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万江
摘要:目的:对我国省域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进行系统性研究,以提升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耦合发展的学理认知。方法:基于空间矩阵构建空间计量SDM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旅游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是互补创新、互融共生的相互关系,二者在同一时空坐标下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最终实现共同发展。我国旅游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某省的旅游产业发展不仅会受到本省的影响,而且会受到邻近省域的溢出影响。结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生态环境对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有着促进作用和正向溢出效应;区位条件和对外开放程度有着典型的负向溢出效应和促进作用;技术创新能力和政府干预的回归结果不显著,说明其对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不显著,对邻近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有着典型的负向溢出效应。
关键词: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空间效应;经济发展水平;区位条件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4657(2023)04-0016-06
0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时代的方位上指出,中国经济已经迈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新的阶段里,我国旅游产业要顺应时势,加快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也是十四五阶段关于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2019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推动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将作为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理念,贯穿于产业发展的方方面面。从产业发展的基础来看,我国拥有世界最大的旅游市场,是世界最大的旅游消费国,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2020年国内旅游收入为2.23万亿元,有所降低,但是与2000年相比上涨了7倍。“旅游+文化”“旅游+农业”“旅游+康复”等产业之间的融合不断加强,旅游产业发展提速效果明显,旅游产业成为攻坚脱贫的重要手段[ 1 ]。旅游产业在发展地方经济、实现城乡融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旅游产业的地位得到认可。在全国范围内已有近30个省市、80%以上的城市将旅游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进入新时代,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已经由数量积累向质量发展转变,实现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条件已经具备。
与此同时,我国将进入大旅游时期,旅游业的发展遇到了新的机遇,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从国际上来看,全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世界大变局,世界旅游格局也处于调整期。科技快速发展,也催生了新的旅游需求。从国内来看,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我国旅游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果,旅游业经济效益与接待人数屡创新高,但是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旅游产业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不容小觑,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方面仍然有较长的路要走。我国旅游资源丰富,在新形势下,如何突破旅游产业的发展瓶颈,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探索全新的发展道路势在必行。
1 文献综述
随着旅游产业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经济部门,如何提高旅游业的发展质量成为各国制定旅游政策时考虑的主要问题。李红娟等[ 2 ]认为效率是衡量旅游业发展方式的主要指标,可以作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指标,旅游产业效率是对产业内部发展的判断,以效率为中心是衡量区域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王丹利等[ 3 ]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旅游效率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发展至关重要,劳动生产效率对全球旅游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刘瑞明等[ 4 ]将目的地质量纳入到旅游产业发展评估框架中,构建了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基础设施的旅游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从游客视角出发,认为游客体验也是衡量旅游产业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从旅游产业满足游客需求的视角出发,对体验质量进行评价。储德银等[ 5 ]分析了江苏省文旅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提出了资源组合、理念融合、產品整合、多渠道发展等具体措施。
国内学者研究旅游产业与乡村振兴的关系已经有三十多年,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推动力量,旅游产业与乡村振兴的共同发展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点问题。黄少安[ 6 ]认为旅游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陈志军等[ 7 ]分析了乡村振兴与旅游产业发展的联动机制,揭示了旅游产业发展对农村居民的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水平提升等方面。刘若骞等[ 8 ]探索了旅游产业发展动力转换的实践路径:从政府主导逐渐过渡为市场主导,从要素驱动逐渐变为创新驱动,从单一动力逐步变为多动力,促使我国乡村发展由“脱贫”转向“振兴”。戴学锋等[ 9 ]认为我国乡村振兴的发展要坚持因地制宜,坚持农业与旅游、农业与文化的融合发展,将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产业发展的根本目标,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发展的收益。
综上所述,无论是在研究方法还是在研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都需要对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耦合发展给予更多的关注。我国旅游产业在供给侧改革的巨大推动力下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同时也在乡村转型、城乡融合发展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从理论上来看,我国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有着明显的耦合效应。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迫切需要将二者的关系研究推向新的高度,为了在新的形势下认清二者的关系,揭示二者的影响机理,本文对我国省域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系统性研究,会提升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耦合发展的学理认知。
2 研究设计
2.1 空间自相关分析
判断变量之间的空间相关性是研究空间效应的前提条件,对选择合适的空间计量模型至关重要。空间自相关检验主要是分析变量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通常会采用Morans I指数表示,计算公式为:
Morans I = ■(1)
在公式(1)中,yj为观测值,m指的是空间单元数,■为平均值。Morans I指数取值在[- 1,1],当莫兰指数大于0时,表示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认为变量之间存在着空间正相关性,值越接近1,说明空间正相关性越强;当莫兰指数等于0时,表明不存在空间相关性,随机分布;当莫兰指数小于0时,表明存在空间负相关性,越接近 - 1,表明空间负相关性越强。本文主要采用Rock相近标准,假设A和B相邻,则取值为1,否则取值0。此外,由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删除澳门、香港、台湾、西藏四个非研究区,海南省和广东省视为相邻。
