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幻仙侠题材网络文学海外传播优势与路径研究

2023-08-29 11:16吴申伦龙雨晨
出版广角 2023年13期
关键词:仙侠玄幻网络文学

吴申伦?龙雨晨

【摘要】面对文化折扣的不利影响,玄幻仙侠题材网络文学海外传播的优势在于,其“轻瓶轻酒”的内部结构既易于海外读者接受,又传递中国文化与声音。但文化折扣也导致其翻译的准确性、统一性不足,国内网络文学企业对此类作品的海外运营策略欠佳,社会层面的精品化、主流化引导有待提高,不利于其在海外深度传播。因此,需以政府为主导,构建政府、企业、学校三方合作的出海共同体:政府应加强对玄幻仙侠题材IP精品项目的遴选与扶持,企校合作应建立常态化的翻译机制与语词系统,平台要加速构建海外原创IP深度开发产业链,高校需针对性教学培养专业人才。

【关  键  词】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玄幻仙侠题材;文化折扣;出海共同体

【作者单位】吴申伦,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院;龙雨晨,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院。

【中图分类号】G206;I206.7【文献标识码】A【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3.13.007

近年来,内容产业逐渐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不仅为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动力,还不断走出国门、走向海外。作为影视、动漫等其他产业重要的内容源头,中国网络文学经历了30余年的发展后开始向海外溢出,成为中华文化海外输出的重要载体。中国作家协会发布的《2022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显示,2022年网络文学海外市场规模突破30亿元,海外用户超过1.5亿人,覆盖200多个国家,累计向海外输出网文作品16000余部,在作品数量、市场规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由于文化折扣的影响,一些在国内受到追捧的作品在海外却传播效果不佳,而故事性强、具有典型东方神话色彩的玄幻仙侠题材作品构成了海外读者的基本盘,这一现实迫使我们重新思考提升网络文学海外影响力的整体策略。

因此,本文从文化折扣对跨文化传播的影响视角切入,分析玄幻仙侠题材(香港作家黄易最早提出“玄幻小说”的概念,指的是“建立在玄想基础上的幻想小说”,后在网络文学的写作实践中扩展分化为仙侠、修真、异世界等子类型。本文所指的玄幻仙侠题材即是此种写法下的网络文学作品大类,如《盘龙》《诛仙》《斗罗大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魔道祖师》等)网络文学的独特优势,并指出其当前海外传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针对性地提出发展路径。

一、纾解文化折扣:玄幻仙侠题材网络文学海外传播的优势

文化折扣是中国网络文学出海传播的重要制约因素,因而需要处理好“讲故事”与“故事”之间的“瓶与酒”关系。玄幻仙侠题材网络文学由于易懂易写、IP运营模式成熟等特点,在中国网络文学海外傳播中具有明显优势。

1.网络文学海外传播中的文化折扣现象

由于文化折扣的影响,不少在国内大火的网络文学IP在海外却反响平平,阻碍了其海外传播的广度与深度。文化折扣亦称“文化贴现”,指因文化背景差异,国际市场中的文化产品不被其他地区受众认同或理解而导致其价值的减低。在文化产品的传播实践中,其影响在国内、国外又具有不同的表现。一部网络文学作品如果涉及较多中国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气质内涵,海外受众往往会因文化折扣而难以理解,这种情形在现实和历史相关度较高的题材领域尤为明显。例如:现象级的宫斗小说改编影视剧《甄嬛传》2015年上线Netflix,尽管该剧演员演技出众、场景道具精良,但晦涩又冗长的中式宫闱争斗依然造成文化折扣,致使其未引起多少波澜;国内叫好又叫座的现实题材作品《大江大河》,缘其深刻而复杂的改革开放背景,海外点播和评分人数都较低。文化折扣阻碍了中国网络文学海外影响力的提升,反过来促使我们重新思考如何优化中国网络文学出海的整体策略(见图1)。

图1 文化折扣在传播实践中的国内外影响表现

作为一种叙事艺术和内容产品,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过程也遵循“讲故事”与“故事”之间的“瓶与酒”关系。跨文化传播中最先被理解和接受的往往是最浅显易懂或普遍共情的部分。如全球观众对《阿凡达》《变形金刚》等好莱坞电影的记忆印象,先是其炫目的特效、反转的情节,然后才是其价值内涵。“讲故事”与“故事”之间犹如“瓶”与“酒”,海外受众只有首先认可酒瓶,才会打开文化折扣造就的瓶塞,品酌内容之香醇。

