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方
本文通过对全面预算管理和业财融合概念的界定,分析了当前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业财融合的全面预算管理优化方案,包括优化编制流程和精进编制方法、嚴控预算执行、定期跟踪分析、明确预算考核指标并制定科学考核机制。提出了基于业财融合的全面预算管理保障措施。旨在为企业提高全面预算管理水平实现业财融合提供参考。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业财融合是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企业普遍存在着预算管理方面的问题,其中预算编制工作中业财融合程度有限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为此,本文将从全面预算管理和业财融合两个角度入手,分析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基于业财融合的全面预算管理优化方案。
一、概念界定
全面预算管理是指企业在制定、执行、监督预算过程中,全面、系统地考虑财务、业务、战略等各方面因素,以实现企业整体规划和资源配置的一种管理模式。
业财融合是指企业在运营管理中,将业务发展战略与财务管理相结合,实现业务运营和财务管理的协同一体化。
二、公司全面预算管理问题分析
(一) 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体系不健全
许多企业在制定预算时,缺乏完整、科学的制度体系,导致预算编制和执行不规范,缺乏有效的控制和监督手段。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体系不健全可能导致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无法有效实施。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预算编制流程,缺乏统一的预算编制标准和规范,导致预算编制质量难以保证,预算与实际业务运营情况之间的对接不够紧密。企业没有建立有效的预算执行机制,缺乏有效的预算执行监督和跟踪机制,导致预算执行进度和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和监管。企业没有建立有效的预算考核机制,无法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全面、科学、合理的评估和考核,也无法发现和纠正预算执行中的不足和问题,进而无法有效提升全面预算管理的水平。企业缺乏有效的预算管理信息化平台,无法实现各部门间的数据共享和协同,也无法实现预算管理的科学化和智能化。
(二) 预算编制工作中业财融合程度有限
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往往缺乏对企业总体战略的统一认知,导致预算编制中业务需求和财务要求不能充分融合,影响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作为全面预算管理的起点,预算编制是整个预算过程的首要环节。在实践中,预算编制工作存在业财融合程度有限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的角度和立场不同。业务部门通常更关注业务发展和市场需求,而财务部门更注重财务风险和资金控制。因此,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的价值观和目标常常存在差异。并且通常作为被考核主体之一的业务部门很难客观参与制定完全符合企业总体战略的预算方案。其次,预算编制中缺乏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的合理融合。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业务部门主要提供如销售额、市场份额等业务数据,而财务部门主要提供如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等财务数据。这些数据在预算编制中应融合在一起,才能制定合理的预算计划。在工作中,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往往分别由不同的部门管理,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和共享机制,从而导致预算计划不够全面和准确。再次,预算编制中缺乏系统化的方法和标准。预算编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和变量。往往在实践中,部门之间缺乏统一的方法和标准,预算编制的流程和方法常常是零散的和不系统化的。这种情况容易导致预算计划不够科学和可行。
(三)预算监督、考核反馈不到位
企业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和考核反馈不够及时、准确,导致不能及时发现预算执行中的问题和缺陷,影响预算的实际效果。在公司全面预算管理中,预算监督、考核反馈是保证预算计划实施效果的重要环节。在工作中,预算监督、考核反馈工作存在不到位的问题。首先,缺乏有效的预算监督机制。预算监督应该是一个全方位、全流程的过程。然而,在实践中,由于监督责任不明确、监督手段不完善、监督标准不统一等原因,预算监督常常不到位,监督结果不尽如人意。其次,预算考核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预算考核是对预算计划实施效果的综合评价,应该建立科学、客观、合理的考核机制。然而,在实践中,预算考核往往受到主观因素的干扰,KPI考核标准单一和考核办法不够科学,导致与企业总体战略方向偏离,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再次,预算反馈机制不完善。预算反馈是预算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反映出预算计划的实施效果,并为下一阶段的预算编制提供参考。然而,在工作中,由于反馈机制不完善,预算反馈常常延迟或者缺乏时效性,从而无法实现对预算计划的有效指导和推进。
(四)人才支持程度有限
企业缺乏专业化的预算管理人才和综合素质较高的预算编制人员,导致预算管理和编制水平不高,难以满足企业实际需求。在公司全面预算管理中,人才是推进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资源和保障。然而,在实践中,由于公司对预算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不够重视,人才支持程度有限,人才问题成为影响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问题之一。首先,公司对预算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缺乏长远规划。公司需要根据预算管理工作的需要,制定全面、系统的长远规划,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进行管理。但在实际情况中,公司的长远规划不够明确,预算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显得缺乏针对性和前瞻性。其次,公司的预算管理人才队伍梯队建设不够完善。在预算管理工作中,需要具备业务、财务、管理、统计、经济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预算管理人才队伍。在工作中,由于公司对预算管理人才的选用,更多的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各部门人员组建临时性的草台班子,导致人员综合性素质参差不齐。再次,公司对预算管理人才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在公司的预算管理工作中,需要建立激励机制,激发预算管理人才的工作使命感和积极性。但在实践中,由于公司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预算管理人才缺乏责任感和工作动力,难以推进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的深入发展。
(五)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程度不足