2.2 空间计量模型分类
目前,较为常见的空间计量模型有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仅仅考虑了空间滞后项,空间杜宾模型不仅考虑了空间滞后项,而且考虑了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2.2.1 空间滞后模型
空间滞后模型不仅会受到外生变量的影响,同时会受到空间上相近的地区被解释变量的影响。通过在模型中加入空间滞后项,分析被解释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解释空间变量的溢出效应或扩散效应,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
yit = ρWyit + βxit + εit(2)
在公式(2)中,yit和xit分别表示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的观测值,β为系数向量,ρ为空间滞后项的回归系数,W为权重指数,εit为随机扰动项。
2.2.2 空间误差模型
空间误差模型的空间效应主要是通过误差项实现,当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相互影响力存在差异时,则选用空间误差模型最为合适,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
yit = βxit + ?滋it(3)
?滋it = λW?滋it + εit(4)
在公式(3)和公式(4)中,yit和xit分别表示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的观测值,β为系数向量,λ为误差效应回归系数,W为权重指数,εit为随机扰动项。
2.2.3 空间杜宾模型
空间杜宾模型包括被解释变量空间滞后项,同时也在模型中考虑了解释变量滞后项的影响,将空间因素的作用更加具体化,克服了空间误差模型和空间滞后模型的缺点,是当前研究空间问题的主流模型,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
yit = ρWyit + βxit + λWxit + vi + ?滋i + εit(5)
在公式(5)中,yit和xit分别表示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的观测值,ρ和λ分别表示空间滞后回归系数,?滋i指的是个体效应,vi表示时间效应,εit指的是随机扰动项。
2.3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将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THQ)作为本文的核心被解释变量,同时旅游产业的发展会受到社会、经济、政策等多因素的影响,笔者通过文献梳理,借鉴国内经济学、旅游地理学的研究结论,选取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区位交通、对外开放程度、技术创新能力、生态环境和政府干预纳入空间计量模型。
本文的研究区间为2011~2021年,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交通统计年鉴》等数据集,部分经济指标来源于wind数据库、中经网、各省市的统计公报,并以人民币作为统一结算单位。研究变量如表1所示。
yit = ρWyit + β1 rgdpit + β2 resit + β3 tranit + β4 fdiit + β5 techit + β6 enviit + β7 goverit + λ1Wrgdpit + λ2Wresit + λ3 Wtranit + λ4 Wfdiit + λ5 Wtechit + λ6 Wenviit + λ7 Wgoverit + vi + vi + ?滋i + εit(6)
在模型(6)中,yit為核心被解释变量,ρ为空间滞后系数,β表示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区位交通、对外开放程度、技术创新能力、生态环境和政府干预的回归系数,λ表示滞后回归系数, ?滋i指的是个体效应,vi表示时间效应,εit指的是随机扰动项。
3 实证结果分析
3.1 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无论在模型中是否存在空间效应,都需要进行OLS分析,验证各个变量对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将OLS估计结果和空间计量模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基于此,本文进行OLS、SEM、SLM和SDM分析。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
第一,根据LogL和R2结果来看,SDM模型的对应值分别为178.320和0.711,可以认为SDM模型为最优研究模型,表明采用SDM模型进行模型检验是最优选择,与前文的研究设计保持一致。
第二,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在OLS估计中,除了政府干预不显著外(p > 0.1, β = 0.023),其他变量的回归结果均显著(p < 0.1);在SDM分析中,技术创新能力和政府干预未通过显著性检验(p > 0.1),表明两种研究模型在回归系数和显著性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从分析结果来看,假设忽视空间效应的存在,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夸大区域经济发展、旅游资源、技术创新能力和生态环境对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同时会低估对外开放、区位交通在其中的作用,对政策制定非常不利。在两种估计结果中,政府干预的回归结果均不显著(p > 0.1),说明政府干预对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有限。
第三,在SDM模型中,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区位交通、对外开放程度、科技创新能力、生态环境和政府干预的空间滞后项回归结果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p < 0.1),说明邻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生态环境对本地的旅游产业发展具有空间传导效应;邻近地区的交通区位、对外开放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和政府干预对本地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有一定的消极作用。
第四,在省际旅游中,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有着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SEM、SLM和SDM三种计量模型都证实了空间溢出效应的存在,假设临近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得到提升,也会对本土的旅游产业发展产生推动作用。
3.2 空间效应的影响机理分析
空间杜宾模型证实了各省市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相互之间的作用,并没有完全反映解释变量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因此进一步对空间效应进行分解,继续分解为总效应、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总效应反映的是各指标对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直接效应反映的是各指标对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间接效应指的是指标变化后对邻近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即空间溢出效应。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效应分解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各解释变量对本土及邻近地区的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会受到经济、社会、资源、科技、生态、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因素对旅游产业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SDM模型中,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区位条件、对外开放程度、生态环境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p < 0.1),科技创新能力和政府干预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p > 0.1),说明不同的变量所产生的作用存在差异,且作用方向并非完全一致。
4 結论
近年来,旅游产业和乡村振兴成为学术界炙手可热的研究话题,本文基于系统耦合视角,对省际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探索,主要得到以下研究结论:
第一,旅游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是互补创新、互融共生的相互关系。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包括文旅融合、城乡协同、关注福祉等特点。乡村振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具有明显的反馈效应,二者在同一时空坐标下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最终实现共同发展。