对网络文学而言,其“讲故事”的方式包括作品的呈现形式(文字、声音、图像)和故事性(题材、趣味、要素)。“故事”则涉及人物的典型性、情节的合理性、思想的深刻性等。在已出海的网络小说中,改编影视剧的受众面往往更广,其中又以玄幻、科幻、奇幻、悬疑等类型突出。它们夸张的想象要素和出人意料的情节能越过文化折扣,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受众理解接受。因此,选择玄幻、科幻、奇幻、悬疑等类型的优秀网络文学作品进行重点培养、深度开发,对突破文化折扣、打开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新局面有积极意义。

2.玄幻仙侠题材网络文学海外传播的内部优势

一方面,玄幻仙侠题材网络文学以世界元素、人物形象、情节发展为“瓶”,以主旨追求和精神内涵为“酒”,透过文化折扣向外传播中国文化与声音。相比科幻、奇幻、悬疑、历史、现实等题材,玄幻仙侠题材网络小说的中国文化特征最为鲜明:作品创意构思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学、神话或宗教,其构成的庞大体系对海外读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人物形象从外观、服饰到谈吐、举止,无不彰显大气、飘然的东方审美;长篇连载中环环相扣、悬念迭出的情节发展写法,不断拨动读者的心弦,这也是中国传统通俗小说的延续[1]。例如,在国内外热播的小说改编剧《苍兰诀》中,大量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的场景“水云天”“苍盐海”等、造型“水云华裳”等,以及冲破束缚追求爱情的情节都令海外观众神往。另一方面,玄幻仙侠题材网络小说将儒释道的人生境界、人性境界和人身境界融入作品所传达的价值观,诸如忍辱负重(《盘龙》)、尊师重道(《斗罗大陆》)、得道多助(《凡人修仙传》)等。

从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的历程来看,玄幻仙侠题材小说的外译是重要的转折点。早期的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以个人、平台对外授予实体书版权为主,整体数量和种类都相对较少;后来部分网络小说改编影视剧的海外上线也鲜有出彩。在线翻译传播阶段主要始于2014年[2],其关键性事件为网站武侠世界(Wuxia World)的建立,海外粉丝自发将《盘龙》《元尊》《完美世界》《星辰变》等玄幻仙侠题材网络小说翻译成英文,随即引发了阅读热潮。

翻译社区的成熟造就了一大批稳定的海外玄幻仙侠题材网络文学读者群体,之后嗅到市場的中国网络文学企业方纷纷推出面向海外读者的网站,如阅文集团的起点国际(Webnovel)、中文在线的Chapter、掌阅科技的iReader等。玄幻仙侠题材网络文学在商业资本介入前,仅凭自身的趣味性就打破了文化折扣的桎梏,俘获了海外读者的芳心,构建了中国网络文学海外影响力的基本盘。时至今日,虽然后继的都市、现实、历史类翻译作品数量不断增加,但玄幻仙侠类型的小说仍然占据网络文学出海品种数量的半壁江山[3]。

3.玄幻仙侠题材网络文学海外传播的外部优势

全版权运营指围绕作品的著作权和改编权,通过图书出版、影视制作、游戏开发等多种渠道,最大化实现作品市场经济价值的商业运作模式[4]。玄幻仙侠题材网络文学的IP全版权运营模式已相当成熟,在向海外移植时具有更多可参考的价值,也产生了不少成功案例。相较其他题材的网络文学IP,除改编为影视剧外,玄幻仙侠题材作品也十分适合改编成动漫、游戏等形式进行传播。如热门玄幻仙侠小说《诛仙》《武动乾坤》《择天记》等被改编为影视剧、动漫、游戏后,其IP影响力呈几何级数放大。