许多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欠缺,缺乏统一、完整、可靠的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影响了全面预算管理的质量和效果。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企业的预算管理也需要更多地依赖于信息技术,以提高准确性和高效性。在某些企业中,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程度仍然有限,这会直接影响到预算管理的效率和质量。首先,一些企业在预算管理的信息化上存在投入不足、应用不充分等问题。例如,仍然有很多企业采用手工编制预算的方式,或者仅仅使用基本的办公软件进行预算编制和管理。其次,手工预算编制存在大量的人为错误,在增加了预算的不确定性的同时还存在数据传递的滞后性,传统的预算编制方式依托财务部门的财务数据成果,这类数据生成普遍存在滞后性。再次,信息化技术的缺乏也会影响到预算管理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导致企业难以及时掌握和响应市场变化和内部变化。
三、基于业财融合的全面预算管理优化
(一)优化编制流程,精进编制方法
建立预算编制工作的标准化流程,制定详细的编制指南和流程图,提高编制质量和效率;采用多种精细化的编制方法,如增量法、差异法等,提高编制的精度和科学性。在基于业财融合的全面预算管理优化中,优化编制流程、精进编制方法是十分关键的一环。在现有的预算编制工作中,往往存在着多次沟通、反复修改、流程复杂等问题,导致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影响了预算编制效率和质量。
针对这一问题,应当通过以下方式优化编制流程、精进编制方法:首先,应当加强各部门之间对企业总体战略的统一认知,以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各部门应当在预算编制前充分了解公司的发展战略、目标以及市场需求等信息,以便编制出更加符合实际的预算。同时,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应当加强与业务部门的沟通,充分了解各项业务的具体情况,以便编制出更加精准的预算。其次,应当采用先进的预算编制方法。例如,可以使用成本控制法、目标成本法等,通过对各项费用进行深入分析,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应当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智能化预算编制系统,减少人工干预,提高预算编制效率。最后,应当建立完善的预算编制制度,明确各项职责和权限,以规范预算编制流程,提高预算编制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应当加强对预算编制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工作效率。通过优化编制流程、精进编制方法,可以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缩短编制周期,提高编制效率和质量,从而进一步推进公司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
(二)严控预算执行,定期跟踪分析
建立完善的预算执行监督机制,及时跟踪和分析预算执行情况,严格控制预算执行进度和质量,发现和解决执行中的问题和障碍,确保预算的有效实施。在基于业财融合的全面预算管理优化中,严控预算执行、定期跟踪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预算编制仅仅是全面预算管理的第一步,如果不能够将预算有效执行,那么预算编制的工作就失去了它的意义。为了严控预算执行情况,应当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建立健全预算执行监控机制。该机制包括预算执行情况的实时监控、异常情况的预警处理等内容,以保证预算执行情况的及时、准确、全面。同时,加强预算执行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和执行能力。其次,建立有效的预算执行反馈机制。预算执行反馈机制包括定期的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和上报等内容。通过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以保证预算执行的顺利进行。最后,建立科学的预算执行考核机制。该机制包括定期的预算执行考核、考核指标的科学制定等内容。通过对预算执行情况的考核,可以激励预算执行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推动预算执行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严控预算执行、定期跟踪分析,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提高预算执行的质量和效率,从而进一步推进公司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
(三)明确预算考核指标,制定科学考核机制
明确预算考核指标,既要考虑财务指标,也要考虑业务指标和绩效指标,建立科学合理的综合考核机制,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评估和考核,及时发现和纠正不足,促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进一步提升。以激励预算执行人员的积极性和責任心,推动预算执行工作的顺利进行。首先,制定科学的预算考核指标。预算考核指标应当体现公司的战略目标和经营要求,同时要考虑到各个部门的实际情况和工作特点,以确保指标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例如,可以设置预算执行率、成本控制水平、收入增长率等指标,并根据不同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对指标进行细化和拆解,以便于实际操作和考核。其次,建立科学的预算考核机制。预算考核机制包括考核流程、考核周期、考核标准等内容。例如,可以制定年度预算考核计划,定期开展考核工作,对各个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给予相应的奖惩措施。同时,应当加强对考核结果的反馈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最后,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预算执行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激励机制可以包括物质奖励、荣誉表彰、晋升提拔等方式,也可以通过培训和学习、提供职业发展平台等方式,提高预算执行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和归属感。通过明确预算考核指标,制定科学的考核机制,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激发预算执行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推动预算执行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推进公司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
四、基于业财融合的全面预算管理保障措施
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包括编制、执行、监督、考核等方面,制定明确的工作流程和规范,提高全面预算管理的规范化程度,确保全面预算管理的顺利开展。强化预算管理理念,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加强预算管理理念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员工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知和理解,鼓励员工积极参与预算管理,推动预算管理的全面落实。加强预算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预算管理队伍的素质和能力,为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结语:
在当今经济环境下,全面预算管理已经成为企业运营管理的必要手段,而业财融合则是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保障。企业需要加强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和理解,积极推进业财融合,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落实,从而提高企业运营管理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