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吉日木吐 孙金玲
摘 要 实践教育在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提出,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1]。因此,高校应该形成科学完善的实践育人体制,提升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性,积极引导青年学子深入接触并参与社会实践,了解社会变化、时代发展、国家进步,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培养青年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 大学生;社会实践;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3)01-0131-03
0 引言
大学生作为高校培养的综合性人才,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因此,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养的同时,还应重视对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2]。而社会实践则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路径之一。因此,全面剖析高校社会实践的意义及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加强和完善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管理体系,充分挖掘社会实践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高校育人环节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直接影响学生的成才成长,更关系着祖国和民族未来的发展。
1 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
高校社会实践活动与传统模式的理论教学相比较,具备生动有趣、形象直观的优点,可以全面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实现较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因此,高校应统筹各方面资源,为学生搭建广阔的社会实践平台,以充分实现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具体来看,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1 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当今的大学生大多数具备一定的爱国主义情怀,能时刻关心关注国家时事,并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但也有少部分的大学生没有全面深入地了解我国的国情、社情,没有亲自到基层实践体会,仅仅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上的一些负能量的“吐槽”“闲言闲语”,便盲目地对其社会现象进行总结、评价,更有甚者推崇其他国家的制度、政策等。因此,高校积极组织学生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来深入了解国情、社情是非常必要的。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平台,深入基层、走进群众,亲身感悟和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过程,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引导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使他们深刻思考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的真正内涵,自觉树立立志报国的远大志向。
1.2 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当前,高校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主要途径是思政课教学。思政课给学生的直观感受就是乏味枯燥,导致其很难引起大学生的关注和重视。面对思政课的这类“痛点”,社会实践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其走出校园、深入社会,深入群众,真切地体会人民群众通过勤劳的双手创造的美好生活以及国家蒸蒸日上的发展变化。这样的形式有效解决了思政课缺乏生动性的问题,同时学生也可通过社会实践将思政课堂中学到的理论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结合,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思政课的内容。与此同时,学生也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真实、直观地体会今天美好的生活是人民群众亲手创造出来的,从而有效激發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大学生可以主动思考、主动探索,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追求正确的人生目标和崇高的理想信念。
1.3 形成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
大学生拥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才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才能够成为朝气蓬勃、奋进向上的新时代有志青年。当前,高校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积极向上、阳光健康的,但有少部分学生出现了不求上进、积极“躺平”的苗头。他们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大部分时间都宅在宿舍,追剧、打游戏、刷抖音或者出去吃喝玩乐,对个人的学业和未来没有任何规划和想法,成为“边缘群体”;而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摆脱对网络的依赖,走出宿舍、打开心门,积极与外面世界进行互动和交流,有效改善学生迷茫、困惑以及没有目标的问题。与此同时,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和了解目前国家的发展战略,社会的转型与变革以及劳动力市场需求人才的标准等,引导学生自觉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优势特长、所学专业来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明确个人的奋斗目标,强化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从而变成一个踏实认真、勤奋好学、青春洋溢的新时代大学生。
1.4 增强法治纪律观念
当前,高校进行法治纪律观念教育主要通过校规校纪、法制宣传主题讲座以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理论教学等途径实现。而在理论宣讲以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也可以较好地加强学生法治纪律观念。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一般以团队形式开展,且需要走出校园,踏入社会进行相关的调研和实践。因此,在整个活动开展期间,需要参加活动的每一个学生都要遵纪守法且要服从团队的统一管理,绝不可以搞个人主义,肆意妄为。只有这样,社会实践活动才能顺利开展,才可以安全有序地进行。通过这样的过程,可以使学生有效加强个人的团队意识、纪律观念和法治意识,可以全面强化大学生的法治纪律观念。
2 强化社会实践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路径
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已日趋显现,这也要求高校学生管理者,要积极探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机融合,最大限度地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认真梳理社会实践活动中发现的问题,积极探索有效的解决办法,使社会实践活动成为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有效的实践载体和平台。
2.1 健全社会实践活动考评机制
社会实践活动目前已是学生深入基层,了解国情、社情的重要渠道。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效果如何,在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起到多大的作用,如何使社会实践活动发挥其最大的价值?这就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系统的考评机制。通过考评机制,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全部过程进行科学的考评,既对社会实践活动前期调研是否充分、方案设计是否科学、活动实施阶段是否安全、活动内容是否符合主题、活动结束后的经验总结是否深入透彻等等,逐一进行评价。之后,根据评价的结论来分析社会实践活动参与者能否通过社会实践来实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完善个人知识体系的功能,形成全面的社会实践活动评价报告,并对育人效果突出的团队、个人进行表彰奖励,组织优秀的团队、个人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榜样宣讲,以此来激发更多群体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形成热衷参加、主动参加、次次参加的良好氛围。
