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落实“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部署,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把全面深化改革贯穿始终,强化创新驱动战略,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统筹推进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夯实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增强发展的安全性稳定性。
关键词:新发展格局 高质量发展 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3)08-012-03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并做出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重大决策部署。通过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通过促进国内经济繁荣和畅通国内大循环,不断夯实国民经济发展基础,增强我国的经济国际竞争力、逆境发展能力、国家把控能力和发展的可持续性,保证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无任何阻碍或重大中断风险,进而全面加快推进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
一、深化创新驱动,奠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新发展格局的核心特征在于实现高水平的自主发展和自我增长,注重自主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1],表明我国对于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创新驱动作为根本动力,并取得了显著成就。全社会研发经费从2012年的1万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3万多亿元,研发投入强度持续提升,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至2022年的第11位,成功跻身创新型国家之列。[2]这已经充分证明,坚持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将成为加速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力。
一是优化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着力构建新型举国创新机制,明确定位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院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技龙头企业,并对其进行优化布局,加快我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重点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持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发高新技术创新动力,全面改革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和科技投入体系。推进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培育一批引领创新文化的领军人物。突破利益固化的壁垒,建立健康稳定的体制机制,促进各类人才公平竞争、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二是建立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以企业为主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协作体系,共同谋划科技成果转化的高效机制,以满足需求、分享利益为导向,实现优势互补,联合开展测试检验、技术定制和产业化开发等活动,不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产业化水平。例如,江苏省苏州市独墅湖科教创新区集聚了33所中外知名高校和15家国家级科研院所,聚焦人工智能、纳米技术应用和生物医药三大产业。同时还引入了国家级创新中心,形成了科技创新的矩阵。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产业创新集群的关键支撑,已成为苏州城市发展的持久有效动力。[3]
三是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坚持务实主义和长期主义原则,集中力量攻克基础前沿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上的科学难题。持续进行技术攻关,加快创新一批具有原创性和引领性的技术,努力实现更多从零到一的突破。重点关注攻克重要领域的技术难题,掌握更多具有关键作用的高新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鼓励行业领军企业加大基础科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力度,并建立完善新型全国协同协作体制来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适度超前布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推动大型科技设施的建设和运行,逐步实现从追赶到并跑乃至领跑的转变。积极规划区域创新高地的建设,促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
四是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开放创新生态模式是衡量创新实力的重要指标,高质量发展必然要建立起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模式,不断夯实创新的基础。要与国际科技高端领域加强紧密交流合作,吸引国外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重点实验室和研发中心,并与国内高校、企业和研发机构协同组建实力雄厚的创新联合体。加深在国际产业链关键环节和重要节点的共性关键技术的合作研发,着力突破重点领域的科技攻关。同时,加快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和国际创新链产业链,共享科技成果,不断创新能力的提升,加速科技前沿知识有效传播,从而使得高水平的科技自主和自强得到更快实现。
二、优化供需关系,推动高水平供需协同发展
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要优化供给,扩大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搞好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
一是妥善处理供需关系。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中相互关联的两个基本方面,它们既对立又统一。高质量发展要求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实现供需的高水平动态平衡。要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各种障碍和困难,加快满足不断升级的需求和引领供给提升,形成供需相匹配、良性互动、动态平衡的局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4]。
二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引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满足需求,关键在于提高供给质量。要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和供给结构,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通过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的市场需求,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加强政府的引导和监管作用,推动要素市场改革,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国有企业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完善企业制度,建设世界一流中国企业。
三是加强内需的培育和发展。坚持将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推动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实现良性循环。要持续提升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造创新的消费场景,充分释放潜在的消費力量。深化国内投融资体制改革,改善投资环境,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加强大城市和城市群的消费引领作用,培育消费中心城市,挖掘县域消费潜力。在农村地区,要弥补消费短板,完善农村商业体系和物流配送体系,推动农村消费升级。注重就业优先战略,稳定增加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提升居民的消费欲望,增强消费信心。
三、推进产业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从经济循环角度看,产业体系是国民经济循环体系的动力和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发展格局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基础,要求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是加快培育主导企业和关键节点控制企业。着力打造具有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全球领先企业引领产业链发展,并培养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和关键节点掌控者。积极推进领航企业培育计划,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强在关键基础工艺、核心基础零部件、共性技术基础等领域的技术支持,通过综合施策,加快技术攻关和突破。优先安排如航空航天设备、海洋探索设备、新一代通信信息、智能制造机器人和高端数控机床、电气电力设备、生物制药、农业机械、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自动驾驶汽车、新型材料以及尖端医疗器械等关键产业领域,以加快补齐发展差距并提高竞争力。