国内成熟的运营经验可为中国网络文学企业从事玄幻仙侠题材网络文学IP的海外版权运营提供参考。动漫和游戏通过图文动画、沉浸体验还原世界元素、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其多样化呈现形式满足了不同接受习惯的受众,从而减少了文化折扣。例如:腾讯动漫、绘梦动画与日本Studio DEEN联合,将国内仙侠小说《从前有座灵剑山》改编为动漫,成为第一部在日本电视台播出的中国动漫;《诛仙》改编的3D网络游戏输出到海外30多个国家,运营方甚至举办了“国际诛仙PK大赛”。这些成功案例显示了中国网络文学IP全版权运营模式向海外移植的可行性。

玄幻仙侠题材网络文学“轻瓶轻酒”的内部结构使其易懂也易写,从而带动了大批海外读者模仿写作。通俗性是玄幻仙侠题材网络文学的本质属性,因而无论是对作为“瓶”的世界元素、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还是作为“酒”的主旨追求和精神内涵,作者都会采用轻巧简约的写法,包括场景置换、要素说明、进阶提示等一目了然的文字描述。在大量作品的影响下,海外读者也逐渐了然此类小说的叙事模式与常用元素,从而出现了大批模仿作品。如许多作者以“升级打怪”为主线构建小说的基本框架,在设定上积极利用玄幻仙侠小说中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的符号与故事资源,与当地元素结合进行故事再创作。印度的网络文学作者Grand Void Daoist自发创作的第一部小说《世界步行者》(Walker of the Worlds)就以永生修仙为主题,包含了诸多中国元素。《2022中国网文出海趣味报告》显示,在排名前十的海外原创作品标签中,许多作品融入了“重生”“系统流”“凡人流”“修仙”“无敌流”等典型的玄幻仙侠因子。目前,玄幻仙侠题材已成为海外创作者创作最多的类型,为后续非中文原创网络文学IP的拓展运营奠定了基础。

二、介入力不足:玄幻仙侠题材网络文学海外传播的现状

玄幻仙侠题材网络文学面对文化折扣的优势,反过来也往往使人戴着“去文化折扣”的有色眼镜去看待这一类作品,容易忽视国内外受众不同的文化背景、市场环境和评价标准,缺少更多对其翻译、运营、引导的介入力量。

1.翻译的准确性与跨文化优化难两全

由于玄幻仙侠题材网络文学包含了大量佶屈聱牙的中国传统文化因素,因而严重影响了作品外译时的准确性。当前,中国网络文学内容的翻译具体可分为职业翻译、粉丝翻译、机器翻译和“机器翻译+人工校对”,其中粉丝翻译和效率较高的“机器翻译+人工校对”是玄幻仙侠题材网络文学外译的主流[5]。但无论是粉丝翻译还是机器翻译,对“有眼不识泰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许多具有中国背景的概念词汇,以及玄幻仙侠题材中的常用术语如“奇经八脉”“引气入体”等,在翻译过程中都很难做到让海外用户准确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还有一种情形是“以西释中”,如翻译小说《斗破苍穹》时把“斗气”译为“力量”,把“斗气者”称为“炼金术士”,虽然便于西方读者理解,但却失去了中国文化精髓[6]。此外,由于平台与平台、译者与译者之间缺乏沟通,没有对翻译结果达成一致的意见,加上网络文学的连载性,导致出现同一作品前后章节翻译用词不同的情况,造成海外读者阅读时出现理解障碍。

玄幻仙侠题材网络文学在跨文化传播时往往需要进行一定的优化,但或由于作品本身的局限,或源于受众的文化差异,主流的粉丝翻译和“机器翻译+人工校对”使得这种必要的跨文化优化缺失。一方面,玄幻仙侠题材网络文学的通俗性使其以市场为导向。部分作者在写作时会加入粗鄙、低俗的语言以博人眼球,如人物张口就来的脏话等,这些内容如果被直译会大大降低作品的艺术水准。另一方面,文化折扣的影响也表现为中外读者对同一对象的接受度存在差异。由于玄幻仙侠题材网络文学以中国古代背景为主,容易夹带古代封建落后的事物,涉及从属关系、礼法制度、生命信仰等,可能会引起海外读者的阅读不适。因此,中国网络文学企业如果不对传播文本进行筛选,只是单纯地翻译、放任自流,长此以往将不利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构建。

