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参与视角下的交互式阅读:价值效应、现实困境和纾解路径

2023-08-29 04:35:30郑禾名稀周建新
出版广角 2023年13期
关键词:创作游戏内容

郑禾名稀?周建新

【摘要】伴随个人移动终端的飞速发展与个体文化需求的提升,交互式阅读逐步显示其影响力。与传统阅读不同,交互式阅读需要读者的行为、认知与情感多维度参与,并以此为基础,给读者带来教育服务、娱乐体验和情感寄托的价值效应。当前交互式阅读发展过程中存在作品互动质量参差不齐、题材内容同质化严重、参与者版权意识亟待加强等问题,可以从完善UGC生产模式、提高交互式阅读的内容品质、增强读者的沉浸感和加大版权内容保护力度四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增强交互式阅读的读者参与体验,实现扩大交互式阅读市场份额的目标。

【关  键  词】交互式阅读;读者参与;价值效应;现实困境;纾解路径

【作者单位】郑禾名稀,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周建新,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基金项目】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实施路径和协同机制研究”(21ZDA082);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深圳大学文化数字化与文化创新发展)建设经费(20220179);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3年度共建课题“深圳推进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实施与创新研究”(SZ2023D005)。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3.13.013

交互式阅读是以阅读文本为基础,辅以游戏化操作和富媒体化呈现的一种新型阅读模式。它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阅读形式,在阅读过程中与读者直接互动、接触,具有类似游戏边读边玩的娱乐效应。交互式阅读不仅让原本以线性文本为载体的内容得到更生动、直观的呈现,提升读者的代入感与沉浸感,同时,它的诞生也贴合了手机、平板等个人小屏媒介的发展需求,便捷的交互操作与丰富的阅读体验使其逐渐成为当下阅读市场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一、 交互式阅读市场的发展现状

文字作品的出现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阅读的形式经过岁月的变迁也发生了很大转变:从最初的文字记录,到有声阅读形式的出现,再到近些年交互式阅读平台的相继问世。受互联网与媒介技术不断发展的影响,阅读的内涵和外延都得到极大拓展,交互式阅读这种新型阅读模式市场也在不断扩大。

在国内,许多交互式阅读产品的背后都有游戏企业的身影。2012年,国内最成功的交互式阅读平台“橙光”游戏诞生,经过数年发展后,“橙光”游戏改名为“橙光小说阅读器”,官方在手机应用商城里将其APP定位转变为海量电子书小说阅读软件。随后,凭借小游戏在游戏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的4399推出“閃艺”APP,以“满足少女心的恋爱互动小说”作为平台口号亮相交互式阅读市场。国内游戏巨擘网易也推出互动阅读平台“易次元”,致力于凭借网易在二次元领域的积淀生产互动文字作品,其实质上是对交互式阅读市场的一次试探。2019年3月,腾讯宣布正式入局交互式阅读市场,开放全平台下载首款交互式阅读APP“一零零一”,以闯关互动的游戏方式解锁小说内容。至此,国内交互式阅读市场已然成为游戏行业角逐的一颗棋子。

以入局最早的“橙光”为例,作为国内领先的互动阅读社区,“橙光”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在线交互阅读体验模式,深受95后、00后等年轻用户群体青睐。创作者可以借助平台提供的制作工具,利用文字、图像、UI、音频和特效素材,将传统的文学作品创作成一种视觉体验和阅读方式都更加新颖的交互式阅读作品。读者可以通过选项参与和影响剧情发展,获得结局各异的游戏化阅读体验。近年来,“橙光”一直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趋势:2016年,顺利完成1000万元的融资,估值飙升至1.5亿元;2018年,凭借对站内优质作品的IP开发再度获得1亿元融资,用户数量突破5500万,在运营的核心作品达到5万余款[1];2019年,站内作品《潜伏之赤途》改编的互动角色扮演游戏《隐形守护者》上线Steam,年销量超140万,成为当年最受关注的国产单机游戏之一。截至2023年,“橙光”共有签约作者近6000人,过审作品将近8万部,活跃用户规模超过8000万,共计拥有116项音乐、文字、美术类作品著作权和1184项软件著作权,发展态势强劲。

