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从而提高“双碳”师资队伍的能力和水平[11]。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制定多元化的考核指标。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将改革教师评价作为重点任务之一。作为科研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手段,构建科学的师资考核评价体系是高校在选人、用人、育人方面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前提与根本保障[12]。目前,“双碳”领域师资队伍面临兼顾教学质量、论文成果、科研项目等各方面的压力,亟须制定科学完善的考核制度,为科研人员的综合全面发展指明方向,构建多元化的评价内容和考核重点。教学评价与科研评价应当双轨进行,形成各自独立的体系,按合理权重进行融合,得出较为全面的评价结果[13]。
2.构建长周期的考核评价体系。科研成果具有长期性、滞后性等特点,高校教师工作周期往往较长,难以在短时间内估量效果,目前大多数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的周期过短,关于教师坚持长期深入的学术研究未形成明确的引导[14]。因此,高校对“双碳”师资的考查与评价应设定不同的周期,给予青年教师充足的成长时间。此外,要打通师资长期发展平台和晋升渠道,可将考核结果与长期职业发展和薪酬激励挂钩,完善教师的破格晋升和直聘机制,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提供制度保障[15]。
3.构建以质量为导向的高校科研评价体系。良好的科研成果评价考核体系能够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可以有效激励“双碳”领域的科研人员取得原创的研究成果。然而,目前我国多数高校现行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大多为“重数量”的量化考核方式,这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大量的低水平学术研究。对此,各高校应建立健全“双碳”学科的科研评价考核机制,积极完善代表性成果评价机制,引导科研评价体系由数量导向转变为质量导向,鼓励高校教师潜心研究、长期积累,进而打磨出富有学术思想、学术品位、学术沉淀的精品,从而实现“双碳”师资队伍建设水平的整体提高[16]。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EB/OL].(2020-09-23)[2022-09-15].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1871240.
[2]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EB/OL].(2022-01-25)[2022-09-15].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2339608.
[3]申國昌,王燕,申霞.建设高质量教育保障体系:现实依据、基本框架及实施策略[J].现代教育管理,2021(11):26-33.
[4]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01482号(教育事业类153号)提案答复的函:教高提案〔2022〕39号[EB/OL].(2022-07-25)[2022-09-15].http://www.moe.gov.cn/jyb_xxgk/xxgk_jyta/jyta_gaojiaosi/202208/t20220819_654024.html?eqid=d3087a4600015af000000006648a43da.
[5]教育部.学位授予单位(不含军队单位)自主设置交叉学科名单(截至2022年6月30日)[EB/OL].(2022-06-30)[2022-09-27].http://www.moe.gov.cn/jyb_xxgk/xxgk/neirong/fenlei/sxml_gdjy/gdjy_xwgl/xwgl_glbf/202209/W020220909626170690902.pdf.
[6]吴伟,何秀,姜天悦,等.多学科交叉培养研究生的困境与出路[J].教育发展研究,2018,38(21):12-17.
[7]张卓.多源流理论视域下高校教师考核评价的现实困境及路径选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2,40(4):99-105.
[8]黄珍,贾明,刘慧.双碳目标下高校建设“低碳科技与管理”专业的探索[J].新文科教育研究,2021(4):60-73+142-143.
[9]马跃,曹雪梅.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条件下师资队伍建设刍议[J].现代教育科学,2017(8):142-145+151.
[10]孙泽文.地方大学师资特色建设:内涵、机制与经验借鉴[J].现代教育科学,2020(3):82-87.
[11]张通.双碳目标下新型科研体系建设[J].科技资讯,2022,20(18):252-256.
[12]陈允龙,崔玉平.高校科研绩效考核的内生驱动转向:行为经济学的视角[J].现代大学教育,2021,37(2):87-94+113.
[13]周玉容.大学教学评价标准的双重困境与破解之道[J].高等教育研究,2019,40(10):75-81.
[14]鲍威,戴长亮,金红昊,等.我国高校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现状、问题与挑战[J].中国高教研究,2020(12):21-27.
[15]宁滨.新时代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8(4):5-8.
[16]王定华.切实推进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7(12):4-7.
Idea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Double Carbon” Faculty in
Higher Education
YANG Yan, ZHANG Xin
(Personnel Division,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27, China)
Abstract: The proposal of “3060” dual carbon policy in China has brought new challenge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faculty. It is not only an urgent task for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ut also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to serve the national “dual carbon” strategy. In recent years, although the overall level of “double carbon”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been significantly developed and improved, there are still problems such as shortage of teachers in “double carbon” field, insufficient integration of cross-disciplinary resources and assessment system to be improved. This study proposes tha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make a pla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double carbon” faculty that is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niversity, vigorously introduce talents from related disciplines,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and guidance of existing faculty, and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complete assessment to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level of the construction of “double carbon” facul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double carbon goal; faculty development; cross-disciplin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