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淼
《我,厌男》[法]波利娜·阿尔芒热著新星出版社2023年7月出版
几年前,法国女性主义作家波利娜·阿尔芒热推出了她的新书《我,厌男》,甫一上市,就迅速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热点,并在极短的时间内被翻译成18种语言,变身为一本现象级的国际畅销书。那么,是什么力量让这本小册子不胫而走,进而成为一本超级畅销书并引发相关新闻在全世界发酵,甚至直接推动了法国第四次女性主义浪潮的到来呢?
首先,这是一本志在为全体女性代言的小书。作者明言,日常被男性自我膨胀淹没的女人们,常常会忘记自我的重要性,她们只为取悦身边的男人,或者只是依靠一群出现在她们生命中的男人的意见活着,而当她们无法按照内心欲望和思维理智的指引行事时,她们根本不是真正的自己。其次,这是一本语言简洁、思想犀利、金句迭出的小书,它虽然只有短短数十页的篇幅,却没有云山雾罩的理论,没有拐弯抹角的说教,而是具有一种单刀直入、当头棒喝的效果。
对于“厌男”,波利娜本人是这样定义的:所谓“厌男”,指的是一种针对整个男性群体的负面情绪。这种负面情绪的形式十分宽泛,从单纯的不信任和不耐烦,到各种敌意,基本上都可以囊括其中。而女性之所以会产生这种负面情绪,实际上是对行使男性权力的人士的一种厌恶,是厌恶男性的自大和暴力,虚伪与懒惰。在传统社会中,一个常见的事实是,男人只要付出少许努力,便可以收获众多夸大其词的赞誉,与之相反,女人即便付出更大的努力,她们依然无法获得男人收获的赞誉,有时甚至还会一败涂地。非止如此,女人不得不优雅地接受男人所有的缺点,而男人却可以随便地对女人施以暴力;“男人至死是少年”,而女孩则必须变成女人,去包容那个莽撞无知的少年……
审视男性,反观自身,波利娜认为,女性长期遭受的性别歧视是在历史和文化的推波助澜之下形成的,是一种如今司空见惯的系统性压迫。对于波利娜来说,这种系统性压迫本身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女性自身对这种系统性压迫的淡漠和习以为常:从小被教育要顺从听话,长大后要成为温柔体贴的女人;男人拥有更多的机会,可以发展其他的可能性;女人的价值就是与男人一起生活,这是对女人最有利的人生选择……这样的局面并不是女性天生脆弱造成的,而是根深蒂固的社会不公使然,社会对男人的要求过低,对女人的要求过高,男女地位的不平等,使女性成为其中的受害者。
那么,处身在社会不公的环境中,女性应该如何自我拯救呢?波利娜提供的方法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拥有像普通男人一样的自信——说白了,就是对自己更好一些:允许自己像个正常人类一样,拥有瑕疵和缺点,允许自己丑陋、脏乱、粗鲁、刻薄、易怒、邋遢、疲惫、自私等等诸如此类的种种缺陷。对于女性而言,这是一个基本的要求,一个走向与男性平等的起点。
对于“厌男”,波利娜最终做出如是解释,从根本上讲,厌男并不是真的讨厌男人,因为他们毕竟是女人的伴侣、兄弟、父亲、同事和朋友。波利娜关注的是事实本身,她只是厌恶男性的特权,厌恶塑造男性特权的社会和文化系统。她其实是将厌男视作一道出口,一种存在于封闭路径之外的方式,并将其提供给所有的女性,让她们凭借这种方式去超越男性的凝视与支配,继而在与男性彼此尊重的平等关系中,完成自我绽放。
《还有谁谁谁》是著名画家、作家黄永玉先生的全新散文集,主要创作于2022—2023年,可以说是《比我老的老头》的续集或补充,两书共同构成完整的当代个人记忆史,映照出一个时代的背影。
在这部新作里,百岁老人回望走过的漫漫人生路,以及一路同行的故友亲朋,讲述他们的情怀与命运、理想与归途。《只此一家王世襄》篇写与文物收藏及鉴赏大家王世襄的相遇相交,《侥幸的小可见闻》记录了张学良的弟弟张学铭的豪爽率性,《轻舟怎过万重山?——忆好友王逊与常任侠》写尽人性的复杂与多面,《孤梦清香——難忘许幸之先生》彰显民国导演许幸之为人的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