目前来看,大众的阅读倾向已不再局限于文字和图片,由声音、文字、动画和交互操作等元素构成的交互式阅读正受到越来越多读者的青睐。尊重读者与创作者的自由意志,优化阅读体验,让人们在游戏中享受阅读之美,已成为手机移动阅读领域的发展方向。

二、 读者参与视角下交互式阅读模式的解读

随着学术界对个体参与的研究逐步深入,不少学者意识到在探讨个体参与交互时,需要打破将参与视为“单一事件”的思维,将其概念化为由诸多环节组成的“互联齿轮”。在交互式阅读模式中,读者参与成为其构建的基础前提。

1.读者的行为交互

读者的行为交互是交互式阅读的前提,为交互式阅读中互动叙事的融入带来可能。早期的互动叙事是借助互联网超链接功能,以超文本的形式出现。读者可从任何一个超链接标记位置出发,随意选择下一个阅读的链接空间,将这些文字碎片组成多条不同的故事链[2]。当下,人机交互技术进一步将这种互动选择便捷化、趣味化,交互式阅读作品的创作者也在不断尝试通过交互系统设计来鼓励读者参与互动。

具体来说,在交互式阅读中,主要的互动模式是利用人机交互技术将读者意愿引入阅读作品,读者以创作者提供的若干文段为基础,将各种深度参与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单次点击、连续点击、滑动特定路径、长按、摇一摇等操作,作为衔接、填充文段的“锚点”。读者可按照自身意愿调整叙事顺序,最终形成衔接流畅、内容完整的故事文本。通过行为参与,读者可充分感受到阅读与创作的双重乐趣,为更深层次的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奠定基础。

2.读者的认知交互

认知交互指读者通过交互式阅读获得信息,并在大脑中进行信息加工的一个过程。阅读能提升个体的认知水平,与此同时,个体的认知水平也会对阅读体验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在媒介技术的加持下,交互式阅读的呈现形式愈发多样。虽然交互式阅读的操作系统与运作理念偏向游戏化,但实质上起到的仍是辅助文本内容输出的作用,通过阅读获取知识、丰富精神生活和提高个人文化素养的内核并未改变。由于交互式阅读采取“文本+精美游戏画面+背景音乐+艺术特效”的富媒体形式,在读者行为参与的前提下,读者的认知参与积极性被全方位、多层面地调动起来,视觉、听觉、触觉得以融会贯通。在这个过程中,读者充分思考,以达到获取知识的目的,个体意识也在交互式阅读过程中进一步提升。

3.读者的情感交互

情感交互是读者在交互式阅读过程中深度投入后的一种参与方式。首先,交互式阅读可以通过情节走向的选择为读者带来多线叙事体验,对自我意识更强的年轻读者群体来说,与传统叙事文本相比,交互式閱读作为“半成品”能赋予他们更多的可能性[3]。在互动方式下,读者能获得不同的情绪反馈,与作品中的角色共情,产生内心的触动[4]。例如,读者在交互式阅读中对主人公的操纵选择,体现了其对情节走向、人物命运的把控需求,这也是读者在现实生活中希望摆脱束缚,争取个性自由的情感映射。

交互式阅读中,读者的情感参与还体现在评论区的互动。对同一部作品有共同阅读体验的读者,可以在评论区中进行交流或送出表达认可的鲜花,创作者也能对此作出回应。当部分群体具有一致的文化偏好与需求,且能够聚集在同一个数字场景中共同进行文化实践时,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将会在同一个数字文化空间相互补充、产生共鸣[5],实现情感流动。在交互式阅读背景下,“创作者—交互式阅读作品—读者”与“读者—交互式阅读作品—读者”的新型社交模式,很容易形成以兴趣为导向的社交场域,在情感上实现群体性共鸣。

