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育才小学东区校(225006) 王艳娜
文本是阅读教学的基础。倘若某一文本存在多处语段反复,段落之间结构相似、句式相同,或一咏三叹,或情节复迭,这样的文本就可以称为反复结构类文本。反复结构类文本多为童谣、童诗、童话、民间故事等作品,具有鲜明的游戏性、规律性、样本性等特征,契合儿童的阅读心理,符合儿童的审美需求,有利于语文学习的开展。
第一学段的统编语文教材在精读课文处选编的反复结构类文本有《四季》《小猴子下山》《植物妈妈有办法》等,在“语文园地”栏目中有《剪窗花》《谁和谁好》《小熊住山洞》等。反复结构类文本在统编语文教材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其虽分散呈现,但因其具有“反复”的共性特征,且比重较大,可将其视为一个教学整体。在整体视域下,教学反复结构类文本应采用哪些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率,承载并实现更多的语文教育价值呢?本文从教学点、教学链、课程圈三个角度,进行由点到面层、层深入的探究。
学生和教材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备课时需要给予二者同等的关注。在备教材时积极提炼反复结构类文本的教学点,有助于在教学中聚焦文本特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搭建起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实现“一课一得”。
句型反复即以某一词语的重复串联起相似的句型,属于片段反复,而非整篇反复。这类文本多出现在一年级的课文中。比如《雪地里的小画家》中间四句,都是以“……画……”串联反复的句型,用“画”这一动词来构成反复。这类句型以动词为核心,通过主语或宾语的变化构成文本的变化,使句子具有节奏感,朗朗上口,容易诵读。一年级学生识字不多,但这并不妨碍朗读教学的推进。课堂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泛读、跟读、指读、点读、齐读等方式进行朗读教学,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在内容丰富、句型反复的朗读训练中,教师可以进行适当提问,引导学生发现文本句型反复的特点。这样,充分运用反复结构类文本中的语言变化,调动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打好语用基础。
段落反复指文本由几个小节组成,且不同的小节有相同的语言结构或相似的句式特点。段落反复多出现在儿歌或儿童诗中。例如,《比尾巴》通过相似句式的排列组合构成段落反复,以问答的形式告诉学生:小动物的尾巴是不一样的,在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大胆想象。不同于《谁会飞》的问完就答,《比尾巴》把问句排列在一起、把答案排列在一起,以一、三小节的问和二、四小节的答来构段,同中有变,体现了文本构段方式的多样性。
反复结构类文本中,“反复”的内容并非一成不变,其随着语言文字、描写事物、表达主题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四季》中前面两节的形式相同,均为“……对……说:‘我是……。’”,到了第三节,给“弯弯的谷穗”加上了动作——“鞠着躬说”;而第四节“雪人大肚子一挺”“顽皮地说”,不仅有动作,还使用了形容词。到了一年级下册教材,同类型文本出现了丰富的变化,如《荷叶圆圆》中,“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逐一登场,荷叶的作用也跟着发生了变化,不同的动物或躺,或立,或蹲,或游;或眨眼睛,或扇翅膀,或放声歌唱,或游来游去……灵活变化的段落反复,提醒着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章节中的变化。反复结构类文本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表达的需要进行灵活变化的语言才能更精彩、更吸引人。由此,教师要启发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思考,逐渐培养良好的语感。
在故事性文本中,以反复出现的相同或相似的情节串联起事件的变化,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就是反复结构类文本中的情节反复。比如《拔萝卜》的故事是以“老公公种了一个萝卜。萝卜长大了,老公公去地里拔萝卜”展开叙述。老公公要把萝卜拔出来,可是他拔不动;请老婆婆来帮忙,还是拔不动;再请小姑娘来帮忙,依然拔不动;又请来小狗帮忙……同样是“帮忙”的情节,不同人物的出现推动了故事的发展,再配上“嗨哟!嗨哟!”的口号,具有强烈的趣味性。教学时,教师利用文本情节反复、内容浅显、趣味性强的特点,帮助学生梳理故事情节,引导学生体会“反复”的特点,培养学生关注情节变化的意识。
儿童故事不同于小说的精雕细琢,它是粗线条的,这有助于学生梳理故事情节,关注情节变化。如《寒号鸟》中,每次喜鹊催促寒号鸟做窝时,寒号鸟都不行动,结果到了寒冬腊月,寒号鸟被冻死了;《小猴子下山》中,小猴子在下山的过程中拿了桃子扔了玉米,拿了西瓜扔了桃子,看到小兔子后又扔了西瓜,最终一无所获;《狐狸分奶酪》中,狐狸左一口右一口,熊哥俩眼睁睁地看着狐狸吃完了一整块奶酪……故事情节的反复既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又有助于学生思考情节的发展。在教学中将具有提示情节作用的“反复”提炼出来,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梳理文本内容,理清故事情节,从而培养学生的情节意识。
反复结构类文本的教学点取决于学情和文本内容,它们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和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策略的习得、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和阅读审美的获得等要素紧密融合。反复结构类文本分散在统编语文教材各栏目中,以不同的形式呈现,立足整体视域对其进行分析,提炼教学点,在教学中不错位、不越位,才能更加有效地发挥这类文本的作用。
学习不是孤立的,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都处在一个有机的学习链条中。温儒敏教授在谈到阅读教学时指出,新版统编语文教材力图把“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构成“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这要求教师要关注到同类文本之间、不同类文本之间的联系。反复结构类文本有不同的体裁,但它们都指向共同的“反复”类型。基于“反复”搭建起反复结构类文本的学习链,有助于学生拓宽语文学习的知识面。