2.中国网络文学企业海外运营策略欠佳

文化折扣的影响也表现在海外读者接受作品的特定过程和条件,中国网络文学企业在出海实践中如果忽视这个影响,就可能造成运营策略的失误。早期以武侠世界、重力故事(Gravity Tales)为代表的翻译网站靠“翻译—捐助—分享”机制,使读者、译者与网站形成一种紧密的、高度自治的社区关系。阅文集团加入海外市场后试图获得更大主导权,曾与翻译网站发生严重矛盾,迫使武侠世界和重力故事下架了部分来自起点中文网的作品。此举引发了许多北美读者的不满,他们甚至自发开展抵制起点国际的行动。

中国网络文学企业自有平台在出海初期就遭到海外粉丝的围攻,武侠世界与中国网络文学企业的关系也急转直下,最终于2021年被韩国互联网巨头 Kakao收购,成为韩国网文在美国传播的先锋,使中国网络文学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海外流量入口。因此,因循海外读者既已形成的阅读接受习惯,应成为中国网络文学企业运营策略的一部分。

中国网络文学企业出海的竞争者不仅包括正试水的国内其他企业,还有体系庞大、经验丰富的跨国传媒公司。然而,前者往往止步于对蔚为大观的玄幻仙侠题材网络文学的模仿写作,而缺少对优质作品的深度挖掘。虽然玄幻仙侠题材网络文学的风靡造就了大量英文模仿作品,其中不乏优秀佳作,但仅停留在发表阶段,未做进一步的IP开发。面对国际网络文学市场这块“大蛋糕”,国外跨国传媒公司蜂拥而上。例如,韩国两大文娱巨头Kakao、Naver收购了不少网络文学公司,并不断开发其优秀作品IP。在韩国享有盛誉的Netflix系列剧《亲吻亭》(The Kissing Booth),以及在全球17个国家获得票房第一的电影《后来》(After),均改编自 Naver旗下网络文学平台Wattpad 上的原创故事。未来几年,海外文学市场将不再只是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很可能成为多国网络文学行业之间的竞争。中国网络文学企业应优化海外原创作品的运营策略,以作品出海兼顾生态出海提高自身的竞争力[7]。

3.社会层面的精品化、主流化引导有待加强

文化折扣还会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国内外社会层面对玄幻仙俠题材网络文学的评价差异。相比国外优先看重其故事性,国内则强调其艺术造诣和思想价值。一方面,基于玄幻仙侠题材网络文学在国内的表现,很多社会声音认为其距离精品与主流的价值标尺较远。事实上,玄幻仙侠题材网络文学犹如一座金字塔,塔尖之上不乏优秀作品。例如,《赤心巡天》《第一序列》《纣临》《穹顶之上》等多本类玄幻仙侠题材网络文学作品被收入大英图书馆,精品化、主流化完全可行。有学者认为:“网络文学的一大优势就在于符合现代社会传播规律,润物细无声中传达价值和情感,只要导向正确、内容积极,‘穿越等元素也只是讲述手法的工具,甚至是传播的加速器,不应当以这些元素来限制内容创作。”[8]另一方面,尽管国家近年来相关主管部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组织实施了多项重大出版工程,但不免存在“去文化折扣”的视角,在大力扶持优秀现实和历史题材作品的同时,对玄幻仙侠题材网络文学的引导相对不足。玄幻仙侠题材网络文学具有诸多内外部优势,如果能得到精品化、主流化引导,就一定能在潜移默化中发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效能。

三、出海共同体:玄幻仙侠题材网络文学海外传播的路径

在玄幻仙侠题材网络文学走向海外的过程中,译者、读者、作者、翻译网站、交流论坛形成了“追文共同体”,从而大大提高了作品翻译和传播的效率。因此,要在全球范围内推动中国网络文学产业进一步发展,需以政府为主导,构建政府、企业、学校三方合作的出海共同体(见图2)。