三、 交互式阅读的个体价值效应分析

1.提供教育服务

对现今“屏一代”的年轻群体而言,碎片化信息的浸染降低了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即便是优质内容也需要图片、音乐等助力才能继续阅读下去,交互式阅读的出现恰好解决了这个痛点。例如,“橙光”互动社区特意开设了一个名为“时光档案”的主题频道,该频道下的作品主要偏向人物传记、名著改编、历史拾遗与科普教育。2016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橙光”以《重走长征路》为题征集互动阅读作品,以接近史实的生存体验让读者充分感受长征精神。此外,有高中教师借助“橙光”素材库,根据人教版教材课文《林黛玉进贾府》制作课件,借助交互式阅读模式开展导读教学,让学生对《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这一经典选段有了更深入、直观的理解。可见,交互式阅读可以实现阅读过程与知识教育的有机融合,拓宽阅读内容推广的途径,深化读者对知识的理解。

2.创新娱乐体验

交互式阅读的出现能够丰富网络文艺的存在形式,较好地满足读者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学者指出,社交媒体时代的阅读行为与创作行为都已呈现游戏化倾向,类游戏的阅读过程正是交互式阅读为读者提供娱乐功能的体现[6]。

一方面,作为文本与游戏操作相融合的全新阅读形态,交互式阅读消弭了文本与游戏的差异,为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娱乐体验。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可以进行影响故事情节发展的互动选择,这种类游戏的互动选择显著提升了阅读的趣味性与可参与性。另一方面,受题材因素影响,目前已有的交互式阅读文学作品大多以娱乐文学为主,古代宫斗、悬疑探案、仙侠玄幻、现代言情等题材类别在其中占据主流地位,不少读者将其视为繁忙工作之余的放松形式,休闲娱乐顺理成章地成为交互式阅读的一个主要功能。

3.寄托读者情感

长期以来,游戏都被视为逃避现实的“避难所”,新鲜、刺激且颇具趣味性的游戏体验对年轻读者尤其具有吸引力。将传统阅读文本进行游戏化包装后,游戏得天独厚的沉浸体验感也相应地出现在交互式阅读模式中,从而呈现双重沉浸叠加的效果,使交互式阅读成为读者的情感寄托之处。比起单纯以文字构筑的阅读文本,交互式阅读中的画面、配乐、人物都更能让读者“身临其境”,弥补文字想象空间的不足。在阅读过程中,读者能够通过代替阅读文本主人公选择剧情走向来提升个体的代入感。伴随故事剧情不断深入,互动性的问答也拉近了读者与文本角色之间的情感距离,读者甚至会全身心投入去扮演文本中的角色,沉浸体验更加明显。

四、交互式阅读的发展困境

1.作品交互质量参差不齐

创作者的知识水准能影响平台的内容结构,甚至决定一个平台的生态走向[7]。持续的交互式阅读内容生产,成为推动交互式阅读市场稳步发展的有效保障。为了最大限度发挥内容生产端的作用,目前国内绝大多数交互式阅读平台如“橙光”“易次元”等都设置了提供创作功能的服务,以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地聚集、量产更多交互式阅读作品,为交互式阅读市场竞争提供资源。这种激发目标群体创作能动性的功能服务,虽然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交互式阅读创作平台的繁荣发展,但也使交互式阅读文学暴露出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交互式阅读的特质决定了这类作品中需要蕴含交互设计,且对交互设计的水准有一定要求,即创作者在创作时需对相关设计软件的使用有一定了解。这在无形之中提高了创作的门槛,使得交互式阅读的质量与创作者的个人技术能力和知识水准直接挂钩,导致作品出现互动体验感极佳与互动体验感欠缺两极分化的现象。

2.题材内容同质化严重

从创作者角度看,由于交互式阅读的读者群体相对固定,对特定的阅读内容与题材有着较高要求,因此,创作者在内容生产时容易产生路径依赖,从已有作品的互动模式和题材切入,以减少创作的时间与成本。从市场化角度来看,交互式阅读受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影响,读者动态的阅读决策过程、快速变化的阅读兴趣,以及不断演变的身份角色使其始终处于一个无法被掌控的“流动”状态,各交互式阅读平台只有尽可能地去勾勒目标读者画像,揣摩读者的阅读取向。以此类读者数据为基础,各交互式阅读平台会在网站或手机APP上针对性地鼓励创作者进行某一类型题材的创作,以吸引更多读者群体,占据更大的交互式阅读市场份额。此举虽然提升了读者的主体地位,使市场导向变得更为明显,但也造成交互式阅读市场同质化现象严重的局面。

