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月娥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门客、出谋划策、如实相告”等词语的意思,积累运用。
2.通过阅读课文,能画出田忌与齐威王赛马的对阵图,能借助图示,推想孙膑制订计策的思维过程,能用自己的话讲述田忌赛马的故事。
3.迁移运用孙膑排兵布阵的策略,通过拓展资料丰富并深化对孙膑的计策、兵法中“势”的认知与理解。
4.学习孙膑善于观察、善于分析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领略古人的智慧。
课时安排: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任务一 捋关系,观比赛
1.共议“足智多谋”,引出课题。
导语:同学们,历史上有很多足智多谋的人物,你能举个例子吗?(预设:神机妙算的诸葛亮;精于谋算的周瑜;深明韬略、运筹帷幄的张良;极具神秘色彩的千古奇人鬼谷子;谋略过人的兵家鼻祖姜子牙……)
在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中,我们也会认识一位足智多谋的人物,故事的题目是《田忌赛马》。(板书课题)
2.捋顺人物关系,疏通脉络。
(1)自由读课文,圈画出文中的主要人物,捋顺他们之间的关系,想想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2)猜猜每个人物分别是故事中的哪个角色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预设:田忌是齐威王手下的大将,孙膑是田忌的门客,田忌把孙膑引荐给齐威王,齐威王任命孙膑为军师。)相机理解“门客”:古代达官贵人家中养的一些能为主人服务、办事的人。
(3)借助人物关系(见图1),概括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调取学生已有认知,激发学习兴趣,从而引出本课极具智慧的故事和人物。通过抓住主要人物,梳理人物之间的关系,再以此为支架便可清晰地把握、概括主要内容。)
任务二 揭真相,解疑团
1.分析实力,猜结果。
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思考:田忌同齐威王及贵族们赛马,常规的出场顺序是怎样的?在第一张对阵图(见图2)上标画出来,猜猜结果怎么样?
汇报交流:(预设)常规出场顺序是上对上,中对中,下对下,至少有两个等级中的马跑第一才能获胜。另外,因为齐威王是一国之王,马匹的质量应该更好一些,所以,大概率是齐威王赢的时候多。
(设计意图: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获得知识、运用知识或信息加工等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属于认知性思维。小学阶段的认知性思维训练主要在于语言的积累、运用和对文本的整体感知,以及对文本局部内容的信息处理上,这一层级的阅读思维训练,可以积累起各种阅读信息与资源,为后续的阅读思维层级发展做好铺垫。)
2.遵路识真,画图示。
田忌赛马总是输,十分苦恼,门客孙膑给他出谋划策帮他赢得了比赛。默读课文第11~13自然段,在第二张对阵图(见下页图3)上标画出孙膑是怎样排兵布局的。
(设计意图:这个小任务是在认知基础上的延展与深入,是对课文内容理解和领会的理解性阅读任务,旨在把握文本材料内在的联系与本质内涵。通过画对阵图,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思维过程显性化,从而还原孙膑的思维过程。)
3.排兵布局,说计谋。
师生情境表演,学生扮演孙膑讲解计谋,介绍为什么要这样安排马的出场顺序,教师扮演田忌,相机质疑。
(设计意图:儿童天生要寻找意义,创设学习情境就是为学生的学习建立足够的意义,对他们学习新事物提供内动力,使他们保持学习热情,并在情境中真实互动,从而支撑他们始终投入地完成学习过程。)
第一局:用下等马对齐威王
的上等马,质疑:这不是必输无疑吗?为什么这样安排?(预设:用下等马消耗掉齐威王上等马的优势,相机引导学生了解三局两胜的比赛规则)。
第二局: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
第三局:同理,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取得三局两胜。
引发思考:用上等马对阵齐威王的中等马一定会赢吗?引导学生在课文第2自然段找依据。(出示)
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
因此,用上等马对战中等马肯定能赢。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注重实证理据、逻辑推理,强调批判创新、理性思维,旨在培养开放包容、客观公允、谨慎理性、思维活跃的时代新人。通过用文本作依据,不仅引导学生探寻人物思维的过程,推断辨析,提升高阶思维,也引导学生要有鲜明的立场,明确的观点,学会以事实和论据支撑自己的观点,进行负责任的表达。)
4.如实相告,解疑团。
学生扮演田忌,以“如实相告”这一任务再次讲述孙膑排兵布局的过程。相机理解:如实相告、引荐。(出示)
齐威王好奇地问田忌:“你这样安排马的出场顺序,是不是有人给你出谋划策了?”