1.政府层面加强对玄幻仙侠题材IP精品项目的遴选与扶持

首先,政府应当发挥顶层设计与牵头带动作用,推动玄幻仙侠题材网络文学IP的精品化,加大对优质项目的政策与资金扶持力度。正如中国主流文学从古至今的雅俗之变,玄幻仙侠题材与精品化并不相悖。政府的功能首先是制定合理积极的顶层规划,如将玄幻仙侠题材网络文学出海写入相关的政策制度,向市场发出积极信号。其次,为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高校搭建合作交流的桥梁。如中国外文局举办了“千帆出海——网络文学走出去论坛”,并启动“海外翻译与传播应用能力培养计划”,以提升翻译出版人才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政府、企业、高校可以组成遴选团队,通过设置奖项、举办活动、建立数据库等方式树立行业标杆,引导网络文学作者的创作方向。再次,针对海外读者喜爱的玄幻仙侠题材作品设立专项扶持基金,直接增加对这一类型作品出海开发的资金投入。最后,在确保海外传播内容精品化、本土化的基础上,拓宽网络文学的海外交流范围,举办各种网络文学国际交流活动。如在国外举办作品发布会、学术讲座、读者见面会、文化科普展览等,在提高粉丝黏性与作品知名度的同时,更好地听取海外学者、作家、读者的意见,推动网络文学生态共创。

2.企校合作建立常态化的翻译机制与语词系统

翻译质量是决定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面对文化折扣,实施常态化的翻译机制至关重要。中国网络文学企业首先要建立职业译者管理体系,强化译者的翻译能力和历史文化知识,并按时考核。玄幻仙侠题材网络文学的海外粉丝翻译社区较为活跃,如武侠世界的译者普遍为中国网络小说的读者转化而来[9]。就海外读者阅读接受习惯的角度而言,吸收以英语为母语、有一定中文基础的外国人加入翻译团队,不仅有利于提高作品的翻译质量,还能处理好中国网络文学企业与海外粉丝读者社区的关系。在翻译作品的过程中,除“机器+人工”翻译外,还可增加由粉丝转化而来的专业编辑把关,由网络文学企业员工和资深粉丝共同组成外译团队,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符的内容予以修正,在翻译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确保海外输出内容积极向善。

针对玄幻仙侠题材网络文学作品中丰富庞杂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网络文学企业与高校应携手建立统一的语词翻译体系。不同平台可以针对玄幻仙侠题材这一细分类型建立联合词库,邀请高校专家和专业译者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翻译一些专有名词,并在词库中对这些词语所涉及的独特文化现象进行介绍,通过将词库链接嵌入作品的方式,让海外读者在阅读作品的同时理解词语中所蕴藏的文化内涵。如武侠世界就设置了武侠、仙侠、玄幻小说的“一般术语表”专区,介绍此类小说中常见的“特色”词语。建立联合词库,一来可以提高翻译的准确程度,二来可以避免不同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用不同方式翻译相同的词语,确保翻译的连贯统一。随着玄幻仙侠题材网络文学IP海外输出数量的增加,统一翻译用词对不同作品内涵价值在读者理解层面上的相对稳定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3.平台要加速构建海外原创IP深度开发产业链

在海外设有原创站点的网络文学平台,应加快发掘海外原创作者与优质作品的步伐,制定可行的发展计划,打造典型IP范式。随着海外模仿国内网络文学写作蔚然成风,出现了一大批具有中式玄幻仙侠叙事套路且题材涉猎广泛的类玄幻仙侠英文原创小说,包括魔幻、科幻、穿越等领域。这些作品不仅具有较强的本土性,而且文化折扣较小,适合按照国内玄幻仙侠题材网络文学的产业链模式进行IP深度开发。

平台应重视对优秀本土作品的挖掘,通过读者自投、编辑审核、征文比赛等形式挖掘优秀的海外原创作品,并对其进行不同形式的开发。自2019年以来,起点国际每年举办全球年度有奖征文活动,挖掘优秀海外原创作品。目前仅其一家平台就培育了约34万名海外原创作家,拥有海外原创作品约50万部[10]。类玄幻仙侠英文原创小说为媒介形式的内容产品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来源,改编成影视、动漫作品可以有效扩大原著的受众范围,有利于在海外构建“创作—运营—消费”的全链条原创网络文学生态[11]。