第二,我国旅游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某省的旅游产业发展不仅会受到本省的影响,而且会受到邻近省域的溢出影响。在影响机制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生态环境对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有着促进作用和正向溢出效应;区位条件和对外开放程度有着典型的负向溢出效应和促进作用;技术创新能力和政府干预的回归结果不显著,说明其对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不显著,对邻近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有着典型的负向溢出效应。
5 发展建议
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更要指导实践、服务实践。结合国家的“十四五”发展规划和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发展旅游产业的发展建议。
第一,以科技为引擎,提升旅游产业的发展动力。
加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技术,强化科技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运用,利用科技挖掘和展示区域特色的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一方面,推动政府、企业之间主动联合,开展旅游应用创新合作,建立高效的旅游资源研发平台,布局旅游产业创新研发中心;另一方面,优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环境,重视旅游类人才的培养,加大旅游产业发展的研发投入,以强大的科技实力加强旅游产业的发展动力。
第二,优化产业结构,夯实旅游产业的发展基础。
在我国东部地区,旅游产业的聚集程度较高,旅游产业与三大产业的融合程度较好,需要继续巩固这一发展优势,进一步加大旅游产业和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在中部地区要充分利用靠近东部的区位优势,积极改善交通条件,发展农业旅游、红色旅游等特色旅游产业。西部地区存在着旅游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协调等问题,需要加大资金和技术的投入,调整旅游产业发展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同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尽早改变旅游产业发展基础薄弱的局面。
第三,坚持文旅融合,突出旅游产业发展特色。
通过研究发现,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差异,并且各地区的文化特色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旅游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要坚持文旅融合,正视各省市的旅游产业发展条件,因地制宜地制定旅游产业的发展政策,取长补短,释放区域的旅游产业发展活力。比如,在我国东部地区可以借助大运河的发展理念,发挥在区域内的串联作用,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环渤海地区的融合发展。在我国黄河流域可以树立大黄河旅游概念,强化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深度挖掘黄河的文化内涵,建立以黄河为中心的旅游圈。
参考文献:
[1] 王芳,胡立君.城镇化对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及传导路径研究——基于收入效应和收入差距的多重中介效应检验[J].宏观经济研究,2022(9):64-77.
[2] 李红娟,董彦彬.中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21(3):146-159.
[3] 王丹利,陆铭.农村公共品提供:社会与政府的互补机制[J].经济研究,2020,55(9):155-173.
[4] 刘瑞明,毛宇,亢延锟.制度松绑、市场活力激发与旅游经济发展——来自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证据[J].经济研究,2020,55(1):115-131.
[5] 储德银,罗鸣令,贺晓宇.助推乡村振兴的财税政策优化与机制设计——2019年财税制度创新与乡村振兴国际研讨会综述[J].经济研究,2019,54(8):204-208.
[6] 黄少安.改革开放40年中国农村发展战略的阶段性演变及其理论总结[J].经济研究,2018,53(12):4-19.
[7] 陈志军,徐飞雄.乡村旅游地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效应与机理——以关中地区为例[J].经济地理,2022,42(2):231-240.
[8] 刘若骞,王龙飞,范铜钢.乡村振兴战略下少数民族特色体育旅游的内涵、困境与优化路径研究[J].体育学研究,2022,36(1):43-49.
[9] 戴学锋,杨明月.全域旅游引领县域治理的实践探索——以江苏省溧阳市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8(6):91-99.
Study on the Spatial Effect of Coupled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High-quality Tourism Industry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WANG Wanjiang
(School of Marxism, 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 Guiyang 55002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A systematic study was conducted on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our province to improve the scientific cognition of the coupled development of high-quality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Methods: The SDM model of spatial measurement was constructed based on spatial matrix to conduct empirical analysis. Results: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are mutually complementary innovation and integrated symbiosis. They will interact and influence each other under the same spatial and temporal coordinate, and finally achieve common development. The coupling and coordination of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has obvious spatial spillover e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in a province will not only be affected by its own province, but also by the spillover influence of neighboring provinces. Conclusio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tourism resource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ve a promoting effect and positive spillover effect on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The location condition and the degree of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have a typical negative spillover effect and promoting effect. The regression result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and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are not significant, indicating that their impact on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is not significant, and they have a typical negative spillover effe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in neighboring areas.
Key words: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rural revitalization; spatial effect;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condition of location
[責任编辑:许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