而在社会实践活动是否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方面的考核,可以根据活动指导教师及社会实践服务点对参与学生实际表现的反馈、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前后的思想变化以及学生撰写的活动感悟、总结的深度等方面进行全方面的考评。总而言之,高校要认识到实践考评机制在整个社会实践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建立科学的体系,对组织单位、参与者以及社会实践服务点进行全面的考评,以更好地发挥社会实践活动在高校育人过程中的作用,强化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
2.2 围绕时代主题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行动积极,对新鲜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在策划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时,要与当今时代的主题紧密相连。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时代主题和发展有更深刻的理解和定位,另一方面也符合学生的兴趣和思维。
從当今的时代主题来思考,一是可以围绕“百年党史”的主题策划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组织学生探访革命根据地,寻找革命老前辈,通过实地走访和前辈的讲述,深刻感受开天辟地的救国大业、改天换地的兴国大业、翻天覆地的富国大业以及正在奋力实现的强国大业所展现出来的中国精神[4]。与此同时,也可组建大学生“党史”宣讲团,深入社区、街道、乡村进行百年党史的宣讲,将中国共产党从播下革命火种到领航复兴伟业的宝贵经验和精神财富传播到基层每一个角落。
二是可以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服务基层,奉献社会[5]。首先,可以组织学生深入乡村,积极开展走访调研活动,了解基层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亲身感受乡村人民的生活变化,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投身基层建设,奉献青春智慧的崇高理想。与此同时,学生也可在社会实践期间跟随当地群众一起走进田间地头,帮助当地群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火热的劳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培养艰苦朴素、任劳任怨的品质。其次,可以发挥大学生自身的优势,积极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讲,在基层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下乡活动,帮助农村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总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需要紧跟时代步伐,体现时代主题,才可与时俱进,最大程度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2.3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实践观
高校大学生只有树立科学的社会实践观念,才可以以正确的心态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进而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提高个人的思想政治品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6]。如果大学生能够认识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全面增强个人的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帮助他们构建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他们自然会主动投身实践,贡献社会。因此,高校要大力宣传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实践观。
高校应积极引导学生改变自身的陈旧观念,不是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才能掌握知识,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学习知识的有效途径,要以正确的态度来看待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引导学生,不该将社会实践活动看作完成一项任务,当作加学分、争荣誉的平台,更不能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弄虚作假,敷衍了事。为了使学生从根本上改变思想认识上的偏差,高校应通过日常的思想教育,告诉学生除了学好科学理论知识,还要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而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反而更加重要[3]。因为,大学生最终都会离开校园,步入社会,而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了解社会,从而具备适应社会的能力,转变角色,踏入社会。
高校应该大力倡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加大对社会实践活动重要性的教育,使学生真正树立科学的实践观,让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提高个人综合素质的观念在学生心中扎根,进而产生主观认同、认真参加的共识。
2.4 提高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重要性的认识
人才培养不仅是学校的义务,也是整个社会、乃至整个国家的责任和义务。如果社会单位不重视、不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各类教育,那么人才培养的质量也会大大下滑,而这将会是社会的损失,也是国家的损失。社会实践活动对接单位大多会觉得接纳毫无社会经验的大学生在自己的场所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帮助组织协调、保障安全、张罗基本的生活问题等,觉得费时耗力,不乐意接受学生群体来本单位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很多单位在选用人才时,又想遇到一些诚实守信、踏实肯干、责任心强、沟通能力好、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较突出的毕业生,甚至希望招聘的人才具备一定的社会实践经历或工作经验。如果作为实践服务单位本身都不支持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何可以将大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呢?难道就单单依靠学校的理论教学以及在校园内的一些课外文化活动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整个社会,尤其是可以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社会实践活动平台的单位,要全面提升对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要充分了解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实践育人所起到的不可忽略的作用,树立正确的实践育人理念,进而真正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把为高校大学生提供广阔的社会实践平台和机遇作为本单位义不容辞且光荣的社会责任,并认真安排落实,从而为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营造积极友好的社会氛围。
总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需求、新的变化。因此,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也要遵循“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理念。高校要依据学生成长发展的个性需求,创新实践内容、改善实践方法、优化实践路径,让大学生社会实践发挥更大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以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充分挖掘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3 参考文献
[1] 李维军,杨丽.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论述的三重逻辑析论[J].现代教育管理,2020(5):7-14.
[2] 汪功平,吴学兵.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价值、核心内涵与实践路径[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20-25.
[3] 文大稷,陶鹏飞.新时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探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23):52-54.
[4] 张旭.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探讨[J].山西青年,2020(1):106-107.
[5] 章丽娜.大学生社会实践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05-209.
[6] 马淑琴,高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本质、基点与路径:基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分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20(11):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