利用数字技术丰富英文原创小说IP的呈现形式,是文化折扣下版权开发的另一途径。网络文学的消费形态不再局限于影视、动漫、游戏改编,而是不断衍生出包括有声书、互动阅读等在内的多种网络文学改编形式。以海外市场为目标的改编可以选择海外特有的渠道与形式,如中文在线在海外推出的Chapters,就是一个互动式视觉小说平台,可以将小說从单纯的文字形式转化为图文并茂的作品,吸引读者参与小说剧情互动。更有甚者引入ChatGPT,将其用于故事创作、剧本生成和改编、用户与AI交互聊天中,让读者拥有更好的沉浸感和情感体验。

4.高校针对性教学培养专业人才

无论是玄幻仙侠题材,还是其他题材的网络文学出海,专业人才都是产业运作的基础。高校除向政府、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外,为中国网络文学出海培养人才也是其重要职能。中国网络文学出海人才队伍主要包括创作人才、翻译人才和运营人才。面对当前存在的人才缺口,高校中的文学、出版学、文化产业管理学、外语等相关专业应针对性调整教学思路,根据市场和企业需求定向培养人才,甚至开设对口的专业方向。此外,高校需要与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把企业作为校外实践基地,对学生进行创作、翻译、运营领域的指导或提供就业机会,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反过来,高校也可发挥其自身优势,为企业提供专业课程,定期对网络文学企业员工进行翻译与相关知识培训等。

四、结语

如何扩大中国网络文学在全世界的影响范围,将海外市场这块“蛋糕”做得更大,使其成为传递中国声音的载体,是当下业界的重要命题。玄幻仙侠题材网络文学在海外的风靡,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网络文学海外输出策略从传播精粹的、传统的中国文化产品向传播大众的、普世的中国国际化文化产品倾斜的可行性[12]。正如好莱坞电影的影响力既来源于其扣人心弦的情节设置,也来自其成熟的电影工业范式一样,玄幻仙侠题材网络文学的影响力不仅来自作品,还在于其内容创作的典型套路与“创作—运营—消费”产业链。世界级文化现象不能是文化孤岛,而应当作为文化标杆,引领全球文化产业从创作题材到运营模式的模仿。玄幻仙侠题材网络文学应努力成为这一标杆,让中国网络文学为世界网络文学的诞生提供“中国方案”。

|参考文献|

[1]汤哲声,黄杨. 中国网络小说的“寻根”与“标准”[N]. 文艺报,2021-10-13.

[2]刘江伟. 《中国网络文学国际传播发展报告》发布[N]. 光明日报,2021-10-05.

[3]张富丽. 从作品出海到生态出海:中国网络文学国际传播现状[J]. 扬子江文学评论,2023(2):75-81.

[4]李文怡. 全版权运营模式初探[J]. 出版广角,2018(4):50-52.

[5]何弘. “网文出海”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 人民论坛,2022 (16):104-106.

[6]周冰. 更新海外读者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概观[N]. 光明日报, 2020-03-18.

[7]吴申伦. 作品与制度:中国网络文学的两种海外出版模式[J]. 编辑之友,2021(7):18-24.

[8]全国政协委员阎晶明:激发网络文学IP生产力 加强出海扶持力度[EB/OL]. (2022-03-08)[2023-07-03].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6701412487617023&wfr=spider&for=pc.

[9]吉云飞. “起点国际”模式与“Wuxiaworld”模式: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的两条道路[J]. 中国文学批评,2019(2):102-108+159.

[10]网文出海成中国文化竞争力样本,200多国1.7亿用户追更[EB/OL]. (2023-03-11)[2023-06-30].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2198689.

[11]2021年中国网络文学出海研究报告[EB/OL].

(2021-09-30)[2023-06-30]. https://report.iresearch.cn/report_pdf.aspx?id=3840.

[12]邱凌,韩婕. 网络玄幻小说的文化杂糅及跨文化传播解读[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9):90-95.

猜你喜欢
仙侠玄幻网络文学
对待网络文学要去掉“偏见与傲慢”
网络文学竟然可以这样“玩”
揭秘网络文学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三生三世 仙侠奇缘
网络文学的诞生
“游戏音乐女教主”的仙侠风
初中生玄幻小说阅读行为分析
陪你一起读历史(6) 汉武帝竟是“玄幻控”
高中生阅读玄幻小说的心理需求及影响研究
论网络玄幻小说的特点和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