3.参与者版权意识亟待提升

知识经济时代的兴起,推动版权产业不断发展演变。在现代商业价值体系中,版权保护已经成为推动文化交流、促进知识积累的核心要素,但由于互联网传播的速度与广度都是史无前例的,加之部分读者、创作者的版权意识较为薄弱,导致在交互式阅读的创作与阅读过程中常常出现双向侵权(即侵犯他人作品权益,也被他人侵犯作品权益)的现象。

一方面,交互式阅读产品的创作需要收集与应用图片、音频等大量创作素材,这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侵权风险,损害其他原创者的利益,同时降低了交互式阅读作品的市场声誉。另一方面,交互式阅读产品不仅需要付费阅读,还常常融入游戏化的操作系统,这种以交互系統为基础的阅读产品往往存在被破译的可能,破译者可在没有任何经济付出的情况下无限制地体验交互阅读系统的全部功能。这不仅破坏了阅读市场的秩序,也对交互式阅读平台的发展和交互式阅读内容的创新造成不利影响。

五、交互式阅读发展的优化策略

与传统阅读不同,交互式阅读自诞生起就面临褒贬不一的评价,因此,如何吸引更多新读者入局,同时维持老读者的参与度,成为交互式阅读发展的当务之急。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升交互式阅读的市场规模与辐射效应。

1.完善UGC生产模式

交互式阅读平台为读者提供的创作功能服务,其本质内核是互联网技术赋能下用户生产内容(user-generated content,UGC)模式的深化发展。一方面,UGC文化生态环境有助于交互式阅读平台深入挖掘潜力读者,即鼓励具有创作欲望的读者进行创作。在此过程中,读者能够获得高度的参与感并进一步激发创作热情,转向更加积极主动的创作生产[8],实现增强阅读平台的读者黏性与参与度的最终目标。另一方面,交互式阅读平台贯彻UGC生产模式,有助于提升交互式阅读作品的生产效率,推出更多交互式阅读作品。因此,运营和维护好交互式阅读平台的UGC生态环境尤为重要。各交互式阅读平台不仅要搭建阅读社区,发起主题创作活动,唤起读者的表达欲望,还要制定合理、富有吸引力的内容生产激励制度,鼓励读者积极参与交互式阅读作品的创作,以此促进交互式阅读的UGC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创新活力持续上扬。

2.提高交互式阅读内容的品质

移动互联网时代,各类阅读信息更迭飞快,但归根结底只是阅读形式的变化,内容依然是阅读的核心。对交互式阅读来说,能否吸引读者积极体验,关键在于其是否有满足读者需要的优质内容。相较于纸质阅读与普及度更为广泛的电子化阅读,交互式阅读的读者目前较为小众,各交互式阅读平台只有发挥自身优势,持之以恒地做好优质原创内容输出,才能成功打造出差异化的发展路径。

“橙光”互动阅读社区创始人柳晓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橙光”火起来不是靠广告,而是靠内容本身的吸引力以及用户的“自来水”分享。交互式阅读的后续发展需要进一步做好优质原创内容的培育与挖掘,通过提供系统化的创作教程、鼓励优秀内容创作者等方式,从源头上提高平台精品原创内容的水平,保障交互式阅读产品的质量。此外,加强对交互式阅读内容的审核,也是保障交互式阅读内容品质的有效手段。平台可采取人工加技术手段筛选出优质内容并加以推广,以吸引更多读者的关注和认可,提升优质交互式阅读作品的知名度。