教学不仅要做到“一课一得”,而且要以培养学生的学法迁移能力为目标,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反复结构类文本可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教师要从整体视域下引导学生建构同类文本意识,主动学习知识,实现学法迁移。例如,《小蜗牛》中“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反复出现了三次,不仅暗示了小蜗牛爬行的速度很慢,还点出了时间的变化,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小蝌蚪找妈妈》中的“小蝌蚪游哇游”,不仅提示了时间的流逝,还告诉学生小蝌蚪游了很远的路程。将这两个故事中的这两句话进行有效衔接,关注文本中的“反复”对时间与路程的暗示作用,能够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提取相应的信息。又如,《猴子捞月亮》和《咕咚》中的反复结构,可以激发学生关注人物语言的重复对故事情节的推进作用;《明天要远足》和《一株紫丁香》中的反复结构有助于学生关注人物的心情和情感的变化;《比尾巴》《谁会飞》《谁和谁好》《找春天》中的反复结构,可以帮助学生关注问句的变化。反复结构类文本教学,要将同类文本的学法进行触类旁通式迁移,借助文本之间的联系,构建同类知识学习链,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和方法的迁移和应用。
反复结构类文本之间,甚至同一文本之间都是存在变化的。例如,在《四季》中,草芽尖尖是春天,荷叶圆圆是夏天,谷穗弯弯是秋天,挺起大肚子的雪人是冬天。这首小诗的内容按照春夏秋冬次第排列,有助于学生识记四季的变化及其特点。在《四个太阳》中,作者画了绿绿的太阳挂在夏天的天空,画了金黄的太阳送给秋天,画了红红的太阳送给冬天,春天该画什么颜色的太阳呢——彩色,因为春天是多彩的季节。这篇短文以夏天起始,由春天收尾。《四季》和《四个太阳》都在写一年四季,却用了不同的顺序。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两篇课文进行比较,提示学生关注文中对季节顺序的排列,让学生明白行文的顺序可以有不同的选择。这样,在比较中构建学习链,引导学生从整体视域出发进行探究学习,帮助学生发现文本之间的多元联系,提高了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
语文是一门充满智慧和人文色彩的学科。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反复结构类文本教学不能拘泥于内容、结构的反复,还应该引导学生积极拓展延伸,拓宽语文学习的视野。
反复结构类文本的结构特点鲜明,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仿其结构特点,进行句子、段落的仿写练习,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知识,提高表达能力。例如,《拔萝卜》课后的气泡图中有一个问题:“后来怎么样了?”这给学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教师可以以此为线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以情节反复的形式续写故事,在拓展延伸中构建了学习链。此外,教师还可以立足统编语文教材,将学生的阅读视野拓展到课外,为学生推荐与所学内容相关的课外读物,构建课内外相连的学习链,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反复结构类文本中的“反复”与诗歌的“重章叠句”以及“反复”修辞类似,都是通过词语、句式、段落的相同、相似、反复出现,来强化情感、增强韵律,起到突出表达效果的目的,具有丰富的教学价值。在整体视域下,积极践行“1+X”拓展阅读模式,创设多元化的语言实践活动,形成反复结构类文本课程圈,对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温儒敏教授在谈到统编语文教材的使用时,建议教师采用“1+X”拓展阅读模式,即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课外的文章,将语文课堂向广阔的课外阅读方向拓展和延伸,形成新的课程圈。这样的拓展阅读模式在反复结构类文本教学中尤其适用。
例如,《春节童谣》文本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生活中有很多童谣、民谚都属于反复结构类文本。在教学《春节童谣》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收集身边的童谣、民谚、儿歌等,发现生活中的反复结构类文本,帮助学生识记传统民俗、民歌,形成丰富的民歌、歌谣课程圈。又如,《狐狸分奶酪》是富有童趣的匈牙利民间故事改编而成的课文。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入《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列那狐的故事》等一系列关于狐狸的故事,引导学生围绕狐狸的形象进行拓展,也可以引入《伊索寓言》等与动物有关的故事,形成有趣的动物故事圈。
“1+X”拓展阅读模式不仅可以透过一篇文章观照多篇文章,实现课外阅读与课内文本的有效衔接,还能加深学生对反复结构类文本的认识和理解,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掌握语文学习规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还要为学生创设多元化的语言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统编语文教材中的一些反复结构类文本属于民间故事,如《咕咚》《寒号鸟》等。这几篇课文都具有结构反复的特点。教学时,教师可以建立中国民间故事课程圈,引导学生在阅读同类文本的过程中发现反复结构类文本的特点和作用;还可以围绕这一课程圈开展多元化的语言实践活动,如画情节示意图、人物关系图、线路索引图、“寻宝”图等;或举办“人物好坏辩论会”,说说自己对文中人物的认识和评价;或调动学生的想象能力,鼓励学生将故事中的人物外形、自然环境等内容画出来……通过多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在学习反复结构类文本的过程中实现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
反复结构类文本贴近小学阶段学生的语用特点和认知规律,能够为学生创设一个妙趣横生的语文世界。教师要有整体视角,对分散在各阶段教材中的反复结构类文本进行整合,提炼教学点,构建学习链,形成课程圈,让反复结构类文本更好地发挥其语用价值和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