田忌如实相告,并引荐了孙膑。后来,齐威王任命孙膑为军师。
(设计意图:情境创设能使学生由清醒的旁观者变成忘我的参与者,由学习的被动角色跃为主动角色,促进语文知识与应用情境之间的联系。此处,再次进行情境模拟,但是变换了情境,变化了角色,以田忌的口吻再次介绍孙膑的计策,是对语言表达的再训练,对思维能力的再提升,也是对教学目标的再突破。)
5.缜密思考,抓关键。
提出问题:看似只是调换了馬的出场顺序就转败为胜了,其实,田忌能够取胜需要很多条件。田忌在赛马中能够取胜有哪些关键条件?在书上进行批注,看你能想到几个条件。
汇报交流:用手指表示你想到了几个关键条件,想到一条的就起立,别人说过的不重复,你想到的关键条件都被别人汇报过了就请坐,看谁站到最后,思维最缜密。
预设:(1)孙膑通过观察发现马的脚力差不多,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2)赛制是三局两胜,才有转败为胜的机会;(3)齐威王仍然按照惯例安排马的出场顺序;(4)田忌充分信任孙膑;(5)比赛中齐威王没有发现田忌调换马的出场顺序;(6)田忌要不动声色……
(设计意图:思维常常是通过问题来撬动的。让学生“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在真实问题和现实情境中展开学习。这一环节中让学生经历搜集资料、联系实际、比较辨析、质疑反思等过程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形成课堂思辨的场域。这样的学习告别了问答讲析模式,学生学会了去发现证据,并有条理地展现观点,学生的头脑不再是装载知识的容器,而是高高举起的思维的火把。)
任务三 破计谋,送锦囊
1.前后对照,寻找破绽。
教师扮演齐威王(后悔不已,长叹一声):“唉,悔不当初,我早该发现你们用计的啊!”比赛实况回放,到文中找一找,齐威王在哪个环节可以发现破绽?(出示)
第一场,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齐威王的马遥遥领先。田忌输了,但他不动声色,一点儿也不着急。
第二场比赛开始了。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田忌微微一笑。
第三场,田忌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田忌满意地笑了。
引导学生对照前文。(出示)
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
引导发现:第一局齐威王的马“遥遥领先”,而第2自然段中介绍他们的马脚力都差不多,不应该有这么大的差距,此时可以发现破绽。
2.出谋划策,逆风翻盘。
教师扮演齐威王(自责):都怪我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竟然没有看出破绽。但是,第一局已经结束,即便我发现端倪,还能扭转时局吗?请诸位军师,画画对阵图,为本王出谋划策,谁送上的锦囊能助本王逆风翻盘,必当重重有赏。
(设计意图:基于情境的事件代入能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满意义感,充满推进活动的期待和完成任务的内驱力,解决身边可感可知的实际问题,这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交融和转化,是检验学生能否将思维完美运用到真实情境中的一次检验。)
学生先独立思考、画对阵图(见图4),然后与小组内同学比对策略,讲述这样安排的理由,进行可行性分析,最后全班交流。
(预设:第二局,孙膑预判齐威王将派出中等马,于是,计划用上等马对战,如果此时齐威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改用下等马对田忌的上等马,用下等马消耗田忌上等马的优势,故意输掉一局。到第三局,双方都剩下中等马对战,由于齐威王的马匹质量会略胜一筹,所以大概率会取胜,这样或可实现两胜一负。)
(设计意图:这种反转式质疑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它是对既定思路的一种质疑,在质疑中对结果进行反向追问和验证,要想思维拔节,就需要打破常规思路,不固化结果,在新的学习路径中反向证明观点,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往深处想,往广处想,往异处想。)
教师扮齐威王发出慨叹:“唉,原本我是可以有一线希望的啊,可惜啊,错失良机,大势已去,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板书:势)
3.引用资料,深化理解。
(1)初解“势”。“势”是《孙子兵法》战略战术思想的一个重要部分,在“田忌赛马”这个故事中,你想到了哪些关于“势”的两字词语。(预设:趋势、形势、态势、优势、劣势……)田忌处于优势还是劣势呢?(预设:按照常规的马的出场顺序进行比赛,田忌处于劣势,但是按孙膑的计策调整马的出场顺序后,田忌就变劣势为优势了。)
(2)拓展“势”。拓展阅读《孙子兵法》和《史记》中关于“势”的论述,借助释义,丰富对“势”的认知。(出示)
①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释义: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总是努力运用、创造有利于取胜的形势,而不是严苛要求自己的士兵,因此,能从全局发展态势出发,选择合适的人巧妙利用,从而获得取胜的主动权。
②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释义: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所营造的态势,就如同让圆石从极高极陡的山上滚下来一样,来势凶猛,势不可挡,这就是所谓的“势”。
③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释义:所谓“势”,就是根据情况是否有利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④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释义:作战没有固定不变的
态势,就像水流没有固定的形态一样,能依据敌情变化而取胜的,就称得上用兵如神了。
⑤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释义:善于指挥作战的人,能按照形势的发展趋势,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引导。
(设计意图:精选五条《史记》和《孙子兵法》中关于“势”的相对浅显易懂又和本课学习内容紧密相关的论述内容,帮助学生拓展、提升对“势”的认知。)
(3)深化“势”。思考:结合拓展资料回想《田忌赛马》的故事,你想到了哪些关于“势”的四字词语?写在辐射图的矩形框里。教师巡视指导,选用学生的词条形成以“势”字为中心的辐射图(见图5)。(预设:审时度势、顺势而为、因势利导、乘势而上、造势谋局……)
4.总结升华,延展学习。
智慧的人要善于观察形势,审时度势,利用优势,因势利导,把握优势,乘势而上。即使不占优势,处于劣势,也有机会通过细致观察,缜密分析,造势谋局,实现逆风翻盘,这就是思维的力量。历史上,有很多运用谋略取胜的故事,課后,同学们可以查找资料走进这些充满智慧的故事,揣摩智者的思维过程,点亮自己思维的火花。
(设计意图:基于课文内容,设计情境统一、前后关联、综合实践的创新型任务群,学生在贯穿始终的情境中与主人公同频共振,在一个个层级性驱动任务中,在真实问题的冲击下接受挑战,展开自主探究,逐级打开学生的认知性思维、理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从而达到可能的认知高度,不断获得学习的高峰体验,点亮智慧的火花。)
(作者单位:黑龙江哈尔滨市香安小学校)
责任编辑 张 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