3.适度增强读者沉浸感

阅读体验反映的是人类对阅读活动全过程的感知,是衡量出版产品价值的重要评价维度[9]。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单一的依靠视觉体系进行文字阅读,已经不能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目前市面上的交互式阅读产品主要致力于利用可视化技术将文字、图像、UI、音频和特效素材等元素结合起来,创造更具可读性的阅读场景,提升阅读的趣味性与生动性。这种视觉、触觉、听觉的融合能够帮助读者提升沉浸感,但其局限性也较为明显,即这种建立在交互式阅读模式基础上的沉浸感深浅程度无法衡量,一味地叠加媒介效果可能不尽如人意,甚至适得其反。根据著名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1975)所提出的沉浸体验模型,当互动的难度与读者自身技能水平达到平衡状态时,此时的沉浸体验达到最佳。因此,创作者在进行内容的创作生产时需要把握分寸与尺度,将交互操作设定在具有一定难度,但又在读者的技能水平之内,保持交互式阅读挑战性与目标读者能力的平衡,这样才能在互动基础上为读者带来更深层次的沉浸式体验。

4.加大版权内容保护力度

针对目前交互式阅读市场中部分创作者与读者版权意识亟待加强的现状,未来交互式阅读的发展需要逐步提升创作者与读者的版权意识,构建合法化、规范化的交互式阅读平台。就交互式阅读平台方而言,首先,要积极发挥监管与引导的作用,通过宣传提示、公示惩罚和培训教育等途径,降低平台中交互式阅读内容创作者侵权的可能性;其次,加强对交互式阅读平台原创内容的保护,通过加强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的运用、提供版权咨询与法律援助服务、打击外部侵权行为等措施,积极维护创作者与读者的权益。对交互式阅读的创作者与读者来说,需努力提升版权意识,积极参与版权教育与培训,维护交互式阅读市场的风清气正。

总的来说,交互式阅读为读者开辟了全新的价值体验,但目前来看,交互式阅读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作品互动质量参差不齐、题材内容同质化严重、参与者版权意识亟待加强等问题。交互式阅读市场要吸引更多的读者参与,需从生产模式、内容质量、沉浸体验与版权保护等多个方面入手,推动交互式阅读发展步入新阶段,为交互式阅读的推广与普及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 下一个阅文?注册用户超5500万,这个互动阅读平台或成新IP源头[EB/OL].(2019-04-04)[2023-

07-10].https://www.163.com/dy/article/EBTOJE4A05

2685Q5.html.

[2] 许晶,曹威. 游牧阅读:网络漫游中的交互书写[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03-23.

[3] 林睿. 一起玩作品:探析“橙光”文字冒险游戏的多重互动[J]. 东南传播,2020(8):97-100.

[4] 李莉. 5G时代媒介融合视域下的童书沉浸式阅读体验研究[J]. 包装工程,2022(8):358-362.

[5] 苟爽. 情感共鸣:文化场景建构的内生动力[J]. 中华文化论坛,2018(4):117-123.

[6] 杨逐原. 社交媒体时代游戏化阅读:内涵、叙事手法、发展路径及伦理反思[J]. 编辑之友,2022(9): 30-36.

[7] 李嘉卓. 产消者:融合时代平台型媒体的核心[J]. 青年记者,2015(7):57-59.

[8] 张美娟,苏华雨,王萌. 数字阅读空间中的信息流动、情感凝聚与虚拟互动[J]. 出版科学,2023(2): 47-55.

[9] 吴赛,刘思危.智慧阅读发展与出版智能化升级研究[J]. 出版广角,2022(19):82-85.

猜你喜欢
创作游戏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科学大众(2022年11期)2022-06-21 09:20:52
《一墙之隔》创作谈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飞碟探索(2016年11期)2016-11-14 19:34:47
主要内容
台声(2016年2期)2016-09-16 01:06:53
爆笑游戏
创作随笔
文艺论坛(2016年23期)2016-02-28 09:24:07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小学科学(2015年7期)2015-07-29 22:29:00
创作心得
小说月刊(2014年1期)2014-04-23 09:00:04
创作失败
意林(2006年2期)2006-05-14 14:4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