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生
阿司匹林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治疗药物,又称为乙酰水杨酸,呈白色粉末状。阿司匹林最早出现于1853年,经过几十年的合成和研究,于1897年首次应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因为治疗效果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逐步应用于临床中各类疾病的治疗。以下为大家介绍阿司匹林几种最为常见的治疗作用。
1.抗血小板凝聚阿司匹林具有良好的抗血小板凝聚作用,主要是因为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是抑制环氧化酶,可以减少血栓素A2的形成。血栓素A2是血小板凝聚的主要因素,减少其形成就可以有效地减少血小板的凝聚。阿司匹林的这个作用可以很好地预防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如心肌梗死、脑卒中、冠心病和外周动脉狭窄等疾病。
2.解热镇痛解热镇痛也是阿司匹林最常见的作用之一。阿司匹林是世界上应用最早、最广泛的解热镇痛药物,而且其作用明显、效果较好、药效较快,在临床上的应用也是极为广泛的。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烧、牙痛等。
3.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阿司匹林在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方面也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实际上,阿司匹林刚被合成和出现于市面时,就是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出现的,其最初的作用就是抗风湿和镇痛。
4.治疗胆道蛔虫病阿司匹林还具有一定的治疗胆道蛔虫病的作用,不少消化药物中就含有一定的阿司匹林成分,可以很好地治疗肠胃疾病。
一般来说,过量服用阿司匹林有四个方面的危害:消化道不适、局部出血、尿酸升高和损伤肾功能。
1.消化道不适虽然阿司匹林具有治疗胆道蛔虫病的作用,但是过量服用会破坏消化道中的某些酶或物质,从而影响前列腺素的合成,影响消化道的正常工作。严重时还会出现消化道溃疡,如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等。
2.出血难以凝固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可以很好地预防血栓等疾病。如果过量服用阿司匹林,当血小板低于机体正常运行的数量时,机体的凝血功能和止血功能就会下降,此时就有可能形成出血性疾病。如当人体出现某些伤口出血时,伤口的血就不容易凝固,而且患者出现局部血肿的可能性也会增高。另外,由于阿司匹林主要是口服,会经过消化道,因此严重时还可能造成消化道大出血等症状。
3.尿酸升高长期过量服用阿司匹林还会影响身体内各种酶和物质的形成与转化,从而影响人体的代谢功能。其中影响最明显的就是尿酸升高。尿酸升高会造成严重的關节损伤或肾脏疾病。
4.损伤肾功能由于阿司匹林中某些成分主要肾脏进行代谢,如果长期过量服用阿司匹林,就会损伤肾脏功能,严重时还会引发某些肾脏疾病。
1.正确选择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分为肠溶性阿司匹林和水溶性阿司匹林。主要区别为对肠胃的刺激性大小。其中肠溶性阿司匹林可以在肠道中进行溶解,而水溶性阿司匹林主要在胃中进行溶解。因此,肠溶性阿司匹林对肠胃的刺激性更小。一般建议在睡前以及空腹的状态下服用肠溶性阿司匹林,可以减少肠胃道不良反应。
2.谨遵医嘱、服用适量阿司匹林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使用剂量为每次约100毫克,最好不低于75毫克,不高于300毫克。具体的服用剂量建议遵照专业医生的指导。
3.服用期间定期体检阿司匹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服用一段时间的阿司匹林后,疾病会相应减轻,就需要不断调整药物的使用剂量。同时要定期进行体检,观察身体各项指标,及时调整阿司匹林的服用剂量,减少过量使用阿司匹林带来的危害。
总之,阿司匹林是一种常见、应用广泛且效果良好的治疗药物,但过量使用阿司匹林会给身体带来很多方面的危害,因此一定要遵医嘱服用此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