二是推进产业链的强链补链稳链。产业链是一个包含价值链、创新链、供需链和人才链四个维度的概念,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推进多元化的产业链接,着力构建紧密的合作网络,建立多样化的技术赋能、原料采买和物流渠道,重视挖掘关键节点企业和主导企业的产业链内生力,提升其供应链韧性。推动大中小企业、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产业链密切协作,提高产业链之间、企业之间的协同配置能力,降低配套和交易成本,提升交易效率。以创新为引领,加快产业数字化和数字化产业,提升数字技术在产业链发展中的应用,推动创新链、产业链、金融链和人才链的深度融合发展。
三是构建具有韧性的产业链生态系统。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化解科技转化的制度性制约,构建和完善创新生态环境,加快转化效率提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化金融领域改革,把实体经济发展放在更重要位置,加大金融对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有效供给,推动产业和金融两者能实现良性循环,加快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之间的深度协作融合。建立信息收集处理机制和分析评价体系,及时识别、精准分析产业链的演化和发展情况。
四是推动产业融合集群的发展。中国的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三新经济)增加值逐年提高,占GDP的比重也逐步增加,其中大多数是推动服务型制造或制造业服务化的产业融合创新的成果。要推进产业融合集群的形成,以适应产业现代化的新趋势。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提升数字经济对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赋能效应。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和服务化的方向转型升级,加快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跃升。
四、积极推动高水平开放,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既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又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全面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
一是开拓对外开放新体制。在持续推动要素流动和市场开放的基础上,谋划推进制度型开放,把规则、规制、管理和标准等纳入开放范畴,加快提升国际大循环中的融入质量和水平。持续深化要素市场改革,推动国内外资金、人才、资源、技术等要素按照市场规则自由流通,不断优化全球资源配置。持续推进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和准入前国民待遇改革,着力解决投资贸易便利化效率问题,加快完善和提升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营商环境,着力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为贸易注入发展动力。以自贸试验区(港)为平台,建设对外开放新高地,发挥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试验区作用,鼓励其在制度型开放引领下大胆尝试,建立与国际投资和贸易通行规则相互衔接的制度体系,特别是在投资、金融、贸易等领域深入探索,形成更多制度性创新成果。
二是坚持构建对外贸易新格局。坚持高质量实施对外贸易举措,不仅扩大内需,也积极发展外需,推动两者形成良性循环。新發展格局要求开放的是国内国际双循环,而非封闭的国内单循环。坚持出口和进口的动态平衡,推动贸易实现平衡发展。打造高质量的对外开放新窗口,畅通国内市场需求与国际供给之间的渠道。进博会、广交会、消博会、服贸会等成为与全球分享中国庞大市场的重要窗口,也是中国与世界连接的重要纽带。充分利用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各类平台,推动全球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的引进,并鼓励有经营实力和良好信誉的中国企业高质量走出国门,不断推动实现更多务实合作成果。
三是开拓国际合作新局面。深化和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探索走出国与国交往的新路径。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断推动政策、设施、贸易、资金、人文等方面的沟通和联通,使“一带一路”成为中国提供的全球最大合作平台和备受欢迎的公共产品。不断优化自贸区网络布局,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议定书的实施,推动中国—海合会、中国—以色列、中日韩等自贸区达成协议,并与更多国家共建自贸区、完善升级已有自贸协定,为国际合作不断创造新机遇。
四是加快构建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对照世界银行指标和国际先进经验,不断营造更加国际化的营商环境,真正让国有企业敢于创新、民营企业敢于创业、外资企业敢于投资。实行外商投资项目负面清单制度,外资企业设立和变更一律由审批改为备案管理,放宽制造业、农业、金融等行业的外资准入条件。推动全国口岸收费目录公开,降低进出口环节合规成本。
五、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国内大循环的覆盖面。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消除区域壁垒,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快速形成,深化重大生产力布局,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实基础。
一是要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千方百计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围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打破制度障碍,为集体经济发展提供要素支撑。以消费拉动为主要抓手,降低市场准入条件,积极谋划消费帮扶举措,拓宽收入渠道,切实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推动产业园区、龙头企业、农户等多方面协作,搭建高效的产业发展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参与分享产业兴旺带来的红利。把就业放在优先位置,建立完善城市居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通过对中小微企业加大扶持力度,拓展就业机会。充分发挥土地红利效应,积极探索土地托管、土地入股、委托服务以及“飞地抱团”等运营模式,依托资源禀赋以及产业基础优势,推动产业适度规模化发展,实现产业富民。充分发挥基层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的作用,加强联合协作,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主体建立产业联盟和产业秩序,推动农业产业实现现代化发展。[5]
二是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引领作用。利用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应,聚合各种生产要素和流通要素,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谋划发展高端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抢抓未来新兴产业,实现产业优化布局和集聚化发展。以产业为导向,加快推进跨区域都市圈建设,加快推进人口合理分布,实现都市圈内城市布局、产业发展、功能服务等协调发展。(下转第15页)(上接第13页)建立完善都市圈跨区域融合发展机制,提升协作效能,同时推动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双向互动,使得资源得到有效配置。推进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以产业链现代化发展为纽带,完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設,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从而促进城市间聚力发展。
三是要推动区域重大战略的协同发展。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深度融合协作发展为原则,谋划东部率先发展,发挥其引领效应;中部强势崛起,发挥其辐射效应;西部大开发加快推进,补齐区域发展短板等。以建设产业经济带为重点,优化长江流域生产力布局,提升产业集聚能力。以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推动黄河流域产业绿色发展,加快建设生态经济走廊,发挥其纽带作用,促进东西部联动发展。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打造高效交通运输网络,提升区域物流发展水平,加快全球供应链枢纽城市建设,构建多向度战略通道,推动国际资源要素加快集聚。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1)
[2] 科技部:去年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上升至第11位,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EB/OL].(2023-02-24)[2023-05-30],https://new.qq.com/rain/a/20230224A02T0C00.html.
[3] 产学研深度融合!苏州,创造无限可能![EB/OL].(2023-02-09)[2023-05-30],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
rd_21858238
[4] 张建刚.在更高水平供需动态平衡中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N].光明日报,2022-09-05(03)
[5] 张学良,杨朝远.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提高国内大循环覆盖面[N].光明日报,2023-03-17(03)
(作者单位:中共广西区委党校 广西南宁 530021)
(作者简介:黄增镇,中共广西区委党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政治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