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供图|李强 李世超 李文娟 陈海岩 周亮
邹平市国家森林公园一角
滨州市全面推行林长制改革工作以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瞄准问题导向,坚持保护发展并重、巩固与提升同频,大力推动全市林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四个转变。
(一)扛牢林长制政治责任。各级各有关部门强化政治担当,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聚焦当前林业保护发展薄弱环节,科学推进国土绿化、依法严格保护林地、加快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防范遏制森林火灾发生、坚决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加强森林资源执法监管、积极引导社会参与,推进“林长制”向“林长治”迈进。
(二)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2022 年以来,全市上下以推行林长制为切入点,全面推进林业事业发展,国土绿化、森林资源保护、湿地保护及修复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全年完成造林任务1400 公顷,完成农田林网6533 公顷,完成率分别为159%、197%;更新提升残次林带52 公顷,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累计作业面积25.05 万公顷。争取上级各类资金5521 万元,为实施小开河、秦皇河湿地保护修复等重点林业工程项目提供了资金保障。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获山东省财政厅奖补1000 万元;在全省林长制绩效评价中,滨州市连续3 年获优秀等次。
(一)“量质并进”护林。一是固存量。筑牢底线思维,严禁将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范围内的林地开垦为耕地,坚决杜绝出现无证采伐林木、非法破坏林地等违法行为,严守涉林、涉草生态保护红线。二是稳增量。2022 年12 月,省财政厅等6 部门联合印发《生态文明建设财政奖补机制实施方案》,明确自今年起实施森林生态补偿。滨州市将按照省补偿标准和做法,对各县(市、区)予以考核奖补,严格控制林地、草地转化为其他用地,推动辖区林地面积总体稳定增长。三是提质量。完成全市造林绿化空间适宜性评估,并在国土空间规划中予以明确。完成造林绿化上图,省财政厅等部门按照上图成果进行了资金奖补。各县(市、区)坚持科学造林,对照规划开展造林工作,加强对造林绿化成果的管护,确保“造一片、成一片”。
(二)“防治并重”守林。一是抓好森林防火。各级各部门充分认清森林防灭火严峻形势,扎实推进森林火灾隐患排查整治“百日攻坚”,完善预警监测和指挥调度体系,强化应急演练,严防森林火灾发生。二是抓好有害生物防控。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加强普查监测,做好综合防治,实现有害生物防控无缝隙、全覆盖。三是抓好野生动植物保护。持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加强珍稀濒危野生植物资源扩繁基地建设,开展打击野生动植物违法专项行动,积极推进沿黄县区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工作。
(一)系统化推进国土绿化。把握好“科学绿化试点示范省”创建机遇,统筹推进国土绿化工作,今年全市要完成退化林修复800 公顷,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1333 公顷,建设义务植树基地7 处、市级森林村居21 个。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城市管理局等部门要优化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合理布局绿化用地,加强立体绿化,做到“应绿尽绿”。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要围绕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推进以乡村荒山、荒地、荒滩以及受损山体为主的绿化,持续加强乡村“四旁”绿化。市交通运输局、市城乡水务局等部门要按规定在公路、铁路、河渠两侧、湖泊水库周边等区域进行科学绿化。邹平县要统筹安排以荒山绿化为主的南部山区生态修复工程。各级林长要亲自督导调度,确保高质量完成绿化造林年度任务目标。
▲ 鹤伴山国家森林公园(李执刚 摄)
惠民县孙子故里森林公园一角
(二)精准化推进自然保护地高质量发展。一是强监管。前期全市组织开展了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编制了工作方案,并经省政府上报至国家林草局。下一步要主动向上跟进,强化沟通对接,力争方案尽早获批。方案获批前,继续按照原有范围监管,坚决防范违法违规占用自然保护地等行为。二是重考核。继续将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等工作情况纳入林长制绩效考核,确保“林有人造、树有人管、责有人担”。三是抓关键。持续开展好小微湿地保护行动,积极推进省级以上湿地公园保护修复项目,9 月底前各县市区完成3 处以上湿地保护小区选定命名,稳步提升湿地保护率。
(三)多元化推进绿色富民。一是强化产业培育。以优化提升苗木产业为突破口,推动种苗、花卉产业向基地化、良种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二是强化品牌塑造。以参加农林展会为平台,大力推进龙头企业和沾化冬枣、阳信鸭梨等名牌产品宣传推广,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快推动全市林业产业健康发展。三是强化融合赋能。扎实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新型林业经济,持续强化“文旅体医”优质资源导入融合,探索建设一批具有典型示范带动效应的生态旅游基地、森林康养基地、森林旅游景区。
(一)履职尽责要到位。各级各部门要坚决扛起森林湿地资源保护发展的政治责任,严格落实林长制工作责任,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各级林长要切实担负起造林绿化第一责任人责任,靠前指挥、主动谋划,严格执行林长巡查制度,抓好林长制各项工作落实;市林长制办公室要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统筹做好联席会议、工作巡查、绩效评价等工作;各部门和县市区要密切合作、加强联动,形成责任清晰、齐抓共管的治理格局。
(二)监督考核要到位。参照山东省考核要求,制定绩效评价办法和激励机制,科学构建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对各县市区林长制工作开展考核评价。采取明察暗访、专项督查等工作形式,强化跟踪督导问效,切实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
(三)宣传引导要到位。突出典型引路,不断总结、提炼,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亮点经验,调动护林育林积极性,为林长制落实提供浓厚社会氛围。注重利用各类媒体,加强森林普法宣传和科普活动,提升群众知晓度和参与度,营造全社会爱绿植绿护绿的良好局面。