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俊红 蔡良音
感冒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又称“上呼吸道感染”,发病后主要表现为鼻腔、喉部和咽部的不适症状。从西医角度来看,感冒分为病毒性感冒和细菌性感冒;根据中医理论,感冒一般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和暑热感冒。如果妊娠期“不幸中招”感冒,宝妈妈们该如何科学应对?
病毒性感冒主要分为流行性病毒感冒和普通病毒感冒。流行性病毒感冒俗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秋冬季节是高发期。主要症状表现为畏寒、发热、头痛、全身酸痛、咳嗽、打喷嚏、流清鼻涕、鼻塞等。“流感”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易造成大范围流行。流感病毒又可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三种,分别能引起甲型流感、乙型流感和丙型流感。其中甲型流感的传染性最强,致病力最强;乙型流感的传播性没有甲型流感那么强,危害性远不及甲型流感;丙型流感发病率更低,传播力更弱。
普通病毒感冒是由鼻病毒、冠状病毒或副流感病毒等引起的。这类病毒通常存在于机体呼吸道中,在机体抵抗力下降、受凉时容易发病并经飞沫传染。普通病毒感冒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具有传染性弱、致病力低的特征,大多数情况下,它的症状与流行性病毒感冒的症状相似,但严重程度和传染性都要弱很多,往往是以散发的形式出现,很少出现大范围的流行。
细菌性感冒一般由存在于鼻腔和咽喉处的细菌引起。平时,这类细菌与人体共处共生,一般不会引起疾病,一旦机体抵抗力减弱或身体受冷时,这些细菌就容易繁殖并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细菌性感冒的主要症状是高热、流脓鼻涕、咳黄痰等。
90%以上的感冒都是病毒性感冒,但是治疗病毒性感冒的绝大部分药物对胎儿都有影响。因此对宝妈妈来说,预防感冒重于治疗感冒。要注意防患于未然。日常生活中或感冒症状不严重时,建议多喝水、多休息,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青菜,均衡饮食,适当运动,保证充足和规律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紧张和焦虑,增强机体抵抗力。如果确诊为流行性病毒感冒并且感冒症状很严重,可能会危及胎儿的安全和发育时,建议在临床医师或药师的指导下,及时服用奥司他韦。根据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英国公共卫生部推荐,妊娠期疑似或确诊为流感性病毒感染,尽早给予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口服每次75毫克,每日2次,疗程5天。症状出现48小时内开始给药治疗效果最佳,若超过48小时再给药治疗,仍然可以获益。
绝大部分感冒都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如果确诊为细菌性感冒,或病毒性感冒合并细菌性感染,则应该规范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对宝妈妈和胎儿比较安全的抗菌药物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大环内酯类(例如阿奇霉素等)。需要注意在妊娠前三个月内,胎盘屏障尚未完全形成,这一时期是胚胎器官发育的重要阶段,任何不合理的使用药物,都可能对宝妈妈和胎儿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害,称为“致畸高度敏感期”,因此要尽量避免用药。妊娠12周以后胎盘屏障逐步形成,胎儿器官和功能逐渐发育完善,称为“药物低敏感期”,这时候如果需要用药,可以在临床医师或药师的指導下,谨慎使用对宝妈妈和胎儿都相对安全的药物。
无论病毒性感冒,还是细菌性感冒,如果感冒症状比较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或工作时,一般都是对症治疗,以减轻症状为主要目的。缓解症状是治疗感冒的有效途径,避免随意、盲目静脉补液和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对症治疗的常用药物有解热镇痛药、镇咳祛痰药、减少鼻黏膜充血剂和抗组胺药。
对乙酰氨基酚属于解热镇痛药,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等,妊娠期使用该药相对比较安全。如果体温不超过38.5℃,一般不需要使用退热药物,建议通过物理降温的方式退热,例如冷毛巾湿敷、温水擦浴、退热贴等。如果体温超过38.5℃时,则需要服用药物,因为长时间的发热,可能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
镇咳祛痰药常用乙酰半胱氨酸和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是黏液溶解剂,妊娠期使用较为安全;氨溴索可降低痰液的黏度,使痰便于咳出,妊娠期前3个月内不建议使用。
大多数减少鼻黏膜充血的药物,例如麻黄碱、伪麻黄碱、萘甲唑啉等,都可能对胎儿造成影响,因此在妊娠期前三个月内都不建议使用。可以遵医嘱或考虑使用生理性海盐水鼻喷雾剂,以减轻鼻塞症状。
抗组胺药可以降低鼻黏膜血管的通透性,缓解打喷嚏和流鼻涕的症状,临床常用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和氯雷他定。其中扑尔敏还具有抗胆碱样的作用,抑制腺体分泌,从而减轻咳嗽症状,在妊娠期使用相对较为安全。
妊娠期不建议使用感冒类的复方制剂,如快克、泰诺、白加黑等复方感冒药,因为复方感冒药中含有的一些药物成分,例如金刚烷胺、右美沙芬等,可通过胎盘屏障,对宝妈妈或胎儿造成毒副作用。
根据中医理论,感冒辨证分型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和暑热感冒。风寒感冒大多是因风吹受凉而引起,秋冬季发病较多。除了头痛、鼻塞、咳嗽外,明显症状就是发热轻或不发热、怕冷、痰白、鼻涕白、肌肉疼、咽喉痒,但少见咽喉肿痛。多用祛风散寒的药物,如感冒清热颗粒、通宣理肺颗粒等。风热感冒多因外感风热所致,多见于夏秋季。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头胀痛、有汗、鼻塞、口渴喜饮、舌尖边红。风热感冒与风寒感冒的主要区别是痰黄、鼻涕黄、咽喉肿痛,多用辛凉解表的药物,如板蓝根颗粒、双黄连口服液等。夏天天气炎热时会出现暑热感冒,症状常见头痛昏重、腹痛腹胀、呕吐泄泻等,可用藿香正气散等治疗。
普通感冒是一种自愈性疾病,一般情况下,多喝水、多休息,7~10天就会痊愈。但如果感冒症状比较严重或出现其他并发症时,建议及时就医并在医师或药师的指导下用药。由于妊娠期属于特殊的生理时期,这时候使用药物既要考虑疾病对宝妈妈和胎儿的影响,又要考虑药物对宝妈妈和胎儿的影响,所以必须权衡利弊,谨慎使用药物。但流行性病毒感冒发病急、症状重,易发生并发症,妊娠早期还容易致胎儿畸形,需要请妇科医生评估是否需要终止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